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ASCO | 瑞维鲁胺联合ADT对比比卡鲁胺联合ADT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III期临床研究

 成靖 2022-06-08 发布于辽宁

2022-06-07 00:24·壹生
2022ASCO | 瑞维鲁胺联合ADT对比比卡鲁胺联合ADT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III期临床研究

前列腺癌是全球范围内男性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死亡率排名第五的癌种,占全球新诊断癌症总数的14.1%和男性癌症死亡总数的6.8%。中国的前列腺癌发病率为15.6/10万,且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1],多数患者初诊时已发生转移,预后不佳。

在刚刚结束的2022ASCO上,瑞维鲁胺III期研究——CHART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磅发布,为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01 研究背景

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具有雄激素依赖性,由于雄激素受体(AR)信号通路的持续激活,即使患者接受了去势疗法,仍不可避免地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且更容易出现转移,而转移性前列腺癌的五年生存率不足30%[2]。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以新型内分泌治疗为主,二代AR拮抗剂可以有效地延缓进入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时间,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然而,FDA已批准的两类二代AR拮抗剂恩扎卢胺与阿帕他胺,被报告存在癫痫、乏力和皮疹的安全风险。

瑞维鲁胺(SHR3680)是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全新二代AR拮抗剂,其创新性的分子结构引入了双羟基可提高亲水性,具有更高的血浆暴露量和更低的血脑屏障透过率。I/II期研究表明,瑞维鲁胺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在mCRPC患者临床试验的所有剂量均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CHART研究[3]是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的III期临床试验,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牵头进行,在全球共有72家参研中心,包括22家欧洲中心。这项研究比较了瑞维鲁胺联合ADT对比比卡鲁胺联合ADT在高瘤负荷mHSP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设计

研究入组患者为高瘤负荷的mHSPC,主要纳入标准为:年龄≧18岁,男性,体力状况ECOG评分0~1分;确诊为高瘤负荷mHSPC,即存在4个及以上的骨转移灶(至少一个在脊柱或骨盆以外)或内脏转移;既往未接受过ADT、化疗、手术或局部治疗(以下情况除外:接受单纯ADT或ADT联合一代AR拮抗剂治疗≤3个月;针对转移灶导致的症状,在临床研究至少4周前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或单一疗程姑息性放疗或手术)。

患者按照1:1随机分配接受240mg瑞维鲁胺或50mg比卡鲁胺每日1次口服给药,持续用药直至疾病进展(包括临床进展伴PSA进展)或不可耐受。患者同时接受GnRHa药物治疗或既往接受过双侧睾丸切除术。

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独立评审委员会(IRC)评估的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和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包括研究者评估的rPFS、至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进展时间、至下次骨相关事件(包括骨折、脊髓压迫、针对骨骼的放疗或手术)时间、至下次抗前列腺癌治疗开始时间、客观缓解率和安全性终点。探索性终点包括PSA应答率(定义为第12周末的PSA90)、PSA未检出率和患者报告结局。

03 研究结果

基线特征:从2018年6月28日起,共纳入654例患者,其中瑞维鲁胺组326例,比卡鲁胺组328例,两组的基线特征基本相当,均衡可比。中位年龄均为69.0周岁,两组的中国人群占比均为90%以上(90.5% vs 90.2%)。

2022ASCO | 瑞维鲁胺联合ADT对比比卡鲁胺联合ADT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III期临床研究

表1. 基线特征

rPFS方面,截至2021年5月16日,瑞维鲁胺组与比卡鲁胺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2.1与20.4个月。IRC评估的两组24个月rPFS率分别为72.3%与50.0%,相较于比卡鲁胺组,瑞维鲁胺组患者的rPFS显著延长,发生影像学进展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56%(NR vs 25.1个月,HR=0.44,95%Cl 0.33-0.58,p<0.0001)(图1)。

2022ASCO | 瑞维鲁胺联合ADT对比比卡鲁胺联合ADT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III期临床研究

