分享

民间故事:木匠把救命恩人带回家,干妈却说这不是善类

 老大姐嗨 2022-06-06 发布于山东

(本文原创,文中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联系速删)

话说明朝洪武年间,在这商河县有个木匠叫王双喜。

王双喜早年家贫跟人学木工手艺,师傅家离自己家有二十多里地。如果住在师傅家,要交伙食费和住宿费。王双喜家贫付不起,便自带干粮,每天起早贪黑两地往返。

文章图片1

王双喜拜师学木工

古时候拜师,除了学东西,还要免费给师父打工,所以经常晚上要加班到很晚。

一年冬天,王双喜从师傅家出来已经是半夜了,下了大雪。师娘张婶觉得大半夜的又下着雪,山路肯定难走,便劝双喜不要走了,就留下来住一晚,不收钱。

师傅刘琛也劝双喜留下来过一夜算了,今夜下雪明日结冰,山路难行,可能一晚上都不一定能赶个来回。明天赶不过来,岂不是耽误学习。

王双喜一盘算,也是,这要是结了冰,明天真的可能赶不回来。便同意住下来,而且给师傅师娘保证,欠的住宿费一定会补上。因为没有多余的床铺,当晚王双喜就睡在了柴房。

这晚的雪越下越大,后半夜积雪竟然压垮了操作间。这操作间是堆放木工原料和半成品的地方。为了防潮防火,操作间远离生活区,建在院子隔壁。

最近师傅接了一批灯笼骨架生意,半成品都堆在这操作间里。这操作间一塌,所有的灯笼半成品都被埋在了里面。

操作间倒塌的声音惊醒了王双喜,王双喜立马想到了里面的灯笼。顾不得穿鞋,披了衣服便向操作间跑去,边跑边大声呼喊其他人起来。

王双喜在积雪和废墟里手挖脚蹬,忙活了大半夜,终于把里面压着的灯笼骨架都抢救了出来,还好,大多都没坏。

可这么久,也没见其他人出来,甚至连灯都没亮。

不对呀,其余师兄弟偷懒听到了不起床,师傅师娘应该不会呀。

王双喜诧异地推了推门,门从里面锁死了,但从门缝里传出呛人的烟气。“煤火毒”王双喜意识到师傅师娘和众师兄弟这是中了“煤火毒。

“煤火毒”其实就是现在我们说的一氧化碳中毒,只不过古人不知道一氧化碳这个东西,就叫它“煤火毒”。

这晚下大雪,天气冷,师娘怕这些徒弟冻着,便在屋里加放了两盆炭火。这两盆炭火也用的不是木炭,而是废弃的木工边角料,又关闭了门窗,便造成了一氧化碳中毒。

王双喜想找个石头砸开门窗,可天寒地冻的,石头都被牢牢冻在了地上,王双喜扣的双手流血,才从地上抠出一块大石头砸开了门窗。

文章图片2

双喜在地上抠石头

还好,师父师娘和众位师兄弟都没有大碍。师傅醒过来以后,看到倒塌的操作间和被抢救出来的灯笼骨架,以及王双喜那血肉模糊的手脚,明白了一切。虽然没说话,但是心中暗暗记下了这个小伙子。

从此,刘师傅对这王双喜特别的照顾。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很多手艺人教徒弟都会留一手。但是对于王双喜,刘师傅毫无保留将毕生所学都传授了他。

王双喜出师以后一边接活,一边研究。手艺好,人也实诚,所以在木匠行业口碑很好,渐渐地也发了点小财。

王双喜父母早已离世,也没结婚,没有人管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这王双喜开始学会了赌钱。虽然挣了钱,但是也没存到什么钱。

