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情】《新疆是个好地方(二)》

 思乡远梦 2022-06-07 发布于北京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思乡远梦,再点击关注,这样就可以继续免费查看本平台历史消息了。谢谢您的赞赏和分享!

  来到新疆,你就走上了中国最高点,也踏进了中国最低点;你可以看到境内最大的沙漠,也可以趟过国内最长的内陆河;潺潺的高山雪水甘冽清凉,静静的艾丁湖水咸苦难咽;你可以上冰川、跨高山、游草原,也可以倘徉湖泊、漫步绿洲与草甸;沙漠戈壁上的干渴让你难以忍受,塞上江南的气候又让你通体润透;举世闻明的雅丹地貌绝无仅有,沙漠上的海市蜃楼不亚于着名的蓬莱阁上;一座座久远幽深的古城遗迹让你抒发感叹,一排排胡杨树让你领略到什么是历史的苍桑……

  来到新疆,你会感到冰山雪峰的绝顶崇高,火洲盆地的彻底塌陷,草原的妩媚秀丽,戈壁的粗砺坦荡,大漠的雄浑神秘,绿洲的田园风光,湖泊的澄碧柔和,山岩的铁硬突兀,果园的丰饶富有,废垒的荒凉凄清,喀什的古典纯朴,伊犁的浪漫醇香……

  新疆的博大、新疆的美丽、新疆的许多不可思议,让你思索,让你留恋,让你永远惦念。

  天山景物(节选)

  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不断的山峦,像孔雀正在开屏,艳丽迷人。

  天山不仅给人一种稀有美丽的感觉而且更给人一种无限温柔的感情。它有丰饶的水草,有绿发似的森林。当它披着薄薄云纱的时候,它象少女似的含羞;当它被阳光照耀得非常明朗的时候,又像年轻母亲饱满的胸膛。人们会同时用两种甜蜜的感情交织着去爱它,既像婴儿喜爱母亲的怀抱,又像男子依偎自己的恋人。

  在天山峰峦的高处,常常出现有巨大的天然湖,就象美女晨妆时开启的明净的镜面。湖面平静,水清见底,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影水中,把湖山天影融为晶莹的一体。在这幽静的湖中,唯一活动的东西就是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人家说山色多变,而事实上湖色也是多变,如果你站立高处了望湖面,眼前是一片爽心悦目的碧水茫茫,如果你再留意一看,接近你的视线的是鳞光闪闪,象千万条银鱼在游动,而远处平展如镜,没有一点纤尘或者没有一根游丝的侵扰。湖色越远越深,由近到远,是银白、淡蓝、深青、墨绿,界线非常分明。传说中有这么一个湖是古代一个不幸的哈萨克少女滴下的眼泪,湖色的多变正是象征着那个古代少女的万种哀愁。

  就在这种深山野谷的溪流边,往往有着果树夹岸的野果子沟。春天繁花开遍峡谷,秋天果实压满山腰。每当花红果熟,正是鸟雀野兽的乐园。这种野苹果,连绵五百里。春天,五百里的苹果花开人知,秋天,五百里成熟累累的苹果无人采。老苹果树凋枯了,更多的新苹果树茁长起来。多少年来。这条五百里长沟堆积了几丈厚的野苹果泥。

  就在雪的群峰的围绕中,一片奇丽的千里牧场就展现在你的眼前。墨绿的原始森林和鲜艳的野花,给这辽阔的千里牧场镶上了双重富丽的花边。千里牧场上长着一色青翠的稣油草,清清的溪水齐着两岸的草丛在漫流。草原是这样无边的平展,就象风平浪静的海洋。在太阳下,那点点水泡似的蒙古包在闪烁着白光。当你策马在这千里草原上弛骋的时候,处处都可以看见千百成群肥壮的羊群、马群和牛群。他们吃了含有乳汁的酥油草,毛色格外发亮,好象每一根毛尖都冒着油星。特别是那些被碧绿的草原衬托得十分清楚的黄牛、花牛、白羊、红羊,在太阳下就像绣在绿色缎面上的彩色图案一样美。有的时候,风从牧群中间送过来银铃似的叮当声,那是哈萨克牧女们坠满衣角的银饰在风中击响。牧女们骑着骏马,优美的身姿映衬在蓝天、雪山和绿草之间,显得十分动人。她们欢笑着跟着嘻逐的马群驰骋,而每当停下来,就骑马轻轻地挥动着牧鞭歌唱她们的爱情。

