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习俗】《红盖头》《闰月鞋》《借墓游春的清明节》《端午的乡俗》《旧式婚姻》

 思乡远梦 2022-06-07 发布于北京

红盖头

  沔阳城有一处诸葛亮读书台,传说是诸葛亮读书的地方。

  据《沔阳州志》载: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是沔阳名士(古书载:襄阳名士),诸葛亮与其女黄月英结婚前,曾在黄家读书三个多月。当时读书处是黄家后院的阁楼,当地人为纪念他,就在阁楼上建造了诸葛亮读书台。

  小时候,经常听乡老讲起诸葛亮与黄月英婚事的动人故事。

  黄承彦与诸葛亮曾有结交,他很欣赏诸葛亮的的才干。民间传说中认为黄月英是个丑女:头发黄、脸颊黑,还有几颗麻子,丑陋无比。

  黄月英听说诸葛亮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学识渊博,品行端正,因倾慕于他,就托父亲主动向诸葛亮提亲。

  戏文云:天生一对,地设一双,织女配牛郎。就是说婚姻只有郎才女貌才般配。于是,故事也有了不同的情节,又说黄月英长得花容月貌,沉鱼落雁。是黄月英为了试探诸葛亮是不是一个以貌取人的凡夫俗子,故意叫父亲在诸葛亮面前说自己长得很丑。

  美也好,丑也罢,但黄月英聪明贤惠众所周知。她知识广博,上通天文,下察地理,凡韬略遁甲诸书无所不晓。

  “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诸葛亮听了黄承彦媒妁,居然同意了这门婚事。并答应黄承彦立即迎娶她。

  在黄月英看来,这幸福着实是来得太突然了。结婚那天,黄月英头上盖着一块红色的、用来遮面的编织物,她想再次试探一下诸葛亮是不是真的心甘情愿,会不会毫不犹豫地来掀开。没想到诸葛亮真的二话没说,就揭了“盖头”。面对花容月貌的黄月英,诸葛亮以为弄错了,那瞬间,诸葛亮的羞涩、激动、喜悦,溢于言表,这时黄月英才道出了实情。

  据传说,他俩婚后相亲相爱、生活幸福。《隆中对》后,诸葛亮随刘备出山,一直南征北战,贤惠的黄月英在家里操持家务,抚养儿女。黄月英有奇才,传说,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也是在黄月英的帮助下发明的。

  “木牛流马,一腹四足;头入领中,舌着如腹。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足,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脚,覆者为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鞍,摄者为牛轴。这木牛流马的机关在舌头,舌头一扭,它就停,再将舌头复原它就走。”

  在老沔阳,新娘妆有顶红盖头的习俗,并一直沿袭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据说,这表示吉祥的红盖头的根据,传说就是出自于黄月英遮面所用的编织物。

  过去的婚姻,由说媒而订,未婚的男女,不能相互见面言谈,也不能亲手交付和接受礼品,否则即为“授受不亲”,只有进了洞房才能见第一面。嫁娶那天,新娘更不能抛头露面,要盖一条四五尺见方、描龙绣凤绸缎的红盖头。洞房花烛之时,新郎揭开红盖头,有男女之间一见钟情的,但也有走马观花的。

  关于“走马观花”成语,民间有这样的传说:说有个小伙是个跛子,他想娶个美貌的妻子;有个塌鼻子姑娘,她也想嫁个英俊的丈夫。于是双方托媒来说成这门亲事。两头说好的媒人知道双方的缺陷,在分别介绍对方时,只说其优点,不说缺点。到了婚娶那天,男的骑马来迎亲,女的坐在花轿里,拿着一枝鲜花遮盖鼻子,装着赏花。结果呢,男的只注意观花没看女的鼻子,女的只注意马腿没注意人腿,双方都很是欣赏,觉得满意。

  洞房花烛时,才清楚一个走马、一个观花,其实是为了弥补不足的本质。

  随着历史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现如今已经进入“同居试婚”的爱情阶段。时代所衍生的“试婚”这一新名词,其实古有此矣,清代的公主婚姻中,在公主出嫁之前,由皇后亲自选出一名宫女充当“试婚格格”,随同嫁妆一起到驸马家,当晚由“试婚格格”与驸马同床“试婚”,翌日派专人禀报皇后试婚是否合格。

