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言】《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夫妻为啥称哥哥妹妹》《俗语五则》《乡土文化和童年记忆》《双剅六队》《回到童年成长的地方》

 思乡远梦 2022-06-07 发布于北京

     谚语: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出自(清)车万育《增广贤文》,意为自身要多做义举做好当下,而不要去牵挂往后的发展。也比喻以平常心多行善事,不要计较得失,一切随缘自在。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从前,有一家姓钱的大户,老一辈在朝里当过大官,因保小皇上惹恼了老皇上,遭贬职。小皇上为日后报答钱家,将一对夜明珠中的一个送给钱家。过了些年,钱家只剩下孤儿寡母,老太太成天哭,把眼睛都哭瞎了。儿子钱程是个无恶不作的家伙,对他那瞎了眼的亲生母,经常是非打就骂,逼得他母亲死去活来。老人无奈,就将那个夜明珠偷着埋在了山上的树林里,自己就在树上寻短见上吊,想一死了之,不再活受罪。

  可巧,老人在上吊时,被一个砍柴的小孩看见了,小孩急忙上前把老人救下。可老人说非死不可,小孩怎么劝都不顶用。最后,小孩想出了个好法子,说:“老人家,您千万不要死!我的家离这很近,就我一个人,打今往后,您就是我的亲娘,我就是您的儿子,我一定为您养老送终。我若对您不好,您再去死也不迟,您看行吗?”

  老人被感动了,就叫小孩把自己背到了他家。原来,这个小孩姓但,名叫行好。他一家也是知书达理的人家,只因一把大火烧得他家败人亡,只剩他一人住在破烂的家庙里。他白天砍柴要饭,晚上念书,甚是孤单。自从认了这瞎婆婆为娘,他的生活充实多了。每当要饭要到好吃的,他都带回家给娘吃,晚上念书时,娘听他念错了,就叫他改过来。娘俩过得倒也自在。

  有一天,但行好在城里要饭,听见人们在议论着:“跑出去的小皇上登基了,各处贴皇榜找他的恩人。”又有人说:“那冒充怎么办?”那人说:“人家上边写得清清楚楚,还得对宝物呢。”但行好一看皇榜,果真如此。

  看完皇榜,他跟往常一样带回要的饭给娘吃,就把他在街上看到的和听到的事说给娘听。他还没说完,老太太就大声哭了起来。但行好不知怎么回事,忙劝娘吃饭,可是越劝娘越哭得厉害。无奈,但行好只好跪在她面前苦苦哀求,他娘才停止哭泣。

  老太太给但行好讲起了往事:以前,您爹在朝为官时,一些奸臣见皇上年幼,妄想谋反篡夺。为保皇上,您爹被奸臣所害。在我收尸时,才知道您爹身上有皇上写的诏书和一颗夜明珠,诏书叫血染得模糊,看不清楚了,只有这珠子我一直藏着。但行好听了,忙说:“既有此事,你还不叫钱程哥带着珠子讨封去,这样您老人家也好享几年福。”他娘听了,又大哭起来。说:“我就你这一个儿子,你才是我的亲儿子。”说罢,娘俩抱头又大哭了一阵子。

  老太太想:这几年,多亏了这孩子,不然我这把老骨头早就烂了,坟墓上也长起了齐腰深的草。不如叫他去讨封,一来他年轻有学问,得了一官半职也好成家立业;二来我也不能老是叫他负担。她把这些想法都跟但行好说了,但行好哪里肯去?娘左说右说,可就是不肯去。好在还是他娘有办法,顺手摸起一把剪子说:“儿啊!你究竟去不去?你要不听娘的,我立马死给你看。”但行好没法,只好答应下来。当夜,他背着老人,从山上树林里挖回了那颗夜明珠。

  第二天,但行好揭下皇榜,一路要饭,到京城去见皇上。

  再说钱程,打他娘走后,更加为非作歹,吃喝嫖赌样样来。一天,他听人家说,养他娘的那个但行好带着珠子上京城讨封去了。他找到老太婆,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左一个亲娘,右一个亲娘,喊得亲热,要拿着宝物上京城去讨封。他看到老太太不理他,就赌气走了,他上哪去了呢?到京城见皇上去了。

