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9年,熊向晖见到周总理,解开多年疑惑:胡宗南为何不拆穿自己

 yezhu8888 2022-06-08 发布于广东

1949年4月底,在美国留学的熊向晖接到中共中央转来的指示,让他到香港《华商报》找章汉夫。此前,熊向晖在纽约一家华侨餐馆做了几个月的勤杂工,攒够了路费。当他站在去往香港的客轮甲板上,看着海浪回忆往事,总感觉到不可思议。特别是王石坚被捕,他在西安的住处被搜查,而他跟妻子竟都安然无事。

熊向晖是周恩来在抗战初期,安插在胡宗南身边的一枚闲棋冷子。基于周总理对胡宗南的了解,特意挑选的熊向晖,他的家世背景、思想学识,都完美契合胡宗南的偏好。因此,他很顺利就进入胡宗南办的青年战地服务团并引起其注意,被胡宗南亲自送到黄埔军校七分校,毕业后更是直接被任命为胡的侍从副官、机要秘书。

在胡宗南身边,熊向晖至少发挥了两次至关重要的作用,两次都是挽救了全党的生死存亡之举。

文章图片1

1943年,蒋介石得知共产国际解散,想要趁机一举消灭共产党。于是,他试图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全国抗日的背景下,命令胡宗南出兵闪击延安。胡宗南大军在抗战期间,大多数时间在陕甘宁边区担任封锁任务,难以在抗日战场上发挥作用,于是将袭击延安当做难得的立“盖世功勋”的机会,表现得十分积极。

胡宗南甚至将原本担负河防,防止日寇西渡黄河的部队都调过来执行任务。一旦蒋介石、胡宗南的阴谋得逞,后果将不堪设想。熊向晖冒着巨大的风险,将消息通知到了延安。党中央得知后,决定将计就计,直接将蒋介石的密谋公开,还通知了苏联、美国方面。蒋介石见状不得不放弃了这一计划,因为他一旦继续进攻延安,必然会背上强烈的骂名,不顾抗战局势。尽管蒋介石窝了一肚子火,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还是不得不放弃了这一计划。

到了1947年3月,悍然发动内战的蒋介石将延安作为重点攻击目标,又一次命令胡宗南大军闪击延安。这一次,又是熊向晖将蒋介石跟胡宗南的作战方案全都记在脑子里,再将情报传到了延安。根据情报,毛主席及中央机关全部提前转移,当地群众能转移的也都转移了,胡宗南大军进入,得到一座空城。

此外,他还将胡宗南的无线电侧向能力转达给了党中央,这一新能力,可以让胡宗南掌握我军的指挥机构所在地。周恩来在获得这些重要消息后,果断调整了通讯方式,改为小电台转发大电台。毛主席得以在陕北牵着胡宗南的鼻子走,用蘑菇战术将胡部大军拖累拖垮。

为此,毛主席大赞熊向晖,称其一个人顶得上几个师。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说蒋介石的命令还没下达,毛主席就先知道了,其中最主要的功劳就是熊向晖。

文章图片2

熊向晖(左)跟胡宗南(中)合影

王石坚是资深地下工作者,1941年夏天,他被延安中央社会部派到西安从事情报工作,具体的说就是与熊向晖、申健、陈忠经等地下情报人员取得联络,发展组织、搜集情报。事实证明,王石坚在情报工作方面的确实做出了很好的成绩,从1941年到1947年他第二次被捕为止,6年间,他建立起了一个以西安为中心,连结北平、保定、沈阳、兰州等地的高层次情报网络,为延安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各类情报。

也就是说,王石坚是熊向晖的“上线”,熊向晖那些重要情报,全部都是通过王石坚的渠道,源源不断送往延安的。当熊向晖的妻子谌筱华从南京到西安时,他们夫妻俩就住在王石坚住处的后院。

1947年9月,设在北平顺天府东街的王石坚系统秘密电台被国民党特务机关破获,报务员李政宣叛变,敌特机关通过逆用这部秘密电台,掌握了西安情报组织的情况,王石坚因此被捕。当时,熊向晖已经被胡宗南送去了美国留学,而谌筱华因为待产留在南京母亲家待产。国民党的特务们将他们的住所抄了个遍,全部的衣服、信封信笺全部都被搜走了。

谌筱华担心熊向晖的安全,而熊向晖更担心谌筱华。可奇怪的是,一直到熊向晖在美国取得西储大学社会科学硕士学位,一直到蒋介石集团一溃千里,夫妻俩始终都相安无事。

文章图片3

熊向晖在美国获得硕士学位

随着革命无限接近胜利,熊向晖终于也能回归了。他到了香港,却没有找到章汉夫,几天后才等来乔冠华。紧接着坐船到天津,却因为“湖北号”跟“湖南号”搞混了,原定接他的人与他擦肩而过。

无奈之下,熊向晖只能独自去了当时的北平,想要找组织,可他在党的领导人中,只认识周恩来、董必武,实在不知道上哪儿找。最后还是在报纸上看到老友蒋南翔的消息,才终于有门可找了。当年熊向晖被选定到胡宗南身边,就是蒋南翔根据周总理的要求而推荐的他。从蒋南翔嘴里得知,做他们这项工作的,都归社会部部长李克农管。

蒋南翔将熊向晖的情况转达给李克农后,第二天,就有罗青长登门会面。罗青长告诉他,进入北平后,查获大批敌特档案,找到王石坚被捕经过和全部审讯记录。王石坚没有招供熊向晖等人的真实身份,只说是利用他们。

这就是熊向晖没有“暴露”的原因吗?以国民党特务的凶残,向来都是宁可错杀一千,不愿放过一人,熊向晖都已经住到了王石坚家后院,关系自然非同一般。这样的理由显然也不能完全站住脚,那究竟是为什么呢?