  “大红盖头揭下来,鲁迅静静地看了一眼从未见过的大他三岁的新娘,便和衣睡去。”《鲁迅与朱安》的婚姻悲剧,折射出包办婚姻、身不由己的残酷性。

  红盖头的由来,也有伏羲和女娲兄妹结亲、繁衍人类的远古传说。女娲为了遮盖羞颜,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扇与苫同音。苫者,盖也。而以扇遮面,终不如丝织物轻柔、简便、美观。因此,执扇遮面就逐渐被绸缎蒙头代替了。

  红盖头习俗的传说很多,有的说是为了防止喜神纣王抢亲,有的说是纣王为了惩罚虐待皇叔文重的恶妻,有的说是桃花女为了在出嫁时躲避周公的陷害等等。总体而言,此俗是为了出嫁时趋吉避凶,表达婚姻吉祥如意之意。

  新郎拿称竿挑开新娘的红盖头的习俗,取意“称心如意”。按照传统习俗,新郎需要手持秤杆挑盖头三次,分别是“左挑、右挑、中间挑”,第三次挑开,新娘方才露出真容,然后将红盖头抛于帐顶。新郎揭盖头后,立即用手抚发,象征“结发夫妻”,白头到老。

  红盖头习俗源远流长,构成了一道绚烂多彩的民俗文化风景线。古典的婚礼仪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值得传承和弘扬。

  “武侯祠内话古今,读书台上思孔明;才女虽丑佐贤相,功盖三国励后人。”沔城诸葛亮读书台,是诸葛亮在沔阳的重要遗迹之—,那曾照亮过诸葛亮读书台的灯光,将照耀着当代万千莘莘学子的心灵之窗。但愿琅琅读书声从读书台上传来,留下千古传奇。

闰月鞋

  在中国旧历农历纪年中,凡有闰月的一年称为闰年。“闰年”与“闰月”虽说只是一字之差,但包含的意思却相差很远。

  阳历(公历)规定有平年和闰年,即以365天为一年的年份叫做平年,以366天为一年的年份叫做闰年。所谓“四年一闰”,说的是平年与闰年的计算方法。根据这个计算方法,则普通年数能被4整除的年份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年份是平年。如1988年、2008年、2016年是闰年;1999年、2006年、2015年是平年。

  阳历的“闰日”不是“闰年”,闰日的定义是普通年每4年后加一日。阳历的二月平有28天,再增加一额外的闰日,即阳历的二月就有了2月29日这一天,就是“闰日”。

  “以闰月定四时,成岁。”阴历一年为12个月,而闰年则为13个月。阴历闰月是为了协调阳历与阴历的矛盾,让时令不会出现天象与历法不合、阴差阳错的现象,所以每隔2到4年,就重复一个阴历月,重复的这个月即为闰月。

  闰月加到哪个月,主要依照与农历的二十四节气来确定。

  谈到闰月的习俗,比如逢阴历的闰月,女儿要给父母做双鞋(闰月鞋),以报养育之恩,祝福父母身体健康、平安吉祥等。

  至于这“闰月鞋”的来历,民间认为,闰年乃多事之秋,于长者不利,如果女儿在闰月前给母亲做一双鞋,且在闰月前一个月穿上,方可保其母亲身体健康、万事平安。

  “闰月鞋”多为红色鞋面,其讲究源于传统文化对于红色的崇拜。认为逢闰月穿上红色鞋,就可以趋吉避凶、消灾免祸。

  “女红”针线活是老沔阳妇女出众的技艺,剪花绣花、缝补做鞋世代传袭。庄户人下地劳作,不能没有鞋子光着脚板。物质匮乏的年代,嫁出的女儿在闲时闲月,给年迈的父母亲手做鞋子是习以为常的事,也不分节令。忙时忙月没时间做,父母也不会怪罪。而逢闰月,不管田活有多忙,这“闰月鞋”是必须要做的,因为闰月并不多见。女儿送给父母鞋子,体现了老沔阳的孝悌传统。

