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哟喂哟】沔阳花鼓、有梦有戏

 思乡远梦 2022-06-07 发布于北京

视频:李文萍《楼台祭夫》

  家乡沔阳(今仙桃),是诞生花鼓戏的地方,被称为“戏窝子”。

  那时候,生产力发展极其落后,老百姓生活物质十分匮乏。什么“瓜菜代,半年粮”,什么“忙时吃干,闲时吃稀”……这些顺口溜,都是面对物质的奇缺,贫下中农总结出的生活经验。经济的落后必然带来文化的落后,时兴“破旧立新”运动,也造成精神生活极度贫乏,看戏,也就成了老百姓理想寄托的一种奢望。

  记得,20世纪50年代中叶至60年代初,好在有正规剧团、业余戏班(草台班子)遍及乡村,才满足了老百姓这一精神文化需求。传统的沔阳花鼓戏,就如生长在田间地头繁茂的野花,开放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

  沔阳县花鼓剧团是1956年5月正式定名成立的,属国营事业单位,其性质为公有,由政府代为经营,独立核算,享受财政补贴。人们称剧团为“县剧团”。由于县剧团具有编、导、演为中心的艺术生产和演出体制,名角颇多,肯定是对比乡村业余剧团(班)要明显高出一个档次,所以,往往多出精品戏。如剧团于1959年,根据民间传说新编的历史戏《十三款》,就在广大城乡演出三百余场,受到广泛的重视和欢迎。

  提起了这血和泪的一十三款,悲愁垂涕!剧情讲的是沔阳秀才柳炳元,控告知州罗登银与师爷王庄生等人,鲸吞皇帮、制造水灾、私分赈粮、饿死黎民、逼征青苗、扩大灾情、强占民女、草菅人命、伪造私钱、欺国误民、贪赃枉法、冤害良民、私设赌场的十三条罪状。最终将此状告准,惩治了罪魁祸首。

  解放前,《十三款》就以口头文学、韵文唱本的形式在沔阳民间流传。1957年,张启栋提供唱本,胡德民编成戏曲剧本,由沔阳县花鼓剧团排演并首演,主演由叶世坤饰柳丙元、鲁美姣饰宝姑。1959年,剧团再度对《十三款》进行改编,重点突出柳炳元舍身仗义精神品质,始成今演出本。由于运动的冲击,此剧停演后,1979年《十三款》才恢复上演。1980年,由湖北电视台录制成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播放。

  区镇机构所兴办的剧团,属集体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半职业剧团,演员为乡镇企业职工待遇,年底拿生产队“靠工分”或剧团有划定的固定田亩、鱼塘、菜园、果园等,作为生产基地,实行亦农亦艺,农闲和节日演出,活动遍及本县的广大农村和城镇。

  据1984年荆州地区各县不完全的统计,共有70多个区镇花鼓剧团。拿沔阳县来说,就有彭场、郭河、姚嘴、陈场、三伏潭、郑场等。如郑场镇花鼓剧团,多年来,计演出三千二百余场,观众达一百五十三万六千多人次,演出收入达二十六万零八百余元。1986年,剧团被评为全省农村群众文化先进单位,省文化厅年底在郑场召开了乡剧团工作现场会,推广该剧团先进经验。

  村办业余戏班为当时的大队或个人组建,俗称“一担挑”。戏班由有经验且教练演唱的长者主事,也有由群众集资,邀请外地职业艺人住村来教学的。戏班一般都有20人上下相对稳定的演员,他们农忙种田,农闲演戏。如沔阳的“十老”花鼓戏班,于1986年,以沔阳县民间花鼓戏艺人邓祖栋等十人为班底,组成的季节性半职业戏班,班底以外的成员皆为“十老”的徒弟,戏班人员相对稳定。“十老”艺人的平均年龄为63岁,各工专行,各具特长,群众称之为“十老戏班”。

  那时看戏,业余戏班(草台班子)演出的戏台,都是土台,亦叫“草台”。为一米多高的长方形土堆,上面填得平平整整,供挂幕布,摆屏幅和一桌二椅之用。正规剧团下乡演出是搭台唱大戏,木柱、横梁,木门铺面,叫“露天戏台”。乡下演戏谁都可以来看戏。后来,沔阳县建起了剧院和有些乡镇也建起了影剧院,或包场、或凭票进入。

  乡下人迷信,凡唱戏都要请神,祈求平安,时和年丰。在临时用帘子搭起的神台里,供奉着诸神,也敬奉戏神老郎王。人们烧香许愿。在几天唱戏的时间里,神台是香烟缭绕,放“滚筒子鞭炮”。生了儿、孙,尤其是头胎、独生的人家,常备办礼物,由家长将小儿抱来戏场,请求戏班师傅“点元破煞”(亦称“破法”)。届时由当家丑角师傅右手拿主神之朱笔,左手拿一顶状元盔,引导抱着小儿的家长,从上马门出台,立于台口,将状元盔罩在小儿头部,以朱笔在小儿额前印堂穴位上点上一笔朱红,边点边说“长命百岁!”然后引导从下马门进入后台。民间习俗传说,点了元即可去病免灾,长命富贵。

  演戏有禁忌,看戏有规矩,剧团唱的内容也有考究。如来不《访友》,去不《辞店》。开锣由丑角请神,最后一场幺锣,还要送神。送神,事先安排一旦一丑,盛妆上台,焚香化纸,敬拜神灵,继而从左、右、中三个方向向观众连连打躬。一则表示谢过神地,已冰消瓦解,平安无事,以后福地吉祥了;二则表示感谢当地广大观众的盛情厚谊,恭祝福地淸泰平安,就此送客。在戏班点放的鞭炮声中,丑角动手拆开台口镇压台板的那根横杆,表示拆了戏台。否则,当地观众也是不会满意的。