  他娘知道他不是好东西,怕但行好争不过他,就找到好心的邻家陪伴,牵来一头小毛驴,老太太骑着毛驴,也赶赴京城。

  但行好本不想去,一路上走得也慢,半月后,总算到了京城。一天,皇上上朝,见但行好献上珠子,皇上就叫宫女取来另一颗,正好是珠联璧合。皇上放声大哭说:“不是恩人,朕哪有今天?”正要封赏但行好的官做。这时,钱程闯了进来,说珠子是他家的,要封得封他。

  皇上见事一时难办,加上想起过去的事,不免伤心落泪,就早早地退朝了。

  第二天上朝,皇上正在问到底谁是?但行好说,他是奉母命而来;钱程说,他是老太太的亲生儿子。到底谁是亲的,皇上一时难分。

  皇上生气地大声问道:“你俩到底谁是亲的?”这时,正好老太太赶到,惊慌失措地随口答道:“但行好是(事),莫问钱(前)程。”

夫妻为啥称哥哥妹妹

  古代传说,伏羲、女娲既是兄妹关系,又是夫妻关系。伏羲与女娲用黄土捏人、繁衍接代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泛的流传。

  妹打主意难哥哥,各一爬上一高坡。

  对山烧火火烟绞,两烟相绞把亲合。

  两股火烟相绞了,妹妹还是不愿合。

  妹想合亲急出火,出点主意逗哥哥。

  隔河梳头隔河拜,头发绞合亲也合。

  哥哥下水就过河,哥上一坡妹一坡。

  隔河梳头隔河拜,哥妹头发绞成坨。

  头发成坨妹又变,看哥硬石几经磨。

  隔河种竹隔河拜,竹屋相交把亲合。

  哥也拜来妹也拜,两根竹尾绞成坨。

  哥哥你莫欢喜早,我的主意有蛮多。

  对门石岭对过坡,各把磨石滚下坡。

  两扇磨石叠合起,磨石相合人也合。

  妹妹对山滚石磨,果然磨石叠合了。

  两扇磨石合拢了,看妹主意有好多?

  磨石合了我不合,围着大树绕圈捉。

  若是哥哥追着我,妹拉哥哥把亲合。

  ……

  伏羲和女娲的结合创造了人类,这个说法由来已久,尤其在汉代的石刻和画像中常常可见。画像里的伏羲和女娲上半身为人形,穿着袍子,头戴冠帽,下半身则是蛇躯(亦有龙躯的)。两人下半身躯相互纠缠,伏羲手拿矩,女娲手拿规,或是伏羲捧日,女娲捧月,日月里还有金乌和蟾蜍。由于两人是人类的创造者,也成了人类的保护者,所以当时的墓葬里喜欢用两人的石刻图装饰以求得死者的安宁。

  伏羲与女娲成了婚,因为从前相互称哥称妹,称呼习惯了,虽然做了夫妻,横直改不过口来称丈夫、称妻子;所以开口讲话、打招呼还是依旧哥、妹相称。因此,后来的年轻男女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认后,乃至近代现代男女自由谈恋爱,相互也都是哥妹相称,叫得心甜。

  还有一宗,因为伏羲比女娲年龄大一、两岁,后来女儿家找对像,也都要找比自己大一、两岁的男人。这样,哥妹相称也很自然、很正常了。

俗语五则

  我的姊妹我的人

  夫妻之间,一旦谁遭到不幸而死亡,这开口哭丧的第一句就是:“我的姊妹呀!我的人啦……”

  为啥开口第一句都是这么个哭诉的开头语呢?其中的缘由,就是因为伏羲和女娲是兄妹成婚,也就是姊妹关系婚姻。

  民间传说,伏羲帮着女娲补天,收集五彩石,挑运五彩石,和筑炉的重活儿都是伏羲干的,天补好时,伏羲也累死了。

  伏羲劳累致死,作为妹子、妻子双重身份的女娲,当然哭得很伤心。开腔哭诉时,横直对伏羲不便称呼,顺口第一句哭的就是“我的姊妹呀——”,可又一想,伏羲也是丈夫,但还是不便称丈夫,就接着哭:“我的人啦……”

  所以,“我的姊妹我的人”这句哭丧词,就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直到现在农村里都没有改变。