王双喜的行为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这人是谁呢?和他住隔壁的“张仙姑”。

张仙姑其实就是一个神婆,靠着装神弄鬼顺道买点杂药为生,虽然日子过得不富裕,可在老百姓心里地位挺高。

张仙姑和王双喜住隔壁,从小看着王双喜长大的。张仙姑知道王双喜心性善良,必是被那些浪荡公子唆使带坏的。

便劝王双喜不要再赌了。可这王双喜觉得自己玩的金额很小,不算赌,便不以为然。但是张仙姑是村里德高望重之人,自己又不敢忤逆,便偷偷摸摸地在私下里赌。

张仙姑看自己劝的没用,便想着是不是给这王双喜找个媳妇管着,说不定就不会再赌了。

张仙姑自己做的是装神弄鬼的勾当,但是她是真的不想看着这王双喜走向末路,因为她见过太多因赌钱而家破人亡的事情。

张仙姑物色了好久,终于物色到一个叫常颖的姑娘。这姑娘是渔家女,父母双亡。性格开朗略带泼辣,但精明能干很会持家。张仙姑想着这姑娘应该能管住王双喜。

这天张仙姑对王双喜说要带他去相亲,王双喜高兴坏了。你说都快三十了,还没个老婆,哪个男的不急。

相亲被安排在码头的一个小茶馆里,因为常颖晚上要打鱼,早上要赶早市卖鱼,下午要修补渔网,所以没时间跑得太远。

张仙姑和王双喜赶到茶馆的时候,常颖还没收摊。张仙姑远远指了常颖给王双喜看,王双喜觉得这姑娘勤劳能干,会是个好媳妇,便私下对张仙姑表示十分中意。

常颖本来也不是什么大家闺秀,也没那么多的规矩。卖完鱼扛了鱼篓就进了茶馆,和张仙姑打了招呼便大大咧咧地坐在了桌子旁。

开口便问王双喜姓甚名谁家住何方。王双喜完全被这姑娘的气场所镇迫,如实介绍了自己的情况。

那常颖听说他就是王双喜,高兴地把鱼篓子往桌子上一甩说道:“你就是鼎鼎大名的王木匠啊,我这鱼篓破了,补了几次也没补好,要不您给我看看。”

王双喜一看是自己的拿手的,二话不说便把那鱼篓修好了。其实修鱼篓这事本身就不是木匠的事,但是这王双喜爱学,爱钻研,而且手巧。所以这修鱼篓的事,看一下便会了。

常颖一看,果然名不虚传,又从船上拿来一堆破破烂烂的家具让王双喜帮忙修一下。王双喜也很是乐意,好好的一个相亲,变成了木工现场。

这俩人开端不错,也算是有缘,一来二去就更熟了,在张仙姑撮合下便结了婚,认张仙姑为干妈。结婚时常颖就对双喜提了一个条件:“不能赌钱”。

因为常颖的父亲就是因为赌钱,被人追债自杀,母亲也被人逼死。所以常颖恨透了赌钱。

婚后这小两口也是恩爱有加。王双喜家里有了娇妻,也不去玩钱了,天天干完活就是帮妻子补渔网。张仙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文章图片3

王双喜和妻子

一天,王双喜出去干活回来,带了一个身材瘦高的男子。一进门就招呼常颖做饭,常颖问王双喜这男子是谁。王双喜说这是救命恩人。

王双喜说这几天在临镇傅员外家接了个做床的活,今天完工。活干得非常好,傅员外很满意,便赏了一两银子。

王双喜揣了银子高高兴兴往家走,可谁想半路碰见几个蒙面人,把自己绑在树上抢了银子便跑。

正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这位邢公子从强盗逃跑的地方走来,把王双喜从树上解了下来,并拿一锭银子给王双喜。说是刚才刚好看到那几个蒙面人抢劫,便从那些匪人手里抢回了银子。

王双喜一看,银子上有“府库”二字,这是妥妥的官银,就是自己从傅员外家领的那个。便对邢公子千恩万谢,非要拉邢公子回家吃饭。

这邢公子推辞一番,盛情难却,便跟王双喜回了家。常颖一听,马上做了一桌酒菜宴请这邢公子,并去隔壁请来了张仙姑。

酒桌上相安无事,待酒足饭饱,王双喜出门送这邢公子时,张仙姑偷偷对常颖说:“提醒你家双喜,这邢公子恐非善类。”

常颖不解,但还是将张仙姑的话转告了王双喜。王双喜不以为然地说:“张妈多虑了,你说我一没钱,二没权,他救我,图我什么啊?”

