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哟喂哟】唱出来的“哭丧”(外一篇)

 思乡远梦 2022-06-07 发布于北京

唱出来的“哭丧”

  “哭丧”是一种丧葬习俗,死者在出殡前,其晚辈、平辈、亲属,以放声大哭的形式,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

  在我的家乡江汉平原,把老者逝世称之为“白喜事”。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稀,此时无疾而终,就是一大喜事。也把“发丧”称之为“发喜丧”。

  在民间,人之死被认为是到阴曹地府去了,是天数到了,而一般常人又不懂阴间的规矩。因此,人死了之后如何去安排,便只好求助于“走无常”的人,即所谓的阴阳先生,来过活人之耳目。

       昔时,凡家中有人去世,大户人家,一定要请阴阳先生来家里为死去的亲人念经超度;小户人家请不起,就请唱戏的或民间艺人前来“哭丧”。

  “哭丧”,按亲疏厚薄来区分,流传有这样的实话:老伴哭是怨天恨地,儿子哭惊天动地,儿媳哭假心假意,女儿哭真情实意,女婿哭是叫驴子放屁。

       记忆中,农村里请人“哭丧”,在沔阳一带,流行的时间也不算长,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才兴起的一种丧仪。“哭丧人”又多以串乡赶酒的艺人为主。

  在这些从事“赶酒”的艺人中,也许是曾唱过草台花鼓的,也许是曾唱过皮影戏的,也许是曾在茶馆里唱过小曲的。

       三百六十五行,行行都有人做,他们为养家糊口,才以地方戏曲演唱的形式,去从事“哭灵”这行,其行话谓之“做活”。

  艺人们每到一个地方去“哭灵”,身披孝服,头系孝帕,跪在灵堂前,开始连哭带唱,内容都是些戏曲里面的著名哭戏。胡琴、唢呐声,悲切的哭声,呜呜咽咽,数数落落,成为“哭丧人”的工作场景。

  在农村,有这样的陋俗,无论谁家老人去世,假如没有哭声相伴,不仅会遭到亲朋邻里的非议,而且子孙后代都将背负不孝之子的骂名。所以,就滋生出老人去世,花钱请人“哭灵”的丧葬市场。

  人之常情,不足为怪。亲人离世,子女用哭声倾诉心里悲痛,这是亲情的自然流露,从中也的确感受到了满满真情。而请人“哭灵”,自己又不哭,其实讲究的是一种排场,也是一种“假孝”。毕竟,别人哭得再悲伤,也是假心假意,除了哀调好听,脸面好看外,其余的跟自己就没有什么关系了。难怪有人说,请人代为哭丧,纯粹是生前不孝,死后喊叫。

  哭丧人在“哭丧”时,所运用的哭腔,是花鼓、皮影戏演唱中表示哭泣的行腔,也叫“悲腔”。其曲调深沉、悲怆,多用于诉述惨痛往事和抒发悲痛的情感。“哭丧”对死者的称呼,如对父母的称呼,则叫我的“苦老子”和我“造孽的娘”等。在江汉平原,“哭丧”的伴奏乐器主要是京胡。“哭丧”的内容没有限制,哭丧人想到什么就哭什么,看到什么就唱什么,主要是倾诉对死者的思念之情,自责对长辈的不孝,悲叹自己的苦难身世。他们边哭边说(唱),声情并茂,旁人无不动容。让生者听之也纷纷落泪。

  哭丧人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因其特殊性而“低调”地存在。这种职业就做赚死人的钱。职业哭丧人的哭,非常职业,像真情实感的流露。他们把到死者的套话成唱词,完整说唱一遍,丧家满意,最后是拿钱走人。想来,哭丧人也是一份不容易的职业,不是每个人都能哭出来。当然,越是不容易收费就越高,高手就越少。

  农村在办丧事时,都是在门口搭个灵棚,棚分前、后两室,前室行祭,后室停灵。

  现在,农村小舞台出去“做活”,遇到白喜事,是唱歌、跳舞带“哭丧”。他们把舞台搭在灵棚对面,粉墨登场,唱些花鼓、皮影戏中《吊孝》唱段,如《秦雪梅吊孝》、《李天保吊孝》等。当亲人快要离开逝者时,他们去哭灵。孝子贤孙们身穿孝衣孝服,一字排开跪好后,哭灵开始。哭灵人犹如其孝子贤孙,哭得泪流满面,悲伤至极。为了赢得观众,他们偷偷的在眼角涂抹些清凉油催泪,用手帕擦个不停。哭灵人曲调委婉悲凉,从低回婉转地哀怨唱起,逐渐进入。每一句哭腔里都念念有词,也都十分的合辙押韵。

  前些年在农村生活,我是见过这些小舞台艺人哭灵的。有经验的哭丧人,表情夸张,声泪俱下,听者动容。哭灵人在哭灵时,先是拿了三炷香点燃,再退后几步作三个揖,再迎上前敬香,然后双膝跪在“棺材”前,大呼一声爹(娘),即刻捶胸跺脚地大哭起来。哭到伤心的时候,也用手拍一拍棺材,以表示哭灵者十分的诚心。一句句诉说着爹(娘)如何省吃俭用、一生辛劳,抚养儿女长大成人;如何全身心供儿女上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如何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含着留恋的眼睛与世长辞,最后是唱如何照料好还活着的爹(娘),如何继承爹(娘)的优良品质、勤俭持家、重振家声等。孝子贤孙们本来正是沉浸在老人逝世的悲伤中,被她这么一感染,也就哭的更伤心了。在场帮忙的和吊孝的人们,也和孝子们一样,“鼻舔眼雨一巴啦”。

