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两利求大,两害取轻

 一声佛号一声心 2022-06-06 发布于河北

曾国藩在家书中写过一句话:“两利求大,两害取轻”,可谓是为人处世的“八字箴言”,值得我们学习和践行。

这句话讲的是为人处世的一个原则,当遇到两难抉择的时候,就要选取其中利益较大、危害较轻的那一个。

在人的一生当中,有很多时候,都不得不面对艰难的选择。古人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要选,肯定是选利益最大的那个了;反过来,遇到不好的事情,肯定要选危害比较轻的那个了。道理大家都懂,也都会讲,但真在生活中遇到事情了,就很难做出选择了。

比如大家经常开玩笑说的一个问题:“假如你的母亲和老婆同时掉进河里,你先去救哪一个?”

这就不是简单的“鱼和熊掌”的问题了,因为现实生活是错综复杂的,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并不是鱼和熊掌,或者根本就分辨不清哪个是鱼,哪个是熊掌,很难衡量利弊得失。

所以说,很多道理,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真正能够把学问用于实践的,那才叫高明。

曾国藩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在学问、德行、事业上做得都相当出色,把这三样紧密结合在一起,成就了他一生“立德、立功、立言”的伟大事业,被后人誉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他的这些处世绝学,都是在经历人生成败后的深刻体悟和总结。

在太平天国的后期,清朝依靠曾国藩的湘军,最终才打败了太平天国,湘军一路攻下南京城,俘获了忠王李秀成,太平天国开始走向覆灭。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曾国藩的湘军,清朝能不能保得住,还是两说。当时清朝的绿营军,根本就不是太平军的对手,太平军开始起义的时候,长驱直下,势如破竹。就连曾国藩的湘军,开始都是接连失败,急得曾国藩两次差点跳鄱阳湖自杀。

在攻入南京之后,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认为,这场战争大局已定,太平天国已经完了,他们兄弟二人就等着加官进爵吧。可曾国藩并不这么想,他认为,他们兄弟现在手握数十万大军,又打了胜仗,士气正旺,这个时候,朝廷一定会担心他拥兵自重,进而采取策略削减他们兄弟二人的兵权,同时也会遭到朝中大臣的嫉妒。并且他弟弟曾国荃以战敛财,贪婪成性,每次攻城后都烧杀抢掠,朝中大臣议论纷纷,皇帝也有耳闻。

曾国藩在衡量利弊得失之后,就做出一个决定:主动请求朝廷裁军,又以曾国荃病情加重为由,奏请皇上恩准他回乡养病。他这样一做,皇上自然对他就放心了。

如果曾国藩当时不能当机立断,大胆舍弃,虽然表面看起来很风光,但却危机四伏,甚至可能会引来杀身之祸。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自古以来,权力过重的大臣和将帅,都不会有好的下场,因为这会危及到皇帝的统治,皇帝怎能容忍得了?

与其引起皇帝的猜忌,遭来横祸,永不翻身,不如自己主动裁军,主动示弱,获取皇帝的信任。两害相权取其轻,曾国藩的这笔帐,算得是再清楚不过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