  日出后的草原千里通明,这时便于去发现蘑菇。天山蘑菇又嫩又肥厚,又大又鲜甜。这个时候你只要立马草原了望,便可以发现一些特别翠绿的圆点子,那就是蘑菇圈。你对着它朝直驰马前去,就很容易在这直径三四丈宽的一圈沁绿的酥油草丛里,发现像夏天夜空里的繁星似的蘑菇。眼看着这许许多多雪白的蘑菇隐藏在碧绿的草丛中,谁都会动心。一只手忙不过来,你自然会用双手去采,身上的口袋装不完,你自然会添上你的帽子、甚至马靴去装。第一次采到这么多新鲜的蘑菇,对一个远来的客人是一桩最快乐的事。你把鲜蘑菇在溪水里洗净,不要油,不要盐,光是白煮来吃就有一种特别鲜甜的滋味,如果你再加上一条野羊腿,那就又鲜甜又浓香。(作者:碧野)

  胡  杨

  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库木塔格大沙漠之间,生长着大面积的、世界最古老的杨树--胡杨林,这是世界唯一的也是最大原始胡杨林保护区。全长400公里,成为联接库尔勒与若羌、且末、以及新疆与青海、甘肃的重要通道。这个保护区1983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面积382900公顷,保护对象为胡杨及其生态环境。

  胡杨之奇在于她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能够繁衍生长,不怕热与冷、耐盐碱、抗旱涝。

  胡杨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树。胡杨又称灰杨,属落叶乔木,是第三纪残余的古老树种,是一种沙漠化后而特化的植物,大多是野生,被人们誉为“沙漠勇士”、“沙漠英雄树”。它的叶和枝的多变是为了防止水分的蒸发,它的根系很广,经常可以看到在圹垠的沙地上裸露的长达数十米的根网。它的根扎得很深,可以吸收沙漠深处的水分,所以无论是飓风沙暴或是洪魔的肆虐都无法撼动胡杨的根基。胡杨林是一种神奇的群体,生长期漫长,由于风沙和干旱的影响,很多胡杨树造型奇特、诡异,所以胡杨树有“活三千年不死,死三千年不倒,倒三千年不朽”之称。

  据统计全世界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90%以上的胡杨林又生长在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塔里木河流域。

  胡杨生长在最恶劣的环境、最残酷的气候中,用不屈不挠的身躯阻挡了沙暴对绿洲的侵袭,组成一条不灭的绿色长廊。在大漠中,生的胡杨壮丽无比,令人赞叹;死的胡杨以它杰出的品质,傲立在大漠,其干硬的枝干在烈日和沙漠的摧残下,现出千姿百态的奇特造型,美不可言,令人倾倒。秋天是胡杨辉煌的季节,那金黄色的、金红色的、金棕色的、金紫色的胡杨与湛蓝湛蓝的天空竞相辉映,奏响了生命之魂的赞歌。

  乌鲁木齐的街道

  五月的乌鲁木齐,积雪刚刚融尽;一场夜雨过后,街道两边的榆钱树开始展出新叶。绿的植物,灰色的楼,寂静的人行道,宽阔的马路,街上的一切总是若有若无在点染着我。各种语言说话的声音,街头烧烤的气息,少数民族头戴各色的花帽,还有街上新鲜或酿干的葡萄。清晨乌鲁木齐的街,嘈杂带着灰尘。站在乌鲁木齐的街上,看到维民用板车装满整齐的红枣,葡萄干,柿饼等干货穿过,使我想起了异域的乌鲁木齐跟我的家乡的不同。

