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启动!江西一地首次“寻宝”

 都市现场 2022-06-07 发布于江西

6月7日上午,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综合科考在南昌启动。

本次科考由江西省林业局主办,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国家林草局西南调查规划院共同承办,将通过为期一年的初步考察,基本摸清江西片区资源本底状况。这也是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去年十月正式设立以来的首次规模科学考察。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 范强勇:武夷山国家公园建立以后,江西(片区)范围一共是279平方公里,我们原来保护区是160平方公里,实际上增加了119平方公里,在这新增范围内,从来没有开展过科考,所以这次的科考是一项重点工作,为的就是把这个基础数据了解清楚。

本轮调查正式开始后,预计投入30人左右的技术力量,对不同的野生动植物类群进行详细调查,主要任务是摸清江西片区范围内的植被、维管束植物、兽类、鸟类和两栖爬行等类群的规模及分布,重点关注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等核心资源,将在年底形成综合科考报告。

后期,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还将推进二期、三期综合或专题科考项目,通过持续互补的考察,建立国家公园生物信息数字化平台,完善生态保护治理体系,提升管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

珍稀植物王国 奇禽异兽天堂

武夷山国家公园跨福建、江西两省,拥有世界同纬度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是黑麂、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国内重要的分布区,拥有极高的物种保护价值和栖息地保护价值。它不仅是闽赣两省的财富,更是全人类的瑰宝。

黑熊

毛冠鹿

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位于上饶市铅山县南部,武夷山脉北段的西北坡,总面积279平方公里。从省级保护区、国家级保护区,再到国家公园,通过四十余年来的悉心管护,江西武夷山的森林覆盖率从85%到现在稳定在96%以上,野生动物栖息地得到全面保护和恢复。进入国家公园时代,武夷山又持续刷新生物多样性记录。自去年以来,陆续在江西片区发现了孟闻琴蛙、武夷山刺突蛛等多个新物种,为国家公园的物种名录增添了新成员。

黄腹角雉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 范强勇:现在所有的栖息物种增多,栖息范围也增加,比如说旗舰物种黄腹角雉,原来发现的时候是在900米的高山上,而去年在500米水库的范围内我们就发现有黄腹角雉,充分说明它的栖息范围扩大了,它的种群数量也增加了,从开始的100只左右,到现在有五到八百只。

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

未来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产品、生态科普教育

目前,江西片区与福建片区通过共享共管共治,建立每年一次的两省联席会议机制,促进江西省跨区域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产品、生态科普教育。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 范强勇:首先空、天、地一体化管理系统要加强,通过电子设备来加强对国家公园范围的管理。其次我们准备把武夷山江西片区这边的茶叶打造出来,同样的茶叶,在江西和福建这两块的价格差异却高达5到10倍,我们要尽量缩短这个差距,让我们江西的产品能走出去。

下一步,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还将划定部分区域,对公众开放。


来源|都市现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