1949年7月间的一天 ,罗青长领着熊向晖去见周总理。周总理非常高兴,连称“终于在胜利以后见面了”,并跟他讲了很多党中央毛主席根据他的情报,牵着胡宗南鼻子走的故事。

周总理说:“西安的情报工作做得很成功,你做了努力。在我们党的情报工作中,李克农、钱壮飞、胡底可以说是'前三杰’,你们三人(熊向晖、陈忠经、申健),可以说是'后三杰’,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都为保卫党中央做了贡献。毛主席曾设想,如果发勋章,也要发给你们。”

周总理还谈到了王石坚,他说:“王石坚被捕,(李)克农很担心你们三人的安全,我倒不那么担心。”听周总理这样说,熊向晖心头一震,莫不是要给自己解惑了?

周总理认为,王石坚的事,是保密局系统的人搞的,蒋介石不会马上知道。从戴笠时代起,相延下来的郑介民、毛人凤,都跟胡宗南有很深的关系,他们唇齿相依。胡宗南一定会压住。王石坚没有供出熊向晖等人的真实身份,那当然好,其实供不供,无关紧要。

王石坚是靠陈忠经的掩护,才站住脚的,而熊向晖结婚后更是住在王石坚家中,事发后东西都被抄走,这也是明摆着的事。王石坚说是利用他们,鬼才相信。蒋介石的特务们,有了这些线索,还能放过立功的机会?

文章图片4

事情的真相是,即便王石坚招供,胡宗南也会让保密局保他的驾。当然,胡宗南这样做并不是因为爱护谁,而是为了他自己。共产党员在他身边潜伏了这么多年,胡宗南的一切重要文稿,基本上都出自熊向晖的手,他跟蒋介石之间的机密文件,从来不避着熊向晖。他还请蒋经国给熊向晖证婚,推荐熊向晖去美国留学,甚至攻打延安时都带着熊向晖。这要让蒋介石知道,那还得了?

这事一旦捅出去,蒋介石不可能饶得了他,陈诚那些跟他有矛盾的人也必定会落井下石。周总理对胡宗南的了解非常之深,不然也不会如此精准挑选出熊向晖这样的完美潜伏人才。他知道胡宗南心里有数,不敢声张,必定会压着顶着,还会否认,因此他根本就不担心熊向晖等人的安全。

这番推论,是周总理于1949年7月份对熊向晖说的。30多年后,原军统特务头子沈醉的《军统内幕》出版,里面有这样一段:

“1947年秋冬间,我曾去西安见过胡宗南,那是为了处理军统在西安几万包面粉的事。我在西安处理面粉时,保密局行动处处长叶翔之正在西安搜捕中共地下党组织。在清理出来的线索中,发现胡宗南的秘书和他的西北通讯社的负责人当中有共产党员,已经活动了多年。

叶翔之认为,这事关系胡宗南的声誉很大,问我应该如何处理。我建议他向毛人凤请示,估计一天之内就可以得到答复。第二天,毛人凤复电指示,说涉及胡部下的问题,应先向胡详细报告,有关案卷都可以送他去看。

胡宗南对此的确大吃一惊,这个死要面子的人,听说自己的亲信中居然有了共产党,脸都气得发青。他立刻决定将所有涉及他部下的几个人都由他自行处理,要叶翔之不必过问。连向蒋介石报告时,也应当把这几个人另外列出来,千万不能让蒋介石知道。”

文章图片5

沈醉

沈醉这段回忆,可以说是为周总理当年的推论,做出了完美的佐证。对于胡宗南,他确实还是了解得非常透彻的。而在他看来,真正让他担心熊向晖安全的,是1946年不小心将一个小本子丢在马歇尔的专机上。

那天,周总理乘坐美国驻华军调特使马歇尔的专机去延安,在延安返回南京时,因为极度疲劳在飞机上打了一个盹,不慎把装在衬衣口袋里的一个小本子掉在专机上了。小本上不但有熊向晖在南京的住址,而且还在住址旁边标注了一个“熊”字。虽然第二天本子就被马歇尔的副官送回,但他担心拍了照。

周总理估计得一点都没错,马歇尔无意中获得这个小本子后,立刻用相机拍了照,同时还密派特工去摸了熊向晖的底牌。马歇尔拿着打探来的情报去见了蒋介石,蒋介石一见到这个美国客人,就滔滔不绝谈起他的“反共大计”。