  乌鲁木齐除了灰尘和嘈杂,街道的广场有一年四季的歌声和舞蹈。夏天的燥热伴着四面八方运来的成熟瓜果,乌鲁木齐从此就像一个醉倒在海洋里的歌者舞者,到处是流动的甜蜜和瓜果的香气。

  车和人是城市流动的魅力,乌鲁木齐不仅仅是车和人的流动。一个城市是需要热情的,乌鲁木齐是用热情装点的城市,永远不缺的是人和歌声的魅力。当清晨的乌鲁木齐街头清扫车驶过,乌鲁木齐大小西门,南门,二道桥一带的商铺,早市就开始活跃了,伴随着开店推门声,还有昨晚没唱完的歌。一夜没有唱歌,对习惯在熙熙攘攘叫卖声中唱歌的人,是一件损失。因此,清晨的歌,伴着店铺开门声的歌,是清晨的乌鲁木齐第一声嘹亮的特色。随后是挂起的新鲜的羊肉,用铁签串起的烤肉,燃起的火红的炭火,煮沸的羊肉汤,大锅的胡萝卜抓饭。

  飘扬的丝巾和艳丽的纱裙,似乎这些就是乌鲁木齐街道的特色,但这只是对远道而来的客人敞开的第一道招牌。站在乌鲁木齐的街头,真正诱人的是那些巴郎子叫卖声中的酣畅和自足。维吾尔族能歌善舞,但同样喜欢刀具,自制的英吉沙小刀已成一种手工艺术品,锃亮地旋舞着它刀锋上的柔情。木质的刀把,饰有花纹的有机玻璃,配有铜丝的雕刻,这种刀和舞的魅力,就在猩红绒饰的盒子里镶嵌着。叫卖的方式也很特别,先是比试划划,当生意谈不拢时,他们会骄傲地把带有刀鞘的刀,别在屁股后面来回走走,来吸引顾客。那神气像即将上马比武前出征的将士,刀的英武便在他的走动中流溢。

  除了歌声,还有色彩。维吾尔族是会唱歌的民族,因此,歌唱不仅来源于对心中色彩的描绘,而且歌唱本身就应合着色彩。似乎世界上最大胆的颜色都在这里,纯粹的金黄,高浓度的蓝,树叶的翠绿,热烈的鲜红,他们把它调配成艾得莱丝绸,穿在身上唱歌,制成太阳下最绚丽的纱巾,披在肩上,或者就用这些最纯粹的颜色,她们让衣裙随视线流动,占尽阳光下的风流。明朗的色彩单纯而耀眼,她们穿着这样的颜色,或歌或舞,或做着手头的事,是颜色的鼓舞,她们唱出了心中的歌,还是歌就是唱给她们身上的颜色的?她们的服饰在歌舞中流光溢彩,远远地飘过的颜色就让人想起她们的歌。毫无愧色的歌和她们的颜色,就这么交织着构成热辣辣的街上的风景。

  风景带着色彩的气息,乌鲁木齐就像是一条像彩色的河,到处是流溢的歌声和热情的喧闹。乌鲁木齐的巴扎和灯光下的夜市,缭绕着看不清人的烟雾和维吾尔族漂亮的裙裾,烤着的羊肉和滋滋作响的奶茶在火焰上跳跃,叫卖的水果香气和哈密瓜的蜜甜混合在一起,漂亮的花帽和来回穿梭的歌声赶着趟儿送着面食。眼前的乌鲁木齐街道散发着腾腾热气,滚烫在我的心灵深处。

  玩在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的七八月虽然热,但是并不难受。太阳当头照,到晚上九点多钟依旧是那么的灿烂,这里与内陆时差相隔二个小时。太阳一天之中照得人火辣辣的,但是只要是在树阴下,顿感凉爽。整个乌鲁木齐略显破旧。维吾尔风情是这个城市的一大特色。