  斗笠的编织起源于清朝,有170余年的历史。斗笠既能遮阳,又能挡雨,用竹篾编织而成。为了使篾薄细均匀,师傅们制作了刮刀,竹子要经过劈和刮,篾片即变得又薄又柔软。一顶斗笠,要经过劈,刮,编,煞口,铺,锁口,绞边,缠顶等工序,方算成品。

  始初,斗笠的中间只夹一层牛皮纸,一遇下雨,牛皮纸淋湿,斗笠就会落雨。后改用僚叶,夹放在斗笠的两层篾片中间,并用油纸将僚叶包住。这样,斗笠既坚实又不漏水了。

  当时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僚叶子斗笠真不错,日头底下也不晒脑壳;口干可以当碗舀水喝,中午打幺歇可以当凳子坐。”

        尖黄陂、绞孝感,又尖又绞是汉川

  意思是:在很久很久以前,黄陂人戴尖顶的斗笠;孝感人戴有绞边的斗笠;而汉川人戴尖顶的,也有戴绞边的斗笠。

  其传说是:古时候有一个富家翁有三子,大儿子的媳妇是黄陂人;二儿子的媳妇是孝感人,三儿子的媳妇是汉川人。

  在一次家翁寿筵的时候,三个儿媳妇准备送生日礼,巧的是她们准备的都是斗笠。于是,大媳妇就为斗笠做了个尖顶以示区别,二媳妇就把斗笠的边绞成花边型,聪明的三媳妇把斗笠既做成了尖角,又绞了花边,很得家翁赞许。

  后来,被人们传讹了,所以成了:“奸”黄陂“狡”孝感,又“奸”又“狡”是汉川。

  其典故是:清朝的时候,黄陂、孝感、汉川这三个地方都靠生产编制斗笠为生,那个时候这三个地方的斗笠销往全国各地。由于有些厂家只注重提高产量,却忽略了质量,而这三个地方的斗笠都一样,出了问题都互相推卸责任。就这样,当年黄陂县的县太爷就和其他地方的官员商量,用以区分这三个地方的斗笠。

  最后他们决定:黄陂的斗笠顶是尖的,并且不需要绞边;孝感的斗笠顶是圆的,但要绞边;汉川的斗笠顶是尖的,并且还要绞边。后来,人们为了方便记住,就编了:“尖黄陂,绞孝感;又尖又绞是汉川”这么一句顺口溜。

  聪明的沔阳人又在后面加了一句:“尖黄陂,绞孝感;又尖又绞是汉川,十个汉川佬,抵不了一个沔阳苕。”

  干鱼庙

  从前,有一位举子带着书童进京赶考。

  一天夜晚,两人来到一个村庄,正在行走的时候,只听得路旁一草堆里有响动,两人感到奇怪,举子就叫书童前去看看是么东西?书童看后告诉举子:“草堆边是一个黄鼠狼简,有只狼子被猎,正在上面挣扎。”

  这位举子眉头一皱说:“我是进京赶考的人,图个吉利吧!你快去放下那狼子,再把我们带的干鱼放一条上面,以作对猎人的赔偿。”

  书童按照举子的吩咐用于鱼换了狼子,又继续上路。

  第二天早晨,猎户收简,见到简内不是狼子而是一条干鱼,大吃一惊,这真是稀奇。

  正在这时,有位装神弄鬼的“马脚”从这路过.见到猎人害怕的样子,就问是为么回事。猎人跟他说了,“马脚”听后,眼珠一转,急忙跪倒在地,双手一合,怪声怪气地说道:“难怪我昨夜做了一个梦,说是观音老母要在这里显灵,还真是这么回事。”继而又对猎人说:“你愿将这鱼卖给我吗?”猎人点点头,“马脚”买下鱼喜滋滋的回家了。

  这件事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不几天,方圆几十里都晓得了。说来也巧,没过多时,这地方流行痢疾,人们冇得办法就去求救“马脚”,“马脚”就用点干鱼再加上些草药,病人吃了以后果然有效。

  这样一来,“马脚”和干鱼的事情就传得更神了。“马脚”为了得到更多的钱财,就在此地修了一座庙,取名为“干鱼庙”。再说那举子进京赶考后,文才虽好,但因官府弄虚作假,终落第而归。路经此地时,看到这种情形,仰天大笑,于是在庙的山门上写了这样几句话:

  去是狼子叫,

  转来干鱼庙;

