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上感应篇》:常做三件事,福气自来!

 一声佛号一声心 2022-06-06 发布于河北

《太上感应篇》上讲:“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意思是说,人一生所遇到的灾祸和福报,都是自己感召而来的,而不是无缘无故来的。

那福气是怎样感召来的呢?《太上感应篇》中最后一段话做出了一个总结,常做这三件事,往往福气自来!我们看看原文: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这里的“吉人”,就是将要获得福报的人,就是我们常说的善人,也可以叫做有福之人。为什么有福呢?因为他做到了下面这三件事:

一、语善

什么是语善?就是非礼勿言,乐道人善,开发人之善心是也。

非礼勿言,就是不合礼仪的话不要说。比如说谎话,大话、风凉话、讽刺挖苦的话、不正经的话、伤人心的话等等,都不要说,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如果实在不知道说什么话好,那就别说,学会闭嘴,这叫沉默是金。

乐道人善,就是我们应该说一些赞扬别人的话,喜欢说一些善人善事,能够开发别人善心善行的话,这种话要多说。

人的言语最容易犯错,最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得罪别人,伤害别人,所以除了善人善事,赞扬别人的话,其他还是尽量少说。

二、视善

就是让我们观察一切善的东西,不去看一切恶的东西。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讲:“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个不见过,就是视善。这里的“不见世间过”,不是真的看不到世间的过错、黑暗之处,不是是非不辨,黑白不分,如果连这个能力都没有,还何谈修行呢?

“不见世间过”,是不主动去看那些世间的不善的地方。俗话说:“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尤其是修行人,修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我们要常常观照自己的内心,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管好自己,做好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把眼光放在外面,光盯着别人,而看不到自己。

三、行善

行善,就是指的善的行为。具体地说,就是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之中,待人、处事、接物,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应该是善的。什么是善的?凡是有利于别人的,有利于国家社会的,那就是善的。

所以我们无论做一切事,都应该多为别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想别人所想,急别人所急,自然就做的行善了。

这三种善事,如果经常去做,日积月累,福气自然就现前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