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山东省济南市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
2022-06-07 | 阅:  转:  |  分享 
  
诗歌阅读专题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三)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3—14题。(5分)太原早秋唐·李白岁落众芳
歇,时当大火①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②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注释】①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农
历六七月开始向下行,故称“流火”。②故国:家乡。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提示:请用2B铅笔将
本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选择题区域的对应题号后】A.首联中“众芳歇”和“大火流”含蓄地交代了诗歌所描绘的季节。B.颔联“早”“秋”二字
巧妙点题,从视觉、听觉角度写出太原早秋的特点。C.颈联两句梦境与现实相互交织融合,诗歌由前两联的写景转入抒情。D.这首五言律诗,结
构严整,格调高远,带有边塞诗之雄健,可谓“行气如虹”。1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的妙处。(3分)(三
)诗歌阅读(共5分)13.B评分意见:本题2分。14.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思乡之情比作绵绵不断的汾河水,借其无时无刻不在悠
悠地流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思乡之情的浓烈、绵长。示例二:运用化虚为实的手法,诗人将抽象的思乡之情化作绵绵不断的汾河水,借其无时
无刻不在悠悠地流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思乡之情的浓烈、绵长。评分意见:本题3分。写法1分,结合内容分析2分。2022年山东省济南
市历下区中考三模语文试卷(三)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完成13~14题。(共7分)新城道中①苏轼东风知我欲山行,
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②。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③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注释】①此诗
是苏轼39岁时在杭州做通判时所作。②铜钲(zhēng):铜锣。③西崦(yān):这里泛指山。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
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提示:请用2B铅笔将本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选择区域的对应题号后】A.这首七言
律诗描绘了初夏时节作者在新城道中所见的景物。B.首联不说雨止天晴正好山行,却说“东风知我欲山行”,显出东风的多情。C.颔联写雨后
天晴,云像一圈圈的白絮,写出云成团且厚的特点。D.尾联中作者看到农人煮葵烧笋春耕的场面,表达了对山间农家的羡慕之情。14.请从表
现手法的角度赏析“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一联的妙处。(4分)13.A【解析】由“野桃”“烧笋”“春耕”可知,是初
春,而非初夏。【评分意见】本题3分。14.示例一:矮矮竹篱旁野桃花点头含笑,清清的沙溪边柳条轻舞多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野桃和柳
树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乡间初春桃花盛开、溪水清澈、柳树摇曳的景色,表达出诗人看到乡间美景的喜悦之情。示例二:矮矮竹篱旁野桃花点
头含笑,清清的沙溪边柳条轻舞多情。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野桃”“竹篱”是静景,“溪柳自摇”是动景,描绘了乡间初春桃花盛开、溪水清澈
、柳树摇曳的景色,表达出诗人看到乡间美景的喜悦之情。【评分意见】本题4分。手法1分,内容2分,感情1分。意思对即可。2022年山东
省济南市高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三)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山园小梅(宋)林逋①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
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②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③共金樽。【注释】①诗人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
世称其“梅妻鹤子”。②合:应该。③檀板:演唱时用的檀木拍板,此处指歌唱。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首联从“众芳摇落”写起,衬托出梅花独领小园的明媚艳丽。B.颔联一静一动,从姿态和香气上完美地表现出梅花的淡雅和娴静。C.颈联
从霜禽、粉蝶对梅花的态度,正面描写前一联描绘出来的梅花的美。D.此诗写出梅花特有的姿态美和高洁的品性,以梅的品性比喻自己孤高幽逸
的生活情趣。14.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画面。【答案】13.C14.
示例:梅花疏疏落落,横斜的枝干投在清清浅浅的水中。梅花散发的清幽香味飘动(浮动)在黄昏的朦胧的月光之下。【解析】【13题详解】此题
考查诗歌的理解和赏析。C.颈联“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译为:寒雀想飞落下来时,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
会消魂失魄。通过写寒雀和蝴蝶来衬托梅花,是侧面描写。C选项表述有误。故选C。【14题详解】此题考查诗歌画面的描写。描绘诗歌展示的画
面时,理解诗歌的内容;抓住诗句中的“景物”特点;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再现画面即可。诗中描绘的景物“疏影”指的是梅花疏疏落落的影子
,“横斜”是枝干的姿态投映在水中的样子,“暗香”指的是梅花幽幽的清香,“浮动”是描绘香味飘动,“月黄昏”是指黄昏之时月光朦胧。示例
:梅花稀疏的影子,虚虚实实地横映在清浅的水中,梅花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朦胧月光之下。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三)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3~14题。(共7分)平凉①李攀龙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惟余青草王孙路,
不入朱门弟子家?宛马如云开汉苑②,秦兵③二月走胡沙。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有华。【注】①平凉在汉唐盛世时并不属于边塞地界,明
王朝时嘉峪关以外大片土地尽失,平凉渐渐成了边塞。李攀龙(1514-1570),明文学家,字于鳞,号沧溟,山东历城(济南)人。
②“汉苑”原指汉朝马苑,这里借写明代平凉府的大牧马场。“汉苑”原指汉朝马苑,这里借写明代平凉府的大牧马场。“宛马”原为汉代著名的