  走在街上,迎面很多维吾尔朋友,特别是在大巴扎(维语:杂货铺)附近。到了晚间,整个大巴扎附近的街道全是集市,延绵数里,热闹非凡。

  乌鲁木齐的夜市是不得不去的。五一星光夜市是其中的代表。虽然是晚间,但阳光依然是那么明亮,街两边的维族烧烤,冒着缕缕青烟,格外的热闹。

  友好路血站的大盘鸡是不得不去尝尝的,还有人民电影院附近有一家剁椒鸡也不错,五月花穆斯林餐厅的手抓饭格外的香,也是一定要尝尝的……

  吐鲁番这个季节正好是买葡萄干的时候。在葡萄沟长长的葡萄架下,你可以尽情享受那一片绿洲,掩映在火红的火焰山下,天地之差。一般葡萄干在20——40元/公斤,好的上百元。其中有一种叫女人香的味道格外的好。

  高昌故城让人联想起汉唐时的风情,那里既是汉家军人的基地,也是各族通商的关口。只是盛世不再,如今也荒废一片了。

  还有坎儿井也值得参观。最美当属天池。传说是周穆王和西王母幽会的地方。一池碧玉般的水静静的躺在雪山和蓝天下,让人流连忘返。

  坎儿井

  坎儿井,其实不是井;维吾尔语叫坎儿孜,意为井穴,原为地下水道之意,是一种独特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

  被称作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的坎儿井,是古代吐鲁番各族劳动群众,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创造出来的,是吐鲁番盆地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的一种独其特色的地下水利工程。在新疆境内的坎儿井全长5400公里,是全世界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坎儿井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与长城,运河并称我国古代三大工程。

  在吐鲁番盆地大量兴建坎儿井的原因,是和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分不开的。吐鲁番是我国极端干旱地区之一,坎儿井在地下暗渠输水,不受季节风沙蒸发影响量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吐鲁番盆地北有博格达山,西有喀拉乌成山,夏季大量融雪和雨水流向盆地,渗入戈壁汇成潜流,为坎儿井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而盆地中心的艾丁湖的渗透,吐鲁番土质结构质地坚实,这些都为开挖坎儿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坎儿井的基本原理是:从盆地地下水溢出带开始向上游水平掏挖,进入蓄水层并尽可能延伸,蓄水层中的地下水不断渗入暗渠并沿渠流出。坎儿井其结构是由竖井,暗渠,明渠,涝坝(积水潭)四部分组成。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一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

  竖井,是用来开挖暗渠,运送沙石及通风用的。井口呈长方形,一般长1米宽0.7米,每隔20~30米开挖一口竖井,越向上游,竖井距离越长,越是下游,竖井间隔距离越短。暗渠,也就是地下河道,一般高1.7米,宽1.2米,长3~5公里。吐鲁番地区坎儿井最长的暗渠达25公里,最短的仅一二百米明渠,就是地面的导流渠,将水引入涝坝(蓄水池)或直接浇灌田地。

  坎儿井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丰富的地下水源;二是有一定的坡降;三是有防渗透、防坍塌的土质。正是因为有了这独特的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把地下水引向地面,灌溉盆地万顷良田,才孕育了吐鲁番各族人民,使沙漠变成了绿洲。

  坎儿井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哈密,木垒和吐鲁番等地,尤以吐鲁番盆地最多,达1200多条。林则徐当年途经吐鲁番时赞曰:“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北,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

  楼兰干尸

  一九八0年著名女考古学家穆舜英发掘出一具女性干尸,始称“楼兰美女”。是迄今为止新疆出土古尸最早的一具,距今约有三千八百年的历史。

  该女子二00四年出土,为雅利安人种(历史上原是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因难产而死,腹中还有胎儿,身下有大量血液凝固在裹尸布上。干尸高约一米六五左右,长发披肩,深眼窝,高鼻梁,戴着一顶插着羽毛的帽子。历经千年后,眼睫毛依然清晰可见,皮肤也可看出血色和肤色。

  楼兰有着少女般的名字。说到楼兰就不得不说罗布泊。从考古推测的时断时续的历史,再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探险事故,罗布泊至楼兰一带留下了太多的故事。这是个神秘与恐怖的地带。

