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伯温去挖诸葛亮的墓,看到碑上的五个字,却吓得立马磕一千响头

 欧阳夏傑 2022-06-06 发布于甘肃

诸葛亮是我国古代三国时期的一个有名的谋士,诸葛亮号称卧龙,擅长的生神机妙算。历史上,和诸葛亮同类型的谋士有很多,但大多没有诸葛亮这么有名气。其中刘伯温号称是可以和诸葛亮掰一掰手腕的人,然而两人之间隔着上千年的历史,自然无法在同时代一较短长。

诸葛亮主旨天文地理,商场揣测人心,知阴晴而可以呼风唤雨。刘伯温也不差,谋略和智慧也是天下一等一的存在。不过诸葛亮显然要比刘伯温出名一点点,而且不止刘伯温,其他有名的谋臣大多都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不是智慧不足,就是名气不足。

而诸葛亮之所以在后世这么有名也是可以理解的,原因是诸葛亮是一个大忠臣。他著名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理念被历朝历代的帝王推崇。更何况诸葛亮的能力也是举世无双的,可以说孱弱的蜀汉之所以能够坚持到三国争霸的后期,没有诸葛亮的支持是绝不可能的。

诸葛亮一生机关算尽,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能够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不得不说还是让人有些叹息的。诸葛亮是一位谋臣,自然在临死前都在谋划,以至于直到现在我们都无法找到诸葛亮这位大军师的墓穴究竟在哪里,这也是他过人的地方。

诸葛亮在生前就已经叮嘱了刘禅,要将自己的葬礼办好。然而诸葛亮的葬礼却不同于一般的王公贵族,诸葛亮对自己的葬礼安排很神秘,他命四个人抬着棺椁一直往南走,一直走到绳子断了,这时才可以将自己就地安葬。

诸葛亮的意思是,不让自己的死讯让魏国和吴国得到消息,因为按照诸葛亮的地位,四人抬棺是非常寒酸的规模,而且葬在遥远的南方也不符合诸葛亮的身份,然而诸葛亮以正常人的逻辑反推吴国和魏国的想法,因此自己的下葬过程才会如此胜利。

而当初给诸葛亮下葬的人,后来也被刘禅杀了,自然而然就没人再直到诸葛亮到底葬在哪里了。所以知道现在都只有诸葛亮的衣冠冢留下来。

而被誉为明朝开国功臣的刘伯温就曾经想要去定军山祭拜诸葛亮,谁知诸葛亮早就预言到了刘伯温的到来。在化石台阶上,有5个字“吾到无人到”,看到这五个字后刘伯温觉得没什么就继续往前走,然而走到了诸葛亮的墓前却又看到了5个字“只有伯温到”。

看到这里,刘伯温才算真的服了,恭恭敬敬的磕了一千个响头才走。这就是刘伯温和诸葛亮的故事,当然了,这个故事只是民间传说,刘伯温不可能会去挖诸葛亮的陵墓,诸葛亮也不会突然显灵。不过,历史上的刘伯温也的确和诸葛亮一样,是非常聪明的谋士。

据史书记载,历史上的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性情奇迈。他13岁便遵照父亲的决定,离开了家乡,来到处州府城括城,进入郡庠接受正式的学校教育,研读《春秋经》。16岁时被当时著名的理学家郑复初夸赞“这个孩子如此出众,将来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门楣”。18岁考中进士,担任江西行省瑞州府高安县的县丞,获得廉洁正直的名声。

刘伯温博通经史,无书不读,尤其精于天文。西蜀赵天泽在评论江右人物时,首推刘基,将他比作诸葛亮。刘伯温去世100多年后,在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因刑部郎中李瑜的建言,朝廷再度讨论刘基的功绩,并决议刘基应该和徐达等开国功臣一样,配享太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