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呀,一起玩耍

 照见合作社 2022-06-07 发布于北京

「柴米油盐诗酒花」是对谈普通人“现实生活”的一档播客。在这里我们遇见每一个普通人。以每个ta为镜,照见自我,大胆说出自己的内心独白;在日常生活中,搞懂自己。

「宇宙般若」是探讨“精神世界”的另一档播客。分享我们从占星、塔罗、炼金术、哲学、宗教、历史、心理学、艺术和神话中寻找到的内在逻辑。听懂宇宙的语言,才能以更稳定的内心去拥抱现实世界。

「照见合作社」由女性发起,主张“在都市中修行”。


2001年9月,那两个楼塌了

彼时,我坐在学校食堂,一口饭没咽下去,仿佛被废墟中的烟尘呛了一嘴。

那一年,荷兰通过了”安乐死”的法案,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那一年,科学家还首次克隆出人类早期胚胎。

世界就在生与死的管道中角逐自己的命运。许多人的信仰、信念都在那一年垮塌。

20年过去了,即将迈入不惑之年的刹那间,我察觉到内心深处似乎也有一些什么东西垮塌了....

这周在做内观。尝试忽略掉信念在我脑海里催促的声音,放弃了剪辑本该在周四推送的播客;也没有按照约定,给邀请的嘉宾拟定一篇让人知道我是谁的文字。

在新旧两个自我握手交接的时候,我在思考我创作的目的是什么?你也可以将这篇文章理解成是我试图厘清“什么是创作”以及“创作与自我”有什么关系的文章。

尝试明晰两者之间的关系,更能决定我如何看待它,更能找到合适的方式或者是态度和它相处。

什么是创作?

人类的创造力是神赐予的超能力;是让人类站上食物链顶端,区别于其它物种最本质的才能。万物有灵,其它的生命也都在践行自己的物种造福世界的使命,人为什么要放弃、忽视这个才能呢?

过去的一年我和不同的人交谈,看到了潜藏在很多人内心深处想要表达的欲望和极具个性化的观点,但一谈到公开的表达和分享,很多人都以各种理由退却了。

大多数的羞怯源于对有可能遭受到的主观评价的恐惧。

评价是很主观的。历史告诉过我们,大多数的评价往往不足以为参考。可是,即便知道这一事实却依然无法祛除那种由小我生发出的恐惧。

图式治疗里把人格面向分为四个模式,分别是:父母模式、儿童模式、应对模式和健康成人模式。通过这样通俗易懂的可识别模式让我们知道一个心理健康的个体也有不健康的人格面向。

在大多数情况下,因为健康成人模式的稳定,会让心理机能较健全的人在遇到触发的时候依然能保持统一的认同感。与机能失调的其它模式相比,健康成人模式占主导人格面向的人对变化会少一些刻板,多一些灵活性和开放性,更容易适应现实。

相反,当有过多的人格面向被诊断为处于父母模式的时候,人往往会将早期生活中的父母形象内化为内心对自己和外界的评价声音。ta们往往会像自己的父母一样,用小时候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对待自己,对待ta人。

显而易见,评价来自于外界,但感受由心而发;恐惧更可能来自于内化的评价—对自己的不认可。

如果你去观察孩子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极具创造力。不然,也不会有像毕加索那样的绘画大师,穷其一生就是要学习像孩子那样去创作。

之所以说孩童极具创作力,是因为他们还没建立起什么习惯,而且不在乎自己做得好还是不好;他们只是单纯地投入到自己面前要做的事情当中,享受自己和当下的互动。

这样的互动在很多书里都有提到过—心流时刻。心流带来的愉悦、满足会产生神力,唤醒精神上的灵感,实现物质的丰盛。

单单是看着孩子对创作的专注个体性就很能让人印象深刻。

这个时候,不会有哪个孩子在创作的当下宣布:我用沙子堆砌起一个巨大坚固的城堡,是因为我要当建筑师;我捡树枝为小鸟做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窝,是因为我正在计划成为母亲。

从那个堆砌or搭建的当下,我们看到的是孩子身上的坚持、专注、思考、责任和善良。

创作,让孩子的品性被我们看到;创作,让孩子认知了自我。对自我的认知可以帮助ta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多地选择自己爱做的事情,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们很难察觉自己的意识限制住了我们的认知。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狭窄的价值体系让我们安于现状,陷入内卷。觉得生活充斥着问题,又不知道问题从何而起;觉得人生深受束缚,又不清楚束缚来自于哪儿。