  戏班某名角演出了技艺超群的拿手戏,或是剧中人的悲苦命运激起了观众的深切同情,观众便自发的出钱,纷纷向台上丢去,或是瞄准演员头部、身上“打”去,称之为“打彩”,台上打彩的钱,待戏完后由管亊带人收捡,常用箩筐笆篓装。这种收入尽归戏班演职员按人头均分,称之为“摸脑壳钱”。

  小时候,跟着大人去看戏,犹以县剧团下乡演出最为热闹。戏场上人头攒拥,板凳挨板凳,台前爬满顽童,热闹中透露着浓浓乡情。开演时,先是用锣鼓打很长时间的“闹台”,戏才开始上演。看戏者终成戏中人。戏演到入神入化时,人们触景伤情,情不自禁热泪滚滚,时不时地用手帕擦去腮边的泪水。

  每逢县剧团下乡演出花鼓戏,戏台搭在村头,锣声一响,万人空巷,戏场里人头攒动。老戏新戏,丰富多彩,就像一坛陈年老酒,滋味好,韵味也长。直到落幕,人们还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地慢慢散去。

  由于县剧团的戏演得好,那时,每逢节日或农闲时期,人们都抢接县剧团去唱戏。县剧团在一个地方演出的最后一场时,接戏人混入戏场,等戏刚唱完,就拥入后台,把剧团衣帽、盔箱、道具抢到手。“抢得天下便是王”,哪个地方先抢到这些,剧团就先到那里去演出。

  60年代中叶的“四清”运动,沔阳剧团建制被撤销,老艺人和大多数演职人员视为“四不清”,被错误处理回家或下放农村劳动,有的病困而死,有的改行谋生。新编历史戏《十三款》被打成毒草。“文革”时,剧团改成文艺宣传队,唱样板戏。“沙家浜,红灯记,铁梅家奶奶会唱戏”,就是那个时代的写照。

  1973年,沔阳正式恢复建制,陆续调进离散的花鼓戏名老艺人和主要演职人员,先后创作演出了现代小戏《好亲家》《买摇窝》等剧目,老百姓渴望的“哟喂哟”又回荡在乡村田野。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是花鼓戏获得全面发展的时期。从演出内容到形式、从剧本到舞台、从音乐到舞美,出现了令人耳目一新和经典的艺术创造。

  80年代初,潜江剧团来到沔阳各乡镇影剧院巡回演出《秦香莲》《李天保吊孝》等剧目,社员们听了这个消息,欢天喜地,奔走相告。村里专门派手扶拖拉机接送群众。那场面、那热情,至今使人难以忘怀!

  又如在1990年,沔阳剧团演出现代戏《泥塑》和新编古装戏《白狐传奇》,获湖北省首届荆州花鼓戏艺术节创作、演出、导演、音乐设计和表演等多项奖。1998年,沔阳剧团新编现代戏《下岗之后》、现代小戏《好亲家》及传统戏《抢伞》,均为省电台、电视台录音、录像播放。

  进入21世纪,随着电视的普及,麻将牌的流行,乡戏,这一独特的乡村风景,依旧迷人,热闹红火。

  沔阳花鼓艺术已成为仙桃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剧团成立60多年来,剧团组织创排了一大批花鼓戏艺术精品。大型花鼓戏有《赶子放羊》《秦香莲》《双揭榜》《双玉蝉》《珍珠塔》《追鱼》《白蛇传》《站花墙》《神猿》《汉王陈友谅》《梁祝》《桃花》《狸猫换太子》《楚宫恨》《郭丁香》《一步登天》《醉打金枝》《天要下、娘要嫁》《莫愁女》《十三款》《背儿媳》《秦雪梅吊孝》《下岗之后》《四下河南》《大清官》《小清官》《董永重会七仙女》《荞麦粑赶寿》《玉珠串》《连升三级》《济公追踪》《叶五过门》《宝莲灯》《白扇记》《常相公卖妻》《向老三招婿》《哑女告状》《三打陶三春》《大破天门阵》《三娘教子》《周仁献嫂》《送礼记》《白狐传奇》《刘秀登基》《鸣冤记》《赵氏孤儿》《古柳坡》《怪将王劲哉》《赵五娘描容》《熊子贵买儿女》《赌海情仇》《黑色惊叹号》《卖苗郞》《绣儒记》《晒罗裙》《女儿泪》《双失官凭》《泥塑》《金玉奴棒打无情郞》《郑元河》《朱买臣休妻》《拷打红梅》《清风亭》《状元与乞丐》《汉王陈友谅》等。红色花鼓戏有《江姐》《刘胡兰》《胡幼松》等。折子戏有《何业保写状》《祝九闹馆》《张秀英回门》《卖棉纱》《海螺捡子》《当铺认母》《庵堂认母》《三官堂》《斩经堂》《王瞎子闹店》《济公下山》《辕门斩子》《商琳归天》《讨学钱》《秋江》《掐菜苔》《送香茶》《补背褡》《陈琳拷寇》《贾氏吵嫁》《何氏劝姑》《双撇笋》《绣荷包》《十枝梅》《思凡》《插门栓》《买摇窝》《抢老张》《扇坟》《活捉三郎》《风雪夜》《访友》等。

       链接:【哟喂哟】仙桃市荆州花鼓剧团

  沔阳花鼓戏是一方水土的文化基因,它以鲜活的人物角色,生动的故事情节,特别是那些经典唱段,在民间广为传唱,经久不衰。在不知不觉中,引导着、改变着一代又一代人。

视频:沔阳花鼓戏《十三款》全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