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凝望沈阳的背影

 长白山6666 2022-06-07 发布于山东

■李 晓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04月25日   第 16 版)

  “沈阳啊,沈阳啊我的故乡,马路上灯火辉煌,大街上人来人往,披上了节日的盛装,社会主义的高楼大厦,矗立在古老的沈阳……”多年以前的一个黄昏,当我听到歌曲《沈阳啊沈阳,我的故乡》时,脑海中突然不自觉地试图依据歌词描述的画面,勾勒出它的样子。那时候,我还没有去过沈阳。沉浸在优美的歌声中,我的心中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向往之情,绵绵不绝。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终于有一年春天,沈阳的一家杂志社举办笔会邀请了我。去!我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那趟带着还愿色彩的行程。

  我在飞机上俯瞰沈阳城的时候,扑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棋盘,它驮着整齐的方阵,平铺在纵横连绵的东北平原上。此时,一场细雨打湿了黄昏的沈阳城,还为之披上了薄薄的雾霭,让我只好透过若隐若现的轻纱去细细端祥它。

  沐浴着晨光进入沈阳城,我感觉缓缓的春风也悄然而至。风儿轻轻抚摸着道路旁密匝匝的绿树草丛,似乎在温柔地将它们唤醒;轻轻抚摸着我的衣襟,仿佛在欢迎我的到来。那一刻,我走在沈阳城的长街上,真想一头扎入历史的长河,打捞起这座城市古老的昨日景象。

       沈阳,最初以一幅旌旗漫卷的剪影,投射在北方辽阔苍茫的天幕上。历史上的沈阳,不就是一个战马嘶鸣的雄壮之城吗?浑河(古为沈水)浩浩荡荡地穿过沈阳城,努尔哈赤的战船,曾在里面等命待发。这位清朝的实际奠基者,在1625年的秋天,把他的王朝建立在了沈阳。那时,它叫盛京。当盛京的大旗迎风招展时,北京那座古都城正映着明王朝的落日。

  占地6万多平方米的沈阳故宫,是努尔哈赤修筑起来用于君臣们办公的地方。建造沈阳故宫的任务,一直延续到努尔哈赤的继承者皇太极。建筑布局分为东路、中路、西路的沈阳故宫,其气派与威严成了一个古代王朝最初的记忆之一,也成了沈阳城一段雄壮历史的余韵。而今,在沈阳故宫里,我仿佛隐隐约约听见大政殿里颁布诏书的声音传来,仿佛听见了崇政殿旁凤凰楼上的歌舞之声和宫女轻烟一样的叹息声。倏尔,随着树叶哗哗的响声,那满朝的文武官员、匆忙来往的嫔妃太监,都成了幻影,随风而逝。沈阳故宫,这曲终人散的露天剧场,犹如一个王朝停摆的钟,我与它的一次相见,充满了苍凉意味。

  沈阳城里的张氏帅府,就在距故宫不远处。古色古香的建筑群,在绿树掩映中不失威严地矗立着。罗马式建筑风格的大青楼,便是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办公的场所。这37米的高楼,可是当时沈阳城里最高的建筑了,登楼远眺,可览彼时沈阳城的全景。在宽阔的张氏帅府东墙外,有一座独立偏僻的红色小楼——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赵四小组居住过的地方。这座小楼让张氏帅府颇具灰暗色彩的建筑群旁,多了一丝儿女情长的红粉气息。当年的赵四小组,还不能名正言顺地住进张学良府内,她还只是一个“愿做长风绕战旗”的痴情女子。

  沈阳故宫与张氏帅府,写满了沈阳城厚重的历史遗事。而今日的沈阳城,它的神秘基因又在哪里相传?在沈阳城里漫步,欣赏中街夜晚绚丽的灯火、凝望大东区的东塔、抚摩和平区的老式建筑……我感受到了沈阳古城池的气韵与今日现代化城市活力相叠映的部分。

  在沈阳城里,我真正接触到东北人豪放仁义的漫漫古风了。在一群人品尝完香辣耐嚼的沈阳风味小吃烤鸡架后,我与同伴走散了,迷失在中街的梦幻霓虹里了。我十分着急,手足无措,当天晚上我们还要去看东北二人转呢!而且当时智能手机还没被广泛普及,没有电子地图导航带路。我带着迷茫神情四处张望的状态被一旁摆小摊的沈阳大哥发现了,他走上前来问:“兄弟,迷路了吧,去哪儿呢?”待我说明原因后,他说:“来,兄弟,我带你去!”随后,他找人临时看摊,又把我顺利地送到了剧院大门口。我连声向他道谢,只见他挥挥大手,发出爽朗的笑声道:“客气啥呀!兄弟,欢迎你再来沈阳啊!”说罢,他转身走开,不一会儿,身影就消失在拥挤的人群中了。

       沈阳人的口音总往上翘,且常带着儿化音,让我这个南方人听了,感觉非常豪爽、熨贴、人情味十足。在沈阳的日子里,这种淳朴厚道的古风熏醉了我。沈阳的风与南方的相比虽然干燥,但这种自带情感的暖风,让我的内心湿润舒适。

  沈阳,沈阳,我想你了;不住地在记忆里凝望你的背影,使我更加想你了。多年不见,你现在又有了怎样的变化呢?我下次再去又是什么时候呢?我总感觉有亲人在那里。沈阳啊沈阳,你还记得我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