至于马歇尔说起要提供一份情报,蒋介石更是表现得不屑一顾,竟面无表情地说,国民党非常需要美国方面的经援和军援,但基本不需要情报方面的帮助.因为国民党有世界一流的情报系统。蒋介石为了证实自己的情报力量,还滔滔不绝地说:“当年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情报系统还蒙在鼓里时,戴笠就侦悉了这个绝密情报,如果当年美国能重视戴笠提供的情报,日军偷袭珍珠港也不至于得逞。”

马歇尔听了蒋介石这番话,暗忖,在今天这个氛围下,将情报送给蒋介石显然是不合适的。于是。马歇尔怀揣情报告辞了。马歇尔拜会蒋介石的消息通过内线传入周公馆后,周恩来根据国民党方面的动态,估计马歇尔还没有向蒋介石“出卖”熊向晖。

文章图片6

周总理跟马歇尔合影

周总理灵机一动,立刻派人去约好友傅泾波喝咖啡,并“顺便”送给傅泾波几张戏票。傅泾波是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私人秘书和助理,他将戏票转送给了上司司徒雷登。3天后,司徒雷登借花献佛,邀请马歇尔去南京中央大戏院观看经典京剧《群英会》。马歇尔的汉学造诣虽逊于司徒雷登这个“中国通”。但也达到了相当水准,所以当他看到剧中的《蒋干盗书》一折时,触景生情,喟叹不已。

马歇尔猜疑自己也是“蒋干”,惊出一身冷汗。他暗想,周恩来平常行事是何等谨慎,怎么可能将机密本遗失在美国人的飞机上。即使周恩来一时大意将机密本遗失,为何当天不派人来取,而是由自己翌日派人送去。

再者,如果这个小本子真是机密本,为何当他派人送上门时,周恩来没有及时放进保险箱,而是随手扔在桌上。这一连串的疑问使马歇尔开始怀疑并否定自己当初的判断。他暗自庆幸,幸亏自己没有把机密本的影印件交给蒋介石,否则自己真成了现代“蒋干”,若传扬出去,岂不贻笑大方?

就这样,熊向晖有惊无险渡过一关,之后仍一直跟随在胡宗南身边,为解放军提供大量重要情报,直到1947年去美国留学。

11月5日.周恩来总理在勤政殿设宴招待国民党原和谈代表张治中、邵力子、刘斐等人,熊向晖应邀出席。席间,张治中看到熊向晖颇为诧异:“这不是熊老弟么?你也起义了?”周总理解释道:“他不是起义。是归队。”客人们全都愕然。

文章图片7

年轻时的熊向晖

接着,总理就向客人们“公开一个秘密”,指着熊向晖说:他是1936年入党的共产党员.是我们派他到胡宗南那里去的。客人们顿时大为惊讶。刘裴原是国防部次长,便说:“真想不到,难怪胡宗南总打败仗。”总理说:“蒋介石的作战命令还没有下达到军长,毛主席就先看见了。”

张治中说:“我早知道蒋介石在军事上、政治上都远不是共产党的对手,今天才知道,在情报上他也远远不是共产党的对手。蒋介石的特务如狼似虎、胡作非为、花天酒地,哪有像熊老弟这样的人。”

总理还说,我今天向大家讲出来,希望文白(张治中字文白)先生方便时转告蒋介石,让他知道来龙去脉,还请劝他改弦易辙,反共是自取灭亡,反攻是痴心妄想,劝他不要反动到底。我们对他还寄予期望。

总理还补充说:那时国共合作,熊向晖同志是去帮助胡宗南抗日的,但蒋介石、胡宗南要打内战,逼得我们不得不如此呀!最后又指着熊向晖说:今天向你们公开这个秘密,还有一层意思,以后要他在外交方面做些事情,你们都是熟人,是给你们打个招呼,免得误会。

其实,这次宴会是中共的又一次重大的战略行动,而一切都是在不经意间的樽杯相碰之中完成的。熊向晖的这次出场又一次立了奇功,只不过连他自己事前也一点都不知道而已。

原来,当时解放军正在解放大西南,胡宗南跟宋希濂两个手握重兵的将领联名向蒋介石建议,将部队撤到滇缅边境。若是那样,必定会留下重大隐患。而让蒋介石对胡宗南心生怀疑,无疑是阻止这一情况发生的重要推力。

建国后,熊向晖的女儿曾经问过父亲一个有趣的问题:“周恩来对你有知遇之恩,而胡宗南也对你不薄,你为什么对共产党始终忠诚不二,难道就没有想到一直追随胡宗南,平步青云吗?”熊向晖说他始终没有动摇,一来是因为共产主义的信仰很早就深植在心中;二来,胡宗南的人格魅力和周恩来相比,还是有太大的差距。

文章图片8

熊向晖晚年

参考资料

《我的外交情报生涯》,熊向晖,中信出版集团

《中共秘密战线的骁将熊向晖》,沙平,党史文苑

《周恩来借用“蒋干盗书”巧救熊向晖》,王春华,湖北档案

《十大卧底将军》,胡兆才,上海人民出版社

《马歇尔未出卖熊向晖之谜》,王庆顺,钟山风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