  “闰月鞋、闰月穿,老人可活一千三。”人活一千三百岁不成精怪了,一双极普通的鞋子,表达出做女儿的祝老人的长寿之意。所以闰月鞋的习俗,就这样一辈一辈地传承了下来。

  现如今,农村里妇女手工做鞋子的渐少,大都是上市场购买,于是,每逢闰月,子女们趁父母有生之年,买来衣物鞋袜,以尽孝道。

  近些年闰月的年份有:2006是闰七月、2009闰五月、2012闰四月、2014闰九月、2017闰六月、2020闰四月、2023闰二月……今年没有闰月。

  闰月里,如果是节日该怎么算,有民俗专家认为,要以第一个月为准。如2009闰五月,端午节应是第一个五月初五,而不是闰五月的初五。

  “闰日”、“闰月”出生的生日该怎样算?阳历2月29“闰日”出生的人,每4年才能过上一个真正的生日,于是有的人将生日提前或推后,改成2月28日或3月1日了,不改的就干脆用上出生阴历的那一天。如2016年,也就是今年的2月29日,阴历是正月22日。这样就不会4年只长一岁了。

  如本人是1957年农历闰8月22日生,也就是1957年阳历的10月15号。农村里讲阴历,活了几十年,我都是农历的8月22日过生日,其实是错误的。应该是每年阳历的10月15号才对。如果追求阴历生日,就只有闰8月22日过生日了。

  闰八月不常有,上世纪有1900年、1957年、1976年、1995年是闰八月;本世纪是2052年、2071年、2090年也将有一个闰八月。一生难逢闰八月,等到2052年闰8月再过真正的生日那天,恐怕我的坟墓上早就长出齐腰深的草了。

  “闰七不闰八,闰八拿刀杀。”就是说:闰八月会出现严重的天灾人祸。记得1976年是闰8月,那年是一个天灾人祸的年份。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必然要发生事情,无法阻挡,这与历法计算中合理的安排是不相符的。还有人认为闰月出生的命运不好,闰月年结婚不好,这些也是不科学的。

借墓游春的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日子。清明时节忆故人,这一天,人们穿越阴阳相隔,对逝者深深地怀念,缕缕相思念亲恩。正所谓:“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慎终须尽三年孝,追远长存一片心”。清明节有众多风俗活动,作为中国三大鬼节之一,扫墓则是清明节最重要活动。

  清明既是节气也是节日,不仅仅就是扫墓,游春也是其重要内容。清明节也是“女人节”。古代的女子不像如今女子一般,她们平时不能出门,不能随便抛头露面,正所谓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而清明节这天的祭祖、踏青是古代女子出门的好时节,她们在这一天会精心打扮,早早出门去祭奠先人,然后就踏青游玩,于是,便有了“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这一说法。

  “正月灯,二月鹞,三月上坟船里看姣姣。”“姣姣”当然是指平时难得出门的、乘船去上坟的那些大家闺秀了。童谣中的“看姣姣”既是看美人,但也引申为看春景。正如家乡的沔阳小曲所唱到的:“我要过江把景子看,泽口去游玩。”

  严格地说,清明是个借扫墓游春的节日。旧时的清明人们去上坟,由族长率领孝子贤孙,乘船去坟上扫墓。一路上,妇女儿童欢天喜地,穿戴得漂漂亮亮,撑盖伞,打彩旗,抬着供果酒肴香烛,一路上敲锣打鼓,鞭炮声声,渲染着清明节的特殊气氛,营造出清明节一道亮丽的风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的《清明》诗,描写出清明节凄清的意象,把乘风飘向春天的人们,说成是去哭坟,而不是去踏青。

  那么,清明时节,到底是“欲断魂”去扫墓?还是去“看姣姣”游春?

  清明时节,天气回暖,到处弥漫着勃勃生机,沐浴着和善的暖人春光。顺应天时,享受这大自然的惠予,这才是清明节踏青最根本的意义。

  扫墓是一种庄严的仪式,借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感谢和敬意。“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清明扫墓,从礼宜悲,从天宜喜。也就是说,想哭就尽情地哭,想看姣姣就尽情地去看,不拘于时。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清明的本质就是一个春天的节日。旧时的清明节,除了扫墓,还有大量的游艺活动,诸如沐浴、踏青、蹴鞠、拔河、斗鸡、画蛋、荡秋千、放风筝等游艺节目,无一不在清明节盛演。

