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花鼓戏】《四、建国前代表人物》

 思乡远梦 2022-06-07 发布于北京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思乡远梦,再点击关注,这样就可以继续免费查看本平台历史消息了。谢谢您的赞赏和分享!

  1、戏曲界所祀之神——梨园神

  戏剧行业固定供奉的行业神,人们称之为“老郎神”。

  旧时在戏班子的后台,人们常会看到戏班都会供奉一个神龛,在龛中供有一尊神像,神像高不过一尺,是一个白脸、英俊的少年模样,该少年身穿黄袍,这就是戏曲行所祭拜的老郎神,又称梨园神。

  过去各地古城均设有梨园庙,每逢节日戏曲艺人都要前往祭拜,现在许多古装戏曲团体,在演出前也会在后台先向梨园神点烛焚香祭拜之后再开演。

  2、荆州花鼓戏鼻祖——汪春保

  汪春保(1832一约1910),荆州花鼓戏鼻祖。沔阳县昌家湾人。沔阳花鼓戏汪氏(汪源发)门头第八代传人,拜师汪恺。初习旦行,后改生脚。跟师跑江湖演出,族人不许其入谱。汪恺谢世,他继为掌班,立志于花鼓戏的发展,曾向汉调艺人学艺,引进汉调剧目,并与地方文人郑东华、史旺合作,创单篇牌子戏《江汉图》、《死思夫》、《仙桃十二景》。演唱讲究咬字清楚,行腔强调婉转流畅,表演要求细腻大派。经长年努力,汪氏门头花鼓戏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受到同行推崇,趋门求教者日众。汪中年后设帐授徒,致力于培养后辈。经其精心教授的胡正兴、李寿山、汪香庭、严幺等成为汪氏门徒中四大台柱,称雄一时。汪晚年居家,逝世于辛亥革命前夕。

  沔阳艺人刘天党保存的《汪家门徒师承谱红帖》记载:汪源发,五名家小,(因)官府捉拿,“无家可归,隐姓埋名,姓王名水发,入了江湖,总是传戏,推车花鼓、采莲船、唱小曲、打连厢、瓦子板营生,传与儿子汪羊子……又传汪春保。”这个演唱“推车花鼓”和民间曲艺的艺人汪源发为汪家门徒第一辈艺人,按谱帖推算,演唱时期不迟于乾、嘉年间。

  3、花鼓四大门头——汪、黄、史、贺

  “四大门头”乃沔阳花鼓之祖,“汪家门头”乃“四大门头”之首。清道光至成丰、同治年间,沔阳先后出现了花鼓“汪、黄、史、贺”四大门头和“北陈”门头。

  “汪春保门头”。汪氏一脉第八代传人汪春保(1832—1910)以正旦、二旦应行。昏旦以求,寒暑易节,夜雨疏灯,潜心研磨,精通乐谱,授徒百余,对花鼓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黄二生门头”。以黄二生(1853—1913)为代表,黄是沔阳州回龙湾赵赶河人,黄从小爱看“三棒鼓”、“地花鼓”,暗记唱词,避于田野练唱。其父见状,将子送汪春保戏班学戏,工旦,十六岁登台,自成一派,偏重“四平腔”与小调,传人有刘崇等。

  “史旺门头”。史旺(1832—1916)系沔阳州南乡金船湾人,秀才出身,结识汪春保戏班后,尊汪为师,始习旦,后改生,以“高腔”“圻水”剧目为长,开荆州花鼓戏生角表演之先河。传人有戴小德、唐石头、黄纪钧及“黄氏三香”等。

  “贺霞龄门头”。贺霞龄(?一1928)沔阳三官殿(今属监利县)贺家湾人,幼小参师沔阳艺人史旺,由旦改工生角,又改丑角。其门派专攻丑,可谓剧种丑行之鼻祖。中年以后,专志收徒弟,传人有史丙官、贺顺、冯年春、陈工(女)、王金苟、张守山等。

  “北陈”门头。陈文科(1847—1927),京山县厂河区陈家河人,故为“北陈”。咸丰七年(1857)拜南路花鼓杨老爹为师习旦,18岁搭安陆府城钟祥梁山调戏班演出,参师修跷功,工丑角和武生,习把子功,创“单手五指落地”、“僵直倒立”等绝活,首创跷功表演《春香摘花》,一生授徒众多。

  1951年,沔阳县花鼓戏艺人组成四个专业的花鼓剧团。“四大剧团”其名称为“艺光”、“光复”、“复联”、“联合”,起名采用鱼咬尾方式,首尾字相连,意为兄弟剧团本是一家。