大宛马,这里借指当地饲养的西北良种战马。③秦兵,指明朝军队。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提示:请用2B铅笔将本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选择题区域的对应题号后】A.首联描绘冷落、寂寥的平凉春色,荒芜的边城蒙上了一抹灰
暗、冷峻的色调,寄情于景,景中有情。B.颔联不露雕琢痕迹,貌似平淡无奇,实则在特定图景中,包含着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深沉回顾和感叹
。C.尾联借用投笔从戎的典故,表达自己愿意投身于收复失地、保卫国土的事业。却又叹息自己如今两鬓斑白壮志难酬。D.诗人的视线由近及
远,从上到下,思绪随之起伏、推移,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叠之中闪耀出新的境界。14.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宛马如云”一句的妙处。(4
分)13.D14.运用比喻修辞,把战马迅猛奔跑比作彤云翻滚,形象地描绘战马极多驰骋作战的图景极具动态感。表达了作者立志报国的情感。
评分意见:手法及表达效果2分,情感2分。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3题。(共5分)太原早
秋唐.李白岁落众芳歌,时当大火①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②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注释】①大火:星
名,二十八宿之一。农历六七月开始向下行,故称“流火”。②故国:家乡。13.(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首联中“众芳歇”和“大火流”含蓄地交代了诗歌所描绘的季节。B.颔联“早”“秋”二字巧妙点题,从视、听角度写出太原早秋的特
点。C.颈联两句梦境与现实相互交织融合,诗歌由前两联的写景转入抒情。D.这是一首五言律诗,结构严整,格调高远,可谓“健举之至,行气
如虹”。(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一句。(3分)13.(1)B【解析:B颔联无听觉角度】评分意见:
本题2分。(2)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思乡之情比作绵绵不断的汾河水,借其无时无刻不在悠悠地流向家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思乡之
情的浓烈、绵长。示例二:运用化虚为实的手法,诗人将抽象的思乡之情化作绵绵不断的汾河水,借其无时无刻不在悠悠地流向家乡,生动形象地表
现了诗人思乡之情的浓烈、绵长。评分意见:本题3分。手法占1分,手法分析占1分,诗人的思想情感占1分。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中考一模语文试卷(三)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完成13题~14题。(共7分)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13.下列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提
示:请用2B铅笔将本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选择题区域的对应题号后】A.这首诗叙写了诗人在淮上与阔别十年的故人再次重逢的情景。B
.从题目中“喜”字可以看出,全诗始终洋溢着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C.尾联以“淮上有秋山”作答,含蓄深沉,令人回味。D.诗歌语言自
然流畅,凝练概括,可谓“看似寻常最奇崛”。14.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一句的妙处。(4分)(三)诗歌
阅读(共7分)13.B(诗歌蕴含了作者悲喜交加的情感。)评分意见:本题3分。14.示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十年的漂泊经
历比作浮云,将岁月比作流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漂泊经历的沧桑及分别多年的伤感之情。评分意见:本题4分。修辞方法1分,结合内容
分析表达效果3分,意思对即可。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考前押题密卷语文试题四、诗歌鉴赏(9分)太白岭[宋]王安石太白巃嵷①东
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注释】①巃
嵷(lóngsǒng):山势高峻的样子。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太白岭
山势的高耸绵延和山色的青翠纷披。B.颔联借厚薄变幻的烟云和疏密相间的树石,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C.诗人认为太白岭这样景色宜人
的地方,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处所。D.本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关注百姓的情怀。14.本诗颈联“阳春
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的景物描写别具特色,请赏析其在写景手法上的妙处。13.B14.①动静结合。“鸟语乐”是动景,“溪水不动
”是静景,写出太白岭宜人的美景,表达诗人愉悦的心情。②视听结合。“鸟语乐”诉诸听觉,“溪水不动”“鱼行迟”诉诸视觉,描绘太白岭宜人
的美景,表达诗人的喜爱之情。③拟人。将“鸟”、“鱼”等人格化,写明媚的春天到来,鸟儿欢快的说着话,溪水也不愿流动,鱼儿也贪恋这美好
而行动变得缓慢,写出太白岭宜人美景,生动形象地表达诗人喜悦之情。13.本题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B.错误,“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
情”错,诗句“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的意思是:烟云不管厚还是薄都很可爱,树与石的疏与密自是很合宜,表达诗人看到太白岭宜人
美景时的喜悦之情,没有表现其跌宕起伏的心情;故选B。14.本题考查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翻译并理解诗句内容;然后
从描写的角度和方法思考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手法;最后结合诗句分析是如何使用这种手法的并指出其表达效果。本诗颈联“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
不动鱼行迟”的意思为:明媚的春天已到来,鸟儿欢快地说着话,溪水也不愿流动,鱼儿也贪恋这美好而行动变得迟缓。①动静结合,“鸟语乐”是动景,“溪水不动”是静景,动静结合,写出太白岭宜人的美景,表达诗人愉悦的心情。②视听结合。“鸟语”是耳闻之声,“鱼行”是眼见之景,是感官上的视听结合,写出太白岭宜人的美景,表达诗人愉悦的心情。③运用衬托。以“乐”形容鸟的欢快,用“鸟语乐”欢闹反衬太白岭环境的宁静;以“迟”写鱼游动的迟缓,其实是把诗人的心境投射到鸟、鱼之上。用“溪水不动”“鱼行迟”衬托太白岭环境的清幽,从而表达诗人的喜悦之情。④移情于景,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鸟语乐”和“鱼行迟”,把人的心情与行为赋予鸟和鱼,具体可感,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注意分点作答,语言通顺。
献花(0)
+1
(本文系新智慧教育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