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情】《沙湖沔阳洲的那抹湖绿》

 思乡远梦 2022-06-07 发布于北京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思乡远梦,再点击关注,这样就可以继续免费查看本平台历史消息了。谢谢您的赞赏和分享!

沙湖沔阳洲的那抹湖绿

  在江汉平原,有一座城市城在水中、水也在城里。撤县建市短短30多年来,这片土地从荒芜之地变为遍地高楼大厦,继而大力造园植树种花草,“还原”生态,创造奇迹,在蔚蓝的湖水中涂抹出一片滴绿!2013年,经国家园林城市考察专家组莅临综合评价,该市符合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这座城市就是水韵林城、广袤丰饶、片片绿色、景色迷人的仙桃市——我们共同生存的家园。

一、排湖风景区

  排湖,古云梦泽上排空逐浪之湖,湖区湖汊密布,有“百里排湖”的美誉。

  也许是随着古云梦泽洪荒,经历了沧海桑田历史演变的缘故,喧嚣、壮阔的排湖从此变得宁静、安详,变得如“小家闺秀”般的灵气、柔情。

  浩瀚的湖水给湖乡人民带来灌溉、舟楫之利,人们生息其间,岸上谷子呈金,水中浪溅鱼跃。从湖心停泊着的一只只木船,虽说四面却没有一个人,让人会有“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寂寞心情,但却能领略到昔时帆队竞发、撒网打渔的遐思。

  排湖出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就好像去读一本厚重的教课书,浓缩老沔阳地区文化发展的脉络。

  清甜甘冽的湖水像乳汁,养育着富饶美丽的湖乡大地,养育了勤劳智慧的湖乡子孙,她是仙桃人民的母亲湖。

  排湖旅游资源丰富,夏秋时节,湖光潋滟,风清荷香,水珠映日,晶莹闪光,若荡舟湖中,采莲摘菱,执竿垂钓,乐趣无穷,是避暑、游览的好地方。著名作家、原中国文联副主席碧野,在排湖写下了散文《静静的排湖》,把它形容为“江汉平原的明珠”。

二、沙湖湿地公园

  “钱塘月,洞庭烟,沙湖水色竟如天。哦,是明瞭,哦,是心酸!缺少高楼台阁,未见墨客流连。”沙湖,取“沙”之典故,就“湖”之实意,其历史悠久

  据《嘉靖沔阳州志》记载:“沙湖早于隋唐建政。”明末清初,沙湖镇极为兴盛,由于沙湖距武汉较近,又有水路舟楫之便,商贾往来较多,因此沙湖在沿江一带比较出名,很多人只知沙湖,不知沔阳,因而提起沔阳,必先提到沙湖,以后也就习惯地称为沙湖沔阳洲了。

  沙湖湿地公园地处仙桃市沙湖镇境内,为内陆湖泊湿地。2012年12月由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东与长江相接,西与汉水相连,南依洪湖东荆河大堤,北靠仙桃东荆河大堤,古老的东荆河贯穿全境,成为公园的主要水系纽带。

  园区拥有10多万亩原生态的芦苇荡,有2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0多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80多种省级保护动物,9种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具有典型的湿地景观和显著的生物多样性特征,是内陆地区理想的候鸟繁殖区,尤其是园区内野生芦苇林能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晓雾迷蒙游沙湖,芦笛声声人自歌;十里漫步湿地路,风中芦花朵叠朵。

三、赵西垸国家森林公园

  赵西垸水乡森林旅游区地处仙桃市城区西南部,离城区50公里。是我省“生态教育基地,全省鸟类动物自然保护区、省级森林公园”,素有“小海南”、“小西双版纳”的美誉。

  赵西垸水乡森林总面积11800亩,其中森林面积895亩,园内有树类植物80多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0多种。赵西垸名片:林稻参差,林渔相间,水乡林园特色浓郁;黑鹳、白天鹅,鸳鸯、小天鹅、鹭鸶等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繁殖、栖息地;意杨、樟树、桂花树、广玉兰等苗木良种培育基地。

  赵西垸水乡森林旅游区,集游客综合服务中心、水乡森林度假村、渔猎时代体验园、森林野营地、平原风情社区、农耕文化体验园六个功能区,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旅游游览服务。

  赵西垸水乡森林旅游区梦里水乡园区,以乡愁为主题,涵盖包括荷塘村,水上花海,乡野湿地公园,乡隐房车营地等多个自然人文景观。

四、城中仙下河

  俗语说,有河就有城,河流往往能够孕育一座城市。美丽的仙下河,也是仙桃一条“城中河”,同样是一条人工河。仙下河给仙桃的发展输送新鲜血液,也让仙桃城市焕发出新生机。

  悠悠古复州,潺潺仙下河,接汉江,贯仙桃,抵下查,蜿蜒数十里。

        近些年来,仙桃城市跨过仙下河,继续向南发展,使得城区面积不断扩大。每天傍晚,人们在清澈的仙下河散步,欣赏清丽的河水,已成为一种时尚。夜晚的仙下河很美,灯光灿烂,河风清凉,花香沁心,虫鸣不绝。拾自然之景趣,拾闲适之乐趣,仙下河已成为亲近自然,钟情生活的仙桃人,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