  “艺光”剧团由王寿银、倪新平负责,成立后驻监利演出,称为监利“艺光楚剧团”。1954年因水灾流落钟祥,钟祥县政府接收改为“钟祥县花鼓剧团”杨笃卿任团长。1957年到潜江演出并落户,改名“潜江县花鼓剧团”,后为“潜江市荆州花鼓剧团”,再后升格为“湖北省实验荆州花鼓剧团”。

  “光复”剧团组建时由邵发青、赵德新负责,到嘉鱼解洲驻地演出,后改为“嘉鱼县楚剧团”。

  “复联”剧团初建时由喻浩生、李祥焕负责,1952年11月迁天门岳口落户。1954年到天门城关欲名“天门花鼓剧团”,因剧团魏泽斌、萧作君(女)等大批沔阳名演员要离团回沔,经有关部门协调,遂名“天门县天沔花鼓剧团”,选李新年、沈山为正副团长。现为天门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

  “联合”剧团刘明仿、陈花志负责。1953年选崔六斤任团长,龚一香继任团长,1955年后黄崇香、束小云任正副团长。1956年5月正式定名“沔阳县花鼓剧团”,任命黄崇香为团长,程兰亭、欧情生为副团长。1960年任命金民倜为团长。1973年恢复花鼓剧团建制,1977年调郭百荣任书记兼团长,萧元林、束小云、谢桂仿任副团长。1986年拆县建市后,改名为“仙桃市沔阳花鼓剧团”。

  4、建国前代表人物

  陈新苟(1868—1931),沔阳州六合庄人,习旦行。表演风格细腻自然,重神形合一。民国六年(1917)掌班进汉口共和升平楼演出,声名大振。

  段凤㛅(1877—1921),沔阳人。艺名真凤凰。堪称花鼓戏女旦第一人。她八岁从师学戏,天赋聪敏,长相秀丽,嗓音清亮,表演细腻、泼辣,善于领悟刻划人物性格,尤其擅长演爱情戏。10多岁即名震花鼓艺坛,成为花鼓戏历史上第一个女演员,也是后来众多女演员中的佼佼者。她领班到监利、潜江一带演唱,曾轰动一时,颇有影响。群众奔走相告,他们说:“台上有女旦,不看也要看。”段凤㛅的拿手戏有《逃水荒》、《掐菜苔》等。她扮演《掐菜苔》的丫环,连唱带做,声情并茂,双手牵起系在腰间的长丝带,边唱边配合锣鼓拍节连闪三下,其优美动作如同凤凰闪翅,被观众誉为“真凤凰”。段凤㛅真不愧是难得的仕女班头,其精湛的表演技巧是男演员难以相比的。据《荆州花鼓戏志》载:“史学家甘鹏云在《潜江旧闻》中写道:沔阳花鼓戏园里出了第一个女演员,扮相俊秀,嗓音清脆,演技纯熟。初到潜江登台,闻名来看戏的人十分涌跃,南襄河渡船乘客过多,以致多人被挤落水中,造成一惨案,但可见真凤凰艺名之盛。”

  民国时期,沔阳较有影响的花鼓女演员有:刘翠、黄金秀、李再安、李明善、熊香、杜桃元、段正在、刘振坤、李福祥、刘德桂、张幺耳、肖作君等,成为花鼓戏的“半边天”。

  沔阳花鼓早期的女演员在花鼓戏的发展史上功不可没。《荆州花鼓戏志》在册的1949年前,江汉平原花鼓戏女演员有26名。沔阳花鼓剧团五、六十年代的女演员有:鲁美姣、潘艾芳、王菊芝、谭望英、郭德芬等人。

  谢春城(1889—1966),艺名“赛湖北”。沔阳西流河人,工旦。宣统二年(1910年)在王家场出演《吴汉杀妻》,创荷花转身,两眼抖狗血,面部肌肉颤动等绝招,注入角色以真挚的人情风韵。

  崔松(1887—1952),沔阳人,荆州花鼓戏第一个科班主。从民国十七年(1928年)起,先后在马口、藏鹤亭、石土地、多宝湾、三江口等地设帐,共七届,历二十余年,授徒八十余。著名门徒有陈尧山、陈花志、杨景香、吴道友、陈大中、胡和尚、刘天党、赵东汉等。

