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岩石和峡壁之间

 巴瓦玛依图书馆 2022-06-07 发布于云南

当我们落入生活的夹缝中...... 

图片

如果我能真诚地等待我的灵性愿望得以实现的那一天,而与此同时又耐心地承受过往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从身心和言语的深处体会神圣的存在,那么灵魂的自由就将自然降临。

文/(法)奕夫Yves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艾伦·洛斯顿,一位酷爱冒险的美国年轻人。他热衷于野外登山、攀岩、徒步,时常毅然决然地抛开生活中的一切人和一切事,孤身一人投入原始大自然的怀抱,向自己的生命极限发出挑战。他沉醉于这种战胜自我的感觉。

有一次,艾伦独自攀登犹他州的大峡谷,随身携带的只有够用几天的食物和水。一天下午,他正在攀登大峡谷时,一块岩石突然松动,他不慎坠向大峡谷的裂缝中,大圆石也跟着滚落下来,正好把他的右手和手腕紧紧地卡在了石头和岩壁之间。艾伦很快意识到,他很可能会被永远地囚禁在峡谷的缝隙里,直至死亡。

在这九死一生之际,过去的时光一幕幕地出现在了他的脑海里:自己是如何不顾一切地爱上登山的;在某次探险中,又是如何与一头黑熊面对面对峙的……几个小时过后,他开始试着用一个小工具一点一点地凿动那块大圆石,但却徒劳无功,石头纹丝不动。最后,他只能接受一个事实:唯一可以令他逃生的方法是——断臂求生,但是他不相信自己能有这样的勇气。

图片

第二天,他发现自己的右手和前臂因为被卡在石头缝里、严重缺乏血液循环已经开始坏死;即便他不先死于脱水和体温过低,也会因为伤口引发的毒素蔓延而死亡。这时候,他的食物已经所剩无几。又过了一天,他开始出现幻觉,家人与朋友纷纷出现在他的意识里。此刻,他们都在紧张地四处搜寻他。

又过了两天,艾伦发现手臂已经开始腐烂。他越来越虚弱,意识开始模糊。在幻觉中,他看见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向他跑过来,那孩子的右前臂已经没有了。醒来后,他突然迸发出一股不可思议的的勇气,于是扭动前臂骨,并用一把很钝的小刀给自己作了截肢。他终于摆脱了困境,向峡谷底端滑去,又走了四个小时,终于被一架直升机成功救助。此后,这段真人真事被拍成一部电影《127个小时》,在全球造成轰动。

图片

毋庸置疑,这些活生生的画面令人心痛、让人揪心。这也让我联想到了时常遇到的一些所见所闻。常常只因为一些难以抵御的诱惑,人们会不顾一切地铤而走险,走上一条生活道路。但事实上,他们对这一选择所可能产生的后果却没有真正的理解,更没有充分的衡量。直至有一天,才发现自己被困在了“岩石和峡壁之间”,进退维谷。

人总是想着摆脱痛苦、获取快乐,因而始终在寻找各种各样的出路:早年时是接受教育,接着是工作、婚姻。生活如此忙碌奔波,头脑如此紧张纷乱,我们已经没有心灵的空间再去细想当初对彼此和对自己的承诺了。这个世界不总是温情脉脉的,所以我们永远得以最佳的面目示人,不然就可能被人视为生活中的失败者而遭遇冷漠和鄙夷。于是,放弃或停步从来就不是一个选项。

人走上了生活的舞台,当世俗责任已尽,家中老小都心满意足时,却每每总觉得若有所失;那种东西萦绕在心中,挥之不去,产生出内在的真空和一种迫切的渴求。一开始,你也许并无觉察,而且肉眼也并不可见,直到某一天,一切似乎都脱离了常轨。

图片

在某些情形下,这种需求出现在人生的早期,比如新婚不久或者孩子尚且年幼时。外面的一切都显得如此精彩,人不经意就会陶醉其中,慢慢便远离了日常的家庭生活和亲情关系。对某些人而言,那也许只是异想天开或者兴之所至;但对另一些人而言,却是非常认真的,这甚至会改变他整个的生活。一旦踏上了这条道路,就再不愿意回归原本的生活常态了。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实例,兴许你很容易便会感同身受并进而思考解决之道,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不经意间我们自身也很有可能陷入艾伦的困境,被卡在“岩石和峡壁之间”。

图片

家住上海的苏敏(音译)拥有一份正常的家庭生活和还算可以的收入。她和冷漠的丈夫勉强地生活了三十年,但好在还有个健康的女儿和一对双胞胎孙子。表面上一切正常,但苏敏的内心却越来越感到空洞乏味,于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便开始了准备工作。她作了一个决定——孙子上幼儿园的那天就是她离家独行的日子。

她把银行里自己的存款都取了出来,买了一辆车,装了一车子的生活必需品,就这样踏上了环游中国的自由之路——一段没有目的地的旅程。她只想开着车远远地离开她所熟悉的地方,从一个省市开往下一个省市,没有具体的回家计划,只是不停地向前,向前,去发现她自己。

