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庸启示录058:怎样理解生而、学而和困而知之

 新用户17779036 2022-06-07 发布于江苏
导读
对于明道和修德,在知和行两个方面,各有哪三个层次?伟大的圣人都有哪些生而知之的特征?为什么说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第二种人?为什么说明道修德很像小鸡出壳?为什么很多致命的打击会让人醒悟?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我们今天一起来精读《中庸》第20章的第四小段,先读经文。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01
咱们还是先用今天的家常话,把这段经文翻译一下。
对于天下之达道五,和智、仁、勇这三达德,有的人天生就能知道;有的人是要通过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而有的人,则是在遭遇过人生的困境之后才能知道。
无论天赋和后天机缘是如何不同,最终都明白了这些道理,结果则是完全相同的。
有的人能够心安理得地去行天下之达道,修天下之达德。有的人则是想获取个人利益,才去行道修德。
而有的人,是受外力所迫,心不甘,情不愿,很勉强地去行道修德。
虽然他们行道修德的出发点是不同的,但他们能够成功的时候,得到的结果则是完全一样的。
02
2018年6月3号精读《中庸》,尤其是这一段,给自己提的第一道思考题是:
如何去理解知之前面的生而、学而和困而?
也就是说,应该如何去理解一个人能够悟道明德的三种方式?
当时写下的心得是这样的:
人生活在五种人际关系之中,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但并非人人都能够清楚地意识到,
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三种自我品德修养,更非人人知道、人人理解、人人接受和人人都能做到。
有少部分人,生下来智慧就明显超出常人,似乎先天就自带智、仁、勇这三种待人接物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不用别人费力去教他,自己也不需要刻意地去学,自然而然、自动自发地就能做到。
按照佛教的说法,这种人的慧根应该非常深,应该算是天才。
03
更多的人,则是自己意识不到,需要别人帮助其指出来,提醒他,他才能够意识到。
不能完全凭内力,必须有外人教,才能够知道,才能够理解,才能够相信,才能够去实行。
这些人的慧根虽不及生而知之者发达和深厚,但是肯于学习,能够理解,愿意接受,至少应该是孔子所说的中人甚至是中等偏上的人。
而有的人,慧根不深又拒绝学习,或者是根本没有机会学习,但是,生活中的经历往往会给他很多直观的体验与启发,尤其是在经历了一些重大的人生变故之后,他们往往可以大彻大悟。
虽然没有教材,但生活的无字书成了他们的教科书。
没有老师的教鞭,但是残酷的生活经验,用打击,甚至一个接一个的大耳光,让他醒悟,这就是困而知之。
04
读完了当年写的这段心得,我们应该一起想一个问题:
首先生而知之的人一定是极少数,是稀有动物中的稀有动物。
那些大圣人,很多都是生而知之,甚至应该说,所有的圣人都有生而知之的底子,他们的天赋就超出我们常人。
我们了解孔子的生平就知道,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摆弄祭祀的礼器,而不是像一般的孩子去疯玩儿,从小就有这方面的意识。
伟大的佛陀贵为王子,年纪轻轻的时候不是享受荣华富贵,而是去追问人生的终极问题:如何去面对生、老、病、死?
耶稣更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比他大很多的那些大人、经师去讨论经典,有模有样。
有一次他父母找不到他了,结果回去发现他正在跟人家讨论经典中的内容。
而明朝大思想家王阳明,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就去跟老师讨论何为人生第一等事。
老师告诉他应该去考取功名做官的时候,他否定了老师,认为做圣贤是人生第一等事。
05
圣人就是圣人,虽然是天赋禀异,但确实太稀少了。
生活当中虽然有一些人没有圣人那么突出,但确确实实在孩子的堆里面,我们能找到一部分.
从小就很仁义,就很文明,就显得很有教养,有独立思想,做事有分寸,这都是慧根比较深的表现,而且他们的内在都有一股向上的内动力。
而更多的孩子是生下来分寸感差,如果没有外在的干预教导,很有可能会自动地向下发展,这样的人就是慧根比较浅的人。
06
我们读了子思先生跟我们讲的这三种人,还会明白生活当中绝大多数人都是第二种人,都是必须要内外同时给力,才能够明礼,才能够去修德。
比如说父母的言传身教,比如说去听课,去读书,比如说去观察和体验生活,慢慢地从知道到理解再到被动而行,再到心领神会、主动而为。
讲到这里,让我想到最近在手机上看到过好几个人翻拍的短视频。
孩子在厨房里面,爸爸妈妈菜已经快炒好了,他接过来巴拉两下,然后拍个视频发到家长群里面,或者是老师群里面。
这应该是老师给布置的作业,要去帮父母做家务活,要去爱父母。
这个初衷肯定是好的,但是呢,在现实当中,执行的过程当中是非常容易走样的。这本质也是要通过外力让人理解、相信,愿意去做。
至于第三种人,我记得以前见到过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是在一本杂志上读到的。
一个香港的黑社会,很牛的一个人,经历过大的人生变故之后,幡然悔悟,开始信奉基督教。
从原来打打杀杀到后来专注于去劝和、去调解别人的纠纷。
这种人就是生活给了他很大的耳光以后,他才醒悟的。这就属于子思先生讲的“困而知之”的人。
07
其实,我们可以把那种“生而知之”的人,比喻成蛋壳里的小鸡,完全靠自己的小嘴巴,把这个蛋壳击碎,自己脱壳而出。
而第二种人,“学而知之”的人,则是外面有老母鸡来叨蛋壳,他自己在蛋壳儿里面也使劲儿叨,内外合力把蛋壳打开,自己脱壳而出。
至于第三种人,就非常简单了,他自己也不肯叨,外面的人叨它外壳,也叨不开,这个时候只能用锤子砸。最后呢,他也能够脱壳而出。
所以,方式是不同的,禀赋是不同的,悟道和明礼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但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
就跟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有的人可以骑共享单车,另外的人可以坐公共汽车,还有的人可以坐地铁、打网约车。
一样的道理,方式不同,结果相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