  世上无神鬼,

  尽是人在闹。

  七不出门  八不归家

  老话说的在农历月份中“三六九、往外走”、“六六大顺”、“九九归一”,这些都是指人们外出时,在民间流行的吉利话。但也提醒人们要“七不出,八不归”,即初七不出门,初八不回家。

  虽说这两种说法有它的片面性,但也确实是老祖宗的教训。其正确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

  七不出:说的是出门前,有七件事没办好不要出门。这七件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即平常我们说的开门七件事。以前出门的人往往是当家人,是一家之主,因此,必须安排好家里的生活后才能出门。

  八不归:说的是出门后,有八件事没做好不要回家。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古人的八条做人基本道德准则,违犯了任何一条,回去都对不起祖宗,都无脸面对家人。

  古人说的“七不出门、八不归家”,如此解说,也有一定道理。

  不过,其“道理”说的不是日期,说的是在出门、归家所要做的事情。“七不出、八不归”被传讹为初七、初八了,更有人连十七、十八、二十七、二十八都算了进去,这是一种误解。

  隔壁三妈搨豆饼—白指望

  有这么一户人家,老俩口得知隔壁的三妈在搨豆饼(豆饼,一种以绿豆为主要原料,先磨成浆,然后摊成的薄饼,也叫豆皮),便在家里合计开了:假若三妈给我们送来两个豆饼,那就爹爹吃一个,婆婆吃一个;假若送来三个,谁吃两个、谁吃一个呢?爹爹婆婆互不相让,争的不可开交。一直争到深更半夜,还没有争出个结果来。

        然而左等右等,总不见三妈送豆饼过来。这时候老俩口都困倦了,只好坐在灶门口掺起磕睡来。掺着掺着,婆婆的头像鸡啄米似的,一啄一啄的,顶在头上的毛巾袱子滑落下来,掉到自己的怀里了。迷迷糊糊中,婆婆以为是三妈送来了豆饼,忙不迭地说:“吵嗒您郎、多谢您郎!”爹爹也惊醒了,一把夺过来一看说:“是袱子。”婆婆耳朵有点背:“糊的?糊的我们也将就着吃了吧。”

乡土文化和童年记忆

  仙桃是我家,我深爱着这片土地。祖辈们面向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创造出了属于他们的一套乡土文化和民俗民风。在农村生长的我,从他们的生活中感受到了他们的快乐、痛苦和追求。

  我们所生长的环境,是一片肥沃的土壤,土壤是一切生命的根。素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仙桃,便塑造了我这个人的地域特质。说一口沔阳话,喜欢听花鼓调。仙桃具有悠久的民间文化艺术传统,“湖上有渔歌,坡上响樵歌,地上有花鼓”是这里人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五里三台唱花鼓,村村垸垸演皮影”是这里文化繁荣的真实景象。

  现代化的发展,从技术手段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电视、电脑、互联网和各种信息传播的普及,到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与商业关系的密切,使乡土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乡土传统文化的不断式微湮灭正在成为不争的事实。我们感叹今日发展的成就,但也感怀乡土传统文化的生存。传统文化需要适应这种转型,才能在当今社会中生存和发展。

  如今的年轻人不喜欢看“花鼓戏”,新一代的仙桃人也不知道“襄河谣”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更不知道那时,过年吃的那些年什货是什么味道。会吹糖人、拍渔鼓筒的、懂得剪花样的能工巧匠越来越少。老农具、老手艺、老习俗这些草根文化,曾经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渐行渐远。身为现代仙桃人的我们,已与这块养育我们的土地产生了远离,从此再不眷念。爷爷踏过的水车,奶奶用过的纺花车;爸爸穿过的蓑衣,妈妈戴的细篾斗笠;老先生讲过的故事,大人出过的谜语;儿时骑在牛背上吹过的呜嘟,在谷场上打的陀螺;过年过节看到的狮子、龙灯、采莲船,在村头常看的草台班子演唱的皮影戏、花鼓戏,在露天放映的幻灯片、电影……这一切都一切,已逐渐远去的乡土童年,成为最宝贵、最值得珍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拯救童年的这些乡土记忆,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刻下“仙桃人”独特的地域标志。