  沈四(1893—1933)潜江沈庙人。生于家道小康的清末秀才之家。十三岁被钱凯清特邀入班,与名伶曾三子、段凤㛅、谢春城齐名,因唱腔委婉多变,有“五条喉咙”之赞。

  邹大阶(1902一1916),祖籍江陵县沙市镇(今沙市市),幼时过继入潜江县王东村邹家为子。十二岁从常师傅学花鼓戏,初习旦行。因容貌欠佳,改工生行,继工丑角。所演《小姑贤》、《双撇笋》最为拿手。饰演《斩经堂》之吴汉,人坐椅上,怒气中以脚点地动作,使椅子三脚离地一脚支持旋转,堪称一绝。记忆力强,人称“百戏肚子”。晚年致力于教学。1961年受迫害致死。1978年由潜江县人民政府平反,恢复名誉。

  王金苟(1904—1980)沔阳县人。7岁拜谢春城学戏,初习旦,后改工丑。以新、巧、奇、怪之表演,跻身花鼓戏“三个半名丑”之列。1958年至1962年,先后任教于荆州及湖北省戏曲学校,并挖掘整理《王瞎子闹店》等传统剧目,一生授徒颇多。

  程兰亭(1905年生于汉川),1929年在田二河上街演出沔阳花鼓戏《站花墙》中前所未有的“摘花”特技,使观众惊叹不已,被誉之为“摘花艺魁”,当时田二河有一文人十分欣赏他穿红衣打莲湘的舞姿,赠写“兰香十里路,亭茗一朵云”的对联,他因此而得“一朵云”艺名。

  赵德新(1911—1989)艺名赛云霞。沔阳郭河杨家垸人,工旦。因声腔唱法独到,刻画人物性格细致入微而获“赛过了一朵云”之赞美。1956年主演《斩经堂》,荣获湖北省第一届戏曲会演一等奖,后被吸收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88年被聘荆州地区艺术学校艺术顾问和专业教师。

  沈山(1912-1994)名炎山、字明举,湖北天门卢市沈家中台人,著名花鼓戏表演艺术家。曾任天门县天沔花鼓剧团团长、荆州花鼓戏学会会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一、二、三届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代表剧目有《绣荷包》、《打莲湘》、《补背褡》、《掐菜苔》等。1952年参加天门县第一届民间艺人汇演脱颖而出、1953年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1980年为艺术指导参加了电影《花墙会》的拍摄。沈山在自己的演艺生涯中,曾四次受到毛主席、三次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作为天沔花鼓戏的创始人,沈山为花鼓戏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张守山(1914—1982)沔阳余家台人,工小生。在拿手的《商琳归天》中,同时运用喉腔“起痰”、“带彩”、“喷血”特技和抖颤身段技艺,被誉为“活商琳”。

  吴鹤显(1914一1972),艺名“盖三县”,沔阳汉江人,旦角。他表演神态栩栩如生,有一定的艺术造诣。《游春》、《教子》等戏,是他的代表剧。1941年,他在应城演出时被抓,后押解应城、汉川、沔阳,人们以此和以他的艺术在天门、潜江、沔阳三县闻名,而取名为“盖三县”。

  肖作君(1917—1989),女,沔阳肖家台人,早年随父班演出于江汉平原城乡,工青衣,唱腔宽厚圆润,表演真实动人,臻于返朴归真。1954年天门县天沔花鼓剧团成立后,历任副团长、艺术委员会主任。1956年主演《三官堂》获湖北省戏曲会演二等奖。

  陈尧山(1916—1980)沔阳杨树峰人。自幼入崔松科班学艺,初习旦转生,后改工丑。嗓音高亢,演唱跌宕有致,道白流畅清晰。1954年任天门县花鼓剧团副团长,后被吸收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余时喜(?—1981)沔阳郭河镇埠湾村人。著名花鼓戏名丑,是誉满江汉平原沔阳花鼓戏三个半(匡四苟、刘兴祥、王金苟)丑角之一。拿手戏有《何业保写状》、《俞老四反情》、《海罗埻捡子》、《叶五过门》、《张先生讨学钱》等。

  5、《站花墙》摘花技巧

  《站花墙》[游园]一场,描写的是春香同情小姐王美蓉和杨玉春的不幸遭遇,乐于穿针引线做红娘的故事。剧中“摘花”的技巧,堪称一绝。据有关资料记载,“摘花”的表演艺术,来源于民间新婚时的“闹花”习俗,荆州花鼓戏的前辈对这种美好的民俗进行提炼、加工后,搬进了剧中,丰富了戏曲的舞台表演艺术。它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锤炼,成为剧中表演艺术的一绝。