五、新仙桃人游古城

  沔阳古城位于仙桃市治西南33公里处,沔城是一座文化古城。清.光绪《沔阳州志》记载,沔城建县治始于南北朝时期的西魏,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1952年迁治以前,一直是郡、府、路、州、县的治地。这里名胜古迹甚多,历有“四十八寺庙,四十八牌坊,四十八古井”之说。著名的有诸葛亮读书台,狄梁公问政处,陈友谅故居(即玄妙观)。有唐贞观年间兴建的周长七里三分的环形城,明洪武年间修建的规模宏大的文圣庙、清真东寺,还有明天启年间修建的湖北三大丛林之一的广长律院及清嘉庆年间修建的清真西寺。这里还有游人墨客流连的沔城八景:东沼红莲、西城古柏、三澨波光、五峰山色……城区街道纵横,市井繁华,民户逾3000,人口近2万。

  然而严酷的历史,也使沔城发生了突变,从民国初年起,这里战乱频繁,灾祸迭起,1931年大水,1938年日寇狂轰滥炸和国民党拆城修工事,1941年国民党一二八师实行焦土抗战放火烧城,随后是日寇入侵,沔城沦陷。好端端一座古城,变成了一片废墟。

  这里曾出过不少文人名士,著名的有明正德翰林、国史编修、侍讲、《嘉靖.沔阳志》编纂童承叙,南京陪都户部尚书嘉靖进士傅颐,明.大理寺卿陈文烛,明.贵州道御史万历进士沈正隆,清道光翰林、国史编修、侍读、两江总督陆建瀛(蒙古族),以及兵部主事清.光绪进士李心地(回族)、湖南特用道杨介康、鄂军政府监印官李淑卿(女.回族)。还有原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周恩来总理办公室主任秘书杨刚(女);著名的国际军事评论家和新闻记者羊枣;组织指挥我国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党委书记耿青;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聂菊荪等。

  沔城也是一座革命古城。沔城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元未农民领袖陈友谅在沔城举事反元。辛亥革命,回民马刚侯父子,汉族志士聂国青(建国后任湖北省副省长)等数十人,参加了武昌首义。马刚侯并担任鄂军政府的首任交通部长及汉口商团各团联合会会长,全国商会联合会会报总理,“中国回教学会”总干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少共产党人在沔城披荆斩棘,留下了光辉的业绩。1924年2月,中国共产党沔阳县第一个小组在这里创建。1926年底,中国共产党第一届沔阳县委在这里诞生。1927年12月初,鄂中特委在此举行了“沔城暴动”,杀官夺印,火烧县衙,震惊鄂中。为了巩固和扩大湘鄂西苏区,1930年10月,红二军团的二、六两军会师沔阳。军团长贺龙率领红军曾驻沔城红花堤、龙家湾等地。先后在沔城设沔城区苏维埃政府和沔阳县苏维埃政府。

六、沔城莲花池

  很久以前,有一条真龙于长江顺流而下,入东荆河,经沔城王河口,潜入玉带河,环绕古城一周,在入关处青林山、福星山盘旋,最后带着浩浩脉气和灵气汇入莲花池结穴。从此,莲花池成为卧龙盘居之地:八卦剅是龙的腰身,大、小莲花池是龙的眼睛,段堤口是龙尾。福星山、青林山、屯甲山,山山相拥;上关、下关、红莲关、黄莲关,关关相护。从此,沔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故事与动人的传说……。

  莲花池位于沔城东门外,原先这里是一片沼泽,长满了莲藕。明初建城取土烧砖,挖成了深池,而池正好在城的东面,故名“东沼红莲”,又称“东湖”,是沔阳古城八景之一。有诗为证:

  五峰山色景物幽,三澨波光月影浮;

  东沼红莲能避暑,西城古柏不知秋;

  南楼望月乐逍游,丙穴钓鳅夺诸侯;

  沧浪渔唱歌大有,柳口樵歌唱丰收。

  东沼红莲,是沔城古八景中迄今仅存的一景。历代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杰作佳篇,如明朝卢滋曾赋诗云:“湖水平桥近古城,红莲花好镜中明;亭亭不受污泥染,花与濂溪心共清。”北京范习新教授有诗赞曰:“金色夕阳照古桥,莲花朵朵尽妖娆,千年治地已他去,唯有荷池红不消。”