  年代最久的干尸俗称楼兰美女。出土于罗布泊境内的楼兰墓葬。出土时其内脏等器官保存完整;尤其肺外形清晰可辨,呈干树叶状。溶解于有机溶剂时,抽出液呈酱油色。其肺内富含铁铝镁等,铁的含量比现代人还高,还拥有其他尸体没有的铬和硼,令人不解。死者躺在沙地上永远地睡去,木棺像倒扣在岸上的木船,将死者罩在其中,隔绝了生与死的时空。楼兰干尸是早期楼兰人遗体。比长沙出土的马王堆女尸还要早一千八百多年。

  吹尽黄沙的楼兰美女在很多地方巡回展出。呈直体仰卧状,上身包裹着一块粗毛毡,下身包裹着一块羊皮,头戴毡帽,上插两根雁翎,脚穿一双翻毛靴。头左部位放置一只由香蒲草和芨芨草茎编制的精美小提篓。左手臂旁有一小木梳,系生前生活用品。面容安详端庄,黑黑的眉、睫毛清晰可见,大大的双眼深凹闭合。细密的棕褐色中分披肩发。通体皮肤呈古铜色。

  该具女性干尸现安放在若羌县文物博物馆,千年干尸堪称镇馆之宝。迄今为止,楼兰如何消失已有多种说法,路断城空,生物入侵,战争毁灭,瘟疫,破坏环境等等说法众乱纷纭,而楼兰古城却静静地躺在距离若羌县城二百多公里的地方,也在等待更多的人们去关注它……

  亚洲中心

  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简称乌市,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天山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和东部与昌吉回族自治州接壤,南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邻,东南部与吐鲁番地区交界。总面积10900.77平方千米。

  乌鲁木齐有着特殊的地缘优势,自古便有开天辟地之门户之称,是连接天山南北,沟通新疆与内陆的交通枢纽,现已成为我国扩大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窗口。乌鲁木齐是世界上离海最远的内陆城市,是亚洲大陆的地理中心。夏季花木争艳,瓜果溢香;隆冬银装素裹,玉树琼花,一番北国塞外风光。受清凉甘甜的天山雪水润泽的各族人民,创造过灿烂的古代西域文明。

  亚洲地理中心简称亚心,位于东经87°19′52“,北纬43°40′37“,是亚洲大陆上处于均衡中心位置的点。地处乌鲁木齐以西偏东约30公里的永丰乡包家槽子村。这是1992年7月,由中科院新疆分院地理研究所科学测算而确定的。在地图上显示看:东半球的亚欧非三洲紧密结合,成一整块大陆,面积达8400多万平方公里之巨,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57%,堪称世界大陆。而这个世界大陆却象一个不规则的菱形,自白令海峡经北冰洋至挪威南端作一直线与自挪威南端至好望角作一直线为菱形之相邻两边,又自好望角至我国珠江口与自珠江口至白令海峡再作二直线,为菱形之另外两边。白令海峡,挪威南端,好望角,珠江口恰是菱形的四顶点,自四顶点引菱形的对角线,则对角线恰好交于新疆。

  全世界离海洋最远的乌鲁木齐正好地处欧亚非大陆的腹心位置。在地图上还可以看到,我国版图的形状犹如一只报晓的雄鸡,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新疆,则恰好如这雄鸡的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祖国西北边陲,东北西北与蒙古和俄罗斯接壤,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为邻,边界线长约5400公里,是中国国界线最长的省区,东部南部则与甘肃,青海,西藏等省区毗邻。

  作为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城市的地位的乌鲁木齐,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大陆性最强,有着惟我独尊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罕见的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地域。亚心所在地包家槽子村,只有30余户人家,散居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宽阔的冲刷沟的右岸上,冲沟为槽型,当为村名的来历。

  在这一片海拔1260—1280米的开阔地四下望去,东边是白雪皑皑的博格达峰,西面是头屯河激流,南面则是天山山脉群岭,北接准葛尔盆地。当你站立在亚心之点上,其深刻的科学内涵油然而生的豪迈感,使人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现在的亚心之点上,有一座具有典型亚洲区域特色的亚心标志伫立于此,标志塔高为14米,塔型为代表亚洲的英文第一个字母A,塔身为钢筋混泥土的构造,花岗岩贴面。

