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8年毛主席儿媳邵华去世,临终前叮嘱儿子:将我和你奶奶葬在一起

 新用户49686918 2022-06-07 发布于黑龙江

2008年6月24日,北京301医院的病房里,69岁的邵华同志与世长辞。

作为共和国的15位女将军之一,邵华同志逝世后,按照相应的待遇,她的骨灰应该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烈士陵园内。

对于组织上的安排,邵华同志的儿子毛新宇却提出了异议,他说邵华同志在世的时候曾经说过,希望自己过世之后,能够安葬在杨开慧烈士陵园。

文章图片1

邵华同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愿望?作为毛主席的儿媳,当年她又是怎么和主席一家结下这个缘分的呢?

监狱中渡过的童年

邵华原名张少华,1938年出生在延安,她的父亲陈振亚是湖南石门人,1928年就参加了平江起义,后来又任八路军115师后方留守政治部主任,是一位老资格的红军干部。

邵华的母亲张文秋,也是一位巾帼英雄,大革命时期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湖北京山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

文章图片2

正是因为张文秋和陈振亚早早就参加革命,为了男女平等,邵华出生后,夫妻俩决定让邵华跟随母亲姓张,给她起了“张少华”这个名字。

家里的孩子除了邵华之外,还有张文秋与前夫刘谦初烈士的女儿刘思齐。

陈振亚的腿早年在革命斗争中受过伤,邵华出生没多久,陈振亚因为腿伤复发,中央军委便安排他与妻子张文秋、女儿“张少华”、刘思齐一起去苏联疗养学习。

根据安排,他们一家四口从陕北出发,取道新疆进入苏联境内。

变故就发生在去苏联的路上,当他们一家进入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时,被反动军阀盛世才扣留了下来。

文章图片3

当时的邵华还不满一岁,就开始了被监禁的生活。

1942年9月,盛世才又将邵华全家以及在新疆的160多名党员一起关进了监狱,才四岁的邵华,和母亲张文秋、姐姐刘思齐一起,又在监狱中度过了四年的时光。

他们的父亲陈振亚,在他们一家被关进监狱之前,就被盛世才以治病的由头毒死了,只留下她们母女三人在监狱里坚持战斗。

父亲的死,再加上失去自由的生活,让当年才四五岁的邵华快速成长起来,作为监狱里年龄最小的同志,她也和狱中的孩子们一起共同战斗。

敌人曾试图从这些孩子下手,分化在狱中坚持斗争的革命队伍,但是邵华和孩子们坚持和大人统一立场,让敌人的意图落了空。

文章图片4

不仅如此,邵华虽然还处于懵懂的年纪,却仍然能和大人一样用绝食来抗议,因为她小小年纪就立场坚定,被监狱里的同志们亲切地称为“小八路”。

邵华的童年就这样在监狱里度过,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党中央的营救下,邵华和母亲才被释放,她也终于和母亲姐姐一起回到了延安。

邵华回到延安的时候,解放战争正打得激烈,所以回到延安的邵华也没有机会享受安稳的生活,又和母亲一道转战各地。

从延安到太行山,一路上,小小的邵华是称职的宣传队员,扭秧歌、演话剧她都不在话下,在行军路上,邵华又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光。

文章图片5

从出生起就在颠沛流离中生活,邵华一直没有机会读书,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跟随母亲来到北京的邵华才进入了育英小学读书,后来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从小结缘成佳偶

邵华能去育英小学读书,也是得到了毛主席的帮助。

张文秋带着邵华姐妹回到延安的时候,得到了延安群众的热烈欢迎,特别是他们几个小孩子,几乎一路被大家抱着进了延安城。

之后毛主席还特意接见了这些孩子,主席走到邵华跟前时,特意问她父亲是不是陈振亚烈士。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毛主席不但和邵华握了手,还摸了摸邵华的头鼓励她,让她要向自己的父亲学习。

