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狼》教学设计(叶喜萍)
2022-06-07 | 阅:  转:  |  分享 
  
《狼》教学设计

叶喜萍

导入

同学们,这一单元写的都是动物,《猫》体现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以及自我反省的精神,《动物笑谈》蕴含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和欣赏之情。今天我们来学习写“狼”的一篇文章。

说说自己对“狼”的印象。(学生发言)

师归纳:看来在同学们心中,狼是狡猾、凶恶、残忍的。昔日东郭先生差点被狼吃掉,今天屠户又遇到了狼,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来学习蒲松龄的《狼》。

检查预习。(一生读,其他同学正音)

缀()窘()

苫()倚()

弛()眈眈()

少时()瞑()

尻()黠()

四.理解词句,疏通文意。(学生在平板上做下面题目)

1.缀行甚远:?2.两狼之并驱如故:

3.顾野有麦场:4.屠大窘:

5.恐前后受其敌:6.其一犬坐于前:

7.意暇甚:?8.屠暴起:

9.?一狼洞其中:10.意将隧入:

11.止露尻尾:12.屠自后断其股:?

13.盖以诱敌:14.狼亦黠矣:

(师生一起针对一学生答案来纠正,有答错学生纠正)

五.理清情节,复述故事。

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复述故事。

一生复述,复述后其他同学补充并评价。

六.结合具体语句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

学生发言,再归纳。

七.说一说

文中题目是“狼”,可文中对屠户的描写也是细致入微的,尽管屠户最终取胜,但课文却以谈论“禽兽”结尾。对此,有同学提出不同的观点,你赞成哪方的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甲方:本文的主体是人,突出了人有而狼所没有的智慧。乙方:本文的主体的狼,表现了狼的狡诈,寓意丰富。

八.探讨文章主题

为重结尾写: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那么,“止增笑耳”的仅仅是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

1.介绍作者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山东淄川(现山东淄博)人。他生于书香家庭,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19岁中功名,但此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才再中,4年后便死去。穷愁潦倒的一生使他对社会黑暗有着深刻的认识。

《狼》这篇课文选自《聊斋志异》,原文共三则,这里选的是第二则。“聊斋”是书房名,“志”是记述,“异”是奇异的故事。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的理想。郭沫若同志称赞它:“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归纳主题(学生依据蒲松龄的生平及写《聊斋志异》的目的来归纳,形成答案)

(1)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最终要

失败的。

(2)面对像狼一样凶恶的敌人,不能心存幻想、妥协、

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3.师补充归纳:《狼三则》寄寓作者鞭挞贪官污吏的思想。

《梦狼》把贪官写成长着牙齿的老虎,把衙役写成吃人血肉的狼;它们大吃大嚼,造成“白骨如山”的惨象。作者“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

九.说说有关狼的成语

1.学生轮流说,一人说一个成语,不能重复。

2.从这些成语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是怎样的?你如何看待狼的这种传统形象?

十.作业

1.《云作业》:《聊斋志异》中两篇《狼》。

2.《美文与写作》:发挥想象,将本文改写成一则白话故事。注意充实内容,增加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

3.课外阅读《聊斋志异》。







板书



蒲松龄

狼:狡猾凶残贪婪

屠户:机智勇敢







3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