  如今,莲花池已建成了一座水上公园,现有东沼红莲池门牌、莲花岛、鸳鸯亭、魁星亭、狄公亭、万寿桥、九曲桥、双莲桥、缘梦楼、得月楼、迎恩楼以及红莲广场、音乐喷泉、绿色长廊、九龙拱胜等景点,并栽植了各类名贵风景树2万余株,修通了七里环池路,购置了20多只游船。一年一度的龙舟节、荷花艺术节在这里举行。夏日,站在双莲桥上,清风拂面,荷花飘香,心旷神怡。大、小莲池像两块明境,近看垂柳依依、小船悠悠、碧波荡漾,远望七里垸,一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真好似瑶池仙境、梦里水乡。

七、久与游处的沔街

  沔街一泓曲水,两岸街铺;拱桥横卧,细柳轻斜;青瓦白墙,翘首尖垛;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最美人间四月天,客舍青青柳色新;风细细丝雨飘散,空气中暗香疏颖。当你行走在这青灰色水磨石地砖的仿古街上,在时光里漫步,你眼前便会浮现出那位身着一袭旗袍,撑一把油伞江南女子的梦影。

  蒸菜乡,蒸菜香。满街弥漫着一阵阵诱人味蕾的“沔阳三蒸”,那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看到甑锅里那软烂冒油的粉蒸肉,令人滋生一种想用手去抓上一块,塞进口水直流嘴里的冲动。

  仙桃(沔阳)“沔阳三蒸”是指蒸畜禽、蒸水产和蒸蔬菜的总称,被誉为荆楚美食一绝。其历史悠久,风味独特,荤素搭配,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制作简便而深受水乡人的喜爱。

  沔街每店一景,意味悠长!仿佛在向每一位客人介绍着最真实的仙桃,店员以笑脸相迎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让客人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和满意的评价。

  挖掘地方民俗文化,注重塑造文化品牌。孝雅书院弘扬孝德,承继集诚践履知行。刘口戏楼传承“戏窝子”“非遗”,演绎仙桃人挥之不去的影戏情结。

  精美纤巧的工艺杂锦,名家辈出,品种繁多。贝雕、麦秆画,造型优美,古韵悠长。微缩农具为人们在这里思乡忆祖、品味古老农耕文明提供了生动的场景。

  八仙的故事在民间妇孺皆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人有各人的本领。动静结合跃然纸上,堪称民间艺术瑰宝。“八仙图”国家级“非遗”名录,漂洋过海展中华文明,那是仙桃雕花剪纸。

  沔街铜牛广场,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艺术珍品,其造型别致,古朴却不失美丽。一头神态生动、栩栩如生的铜牛,它昂首于广场中心。牛背上的农夫,扛在肩上的犁铧,则反映出仙桃水乡原始农耕时代的文化特征。

  昔日的沙湖沔阳州,十年淹九水,民众饱受洪水之灾。如果说颐和园的铜牛能“永镇悠水”的话,那么坐落在沔街的铜牛,也会给仙桃百姓带来长久地降服洪水的美好愿望。

  沔街风光绮丽,这仅仅是几笔素描。当你走进沔街,看沔阳花鼓戏,吃“沔阳三蒸”,品沔阳风味,讲沔阳名人,回望1500年的沔阳,积淀的文明与沧桑的悠悠历史,相信所有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恋上仙桃这座魅力的城市。

八、美丽的沔阳公园

  与沔街的尹台闸接壤处,有一个依水而建,集文化特色、休闲、娱乐、观赏于一体的活动场所,那就是仙桃市又一全新景观——沔阳公园。

  沔阳公园,其命名“沔阳”二字,与江汉诠“沔”义,悠悠沔阳,遗风余韵。

  汪洲河上,层层涟漪;河畔杨柳,堤岸菁芜;古邑新色,流光溢彩。更有“蒹葭涤翠”、“古韵寻踪”、“逸动新区”、“桃源绿洲”、“时代坐标”,别有一番风味。

  沔阳公园牌坊高大雄伟,“沔阳公园”四个大字遒劲有力,格外醒目;牌坊四面雕梁画栋,古色古香。

  “忧于社稷患忧前,乐于庶黎欢乐后。”沔阳人民的好领导狄仁杰,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为民讨板子”的故事,在沙湖沔阳州传为佳话。为打造“寓教于游”的理念,以突出狄梁公廉政文化这一主题,在沔阳公园建立起狄梁公议事厅、问政亭和塑像。

  手托莲花的仙女缥缈出尘,仿佛将沔城莲花池的满池莲香全部带到了这里。那洁白如玉的女神楚楚动人,那香远益清的荷花四处飘落,此情此景,令人遐思,心旌摇荡。

  沔阳公园,梦幻的地方!祝福生活在仙桃这座城市的人们安居乐业,健康快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