  剧中春香为了把王美蓉引上花墙,她时而似猴子攀藤,转身摘出了个牵牛花,忽而探海亮相,玩捻摘来牡丹花,忽而步入花丛,拨开枝叶,怡然一笑,一个慢鹞子翻身,摘来小姐最喜欢的兰草花。在和小姐的一追一赶中,就让春香合理地跑上了花墙,摘下“信号花”扔给杨玉春。整个“花引”动作轻松柔美,好似变魔术一般,灵巧活泼。

  “兰香十里路,亭茗一朵云。”荆州花鼓戏艺人程兰亭十四岁开始学艺,在六十多年的艺术实践中,他除了在其它艺术上有所造诣外,摘花艺术是他的一绝。

  程兰亭的摘花艺术,一是合情理,二是藏而不露,三是快而捷,四是巧而奇。经几十年的探索,他总结出摘花艺术的“六步”、“八段”、“十神”诀窍。

  “六步”,即云步、蹉步、莲步、蹲步、碎步、鸭子步。云步轻飘矫健,莲步稳重大方,蹲步雅观不俗,鸭子步敏捷活泼等。

  “八段”,即怀中抱月、金鱼戏莲、鹞子翻身、猴子攀藤、鳊鱼吐珠、仙姑坐莲、白鹤闪翅、鸭子戏水。当然还有一些身段,如金鸡独立等。这“八段”因是根据小丫环的人物性格设计的,实践效果比较好。

  对“八段”,具体解释如下:

  怀中抱月:两手怀抱在内,手形犹如抱住园柱,双膀向两边园形划动,来往反复,配上碎步,好似顽童戏球,频频嘻闹。

  金鱼戏莲:双手向两边轻轻摇动,腰身向手摆动的方向倾斜,头部也随着身上扭动的方向偏着,着蹲步,每移动一步,头向上抬一次,如金鱼出水戏弄莲花。

  鹞子翻身:左手按掌,右手山膀,左脚前,右脚后,身体前倾,左手用力向左边甩动,然后双手打直,成风火轮,身子随着翻转。

  猴子攀藤:左手拉藤,双足立尖,收腹,整个身子好似悬空,右手随着拉藤的节奏下垂,前后摆动,身体上下起伏,然后手姿交换,如猴子攀藤。

  鳊鱼吐珠:侧身,右手抱在怀里,左手背在背后,前后反复交叉,脚步蹉而不要颠动,前进时要呈柳叶形,好似鳊鱼在水中翻过来,偏过去,吐珠戏水。

  仙姑坐莲:右脚伸直,左脚内盘,轻轻跳起,同样姿态跌坐在地。

  白鹤闪翅:右脚向前滑,后仰身,左脚又复向前跳起立地,右脚向后平直悬空,前倾身,双手平,向两边上下活动,腰身也随之摇摆,如白鹤闪翅。

  鸭子戏水:先两手弯曲,向左右迅速划动,然后双手上扬,两脚跳起,前扑,如鸭子在水中展翅拍水。

  “十神”,即看、闻、听、捉、摘、刺、攀、打、放、扎。

  摘花艺术是手上的功夫,台上并无花、鸟、蝶、蜂、水、藤等物,必须通过演员虚拟各种类型动作,把这“十神”的艺术呈现给观众。要把一个空旷的舞台,变得无花似有花,假花如真花,无水水有色,无蝶蝶恋花,才能使观众如身临其境,感到真切。

  6、绵延的记忆

  宣统元年(1909),荆州花鼓戏第一次打进武汉三镇亮相亮牌,沔阳花鼓艺人卢金玉、周高等组班,进入武昌徐家棚、汉口火车站、汉阳鹦鹉的露天(剧)场和茶楼酒肆、演出了《站花墙》、《柳林写状》、《三官堂》等节目,为期两月而不掉座,誉满三镇。

  民国六年(1917),沔阳花鼓戏艺人陈新苟、陈加林、沈四、谢春城、唐石头、姚玉春、黄黑苟、五福兴等二十余人第二次进入汉口法租界共和升平楼(这是当时武汉三镇第一家正式剧场)演出,结果又以精彩的唱腔和表演轰动了江城。

  由于花鼓戏长期潜居劳动人民之中,替下层社会的群众说话,表演反抗封建礼教的“越轨行为”,加之它演出方便,不局限场合,演员与观念常常融为一体,演到高潮时,观众中也不时有人跳上台去参加演唱。因而历来被封建统治者视为“诲淫诲盗”、“有伤风化”的“淫词滥调”,予以压制和扼杀,从而大大限制了花鼓戏的成长和发展,不少的地方官都,曾经会禁止“花鼓戏”进城演出。