  水有源,潺潺不息;树有根,深深叶茂。作家莫言说:“农民对土地深厚感情的丧失是一个凶兆”。的确,那从土地中生长出的精神财富,那源于农村生活的优良品质,是当下社会变革不应遗失的美好。

  沔阳,一个老地名,一段老故事,一页厚重历史。富庶沙湖沔阳州,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地,形成了沔阳特有的田园风貌,享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这里,人杰地灵,孕育了不少历史名人和江湖豪杰。屈原沧浪水畔遇渔夫,李白在沔阳留下了足迹与墨宝,“千里送鹅毛”的典故也出自沔阳;一代农民运动领袖陈友谅起兵就在这里,金庸《碧血剑》里的袁承志穿的就是“沔阳青”长衫……

  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镇沔城,建县治始于南北朝时期的西魏,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以其地理、人文优势,从至元十五年起,沔城一直是府、州、县治所在地,也是原沔阳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沔城境内文物古迹众多,闻名遐迩。历有“四十八寺庙,四十八牌坊,四十八古井”之说。著名的有诸葛亮读书台,狄梁公问政处,陈友谅故居(即玄妙观)。有唐贞观年间兴建的周长七里三分的环形城,明洪武年间修建的规模宏大的文圣庙、清真东寺,还有明天启年间修建的湖北三大丛林之一的广长律院,清嘉庆年间修建的清真西寺。“东沼红莲”为沔城八景之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百年来,襄河、东荆河,星罗棋布的湖泊,纵横交错的沟渠,滋养了沔阳人,培育了沔阳文化。在悠悠岁月的长河中,人们在这块热土上劳作生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凭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精湛奇巧的手工技艺,形成了独具楚文化特色的民间习俗。

  时至今日,仙桃众多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等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仙桃的民间文化亦内涵丰富,许多传统手工技艺还在民间传承,不少良好的民间习俗还被人们沿袭。目前,仙桃市已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非遗名录2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非遗名录8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6名。雕花剪纸堪称当地一绝,以其丰富的构思、圆满的造型、精美的雕刻工艺成为响誉海内外的一朵艺术奇葩。沔阳花鼓戏、皮影戏、沔阳渔鼓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在传播文化知识,保留、传承民间有价值的历史传说、风土人情、人物掌故等方面,起到了宣传和教育的作用。狮子、龙灯、彩船以火爆的场面、热烈的舞蹈、细腻的表演、丰富的扮相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沔阳淡水贝雕、麦秆画这些民间工艺,堪称本土绝活,享誉省内外。“沔阳三蒸”风味美食独树一帜…….这些都与仙桃优美的自然环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这些珍贵的传统文化财富在仙桃民间世代传承,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岁月离别昨天,记忆让我思念故乡。在外漂泊的日子久了,始终是不能去疏远那份情感。忆起故乡,感觉不曾遥远,记忆中的那些事仿佛就在眼前。

  周立波故乡小说富有乡土气息,富有乡土风情,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形成了独特的具有本地民俗基因的艺术风格。一个人的基因是植根于故土的,有其生俱来的血统,身上都烙刻着故乡的胎记。

  老祖宗创造的辉煌文化是根,是风筝上的线,是我们身份的基因。无论你身处何处,当你偶然听到家乡的沔阳皮影戏、花鼓戏,看到家乡的沔阳剪纸、贝雕、麦秆画,见到操熟悉仙桃口音的乡亲。“仙桃基因”让我们想到的便不仅是亲切,更是责任。

  我循着一位老人的指引,独步在充满古色古香、沉淀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那条小巷里,感受着历史的沧桑,寻觅着历史的遗迹。

双剅六队

  双剅大队第六生产小队!一个叫人听得舒服,让人留恋的名字;一个让人难忘、令人神往的地方!打我出生的时候,她就叫这个名字,我在这里走过春夏,走过秋冬,走过回味无穷的童年。

  几十户人家的湾子,静静地座落在蜿蜒多姿的通顺河边,小桥流水,绿柳环抱,炊烟袅袅,鸡犬相闻,风景十分秀美。这里土地肥沃,平畴阡陌,稻浪滚滚,瓜果飘香,每年都有好收成。荒野路边,田间地头,生长着别样风采的的野花,五彩缤纷,婀娜多姿,一年四季,芳香四溢。那怒放的蒲公英,一阵风吹过,绒毛样的种子随风飘起,一代代地摆脱妈妈的怀抱,离开故土,向着远方飞去,孤孤零零地飞得很远、很远!