  马背民族

  塔吉克族是塔吉克共和国的主要民族(平原塔吉克)。同时也分布在阿富汗(平原塔吉克/高原塔吉克),中国(高原塔吉克)等地。塔吉克族说塔吉克语。塔吉克族是一个古老民族。“塔吉克”是本民族的自称,是“王冠”的意思(平原塔吉克/高原塔吉克)。过去塔吉克族人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过着半游牧半定居的生活。数千年来,塔吉克人不断吸收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创造了自己颇具特色的历史与文明(平原塔吉克/高原塔吉克)。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塔吉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少数散居在该县以东的莎车,泽普,叶城,皮山等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地区,人口约为4.1万人(2000年统计)。解放前中国的塔吉克族曾在《古兰经》等宗教典籍中使用过波斯文,但从解放后就再没有使用过。目前中国的塔吉族人在著文,记事时,通常使用维吾尔文字,有时也用汉字,但仍保留着本民族的语言,一些民间文学作品仍以塔吉克语口口相传。也就是说:中国的塔吉克族人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和本民族语言相对应的文字。

  塔吉克族人是一个马的民族,能歌善舞,歌舞离不开马,体育竞技活动更是以马为主。塔吉克人有句谚语“圈养的马驹跑不了远路”,因此,塔吉克人主要的竞技活动叼羊,赛马,马球,骑马射击,马上拾银等,都是一场场骏马的角逐,其中叼羊打马球运动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项运动是考验人马协调关系的综合运动。

  叼羊是哈萨克等少数民族普遍喜爱的一种传统马上游戏。叼羊是一种对抗性强、争夺剧烈的运动。一般都在节庆或表演时进行。比赛开始时,主持人把一只割去头的羊放在草坪中,宣布叼羊开始,骑手们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向放羊的地点,赛场上群雄跃马扬鞭,一会儿是前后追逐,一会儿又是并马竟争,最后,得胜者怀抱战利品,在坐骑的长嘶和观众的欢呼声中冲出赛场把羊丢在村落毡房门口,比赛就结束,被叼的羊丢在谁家门口,就表示会给这家带来吉祥,最后,将这只羊的肉烤熟,大家共同享用。

  打马球的场地类似足球场,两边各有一个宽不过一米五的球门,只是没有守球门的运动员,比赛中,双方各有六名队员骑马持杆,互相追逐着一个网球大小的马球,并将它打入对方的球门。这就要求马与主人的默契配合,此时马不仅要速度快,更要机敏,随时配合主人做出灵敏的反应;而对球员来说,不仅要马术娴熟,更要在马奔跑中保持持杆击球精准,因此整体难度极大。两个半场共四十分钟的比赛下来,马和人的体力消耗几乎都到了极限。

  马上拾银是一个娱乐性很强的运动。在百米外的地上挖一个深十五厘米到二十厘米的小坑,坑内放入银元,骑手们一个个急速驱马经过小坑,从飞跑的马上俯身将银元捡拾,拾起的银元就归骑手,其实,说起银元,今天已经换成五块钱的人民币了。因为是单人比赛,场面也比较集中,有的骑手在弯腰捡拾银元时,一头栽了下去,惹起一阵哄笑,有的在弯身的空,不知怎么,捡拾银元后,却骑到了马头上,令马嘶鸣不已,更有的骑手弯腰后没有把控住平衡,于是慌乱中抱紧马腿,却将马惊起,最终被高高扬起的马腿掀倒在地。

  ……

  马在塔吉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不仅如此,就连塔吉克人的墓穴上,都有马鞍形泥塑,寄托着塔吉克人祝愿死后也能与马相伴的愿望。而塔吉克人生活中马是最珍贵的馈赠礼物,尤其是当众送马的朋友,塔吉克人会将他当作自己终生的朋友,生死之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