  咸丰时御用文人余治上书说:“花鼓淫戏,诲淫甚多,尤为民俗大害,务须密访查拿,立予严惩,庶风俗可端,人心可正。”又说:“花鼓淫戏,传未三十年,而变者屡矣:始以男,继以女;始以日,继以夜;始于乡野,继于镇市;始圣于村俗农甿,继沿于纨绔子弟;胡琴弦子,俨号宫育;淫妇奸夫居然脚色。戏场演出怪怪奇奇之阵,而海滨逐臭之夫,或集诗歌相赠,假曰多情、诗文扫地矣。”——引自余治《得一录》

  从余治这两段话可见封建统治者对这新生的民间艺术恨之深,责之切,同时还可以看到花鼓子流行之盛之广;从他新述“胡琴弦子,俨号宫育;淫妇奸夫,居然脚色”,可以推知花鼓子那许多节目可能不单纯是表演唱曲艺形式,可能也有分角色扮演人物表演故事、反映生活的“代言体”真正的“戏剧”节目了。据说,这时一台有八九个人了,所谓“七紧、八松、九偷闲”。大致一人打夹手(即同时奏两种打击乐器),六至七个演员,一个打杂,演唱时一唱众和的帮腔,至于服装道具则更简陋。有时甚至向观众借衣服作戏装。旦角出场,只在头上戴一个勒子或扎一个青布包头。他们农闲组班,农忙散伙,半农半艺或纯业余性质,故亦称之曰“麦黄戏”或“犁尾戏”。因此,我们想,这种“花鼓子”或可以算是荆州花鼓戏的萌芽。

  不必讳言,这萌芽状态的荆州花鼓戏即沔阳“花鼓戏”大概是些“鄙俚俗曲”,题材是生活锁事,乃至有不健康的东西。但作为一种刚刚出现的民间的新的艺术,必须如同一个初生婴儿一样有许多幼稚可笑之处,艺术上的粗糙,糟粕与精华并存是无疑足怪的。因此这时,尽管花鼓子已初具规模,但仍不能登大雅之堂,不能迎神、赛会、贺喜、祝寿,有所谓“大戏(指汉戏)上了册,花鼓子打胡说”;“花鼓子开了锣,不是俞老四、就是张德和”。

荆州花鼓戏 《双驸马回朝》全集 

  封建统治者的扼杀也好,人们的讪笑也好,都阻止不了这萌芽状态的“花鼓子”的成长。在广大人民的培植下,在一些有志艺人的浇灌下,“花鼓子”茁壮地生长起来了。演员更多了。汪春保、史旺、黄二生、贺遐龄等人分到授徒,徒又传徒,形成了汪、黄、史、贺四家,有了大批的职业或半职业演员。其中刘崇、代小德、谢尚元、陈嘉年、陈新苟、周尚是这些演员中佼佼者。特别是陈新苟、陈嘉年、代小德更为杰出,为了使这新生艺术能健康成长,他们立志改革,要使这“花鼓子”能成为一个优良的剧种。于是遍访名师,找到一个下层文人、王场(今沙湖)的不第秀才杜家先,请他修改、整理剧本。知识分子与艺人合作参照其他剧种,第一次整理出正式剧本。即有名的“十八个半水本”(即说白不固定)的大戏。在这里,“大戏”已不是指汉戏,而是指“花鼓子”了。这样,沔阳花鼓子也有了正式剧本了。如《三官堂》、《柳林告状》、《拷打红梅》等。这是花鼓子发展史中的一件大事。从此,不登大雅之堂的“打胡说”的“架子花鼓”,也如汉剧一样,一跃而登大雅之堂,得到人们承认,和其他剧种并列了。也能迎神赛会,祝寿贺喜了。也就有了正式名称叫“沔阳花鼓戏”了。成为正式剧种以后,演出机会增多,活动范围扩大,影响也就大了。邻县的天门、潜江也有人来学沔阳花鼓戏了。天门的柱头、磉礅就是这时来沔阳拜刘尚元,刘团元学戏的。后来天门的地方戏“骷髅腔”就是受沔阳花鼓戏影响而形成的。

  后来,为开拓演艺市场,只在乡间演唱的沔阳花鼓戏进城了,到“戏码头”武汉去演出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