  “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清明这天,四面八方的居民和乡客全都走向郊野,走马放鹰,斗鸡蹴踘,劈阮弹筝。少年郎竞逐相扑,孩子们追着风筝,老和尚忙着为人说因果,瞎子艺人立地说书。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人们纷纷倦归。

  “满街杨柳绿烟丝,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洞,女郎撩乱送秋千。”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荡秋千是古代清明节习俗,在过清明节期间,女子荡秋千最为盛行。

  “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在古代,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更是为了祈求放走晦气,消灾解难。许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把自己知道的灾祸疾病写在风筝上,然后等风筝升到天空中时就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飘逝,希望带走所有的秽气,带来好运。

  “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既趋吉避邪,又寄托了对先人的追思。

  《荆楚岁时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寒食节禁火习俗,起源于人们对著名忠臣义士介子推的纪念和祭奠。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寒食节正好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久而久之,清明节与寒食节合二为一,这一天既为先人扫墓,又禁生火,增添了这个特殊节日的肃穆、凝重气氛。随着时间的迁移,到现代,寒食节渐渐被人们遗忘,大多数人只知“清明节”,不知道“寒食节”了。

  清明节也是“美食节”。由于寒食节不能生火做饭,要吃冷食,为适应寒食禁火冷食的需要,创造了一些食品。比如在我的家乡就有“吃清明”的习俗。艾粑,也是家乡寒食节踏青野餐的主要食物。把鲜嫩的艾叶采回来,洗净,用文火煮出艾汁,加入米粉揉和做成扁圆的粑粑,上蒸笼蒸熟。艾粑入口清香细滑,有理气血祛风驱湿等食疗作用。

  清明是个游玩欢乐的节日,那么,清明节到底能不能祝福节日快乐?有民俗专家这样认为:在清明节,扫墓祭祖让人们获得精神上的慰籍和支撑,踏青、荡秋千、放风筝则让人们活动起来。这些东西加在一起,都是为了要让人们快乐度过清明节,所以说清明节除了扫墓,其它场合说清明节快乐没问题。

端午的乡俗

  端午为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端午,“端”有开头、初始的意思。历法上谈到五月是午月,初五又是午月的第一个午日,故为端午。五月是仲夏季节,五月五正是登高顺阳的天气好之日,因此,端午节亦称为端阳节。

  路隔十里,各有乡俗不同。在仙桃,其口语把端午叫端阳的多。当地过端阳的习俗,历史悠久,形式独特。每月数以至五有三个,人们以五月的三个五日分为3个端阳,即五月初五为“小端阳”,五月十五为“大端阳”,五月廿五为“末端阳”。

  “小端阳”并不小,民间活动中,当属小端阳最为热闹、也最隆重。“大端阳”这天,除了有传统文化习俗而举行的庆典活动外,以“大”为敬而择时,女儿、女婿带上礼物,回娘家给父母送“端阳”,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品尝丰盛的美食,来享受团聚的快乐。“末端阳”则是端阳节里各种民间活动结束的一天,其热闹气氛与小端阳不相上下,依然是龙船竞渡,粽香四溢。

  端午民俗很多,仙桃比较普遍的民间活动有:赛龙舟、吃粽子、插菖艾、沐兰浴、饮雄黄酒等。

  赛龙舟的传统习俗,相传源于古时的楚人,因不舍贤臣屈原投江死去,楚人借划龙舟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亦希望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从此之后,就有了每年五月初五赛龙舟的习俗。

  “龙舟之乡”的仙桃,素有水乡泽国之美誉,境域江河湖泊,星罗棋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湖水来。”每逢端阳佳节,沿岸人如潮涌,男女老幼争睹赛龙舟竞渡的盛况。“采划呀划!采划呀划呀!龙采划!”豪迈粗犷的龙舟号子,声声震撼的锣鼓声,两岸此起彼伏的欢呼声、鞭炮声,响成一片。现场气氛热烈,甚为壮观。

  又到端阳节。西流河镇南湖的水面上,参加今年龙舟赛的队伍蓄势待发,近日正紧张地进行着龙舟角逐的彩排。鼓声阵阵,呐喊声声。镇长归鸿告诉我:参赛队伍的训练积极性特别高,训练时非常认真。届时,赛事也将穿插进行端午习俗别样情趣的表演。万水千山“粽”是情。可惜我身在异地,只能是“望洋兴叹”了。

