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忘真情伴此生

 马大哥6328hjx0 2022-06-06 发布于四川
难忘真情伴此生

我与母校、老师、同学的同行之缘,缘起1978年夏秋。那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全国统考,英语可以免试,考生考前填报学校及专业志愿,我没有填报西南民族学院。然而,在招生录取时,四川省招办给我发来电报,征求我的意见:愿不愿意到民院就读兽医专业?做为一个年龄偏大的下乡知青,高考成绩刚超过录取分数线,又未学过外语,掂量了一下自己,也没有任何挑肥捡瘦的本钱,我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遇,毅然回电:愿意到校就读。正是母校的这一封电报,开启了我与母校和先生们、同学们的同行之缘,这也许就是命中注定、前世修来的缘分吧。

一转眼,毕业离校四十年,而与母校及诸君同行已达四十四年了。在这四十余年里,萦绕在心,令我难以忘怀的是在母校求学的那些日子。1978年10月,我自资中乘火车北上成都入校。那年,学校各系均派出了年轻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到火车北站迎接新生。到火车北站下车后,是牧医系吴维成老师接着了我的行李,令我惊讶的是吴老师竟然是我的同乡,也是威远人,在出行日子未事先告知的情况下,机缘巧合,他就成为了我到母校认识的第一个老师。

七八级兽医班,是母校招收的首届西兽医四年制本科班,有新生约六十人,由于同学间年龄差距大、从内陆考入的汉族同学比例较大等原因,学校及牧医系组织为加强管理,又将其分为两个小班,选配了两个班长、班委和团支部,并分别委派了班主任老师。吴朝柱、穆安斌两位同学老大哥担任班长从始至终。至今记得邓孝庭、田淑琴、宋明德、曾天荣、若尔玛等老师,先后担任过班主任,直到我们毕业离校。那时,牧医系的党总支书记是王高士,听口音他是云南人(白族)。主任、副主任中,有一位革命的老前辈,据说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武工队长,姓什么已经忘了;有一位吴副主任,他是少数民族干部;还有陆宏开副主任,他是兽医学教授。办公室主任是古老师,她是一位女干部,对学生和蔼可亲,她对毕业多年的学生都能准确的说出姓名及其读书期间的故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牧医系从四川农学院、内蒙古农牧学院等院校调入较多的骨干教师,又从四川省卫干院、四川师范学院等院校聘请老师授课。科任老师中,黄苾老师讲授《家畜解剖学》,田淑琴老师讲授《药理学》,邓孝庭老师讲授《病理学》,阎树葵老先生、陆宏开老师、杨永鑫老师讲授《家畜内科学》,金锡臻老师讲授《诊断学》,枉云峰老师、秦文涛老师和刘宗权老师讲授《中兽医学》,朱辉清老师讲授《动物寄生虫病学》,《兽医微生物学》由省卫干院的向老师和袁圣蓉老师讲授,《家畜生理学》是从内蒙古农牧学院借调来的葛廷玺老师讲授,《动物传染病学》由王清江老师和程治德老师讲授,《家畜产科学》是从内蒙古农牧学院调来的邱宗权老师讲授,《兽医外科学》由朱启明老师和潘群元老师讲授。还有《植物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等基础课和实验课的授课老师们,虽然姓名已忘记了,但是他们与前述先生们一样,其渊博的学识、科学的态度、无私的传授、敬业的精神,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记得在读大二、大三时,我因重感冒诱发急性风湿性心肌炎住院治疗,不能正常上课,躺在学校医院的病床上,能听到自已心脏搏动的咚咚声,能看到蚊帐随心动节律而抖动,自已情不自禁地落下了悲伤的泪水,深感无助。此时,系组织领导、班主任老师、班委和同学们伸出了援助之手,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关怀备至,使我倍感温暖,增加了战胜病魔的勇气,增强了坚持完成学业的信心。记得在住院治疗期间,班里男同学在课余时,轮流到病房陪护,拿中药、买饭、打开水和情感交流,为我加油鼓劲。母亲和女朋友知道我生病住院,先后到学校来探望,记得我女朋友还到班主任田老师和吴维成老师家里住宿过。由于恢复期时间较长,出院后,系领导和组织上关怀照顾,又批准我离校返家两月,继续治疗和调养。还记得,年迈的老祖父听说我生病了,特意给我写信并寄到了牧医系里,但落的收信人是我过去的名字,系里吴副主任找到我,询问:“刘晓田这个人是不是你?”,我说是,然后他才把这封信和祖父寄来的《中医心病证治》一书交给了我。这本中医书,中西医结合,为我的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返校后,系里又特别照顾,单独为我安排了一间寝室,使我晚上休息得更好,以完成学业。

记得大四时,毕业实习,系里领导和老师特别关照,把我分在了条件最好的西安未央兽医院实习。记得实习是杨永鑫等老师带队,在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完成了毕业论文。也由于身体原因,我提前结束实习,一个人坐火车离开西安返回学校。那时从西安到成都的火车翻越秦岭,全程耗时长,约二十多小时,由于行李多,系里特别安排留在成都实习的同学到火车北站来接,记得是七八级畜牧班的杨兴元同学骑着一辆三轮自行车来的。畜牧班的同学我大都认识,因为在大一、大二时,畜牧、兽医两个班常在一起上大课,四年里同学间也常见面交流。如果没有母校领导和组织上的关爱、老师们的关心和同学们的帮助,我不太可能顺利完成学业。母校关怀,先生恩德,同窗帮助,无微不至,真情温暖,没齿难忘。

鸣谢:文中授课先生姓氏,承蒙邓一科同学协助回忆斧正,特此致谢!

陈廷德

二〇二二年四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