我们成年人太善于相信现实,太善于执行想法;文化、家庭、环境的教导和规范让我们产生了惯性。惯性的作用非常大,让人什么都还没开始做,就先担忧结果;会让人产生许多不切实际的意淫和恐惧。

前两天看到常石磊在上音的一场分享会上,他讲述自己患上了耳疾。在需要听很多音乐获取灵感的同时,他其实是听不到高频波段的。欣赏音乐的超能力没了,他感到那个“我”也消失了,所以非常痛苦。

直到有一天,压抑的情绪被他用夸张的、超高的声贝唱出来的时候,他感到了忽然的释放。

就这样,他找回了第一次写出最喜欢的音乐时那种狂喜感觉。果然,自我的消亡,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

用共情还是对抗的方法写音乐,这是艺术家创作时候的选择。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创作之所以有趣则在于,我们通过创作找到一个secure blanket,在它的包裹下,得到抚慰和疗愈。

为了在《飞机场的10:30》中插入一段机场的寻人广播,陶喆就特意去到LAX机场的check-in柜台,谎称自己要找一个叫“David Tao”的旅客,创造性地取样到当天本不会发生的一个机场广播。

为了创作,我们允许自己揭开伤疤,共情脆弱;允许自己直面挫折,忍受低谷;允许自己分享苦痛,化苦为甜。生活中有太多的不被允许。因此,在创作中,我们通过允许自己打破头脑中的限制,做不一样的尝试,不断变得强大,然后更强大一点点。

创作与自我的关系

在做照见合作社的过程当中,我被很多次问道:你怎么变现?

这个问题已经不会再让我感到反感或者被冒犯,因为我尊重每个人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我提到它的原因是,想给大家提供另一种声音。

这么做的好处是,当有更多的价值理论被检索到的时候,更多的人不需要因为自己的与人不同质疑自己。

或者,也许,那个看似“冒犯”实则“担忧”的问题背后还隐藏着更深的疑惑:“生活已经很艰难,没有物质基础,你怎么打造精神世界?”

事实是,我时刻都在觉察自我

分清哪些是“I want”,哪些是“I need”;在欲望和热爱中找到平衡;保持清醒,放下生命中别人对我的期待;找到内心挚爱,并坚持。

我想证明—心灵是有能力在世俗的现实中显现出该有的价值的。

所以,我会在做财务计划的时候把买包的钱拿去旅行;我会用投资赚到的钱学习我想学的课程;我会出于热爱去做看不到短期回报,但能给一部分人带来益处的事情;我会用同样的标准,屏蔽掉外界的杂音给小朋友选择兴趣班,不让ta过早被概念化的知识填充头脑。

如何认知自我,就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生活;如何认识世界,就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创造自我的实相。

通过文字和声音的创作,通过在照见合作社与朋友的对谈,我发现即使身处不同文化,不同位置,不同家庭,我们依然共享某种或多种共同点。

正是这种相似,让我觉得心心相印,让我觉得不孤独,让我意识到人与人是通往彼此的。

这让我更加爱这个世界。

因为爱这个世界,所以当质疑的人为生活奔波,为情绪困扰,为未来担忧的时候,我在试图穿过幻相去思考如何更好地生活。

虽然不见得经过思考,心中就能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此刻的生活对于我来说,就比我思考意义之前更加的有了意义。我希望我的思考能被人听见。

“ 生活,只有当你爱它的时候,它才会生发出一切。”

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恐惧。恐惧让人推开他人,让人失去希望,让人结束生命。

所以,尽管去做那些你很爱的事情,虽然这可能会让你看上去很傻。可是,我觉得没有关系。

去当别人眼中那个“愚人”。

78张塔罗牌里恰好有一张“愚人”牌。它作为首牌被标记为0号牌;它被称为是归零的牌;也被认为是一张未知的牌;更是一个周而复始的牌。周而复始,不正是宇宙运行的规律和生活的真谛吗?注:塔罗牌—不仅是我们现在广义所认知的一套占卜工具,它也是人类继承古老智慧,对符号学的应用。在画面和符号的意象中,使用我们的意识去解释现象的一门学科。)

愚人牌强调的是一个循环,代表着人生的历程并不是一条直线,随时需要经历旧的结束和新的开始。一次又一次从现有的背景跳脱出来,保持自由开放,天真豁达的心态,开始新的旅程,直到这一世的圆满。