文章图片6

在此之前,毛主席和邵华的母亲张文秋还有一个“玩笑”。

1927年4月,新婚不久的张文秋在武汉参加了中共五大,会议间隙,大家都向张文秋道喜,希望她早生贵子。

毛主席却对张文秋说,我有两个儿子,所以我希望你能生一对前进,这样我们两家就可以结成亲家了。

当时虽然是玩笑话,但是没想到张文秋后来真的生了一个女儿,名字就叫做刘思齐。

后来刘思齐的父亲刘谦初烈士牺牲,张文秋带着女儿来到延安工作,又嫁给了陈振亚,生下了邵华和她的妹妹。

出于对烈士的敬重,1938年,刘思齐被毛主席认了干女儿,从此开始了一段不同的缘分。

文章图片7

等张文秋带着三个女儿,从新疆被解救到延安后,刘思齐就和毛岸青、毛岸英兄弟俩玩到了一起,只是他们三人的身后,常常拖着一个小邵华。

几个孩子熟识了之后,毛岸英就经常带着弟弟到邵华家里玩,张文秋心细又勤快,经常帮兄弟俩整理衣服,给他们洗衣服,做好吃的。

几个孩子就这样慢慢长大了,也因为这段时间结下的情谊,毛岸英也喜欢上了刘思齐,之后两人顺理成章结为伉俪。

有了“亲家”的关系,邵华更是吵着让姐姐姐夫带自己去见毛主席,为此她还得了个外号,叫“拖尾巴虫”。

文章图片8

也正是有了这层关系,才11岁的小邵华才能大着胆子告诉毛伯伯,她想上学的愿望。

听到11岁的邵华还没上过学,毛主席也很吃惊,询问了情况后,很快就把邵华安排进小学学习。

之后邵华不复毛主席的期望,以优异的成绩,从育英小学毕业,1959年又顺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

邵华学习的这段时间,毛岸青被安排去了苏联学习,1957年才回国,之后在张文秋和大连市委的安排下,时隔多年,两个少年时的玩伴才再次见面。

见面后,毛岸青一眼就认出了张文秋,面对热情爽朗的邵华,毛岸青也非常高兴,紧紧地握着她的手。

文章图片9

看到昔日的岸青大哥这么热情,邵华有点高兴,也有点害羞,毛岸青意识到两人已经长大后,不好意思地松开他的手。

之后两人越聊越投缘,邵华还带着毛岸青去偷吃东西,吓得当时的负责保卫的张世保出了一身冷汗。

张世保说毛岸青对其他女孩子从来没有这么热情过,和邵华却又说不完的话,看来他俩挺合得来。

毛主席知道他们交往的情况后也非常高兴,他告诉毛岸青,邵华是个好孩子,并鼓励毛岸青大胆追求邵华。

在父亲的鼓励下,毛岸青向邵华大胆倾诉自己的感情,1960年,两人就在大连举行了婚礼。

文章图片10

伉俪情深

邵华和毛岸青结婚时,毛主席虽然没有到场参加,但却送给了邵华一块手表,还给他们夫妻俩赠送了一台国产的熊猫牌收音机,这些礼物,邵华一直珍藏在家里。

由于早年和哥哥在上海的流浪生活,毛岸青的身体不是很好,邵华就想方设法,找人陪他做运动。

生活上邵华也非常细心,每次毛岸青出门,邵华总是给他整理穿戴、打点行李物品,必要的时候为他理清头绪。

文章图片11

从苏联回来的毛岸青也学会了苏联人的浪漫,他会拉二胡和小提琴,歌也唱得好,经常拉着邵华去参加舞会。

毛岸青周末回家后,两人经常在晚饭后出去散步。

散步时,毛岸青习惯性地紧紧牵着邵华的手,当时大家的思想和行为还都十分保守,他们俩经常因为亲密的行为,成了街上令人瞩目的一对。

毛岸青还喜欢挽着邵华,用一件大衣裹着两人,这让邵华多少有点不自然,毛岸青却说,他们本来就是夫妻,亲密一点也没有关系,这才让邵华安定下来。

除此外,毛岸青还经常拉着邵华去参加舞会,在舞池中伴随着华尔兹的音乐旋转的夫妻俩,经常是舞池中的焦点。

两人赏梅时,浪漫的毛岸青也不忘摘下几枝,送到邵华面前,看着邵华的笑脸,毛岸青心里非常满足,嗅着梅花的清芳,邵华心里也非常甜蜜。

文章图片12

1962年,邵华和毛岸青回到北京看望毛主席,主席高兴之余对他们说,他们可以去湖南“认认门”,顺便见一见外婆(杨开慧烈士的母亲)和家乡亲友。

后来他们回到湖南韶关后,先去板仓祭扫开慧妈妈的陵墓,又去看望九十多岁的外婆,老人家看到外孙带着媳妇回来了,满脸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