常颖也不再说什么。

过了半个月,常颖发现双喜经常晚上很晚才回家,回到家精神也非常不好。便关心的问双喜是不是生病了。

王双喜说:“最近在临镇接了一个盖房子的大活,那房主催得急,只给了一个半月工期,每天都要忙到好晚。”常颖一听,便连续几天在家照顾双喜,怕双喜晚上回来没吃的,没热水泡脚。

这天早上王双喜出门前对常颖说:“晚上不用等我了,今天可能要赶工,就不回来了。”王颖见双喜晚上不回来,也准备晚上出去打鱼。

晚上常颖撑了船在河面上撒网,在一个芦苇荡的叉湾里发现了一艘遮蔽得很严实的棚船,里面传出喝五喧六的嘈杂之声。

听声音常颖判断出这里面都是些赌徒,按当时的律法,赌钱是犯法的。这些赌徒为了逃避追捕,便驾船躲在这芦苇荡里。

常颖不想招惹这些赌徒,便驾了船远远躲开了这里。到了后半夜,常颖正在收网,发现岸边有个男子很像自家双喜。

但是月色朦胧,常颖看不清楚怕认错人,而且觉得双喜从临镇回来也不会走河边啊,很可能是自己看错了,便没有跟那人打招呼。

文章图片4

河边这人很像王双喜

第二天中午常颖卖完鱼回到家,发现双喜已经回来了,正在睡觉。常颖没有打扰,看到双喜放在床边的鞋子鞋底很多泥,便准备拿出来洗一下。

当常颖看到双喜鞋底的泥时很纳闷。常在河里活动的常颖很清楚,这泥就是河边的淤泥。双喜的脚上怎么会沾上这种泥呢,难道昨晚看到的真是双喜么,那么晚双喜去河边干什么。

常颖并没有声张。下午天快黑的时候,双喜起来对常颖说:“今晚还要加班,晚上就不回来了。”说着便出了门。

常颖悄悄跟在双喜后面。见这王双喜出了门,直接去了张仙姑家,过了不一会便出来了。

然后就一直往临镇走,常颖这才放下心,便不再跟踪。天黑以后,又撑了船在河道里打鱼。

这时一艘小船从渔船边驶过,里面坐的那人像极了自家双喜。不会错,常颖看得很清楚。想起双喜昨晚鞋上的泥,常颖更加确定那人就是双喜。

那小船飞快的向远处驶去,消失在黑夜里,常颖不敢追上前,只能摇着小船慢慢跟着。在一个内河的岔路口,常颖看到了那小船停在河边,看来双喜应该是弃船走了芦苇荡。

常颖把自家渔船停的远远地,也弃船上了芦苇荡,沿着边一直走到了那小船停靠的位置,果然有条隐秘的小路通往芦苇荡里面。

这芦苇荡里小路四通八达,芦苇又都有两人高,常颖走了没多久便迷了路,脚还扭了一下。

常颖痛苦的蹲在地上,当周围都静下来以后,常颖反而听到一阵一阵的喧喝声。常颖寻着声音摸索到了位置,发现这个芦苇荡里面还停了一艘封闭严实的棚船。

里面人声鼎沸,果然有双喜的声音。常颖心都碎了,自己的父母毁于赌钱,没想到自己的老公也将毁于赌钱。

这时,棚船的帘子拉开了,一个人从里面钻了出来,正是双喜。只见双喜捂着肚子,一边跟船里的人说着什么,一边往岸上跳,上了岸便钻进了芦苇丛。

原本还希望是自己听错了,如今亲眼所见,常颖伤透了心。但是她还是想挽救双喜,她不想放弃。

常颖一边盘算着怎么办,一边拖着伤脚往芦苇荡外面走。伤心加脚痛,不自觉便哭出了声。突然一双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并示意不要出声。

