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灯影春秋:沔阳皮影戏(一)

 思乡远梦 2022-06-07 发布于北京

  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实际就是由“皮”和“影”组成的一种艺术舞台表演。而“皮”泛指动物皮、纸板、皮革等;而“影”则是通过光线、灯光、反照和照射、投影形成的一种影像。皮影戏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现仍然流行在荆楚一带。透过薄薄的一层白布,让我们领略出传统艺术的瑰宝。

  有人说,皮影戏是现代电影的始祖,在没有电视的年代,夜幕降临时,坐在禾场上欣赏皮影戏,成了属于那个年代人的回忆。如今,沔阳皮影戏有些影像虽然可以靠电脑进行观看、保留,但那份后台演奏的热闹场景,却将不复存在。

  关于沔阳皮影戏,我也略有一些浅识陋见,喜欢却从没有过惊心动魄。可是,终于有一天,不期而遇的走进仙桃江汉皮影艺术博物馆,龙车花轿、飞禽走兽、亭台楼阁、皇宫金殿、唐僧师徒……让我惊艳欢喜,久久驻足不舍离去!透过那一张张造型各异的皮影,给我以深爱的老沔阳民间艺术之美,触摸出沔阳的文化和乡愁!

  一、沔阳皮影戏概述

  1、中国皮影戏文化

  皮影戏在民间流传久远,最早的是用纸或皮剪制人物形象,以灯光映于帷布上操作表演故事的戏剧,也叫“影子戏”、“人头戏”。表演时,由艺人在幕后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宛如一台真实的戏曲演出。“两根竹签尽表喜怒哀乐,一双巧手调动千军万马”,足见皮影戏传统艺术魅力。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第七个皇帝刘彻(公元前156——前87年),即赫赫有名的汉武帝,在他主政的53年中,对国内的政治、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地变革措施,使汉朝成为当时东方最为繁荣富强的国家,并与亚洲各国建立起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但是,汉武帝的迷信思想很严重,祀神求仙,挥霍无度。

  相传,汉武帝最宠爱的是李娘娘。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他都不沾,天天只跟李娘娘在一起。李娘娘死后,武帝算是欠坏了,吃不下,睡不着,连朝政也没得心去打理。大臣们急了,只好另选一个大美人送去,他不要;再给他选一个,也不行。他说李娘娘人也好,心也好,谁都比不上。这可难坏了朝中文武百官。一个名叫李少翁的方士,见汉武帝总是这样,势必会耽误朝廷大事,于是,想了个办法,说能叫汉武帝亲眼再见李娘娘。李少翁用牛皮雕刻了一个李娘娘的像,涂上五颜六色,看去跟真的一样。又在后宫扯起一块白布,那边点上灯烛,让汉武帝坐在这边看。李少翁在里边贴着白布撑动皮人,里边的灯烛一照,外边现出的影子,就跟李娘娘在走一样。汉武帝一见,张口就喊:“爱妃,我好想你呀!快来,快来!”汉武帝这么一喊,可叫李少翁作了难。这本是皮影人,咋能与皇帝见面呢,他急中生智,学着李娘娘的腔儿,对汉武帝说:“万岁呀万岁,妾身每天都在思念你,只是隔着一座白云山,不能前去陪伴皇上!”汉武帝说:“我将这座白云山推倒!”里边接腔说:“这可千万使不得呀!白云山一倒,我们再也见不到面了。”汉武帝叹口气,问:“那怎么办呢”里边说:“万岁莫难过,每逢十五的夜晚,我都在这里同你相会。”李少翁说罢,赶紧熄了灯烛,收了场。

  汉武帝每月十五晚上与“李娘娘”相会,离了李少翁不行,就把少翁留在宫里,专门搞这个事。后来,这种方法流传民间,人们剪了人物影子进行表演,于是民间就兴起了皮影子。

  唐宋时,掌握着皮雕像技艺、流落在民间李少翁方士的后裔,为了糊口,便把自己先祖创造的影戏绝技改进提高,制成了有台词歌舞的皮影戏,并到处演出。故民间流传有皮影有始于西汉,兴于唐宋之说法。这也许是皮影戏的历史渊源。

  2、湖北皮影简述

  从明、清到近代,皮影戏在湖北乡村一直都是备受欢迎。湖北皮影主要分“门神谱”(大皮影)和“魏谱”(小皮影)两大类:“门神谱”主要集中在江汉平原的沔阳、天门、潜江、应城、黄陂、孝感等地;“魏谱”皮影分布在鄂北和鄂西北一带。而汉口皮影特色是融黄陂西乡影戏、孝感东乡影戏和沔阳渔鼓皮影于一炉。

  江汉平原属于荆楚腹地,楚文化底蕴丰厚,古代的青铜、竹木硬雕和皮革、雕花剪纸等软雕工艺为皮影的诞生,准备了良好的前提和条件。落籍汉口的沔阳艺人周忠全,师傅刘修保系沔阳渔鼓皮影直系传人。周忠全制作皮影50多年,制成皮影不下800个。表演时无固定本子凭韵册随意编唱,出口成章。