  双剅六队的这块土地,滋润着我成长,我依恋着这片土地。我曾是双剅六队普通一员,也曾在这片土地上痛苦过,快乐过、奋斗过、付出过。在我心里,双剅六队犹如一棵大树,我就是这棵大树上的一片叶子。在我的拙笔下,可以去书写好人,也可以书写坏人,当我去书写双剅六队我的父老乡亲时,我只有敬意盈心,感恩牵挂!生于斯,长于斯,钟爱我的家乡,没有任何理由。

  上世纪80年代,我离别了双剅六队,离别了湾子里自家的砖瓦老屋,搬到了街镇里,只有父亲一人孤零的在守护着老屋老台。父亲离世后,岁月风霜的老屋竟然坍塌,拆除后只留下一块老台。为了保留百年老屋记忆,我将老屋大门的石门槛原封不动地埋在老台上,以作为一件物体,一份情怀,来珍藏着我对老屋的美好回忆,也好向我的后代去交涉祖宗留下的“老屋”仍在!有了这老台、这石门槛,我就永远是双剅六队的人。村西通顺河边的土地里,有我父母的坟墓,双剅六队也是我归正首邱的地方。

  老屋是我的儿子呱呱落地的襁褓,他是在街镇上长大的,在他的记忆里,温暖的老屋就像疼爱他的祖父一样,他把对老屋的爱装进行囊,很沉重!他十几岁背个挎包离开街镇去求学,学业成就后,便把家安置在了大城市里,我家也再次从街镇搬出来。他思念老屋,从千里之远,一路劳顿,回到双剅六队,去寻找他记忆中的“老屋”,为的是给他的祖父母烧些纸钱,为的是在老台上与那组石门槛合影留念,永远珍藏。

  我母亲离世已有40多个年头了,我家兄弟姐妹多,是父亲既当爹、又当妈,把我们拉扯大,也得到过乡邻们不少的帮衬。算起来,父亲离世也有20多年,为人子,止于孝,我对父母没有尽其孝道,亏欠双亲。

  双剅六队的丧葬习俗与其它邻村有所不同,凡遇白事,湾子的人全要到齐,与逝者作最后告别,缅怀哀悼。出殡那天,开完追悼会后,壮劳力抬着他沉重的棺木,送出村头,人们跟随其后,同时出村,目送着逝者的“棺木”上车,开向火葬场去火化。这就是双剅六队传统的丧葬仪式,庄严肃穆。

  记得在我母亲离世时,由双剅六队队长亲自主持,队长挨家挨户地收起鞭炮香纸钱后,买来祭品,全队人丢下手中的农活,前来悼念。第二天,在我母亲出殡时,队长派人派车(手扶拖拉机),把我母亲的骨灰送下地,连火化、骨灰盒费用,都是乡亲们你一元、他二元拼凑的。第二年大年初一烧清香,乡亲们集合在我家门前,烧纸钱,放鞭炮,祭奠祈福我新灵的母亲!队长叫我不准备宴席,我只好磕头跪谢!那一刻,我的心是感激的,也激发我内心对厚实的父老乡亲,深深的爱意!

  我到过不少地方,双剅六队,是我最熟悉的地方;双剅六队的父老乡亲,是我最亲爱的人!我永远记得,当年的双剅六队有田地500多亩,耕牛17头,住户36家,人口200多。队里的男女老少,队屋上写的“农业学大寨”标语,谁家的门朝哪边开,哪家有几口人,谁家养的狗,谁家喂的猫,谁家的果树,谁家的菜园,坟地里埋的是谁家的老人,一切的一切,我都如数家珍,清清楚楚。毕竟农村,是农村人的农村,不会像“知青”和“干校”的人一样,生活过几年就走了,再也不会回来。

  事与愿违,遘兹淹留。我还是像蒲公英一样飞走了,而我纯朴的父老乡亲,他们还都在这儿,还都在!他们留守在这片希望土地,默默无闻地耕耘,换来无尽的收获。而我却四处流浪,渐渐地,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在我的记忆中已消失殆尽。

  人老返土,叶落归根,我生在双剅六队,根在双剅六队,终归也会回到双剅六队。来时无口,守本真心,家乡是母亲温暖的怀抱,这里才是我最初和最后的地方。

回到童年成长的地方

  窗外雷声隆隆,雨点也拼命地撞击着这个能被它接触的世界。在远隔千里的地方,我的心也像这雨点儿,从飘浮的一丝丝云彩,凝成一滴滴雨粒,急切地扑向大地。

  莫可名状地思绪,仿佛又回到了久违的故乡,回到了我童年成长的地方!

