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环球素食之旅(四)

 巴瓦玛依图书馆 2022-06-07 发布于云南

“我在亚洲的时光终于告一段落,原因是我在新德里的餐厅里遇上了一对来自澳大利亚的夫妇。听说我不仅是一个游走世界的厨师,而且还是个法国人,这激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两项加在一起考虑了一下,他们决定正式向我发出邀请,邀请我到澳大利亚去做一个素食厨师,开启一种全新的生活。

他们的提议听起来挺诱人,简直难以抗拒,我很难婉言谢绝。离开巴黎已经五年之久,除了呆在厨房里使劲搅动着大锅里的热汤或在油锅里炸着令人垂涎欲滴的蔬菜球,我真不知道自己还能属于哪个地方。

图片

厨房永远是一个中性的地方,不需要正式的身份和签证,也不需要特殊的语言,唯一关键的因素便是一颗渴望取悦他人的热情的心和强烈的创造欲。

母亲给我寄来了一个包装完好的包裹,里面是什锦饼干和镶嵌着杏仁的土耳其甜枣。我激动地打开盒子,法国香草和可爱的小面包——童年时她总喜欢给我做的点心散发着熟悉的香味,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分明吸入的是母亲不远万里寻来的爱。

所有的母亲都有一种特殊的神力,这种神力无需动用语言。她为你烹调,给你好吃的,用一条爱的绳索紧紧地捆绑了你。我真想立刻穿越大陆,回到巴黎,我预感到生命中有一件重大的事情即将发生了。

“所以你就离开亚洲,回法国了,没去澳大利亚?”大海问道。

“是的,就这么回法国了。“如愿树”是巴黎当时最闻名遐迩的素食餐厅,周围聚集着许多画廊和流行乐中心,因此,它典雅的异国情调就像磁石般吸引着素食族和文化人。印度和法国的装饰风格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使得店里的老主顾们怡然自乐地享受了一顿又一顿健康美味的午餐和晚餐。

我的工作是配菜师,这个角色正是我梦寐以求的。这是一个卑微的起点,但是我曾经有过的经历和学到的东西终于进入了实践,得到了顾客的欣赏。

我引入一些来自中东和印度的新菜品,并且开始把一些法国特色菜做配料上的调整,以适应素食者的舌头。为了让食物更加美味诱人,我渐渐引入了菜式的融合,把香料、原料以及当地和进口的产品进行配搭,从而获得独特的口味和香味。如愿树餐厅开始获得越来越多的青睐和口味的满足,包括我自己的。不久之后,我升任主厨。

我的第一个措施就是采用直接来自农场的有机产品,再就是把阿尤迪亚告诉我的两大原料——取悦人的渴望和爱带入烹调之中。午餐的氛围是温暖的——法兰西风格的雪白珐琅瓷餐桌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绿叶和灌木丛林中,餐桌上摆上面包、沙拉和浓汤,还有蔬菜馅饼、小吃、蛋糕和饮料。

图片

晚餐则是十足的印度古典风格,巨大的圆盘(塔利)中,不下十六道浓郁鲜美的印度菜;餐桌设在餐厅的地下层,古老的拱形石墙,摇摇曳曳的烛光,柔美的东方乐曲袅袅婷婷地飘洒到每个角落。客人们惊喜地发现了一个最精彩的素食世界,意大利无醇葡萄酒和香槟频频登上每一个餐桌。

这样一种全新的概念立刻获得了绝对的成功。餐厅被评为“巴黎最佳素食去处”,著名的政客、影星、诗人、瑜伽大师和作家开始频频光顾。

不仅如此,我还开设了烹调课,给二十位如饥似渴的学生上课。就像“如愿树”的名字一样,巴黎借助着贴近大自然、亲近心灵的健康而良善的食物提供给都市居民一个庆祝生命的机会。不仅如此,它还为心灵相通的人们搭建了一个自然天成的空间,让他们的善良和对动物的尊重变得更为彰显。即便对于那些无肉无鱼不成饭局的人,在“如愿树”餐厅感受一顿“无业报”的素食美餐也是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深刻体验。

“就像美梦成真一样,”君微笑着说道。

“是的。不过,198811月的某一天,我打开邮箱,发现一封来自澳大利亚的老友斯蒂芬的信件。我们曾在德里邂逅,这一次,他再度向我发出邀请,去那个“幸运国度”碰碰运气。”那份工作还在。尤其读到了“如愿树”的成功之后,为了表明自己的诚意,他亲自在信中夹带了一张飞往墨尔本的单程机票。我生命中新的一页拉开了帷幕,崭新的一章开始了,只是故事的主线不变,还是同一本书:我的素食之旅。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澳大利亚意味着绵延无尽的沙滩,一望无际的蔚蓝天空,广袤无垠的土地,还有可爱的考拉熊和袋鼠。斯蒂芬安排我和澳洲著名的素食厨艺大师库尔玛见了面,这样我便感受了一下墨尔本的素食环境。

我们在市场上搜寻最好的蔬菜、水果、谷物、坚果、香料、奶制品、米饭、烹饪油、橄榄油还有各种各样的干货。库尔玛说:“对一位厨师而言,要寻找最佳原料,烹饪的过程实际上从买菜备料就开始啦。必须买新鲜的时令菜,最好是有机的。如果有必要,还得咬一口尝尝,看看质量是不是真有看上去的那么好。”我们在普兰市场里吃午饭,那里展示着世界上的食物精品。

