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静的迎接变化(一)

 石人一只眼 2022-06-06 发布于浙江
日更126/365
围观我,看我怎么蜕变自己


屌丝的不像个实力派

马上又要高考了。

我能清晰回忆起第一次高考完的感受:先是巨大压力解脱的惊喜。教学楼里,所有的高三学生把手中如山厚的试卷全部撕碎扔向空中,地上密密麻麻堆了一地的纸屑,像是下了一场雪。

再也不用每天早起晚睡,不停的读书读书再读书了。

滚蛋吧,这该死的可恶的每天不变的生活。

可是然后呢?

不再朝六晚九的读书模式后,我们接下来该干啥?

考上大学的自然可以继续去读书。但是大学生活跟高中一样吗?老师平常并没有描述太多,也没有实际的去参观体验过大学生活。

一个未知的世界,除了兴奋,还有些畏惧害怕。

这是人面对变化时的本能自我保护反应。

高中是个人生分水岭,部分同学可以上大学,还有很多同学将不再读书,开始踏入社会工作。

人生分水岭意思是彼此要走向一个截然不同的生活,差异性大的像是隔着大山大河,彼此遥望。

这是我人生面临的第一个比较重大的变化。面对未来,彷徨茫然,不知道该走向何方。平民家的孩子,父母和老师似乎都没有告诉过我们接下来可以干什么 。如果考好了,可以去什么学校什么专业,万一没考好又该怎么办?

高中看似很有目的性,就以考上大学为目标。但这个目标并不清晰,处于一个随波逐流的状态,也没有备选方案。

只是机械式的被动式的做着一件被人安排的事。

这种被动安排的生活模式久了,身体和心理都已经十分适应和惯性。

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诉你,毕业了,他们不再管你了,到另外个地方去吧。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和我一样,不安恐惧大于自由的兴奋。

好在,进入大学,仍然是差不多的学生模式。刚开始稍有不适的是教室不固定,需要走读。父母远在家乡,不再像中学时一样要每天见面,被管教。大学里的老师也不像高中老师管的这么严。甚至没什么存在感。

后来适应了,每天生活无非寝室、教室或者图书馆,跟高中也没什么特别大的差异。

还多了很多的自由。

恐慌的心又开始安定下来。享受这种既自由又半约束的惯性日子。

平静生活又是四年。

四年后,变化再一次来临。学校告诉你,恭喜你,又毕业了,进入社会大学吧。社会大学更自由,可以有更自主的选择权利,爱干嘛就干嘛。

有多少人是在狂喜的迎接这种自由?

我放眼望去,都是一片哭哭啼啼的样子。有面对生活了四年的地方的留恋,即将分离的同学情谊的不舍,还有面对未知的恐惧恐慌。

学校是知识的海洋天堂,但很少学校教我们如何面对变化,做好心理上的建设。

好在人性具有非常大的弹性,只要给一段时间适应,就马上会调整过来。

大多数毕业的学生进入公司,其实又是和读书没啥区别的生活模式。行为轨迹每天公司和家,有老板会给你安排任务和目标。

就是一个更迷你型的学校。

又重新进入学生模式,适应这种生活和不变的节奏。

所谓适应效应,就是当我们习惯某件事情之后,就会习以为常。无论积极性的还是消极性的体验,感官的感知都会逐渐减弱。

世界的本质是变化,人性的本能是追求不变。

这里就会造成冲突,我们本能的在追求不变的稳定的东西,比如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感情,稳定的社会,稳定的收益,稳定的生活。并且努力构建一套抗风险抗变化的行为体系模式,比如为了稳定的工作和收益,就努力加班,按照老板的想法做事,争取升职加薪。为了稳定的感情,我们承诺永不变心,忠贞不渝,用力讨好。

这种不变的努力可以对抗世界的变化吗?

都看到里了,你也不来点个在看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