图1. 期中分析时两组患者的rPFS对比

数据截止:2021年5月16日

截至2022年2月28日,IRC评估的瑞维鲁胺组与比卡鲁胺组的中位rPFS数据更新,相较于比卡鲁胺组,瑞维鲁胺组患者发生影像学进展或死亡的风险降低54% (NR vs 23.5个月,HR=0.46,95%Cl 0.36-0.60)。

OS方面,截至2022年2月28日,瑞维鲁胺组与比卡鲁胺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30.5和27.5个月24个月OS率分别为81.6%与70.3%,瑞维鲁胺组患者的OS显著延长,死亡风险降低了42%(NR vs NR,HR=0.58,95% Cl 0.44-0.77,p=0.0001)(图2)。

2022ASCO | 瑞维鲁胺联合ADT对比比卡鲁胺联合ADT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III期临床研究

图2. 期中分析时两组患者 OS 对比

数据截止:2022年2月28日

此外,在次要终点方面,截至2022年2月28日,相较于比卡鲁胺组,瑞维鲁胺组研究者评估的rPFS(HR 0.39,95% CI 0.30-0.50)、至PSA进展时间(HR 0.21,95% CI 0.16-0.27)、至下次骨相关事件时间(HR 0.65,95% CI 0.50-0.84)、至下次抗前列腺癌治疗开始时间(HR 0.33,95% CI 0.26-0.41)均获益明显。瑞维鲁胺组的客观缓解率为81.0%,高于比卡鲁胺组13.0%(95% CI 3.6-22.4)。

探索性终点方面,瑞维鲁胺组的第12周末PSA90较比卡鲁胺组提高15.5%(94.4% vs 78.9%,95% Cl 7.8-23.2),PSA未检出率(PSA≤0.2 ng/mL)较比卡鲁胺组提高35.2%(68.7% vs 33.5%,95% Cl 28.0-42.4)。随访期间,瑞维鲁胺组FACT-P生存质量评分整体高于比卡鲁胺组(图3)。

2022ASCO | 瑞维鲁胺联合ADT对比比卡鲁胺联合ADT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III期临床研究

图3. 随访期间FACT-P生存质量评分

数据截止:2022年2月28日

在安全性方面,瑞维鲁胺组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导致的死亡发生,比卡鲁胺组则有1例。瑞维鲁胺组3级及以上的TRAE发生率为20.7%,比卡鲁胺组为14.5%。瑞维鲁胺组最常见的TRAE为体重增加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生率分别为46.7%和27.9%(图4)。

2022ASCO | 瑞维鲁胺联合ADT对比比卡鲁胺联合ADT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III期临床研究

图4. 随访期间发生率≥5%的TRAE统计

数据截止:2022年2月28日

2022ASCO | 瑞维鲁胺联合ADT对比比卡鲁胺联合ADT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III期临床研究

图5. ASCO年会现场讨论环节图

04 总 结

CHART研究结果表明,瑞维鲁胺联合ADT可显著延长高瘤负荷的mHSPC患者的总生存期,并显著降低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与I/ II期临床试验结果一致的是,瑞维鲁胺导致包括乏力和皮疹在内的严重AE发生率相对较低,无任何级别的癫痫发生。这些令人鼓舞的结果表明,瑞维鲁胺联合ADT将非常有希望成为高瘤负荷mHSPC的标准治疗。

本研究纳入的大部分患者为中国人群,患者体力评分、Gleason评分更差,内脏转移、骨转移更多;并且本研究使用的对照药物比卡鲁胺为中国临床广泛用于治疗mHSPC的常用药物,更具有针对中国人群的临床指导价值。瑞维鲁胺III期临床试验的成功,填补了中国原研二代AR拮抗剂的空白,实现了二代AR拮抗剂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新突破。

瑞维鲁胺在2021年7月宣布取得阳性结果后,于同年8月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并于同年10月28日纳入优先审评,预计将于近期获批上市。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国产创新药瑞维鲁胺可以为中国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带来更有效、更安全、更具有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的治疗新选择。

参考资料

[1] Sung H, et al.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21, 71(3):209-249.

[2]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 2018版转移性前列腺癌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J] .中华外科杂志,2018,56 (9): 646-652.

[3] 2022 ASCO, Oral Abstract Session 50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