  哭灵的行业,与古代闹丧戏和挽歌,有着相同的功用。但与死人打交道晦气,说起来也不好听,但这些哭灵人,不仅仅是哭灵、靠主人家打赏赚钱,也是利用现编的唱词,对人们行孝进行一种传统的说教。所以,我们对哭灵人应多一些理解。

  邓好安先生,监利新沟嘴人,纯乡土民间艺人,擅长唱小调。

       在她年青时,受唱花鼓戏父辈的熏陶,从此走上艺术之路,一直在江汉平原古镇有名气的茶馆里即兴演出。她靠手艺吃饭,一人演出万人欢。虽说她是个盲人,却聪颖过人,具有非凡、惊人的记忆力。

       随着茶馆的淡出和年纪的变老,为了生活,她给人家引娃儿、“捂把子”(烧柴),十里八乡如有老人过世,她就去“哭灵”。

       她嗓音条件好,一生中,她演唱的曲目许多,如《正月探妹》、《美女劝夫》、《月望郎》、《上室女姣娥》、《张百春拜年》、《反站花台》、《姐望郎》、《九里十八岗》、《十月怀胎》、《十绣》、《十八摸》、《新嫖情》、《逛马路》、《补背褡》、《南门街》、《夫妻观灯》、《胭花女告状》《花魁醉酒》、《卖杂货》、《纳花袜底》、《陈玉珍打脱离》、《胡幼松之妻哭灵》等。

       实话说,她那原汁原味小调,能把一颗颗平庸的灵魂带走。

民间花鼓戏哭灵 视频(洪湖)

仙桃丧葬习俗

  中国人向来把死与生看得同等重要,故旧时办丧事有多道程序。仙桃市(原沔阳县)为荆楚故地,古时“楚人信鬼巫,重淫祀”,其巫风巫俗也渗透到仙桃目前的丧葬礼仪中。

  解放前丧礼繁缛,封建迷信色彩浓厚。有钱的人家设灵堂、安灵牌,悬挽联、做道场法事,超度亡灵。

  据悉,仙桃民间办理葬前丧事,主要包括围坐送终、抹尸装束、告丧亲友、丧鼓伴灵、设坛做斋、入殓追悼等内容。而丧葬活动并非随着死者的安葬而结束,在安葬死者后,还要定期举行一些祭祀活动,民间的祭祀活动重点是服丧、祭扫、家祭。

  在三伏潭镇,上年纪的老人去世称之谓“白喜事”。解放后提倡移风易俗,办丧事程序逐渐减化,但仍然相信“入土为安”的古训,传统的丧葬习俗仍然流行。

  在当地传统的丧葬过程主要包括有:送终、烧落气纸、装老、下榻、报丧、戴孝、吊唁、守丧、入殓、出殡、拉纤、上山、接灵、安灵、点灯、送烟把、写“五七”袱包、复三等。孝子孝孙自死者安葬之日起,到烧“五七”袱包前,不得理发修面。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该镇境内又兴请道士为死者开路、明路及为丧户安神。部分居民为先人立碑;立碑之日一般选在逝世“五七”之日,或周年忌日,或清明节,或“腊八日”。

  据悉,近年来,建国前只有富豪之家请哭丧女的习俗进入寻常百姓家。哭丧女及其男伴多为自动上门哭丧,以死者子女辈自称,孝子孝女则施以钱币,以示慰劳。或逝世无亲生女,祭主延请哭丧女代哭,以示对逝者的思念之情。旧俗中,富豪或有名望的人去世,在出殡前一天晚上要举行“点主”仪式,此俗目前未继。

  现在,旧丧祭仪式渐改,少数仍沿袭旧俗。

  送终,人将死,抬堂屋停门板上,头朝里。子女亲属静立身旁,称送终。

  落气,调死者头朝门外,痛哭。烧落气纸。

  告知亲朋,称把信。

  人死当晚,请人为死者洗澡。为男性死者剃头。之后穿衣,系腰带。腰带为白线,十岁一根,依年龄而定。

  点长明灯,在死人的肚子上放一枚鸡蛋,手里拿一个小葫芦瓢。

  装棺,称进材。棺内先垫白布,再铺纸钱。

  坐夜,在出殡前头的每天夜晚,有人陪着,怕老鼠挖死人的眼睛。

  出殡,孝子披麻戴孝,捧遗像在前,亲属穿白鞋或系黑纱在后,举行追悼会。后一路锣鼓鞭炮,送至火葬场。

  三日后护(复)山,夜半到墓前烧纸,死后,每过七天祭奠一次,烧伏包,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至七七。满百日再祭奠一次,称烧百日。第一年春节贴白纸对子,第二年为黄纸,第三年贴绿纸,以示悼念。

  三年内,每逢死者周年日祭奠一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