“墨尔本是一个多元化的大都市,是全世界的饭店之都。但是,素食的地方却很少。”库尔玛咬了一口香脆可口的法拉福菜丸子,又往嘴里送了一勺希腊沙拉。歌帕素餐厅就坐落在城市的中心地带。午餐时间,购物者和写字楼里的白领熙熙攘攘,四处寻找饭菜可口的地方。

印度人、希腊人、黎巴嫩人、意大利人、中国人和法国人占据了街道的每一个拐角,就为了在这短短的一小时里,可以稍微品尝一下故土的滋味。在歌帕餐厅,我们把整个世界带入到一个汇聚着味道、色彩和创意的厨房中。

图片

一周的每一天,客人们都会惊喜地发现新的菜谱。菠菜馅饼、脆饼、豆腐串、香米饭、焗烤通心粉、奶酪糕、布丁和印度咖喱菜装饰着午餐自助台。这里少了巴黎精致典雅的情调,却多了友好亲切的温暖氛围,这是我从未遇到过的。他们说澳洲人非常包容随和,他们热爱生活,尊重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信仰。有的人甚至悄悄对我说:“要是我老婆能做出这么好吃的菜就好啦。”

库尔玛是这些美食背后的灵感,他给予了巨大的帮助。他的人生之旅和我相似:努力寻找与大自然的和谐之道,找寻一种能将烹饪与所爱之人共同分享的媒介。

对于人类为何有心屠杀亿万无辜的动物并且出售它们的肉体这个事实,他和我一样,百思不得其解。他常引用保罗·麦卡锡的话说:“要是屠宰场装上玻璃墙,人人都会变成素食者。”

每次想到屠杀动物对这个星球造成的巨大影响,我就感到不寒而栗。为了吃肉,成百万上千万公顷的土地被用来饲养动物,河流干枯,森林被砍伐殆尽并转变成农田,动物被残忍地虐杀,肉里充满了化学药剂,还有各种各样的癌症,这一切都仅仅是为了舌头上的那一点点满足,却绝对和营养无关。

图片

这不是什么美好的景象。每当我想到动物的痛苦和给人类社会造成的悲剧,我就感到非常伤感。素食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节食、美容和健康的感觉;更重要的是,伦理道德以及人类对于弱小生物的怜悯之心,地球的健康,生存和生存的权利,对大自然母亲的尊重,对于可以不必诉诸暴力即获得丰富食物的感恩之情。”

“大多数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在你看来还算不错吧?”大海问道。

“在我看来,中国的传统生活方式和讲究新鲜多样的饮食习惯真的很不错。

事实上,回想起来,我1993年第一次来中国时,对这里的居民、传统、文化还有菜市场新鲜的食物,真可以称得上是一见钟情。青菜、菠菜还有各种各样的绿叶菜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还有新鲜的手工面条,冒着热气的豆腐、馒头和饺子馅饼。中国和印度中东一样,街头小吃丰富得很。

我花了一年的时间乘火车硬卧游历中国各地,骑着自行车在城市里到处转悠。可是多年之后的现在,这些公路却被豪华轿车给占领了。

从四川到昆明,从成都武汉一路北上到呼和浩特和北京,我随处享受着当地美食,让我惊叹的是中华美食中居然有那么多的素食。西安的集市上琳琅满目的都是鲜美无比的各式果干、坚果、面饼和糕点。

重庆诞生了火锅,这种神仙也向往的食物集中体现了举世闻名的川菜香料丰富的特色:酸甜麻辣,热辣咸香,一口气吃到舌头发麻。对我来说,每到一个地方,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当地的特色素食。

图片

二十年来,我拜访了中国各地,深深被中国美食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博大所吸引,终于,我选择在这里安家。但是,我可不想和天南海北这些出色的中国厨师较量,我要对中国的新式餐桌和中国人的味蕾做出我个人独特的贡献。

因此,我拿着一篮子的好玩意儿来到这个充满魅力的国家,里面装着我四十年来在许多优秀的餐厅中所累积的经验,还有烹饪培训课、婚宴、节日宴会,还有关于素食及生活方式的讲座等等。在中国,对国际化的健康食品的需求每天都在增加。对于那些寻觅生命中的快乐和意义的人而言,各国的风味素食正在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

“我觉得你的旅程真令人不可思议,把你的经历和体验快些和我们分享吧,让中国人更好地意识到,吃什么,如何吃,特别是现在的新一代。”大海说。

图片

最后,我们的甜品出人意料地着陆在客人们的盘子里,激起一片惊喜满足的呼声: 这是一种松软的热布丁,用粗粒面粉做成,混合着清香的姜丝、橙皮丝和葡萄干,边上是大大一勺撒着藏红花的浓厚醇香的自制酸奶。笑容弥漫在脸上了,眼睛欢快地转动起来了,味蕾在感官的忙碌中沉溺。

我们的客人是来讨论一档类似于“天下素食”的电视纪录片的,想法是以素食为主线,遍游全国各地,发现当地的素食美味。可这会儿,他们都懒懒地靠在沙发上,开始默不作声地进入漫长的消化期。一杯新鲜的薄荷柠檬茶及时解救了他们。

我在围裙里擦干手,拂了一下前额,心里想,或许我将来有机会能通过国际化的美食向中国人呈现一个享受素食的世界。

现在,异域的文化更多地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了,我要鼓励中国人回归健康温暖的家庭餐桌,无需掠夺其它的生命,仅仅通过健康营养的食物就逐步培养起爱心和仁慈心,去觉悟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之道。丰富多彩的多样性能让人享受快乐,而素食恰恰可以集中地体现这点。难度不是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