文章图片5

常颖芦苇荡扭了脚

紧接着就在耳边听到一声哨向,顿时芦苇荡里喊杀声震天。待芦苇荡里一切平静以后,捂着自己嘴的手才放下。常颖一看双喜正在傻呵呵的看着自己笑。

常颖一脸疑惑,随后是生气,大声对着双喜怒吼道:“结婚的时候,你答应我的什么,说好的不赌钱,不赌钱,你为什么要赌钱。”

这时一个声音传了过来:“你家双喜没赌钱,是帮我们打掉了一个专门靠赌博敲诈的团伙”,说话的是县里的郑铺头。

原来,双喜那日带回的邢公子就是专门靠赌博敲诈为生。抢钱的也和姓邢的是一伙,他们最初只是想抢点钱,可没想到一个普通的木匠会这么有钱。

这邢公子决定放长线钓大鱼,便假装帮王双喜抢回了银子,以增加王双喜对自己的信任感。

王双喜并没有看透这邢公子的身份,但却没能逃过张仙姑的眼睛。张仙姑这跳大神装神弄鬼的,啥不行就是看人准,一眼就看出这邢公子有问题。便提醒双喜小心。

果然,过了没多久双喜外出做活的时候,又碰到了这邢公子。邢公子邀请双喜一块出去游玩,双喜也没防备便跟着去了,跟过去才发现是赌钱。双喜想起结婚时答应常颖的,便借口自己没带钱。

那邢公子豪爽的借了二两银子给双喜,双喜一看这是不赌钱就走不了,便硬着头皮留了下来。这帮人为了放长线,第一次赌钱,都会让你赢,那一天双喜的确赢了点小钱。

双喜回到家便找到了张仙姑,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双喜不敢把事情告诉常颖,怕常颖伤心。张仙姑问了双喜的想法,双喜说自己绝对不想赌钱,可自己又不知道怎么办。张仙姑便找来了自己的老相好郑铺头。

郑铺头一听双喜说的,认定这帮人是一直在通缉抓捕的敲诈团伙。这帮人从二十年前开始作案,逼的无数家庭卖儿卖女妻离子散,常颖的父母便是被他们逼死的。可是这帮人做事狡猾,经常变换地点,二十几年一直没能抓获,没想到如今又出来作案了。

郑铺头根据以往经验判断,这帮人一定会再拉拢几个人才会开始敲诈活动,便让双喜沉住气,按他们的套路来。

三四天前,那邢公子对双喜说约好了几个大玩家,晚上找个好地方玩,并约好了地点来接。于是双喜就对常颖说晚上加班不回来了。

文章图片6

王双喜被接上船

待摸清这帮人的犯罪地点,双喜便将消息告诉了张仙姑。郑铺头也一直躲在张仙姑家,听了双喜的消息,便连夜安排人手趁天黑悄悄摸进芦苇荡埋伏起来。

谁知双喜在被邢公子等人接往芦苇荡的路上看见了常颖,而且肯定常颖也看到了自己。以他对常颖的了解,他知道常颖一定会跟过来。

但他并不知道常颖会跟到哪里,原计划是双喜一从船里出来便放信号,可是他怕常颖在附近受到牵连,便以拉肚子为名在芦苇荡周边转了一圈,刚好发现哭泣的常颖。

这次抓捕非常成功,所有团伙成员全被抓获。

这些人危害地方二十余年,身背数十条人命,罪大恶极,最终全部被判极刑。

评论:总有些喜欢赌博的人说“小赌怡情,大赌伤身”,其实只要是赌博都会危害家庭。文中的王双喜开始自己也认为自己玩的小不是赌博,可自己却一分钱没存下来,结婚后看到了自己妻子因父亲赌博而落得家破人亡,便下决心和赌博划清界限。才有了后来美满幸福的家庭。

所以本文就是通过这么个小故事告诫大家:“珍爱幸福生活,远离赌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