55岁时,她背离了熟悉了一辈子的生活。她说:“过了三十多年的夫妻生活,我知道我丈夫不爱吃辣;我知道他喜欢钓鱼,更喜欢吃鱼;我知道他看电视的时候,喜欢在体育频道和新闻频道之间来回换台,最爱了解新发生的冲突事件。我知道他有心脏病和高血压,我也知道他得了多少乒乓球赛的奖品。但是,我从来就不了解,他内心的真实感受究竟是什么。”

图片

独处、读书、素食、冥想、灵修、开设瑜伽馆,和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旅行,或者就像苏敏那样去追逐梦想……总之,你心底的某种东西被触动了,而且很显然,一种不适的感觉开始逐步萌生。一切都被重新衡量,你的心在呐喊,你的意识想尽快逃离。很多时候,这也与一个人童年的成长经历有关:是在严厉父母的管教下,还是在过分宽容的宠溺中长大。

生活方式是在共同的志趣爱好和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在造就我们,定义我们是谁,我们应该怎样。当我们试图打破那个年深日久的框架并鼓足勇气改变固有的自我形象并重新定义时,我们有时会像艾伦一样,被卡在挤压着我们的心和灵魂的大石和岩壁之间了。我们真的无法向前挪步,但也不甘心后退。

图片

显然,这时候需要放弃点什么,但又并非放弃所有。艾伦深知,此时此刻,死里逃生的方式是牺牲自己的右胳膊。如果说我们的生活是一座大厦,那么在不伤害整座大厦的前提下,也就是说,在不伤害孩子、丈夫或妻子、父母、朋友的前提下,我们准备做出些什么样的牺牲呢?或者说,舍弃什么?

这的确需要有所牺牲,但这个道理常常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举例而言,如果你想做个素食者,就有可能给家里造成震动,特别是光有素食的理想却没有像样的厨艺来匹配的时候。至于修习冥想,只要没有宗教色彩,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可以被包容的。但接下来的恐怕真的会引发一连串的担忧了。所谓灵修,便意味着每天的生活较之从前有了明显的变化。但我们也许还是得满足丈夫的各种需要,或者很不情愿地继续给家人做肉吃,尽管我们实在不愿意为了口腹之欲而伤害别的生灵。这时,我们的心里会有一种负疚感袭来,层出不穷的问题也会侵入我们充满疑虑的头脑。

图片

灵魂在为自由呐喊,但我们却不知何去何从。一边是若干年前共坠爱河的,或者曾经决定了共度一生的人,还有许下的承诺,一边是我们正在建立的梦想——它承载着我们全部的精神自由,而我们就被夹在两者之间。

我们能象勇敢的艾伦那样,毅然而然地断臂求生吗,因为那段手臂已经麻木甚至腐烂?

我们是否还有能力,用充满爱的眼睛望着我们的家人并精心地服务照顾他们,尽管长久等待的灵性之旅已经向我们发出了强烈的召唤?

也许,我们会在庞大的社会压力下妥协,也或者会奋力地逆流而上,作如下思索:

图片

“我必须承担起丈夫/妻子和身为父母的责任。在我的生活发生改变之前,那些曾经的决定是我独立作出的,因此我不能因为找到了更好的东西就任意地撤回那些决定。

对我而言,要达到灵性的目标可能要花费更长的时间,但我的家庭责任也同等重要,只要懂得平衡,我的意识状态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现在,我还无法飞翔,也就是说,我的羽翼还过于脆弱、过于幼小。如果我不假思索地抛弃我亲手建立的东西,那将是一种尚未成熟的放弃。

我宁愿怀着接受的心态来面对我的生活,将之视为一个清除我的误解和错误认知的净化过程。

如果我能真诚地等待我的灵性愿望得以实现的那一天,而与此同时又耐心地忍受过往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从身体、言语和心灵深处体会神圣的存在,那么灵魂的自由就将自然降临。

图片

要掌握好平衡,意味着要在心中不仅留出空间给予那些伴随着我们情感成长的人,还有那些手把手领着我们走向生命目的地的人,比如我们的心灵导师。

爱或许因人而异,但心中的敬却应始终珍存。无论如何,我们都应明白,在这个世界上,若没有牺牲,将一事无成。比如,母亲得为孩子牺牲睡眠,父亲得为撑起整个家而牺牲个人嗜好,老师得为学生牺牲精力和时间,一位修行者得为了终极目标而牺牲暂时的世俗享乐……

我们不能永远被困于岩石和峡壁之间。即使在世俗社会中依然有着稳固的位置,那些放下了复杂的头脑思辨的人,那些以身体、言语和思想坚定地从事自我修炼的人,那些将生命奉献给崇高的信念的人,一定能无往而不胜——他们能征服难以逾越的一切。

其实,岩石和峡壁,不在外部,只在意念之间……

喜欢本文,就请到文末分享吧

图片
图片

作者小介:

奕夫;生于巴黎,修学印度,今以中国为家;素食文化、瑜伽哲学导师;行走天下,分享“生活中的哲学、哲学中的生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