  在孝感、云梦一带,流传着“一评二鼓三皮影”的民谣。说的是艺人用说评书、讲鼓书,来唱皮影戏的方法。皮影戏还是百姓过年、庆丰收、谢神、祭庙的主要娱乐活动。有民谣这么说:“看牛皮(指皮影),熬眼皮(打瞌睡),摸黑回家撞鼓皮(墙壁),老婆挨眉(批评)捏闷脾(受气)”,足见皮影的魅力。

  3、沔阳皮影戏溯源

  沔阳(今仙桃市)皮影戏,俗称“皮影子”,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为我国南方皮影艺术的典型代表。它以玲珑剔透造型生动的影像,浪漫抒情的唱腔,妙趣横生的台词,优雅动听的伴奏而独具一格。皮影戏演出方便,道具小,几人一台戏,且不受场地限制,热闹一方,是折叠在箱子里的舞台,是不要电视台的电视机,可见皮影戏的群众基础深厚,有很强的生命力。沔阳皮影戏是江汉平原众多民间艺术中一朵绚丽的奇葩。仙桃市的渔鼓皮影戏入选湖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仙桃市也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的皮影艺术之乡。

  形成期:据《沔阳县志》记载,明末清初,沔阳一带凡办会事、酬神就有唱皮影的习俗,也是人们过年、庆丰收、谢神、祭庙的主要娱乐活动。清嘉庆年间,沔南绣花堤渔鼓艺人皮思金、皮思银兄弟,因家乡十年九水、流落他乡,沿门卖唱乞讨不得温饱。于是,用布鞋壳仿外地皮影,以沔阳渔鼓腔伴奏,做皮影表演,初步形成了沔阳皮影的地方特色。

  发展期:道光年间,渔鼓艺人张洪显、刘泡在皮氏兄弟影响下,相继演唱筒子腔皮影子,亦驰名沔阳。咸丰年间,皮氏传人陈大焕、陈大海尝试用白纸壳和皮革剪成影像,涂上颜色,使黑白影子变成彩色影子。后日渐盛行,于清同治年间成立了皮影行会,继而又发展到应城一带。

  繁盛期:清末至民国时期,皮影艺人自立班社,收徒传艺,在农村集镇、茶馆酒楼演唱皮影戏。1933年冬,以长埫口陈幺、龚本槐为首,在应城“万历记”茶馆成立了沔阳下路渔鼓皮影行会。郑场陈国壮、伍明奎子成立了沔阳上路渔鼓皮影行会。至此,沔阳皮影戏才正式定型。从皮氏兄弟独创沔阳皮影子,到沔阳渔鼓皮影戏的形成,历近二百多年历史。

  变革期:沔阳皮影戏属于综合性艺术,集各种艺术形态于一体。它植根于民族的沃土,以其独特的衍播方式生存与发展,故今仍枝繁叶茂,异彩纷呈。然而,时代变迁,社会变革,沔阳皮影戏的生存和发展亦不能逆转,受众群体日益减少。老一辈艺人相继离世,也使这项艺术后继乏力。沔阳皮影戏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最关键的还是人才和剧目。

  4、沔阳皮影戏流派和分布

  沔阳皮影戏门派众多,演唱风格也各有不同。因流行地域不同,又分为上路子、中路子、下路子。艺人们习惯上称歌腔皮影为上路子皮影,称渔鼓皮影为下路子皮影。而地处上、下路皮影戏之间的沔城、郭河、张沟、杨林尾、彭场一带的皮影戏,称之为中路子皮影。上路子腔借鉴民间小调如薅草歌、打硪歌和鸡鸣腔等,中路子腔融入了汉剧、楚剧和花鼓戏等唱腔,下路子腔曲调婉转悠扬,是沔阳渔鼓腔的正源。

  上路(也称为西路)渔鼓行会以陈国壮、伍明奎为会长,下分八大房,定立“道德通玄静,光绪忠流图,义马四金石,一言复本流”共二十代派序。著名渔鼓艺人别道洋(1905-1985别姓、家谱道字辈)沔阳毛嘴人,是西路渔鼓的第三代传人,即“通”字派艺人,其一生所传弟子有200多人,属沔阳皮影最大的流派。

  下路(也称为东路)渔鼓行会以陈幺、龚本槐为会长下分六大房,订立“元天普议,文章华国”共8代派序。著名渔鼓艺人陈幺(1902-1962)沔阳长埫口人,以“文”字派为大房老大。龚本槐(1907——1993)沔阳长埫口人,系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以“文”字派为四房老大,所传弟子50多人。

  中路渔鼓艺人受东西两路渔鼓的熏陶,形成中路风格,出名艺人有:沔阳杨林尾的蔡海林、沔阳张沟的陈金观、沔阳郭河的曾凡炎、沔阳沔城的方成发等,所传弟子也很多。

  沔阳的三路渔鼓已传了大几代,有门有派的就有400多人,还不计自学演唱皮影者。再其后,江汉平原荆楚大地各地方渔鼓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如“天门渔鼓”、“潜江渔鼓”等。所以,江汉平原“湖北道情”、“湖北渔鼓”的艺人队伍比较庞大,实力还是较强的,也形成了独立的一个特色剧种,受到全省人民的欢迎和被传唱。

视频:沔阳皮影戏《薛丁山征西》选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