面对世界,我们不需要耍小聪明和精打细算,生活会在适当的时候让你明白“欺骗自己”一点意义都没有。

大智若愚、勇敢无惧才是从远古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珍贵天赋。它们能帮助我们面对不可预测和世事无常的时候,仍然从心底生发出对生命的爱。

不去理会质疑和困惑,去创造一个想好又没想好的实相,我自身的能量从需要通过“doing”—找到自我价值感慢慢转向“being”—感受当下的自我是如何与世界发生联系的

打开感知去感受和体验我和世界的关系,灵感会自然而然地流动起来;带你去到一个你想都不敢想的未来之境,去了解那个你未曾聆听过的自我。

我发现了以前我未曾审视过的自己。

原来,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心智交流的人。我喜欢stand-up comedy,喜欢看纪录片和悬疑片;我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这可能也是导致朋友常常吐槽我迷糊和不严谨的原因;我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分享动机,是一个喜欢向外探索,也喜欢独处的人;我热爱从无到有去创造,愿意通过各种形式去表达,有如此多的感受愿意分享,但同时,我也能耐住寂寞,坚持做一件事情。

通过创作,我不断加深对自我的肯定,这让我真实的快乐。

我原以为自己是个自卑的人,却在不断创作发掘自我的过程中意识到,其实我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

我不会因为没有毕业于名校或者没有光环笼罩的工作经历,就犹豫要不要做某件事情;我也有“父母模式”带来的声音,但我的“成人模式”总会在那个时候跳出来提醒我:嘿嘿,请分辨一下哪些声音来自于你的头脑,哪些来自于你的心?

也许,这是天生的个性,也许是因为我的父母没有过多地强加给我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这样的天性让我在曾经的一段空姐生涯里,即使遇到黄色预警需要迫降的时候,也依然能保持冷静和乐观:“come on,我没有那么倒霉,宇宙还有很多给我的礼物没有接收呢。”

真正的自信,不是盲目乐观,不是自以为是;而是你相信你值得,你相信你可以;真正的自信是你能够敢于发掘自我,面对自我。

因为创作,我找到心灵契合,可以分享想法和见解的小伙伴。我们可以开诚布公地表达感受,相互共情,在现实不见得有交集的生活中,一起探索生命带来的意义。

创作,让我生机勃勃;创作,让我疗愈自我

万物有灵 一起玩耍

照见一年以后,我有个深刻的收获,创作不需要完美,完美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就像小孩子那样去拼命记录,想到什么写下来就好。

我还找到一种寻找创造力特别有用的方法,就是回到最开始去寻找那个初始的自我。

照见合作社成立的初衷是“日常陪伴,照见彼此”。我们想要通过对谈、通过寻秘,在声音和文字构建的社群中以每个人为镜,照见自我、疗愈自我。

但在做的过程中我发现,要在社群中做到真实地陪伴;在社群关系的互动中照见彼此,获得自我成长,却非常的难。 

我们不是知识类分享社区,我们需要做一些改变来让社群鲜活起来,我们需要通过创造来连接彼此。

创作不等同于发明,它跟我们出门打工、上班赚钱、闲暇娱乐、消费购物一样,用每个当下的行为创造物质世界那个“我”。去感受、体验、表达那个“我”。

我们并不能离开自己的本心,去打造一个完全不符合自己内心世界的物质显化。

我在过去的一年中构思了“一年成长计划”,找到了和我一起成长的伙伴;我在社群中找到了神秘学爱好者,用共同的智慧,分享学习中的乐趣和对生活的理解;我接触到其他很多在创造自己实相的人,通过探索ta人的智慧,累积自我的经验。

“照见合作社”有了自己的社群新主张“万物有灵,一起玩耍”。邀请喜欢记录、创作和分享的小伙伴一起回归本心,在每天的社群互动中发掘自己原本就具有的创造内核。

未来一年,我需要专注于团体治疗师和MBSR正念导师的学习。因此,接下来会将僵化的每周一更调整为随心而动的创作频率,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和社群的互动中。

我期待把过去几年间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图式治疗语言、动力学理论,以及通过和朋友们一起碰撞火花,折腾起来的塔罗、占星玩儿法系统地介绍给大家。

自由意志和命运之间有一条很狭窄的路,是我们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如何看待命运,如何运用自由意志决定着我们的路能否由窄变宽。那些旧有的生活模式、出厂自带的认知习惯,让你停滞不前的一切都是不再需要的。

来呀,像“愚人”一样带着无惧和归零的心,轻松上阵,走向下一个目的地。

万物有灵,一起玩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