  老 街

  错落有致的青石板,在驼背的地面,沉睡了几千年。脚步是不老的传说,时间连同地面被打磨得铮亮。

  风化的庙堂,有一处已摇摇欲坠。阳光下,淡淡的笑容里,可否还能记忆起岁月的沧桑。

  冬日午后,小桥下已没有流动的水,枯草一片,而目光可以触到它从不荒芜的年华。

  看到村民怡然自乐,听到村民熟悉的方言,急急探寻的脚步,是我这么多年梦寐以求的心声。街倚堤而建,朝南、朝北不长的夹街,仿佛伸手招呼我这故园的来客。

  青石板铺成的街心躬着身子,不是被岁月压弯,而是它,甘心俯首。

  老 树

  浓密的树荫下,微风轻起,摔碎一地阳光。几只顽皮的麻雀,不停地唱着歌儿,可它不认识我,但也不惊讶我这外来人。

  好多年没回来了,你还在这里,而我已经远走他乡。蛰伏的情感,堆积心头,顺着叶间的脉络,厚重而热情地绽放。

  年幼时的剁痕依稀还在,你可还埋怨那群不懂事的孩子?如今,我已不再年少,沧桑之后,还能否再次认得我?若是认得,请你把你的枝叶展开,然后再融入我最深情的微笑。

  可惜时光不能倒转,童年再难回来。我是多么地想骑在你的身上,让笛声再起,二胡余音缭绕,带给你祝福,带给你欢乐。

  寂寞的人生旅途,我会常常记起你的,而你孤独地站在这里,无法想我。

  老 井

  街头的那口井,井口早就被一水泥块覆盖了。像密封着一段辛酸的往事。

  来到井里挑水的男人们,淘洗浆裳的女人们都走了,只留下你!井边再也不是曾经的热土。

  井沿记载着你不老的岁月。时光流逝,一切在变呀!一口井怎堪回首。

  老井啊!我想对你说:我才是一条落入井里,永远也游不出去的鱼儿。

        老 屋

  父亲生前对我说:不论你走到多远,老屋才是你的根。

  看到摇曳的老屋,触摸冰凉的墙,眼里何时有了几滴滚烫的眼泪。檐角的蛛网,把灰蒙蒙的天空,谱成一首思乡曲;一条残留的丝瓜藤,紧紧地攀爬在屋后的矮墙上,不肯松手;房梁上的燕子窝还在,只是燕子不知去向。墙壁上挂着生锈的铁犁,还有我父亲挥汗如雨的体温吗?柱子上挂着的纺车,能听到母亲在雪夜纺纱的声音吗?

  一个无法让我忘记的场所,竟然是生我的地方,竟然是我长大的地方!恍惚的岁月,我穿梭于堂屋之间,听妈妈呼唤着我的乳名,在这里读书懂事。

  看到你沧桑的模样,当风雨袭来,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呢?

  你是烙在我生命里永远不会磨灭的印痕,我只能把对你一寸一寸的眷念,轻轻地装进行囊,然后,永久永久地珍藏。

  行文至此,我不禁眼泪如窗外的雨点,滴滴洒落在心头!

  旖旎风光  踽踽凉凉  夜末央  仰望长天茫茫

  冻雨洒窗  游思妄想  九回肠  牙疏鬓发苍浪

  人间沧桑  如梦一场  风和霜  遥忆少年儿郎

  年华飞扬  无端惆怅  泪千行  轻歌一曲离殇

  乡土难忘  缕缕愁伤  叹息长  时时吟咏无妨

  梦随雁翔  绿意红芳  凝微香  故园迷处何方

        作者思乡远梦,原名张才富,湖北仙桃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自由投稿人。曾任教师,企业负责人等职。现任某公司图书编辑。苦恋文学多年来,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此个人微信平台发文均为原创,享有著作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