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创博 || 怀念父亲

 作家董刚 2022-06-07 发布于陕西

怀念父亲

/吕创博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合阳东北区,从杨家庄乡、同家庄镇到百良镇乃至王家洼乡,有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务瓜能手庄稼汉,这个人就是我的老父亲。

父亲的童年是不幸的。他年幼的时候,由于奶奶改嫁,他便同爷爷俩人相依为命。爷爷沒有文化而且家寒,沒有让他上学的意识,再说也供不起他读书。童年的父亲小小年纪便同大人一起干农活,有时候还吃不饱饭。

到了该成家立业的年龄,他去找自己的妈妈。在吉家咀成家后的他,得知他的老父亲一个人在家被人欺负时,便毅然决然地回到了莘村。

回来后家里缺衣少食,他和同伴几个人骑自行车去河南买薯片,晚上给人轧棉花挣钱。

父亲的艰辛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记得我十四五岁的时候,下午一放学,就和父亲一起来到李家河,将我留在一个熟人家里。他骑自行车去坊镇买麦。买好回来的时候,给我在自行车前面绑条绳,我拉他推。到家后,把麦子倒开洒些水让冻着。休息一会儿,装好麦,把我叫起来,一块又去太枣沟。下坡时我在后边拉,到了坡底,把绳子就改拉在前面,我拉他堆。到了坡上,让我扶着,他这才骑上。他一骑上车我的任务就算完了,一个人赶快回来还要上学。他这一上车一下子就要骑到韩城,因为一旦下来再就骑不上去了,何况他还要带200多斤粮。赶天明又要回家给生产队干活。就是这样一倒一卖挣点粮食吃。就这还得偷着干,因为那个年代这叫投机倒把,发现了还要上批判会的!

转眼又到了打红薯粉的季节。给生产队干了一天农活的父亲,一下工就和我拉着架子去百良去打粉。红薯是母亲在家已经提前洗好的。打粉回来后,我去睡觉父母过完粉才去休息,只能睡一会儿第二天还得去干活。

刚过完年,父亲就开始计划育西瓜苗了,搭苗棚,装肥,育苗。苗出来了开始栽培,整地,铺地膜,移苗,搭小弓棚,就这样不停地干着。

后来感到种庄稼收入不行,父亲在农闲时开始做生意。他贩过苹果,贩过桔子,给我印象最深的那贩柿子。在同家庄收了一汽车柿子,本来柿子需要用筐子装运,由于缺乏经验,父亲把柿子全部装在麻袋里。运到西安后,开始还卖还行。当卖到一半时,买主看好柿子,讲好价钱,让送到楼上。结果上楼后一倒来,发现柿子坏了,人家不要了,我们又从楼上背下来。

生意失败后,父亲便和母亲领着辍学的四弟去韩城,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卖馍生涯。与其说父亲卖馍还不如卖肉。別人卖馍有和面机,他硬是用人和面,每天一袋面,起早贪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亲就是这样苦干,给二弟三弟成了家,给三弟开了修摩托店。

到了花甲之年,父亲感觉体力不支,便回村里开了馍店。刚开张不久,他感觉身体不适,去医院便查出肺癌晚期。我急忙联系在省城附属一院工作的乔万海同学。通过专家会诊,他们说回家吧!我顿时呆了!我的父亲才过花甲一年啊!

回家后我们就开始准备后事。本想瞒着他,可做寿木的均祖叔一来,他便什么都明白了。为了让父亲少受痛苦,我托同学给买了杜冷丁注射。父亲在最后走的日子里从没有呻吟过,他就是那么的坚强。

在从西安看病回来两个月后,我们的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 纵使是丹青高手,也难以勾勒出父亲您那坚挺的脊梁:即使是文学泰斗,也难以刻画尽父亲您那不屈的精神;即使是海纳百川,也难以包罗尽父亲您对儿女的关爱。

亲爱的老父亲,您长眠,我们长思!愿天堂没有痛!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每次给父亲上坟,想到那一堆黄土下面的父亲,从此阴阳相隔,我们父子再也无缘相见,我都会热泪肆流,看到母亲日益苍老的身躯,就会忍不住暗自抽泣。然而,每次的祭拜我都会虔诚的祈祷,希望我慈祥的父亲在天国能保佑全家平安健康,保佑年迈的母亲安好依然。并且在心里默默承诺——一定要让母亲幸福快乐的安度晚年,以告慰父亲在天之灵。

作者简介:

吕创博,陕西省合阳县百良镇莘村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