老人家一手拉着毛岸青,一手拉着邵华,脸上带笑,眼里却闪烁着泪光,这在邵华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他们夫妻俩又多次回湖南探亲。

1970年,两人的儿子出生,毛主席为孩子起名为“新宇”,意为这个孩子能像台风一样扫除环宇,实现理想,建立新的世界。

文章图片13

这个名字,既包含了毛主席对这个来之不易的孙子的期望,也寄予了他老人家建立新世界的愿望。

遗愿归板仓

或许是受两人生活经历的影响,两人婚后谈得最多的就是革命时期的事情,而只要说到革命时期,两人必然会谈起杨开慧烈士。

在毛岸青的家里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的是两张照片。

其中一张是他们夫妻俩和毛主席的合影,另外一张,就是毛岸青小时候和母亲的唯一合照。

文章图片14

杨开慧烈士牺牲后,毛岸青和哥哥在上海过着流浪街头的生活,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和哥哥就是张乐平笔下的“三毛”。

正是因为这段经历,毛岸青对于母亲怀有深深的眷恋。

建国后,毛岸青多次回到湖南,去自己的出生地板仓祭奠生母,每一次去了,都要在母亲墓前留影。

杨开慧烈士牺牲60周年纪念时,毛岸青夫妇又一次赶赴长沙给母亲扫墓,这次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

文章图片15

毛岸青因为当年受到过特务的毒打,身体受到了永久性伤害,一到阴雨天就浑身疼痛,邵华心疼丈夫,让他改天再去。

毛岸青知道妻子的好心,但是他也不愿意放弃这次机会,沉默了很久,他对邵华说道:我等这一天很久了……

这话出口,邵华瞬间就明白了丈夫的心思,她不再劝阻丈夫,而是陪着丈夫来到开慧妈妈的墓前。

除了丈夫对于母亲的眷恋,邵华也非常敬佩杨开慧烈士,有一次她还特意请毛主席把那首《蝶恋花·答李淑一》给她手写了一遍,之后把手稿珍重收藏了起来。

文章图片16

2007年毛岸青去世时,根据他的意愿,他的骨灰没有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烈士陵园,而是送去了湖南长沙半仓的杨开慧烈士陵园,和自己的妈妈葬在一处。

次年6月,邵华也与世长辞,临终前她嘱咐儿子毛新宇,把她的骨灰也安葬在杨开慧烈士陵园,让他们夫妻一起陪伴杨开慧烈士。

2008年12月,根据邵华的遗愿,毛新宇将父母的骨灰一起安葬在了奶奶杨开慧烈士的墓前。

就像毛主席在《蝶恋花·答李淑一》里写的那样: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29岁就牺牲的杨开慧烈士,有了儿子儿媳的陪伴,再伴着气象一新的山河,她也应该能略舒心怀了。

结语

虽然作为毛主席的儿媳,邵华却并没有在这样的光环下迷失自己,反而十分喜欢学习,小小年纪就喜欢上了摄影。

还没有结婚的时候,因为经常出入中南海,邵华就经常抱着照相机拍摄毛主席,留下了许多毛主席的珍贵生活照。

结婚之后,邵华更是在业余时间,把摄影当成了专业,拍摄了许多精美的照片,她的作品,很多都被发表在主流媒体。

文章图片17

除了摄影,邵华还非常喜欢文学,也经常和毛主席讨论文学作品,有一次,邵华看完《简爱》之后大受震动,看毛主席的时候就给他讲了这部小说,不久之后,这本小说就出现在了主席的桌子上。

上世纪60年代,邵华进入军事科学院工作,后来又兼任全国政协会员,她每年都深入基层,脚踏实地地为群众做事。

1995年,因为在工作中的贡献,邵华同志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共和国15位女将军之一,2004年,她又被评选为“中国十大巾帼英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