  “粽子尖,粽叶长,包粽子,过端阳。”在仙桃,家庭主妇都会包粽子。包粽子用的是芦苇叶子(粽叶)、糯米、红枣、缠线等,包粽子要斜对折粽叶,折成漏斗状,然后装上生糯米,折上几折再包折,直到折完,成菱形状后捆绑紧,煮熟即可以食用。黏韧而清香的家乡粽子,有棱有角,颇具风味。

  过去,江汉平原农村过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用新收的麦子磨成面粉,做出火烧粑,炸出油条、虾馓,用糯米自酿洑汁酒。端午吃煮鸡蛋、咸鸭蛋称为吃“节蛋”。吃“节蛋”可以祛毒,利于保持身体健康。

  “千门万户悬菖艾,出门十里闻药香”。在古代,人们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毒日,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插菖艾是把菖艾扎成把,插于门楣,意在驱魔祛鬼。沐兰浴就是用菖艾煎成“艾水”用来洗澡或熏蒸。饮雄黄酒用以驱“五毒”,用酒浸雄黄涂小儿额头,以辟邪驱虫。

  家乡端阳节,溢满芬芳。秧苗青青,莲荷碧绿,空气里弥漫着麦子、野艾、槐花的清香。在路上,你会碰到许多小孩,他们的额头上总点有雄黄酒。

旧式婚姻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自古以来天经地义的事。然而,在旧社会,由于受封建社会婚姻制度的束缚,青年男女在谈婚论嫁中没有社会地位,更没有自由恋爱的权利。所有的婚姻都是媒妁之言、父母包办,甚至是买卖婚姻,其婚姻名堂也是千奇百怪,多种多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把小媳妇:旧社会,有钱人家庭,为早早给儿子领个小媳妇在家,就拿钱买来穷人家的幼女作为童养媳,等幼女长到十六七岁时,父母就请来先生择定吉日,为儿子举行仪式,正式完婚。

  指腹为婚:旧社会,有钱有势有身份的官员或好友,倘若双方妻子同时怀孕,为续家风友情,两家就商议,如妻子分娩后一方是男,一方是女,即可订下婚事,长大成人后就承诺完婚。如果两家都生的或是男孩或是女孩,即解除婚约。

  订娃娃亲:旧社会亲朋好友之间的幼男幼女,经媒婆撮合好后,先订下亲事,待两家儿女长大成人后,即择吉日完婚。

  近亲结婚:近亲结婚就是有着血缘关系的亲戚之间的子女结合的婚姻。如亲姑父、亲舅父或亲姨妈家的子女结为夫妻,从表面上看是亲上加亲,实际近亲结婚。因受血缘影响,造成下一代子女,在大脑智力和生理发育等方面出现缺陷。

  招女婿:是指旧社会男方家穷,娶不到老婆,女方独女,没人养老,就让独生女在家招个上门女婿。农村把这种婚事叫“倒插门”“招女婿”。

  换亲:是指两家都有儿有女,但又因都穷,男儿娶不到进门媳妇,女儿出嫁赔不起嫁妆,只好通过媒婆从中撮合,两家女儿交换,互配为夫妻,这就叫换亲。这种做法,双方都可免去婚嫁彩礼的负担。

  抢亲:旧社会,有权有势或兵痞流氓之家,主人倘若得知某某家、某某日要娶媳妇,娶亲这天,务必要经过某某路段时,就早早组织一帮打手,准备家伙,待这天迎亲路过此地时,就将他人迎亲的新娘,以暴力从花轿里强抢回自家,为自己儿子拜堂成亲。

  古老的沙湖沔阳洲沃土孕育的民俗风情,既具有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又蕴含世代沔阳人的智慧和品德。虽然其中也有一些陈规陋俗,但主流是积极健康的,是向上向善的,其良风美俗与时代精神基本相适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活动的增多,有的民俗被淘汰,有的濒临消逝。但永恒不变的是对祖先的敬意、对乡土的眷恋,对亲情的牵挂,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作者思乡远梦,原名张才富,湖北仙桃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自由投稿人。曾任教师,企业负责人等职。现任某公司图书编辑。苦恋文学多年来,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此个人微信平台发文均为原创,享有著作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