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林读史杂想随笔之原创精品文章汇集(2016-2017)

 木林随笔 2022-06-08 发布于陕西

自从选择了法律学习,尤其是道路交通事故类法律知识的学习之后,木林便与读史随笔小文章彻底告别了!

年龄不饶人,精力也没有以前充沛了!

分享此文,怀念曾经逝去的读史日子,可能再也不写历史随笔类小文章了

木林读史杂想随笔之精品汇集

目 录

第一篇:一次迁都事件,竟引发了中国几千年的王位争夺序幕(周平王东迁事件给中国历史带来的影响)

第二篇:历史上有哪些小人物改变了历史走向,然后突然消失了?(三位在历史中没有留下名号的高人)

第三篇:解读 | 攻城最有效的方式是水淹,历史上唯独对这座城无效(奠定韩赵魏三家分晋格局的晋阳之战,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第四篇:探究 | 烛之武为什么能几句话就劝退秦师,这背后有何玄机?(“弼马温”烛之武只言片语退秦师背后的玄机)

第五篇:人物 | 廉颇、李牧两位超级战将,真的是毁在此小人手中吗?(从一个人就废掉了两位超级名将的郭开说起)

第六篇:探究 | 在六国之中,秦国为什么首先选择灭掉韩国?(秦国为什么最先消灭的会是韩国?)

第七篇:魏国为什么能够培养出那么多牛人,却都留不住他们?(战国时期的魏国,为什么能够培养出那么多的牛人?)

第八篇:【读史】廉颇:破五个记录,攻守兼备

第九篇:解读 | 没刀没枪的陈胜吴广为什么能够在大泽乡起义成功?(陈胜为什么能够在大泽乡起义成功?)

第十篇:“画蛇添足”这个成语,背后埋过一场刀兵!(“画蛇添足”这个故事曾阻止过一场刀兵,你信吗?)

第十一篇:从战国四大超级名将想到……

第十二篇:张孟谈:功成身退那是传说,能得善终才是本事

第一篇

一次迁都事件,竟引发了中国几千年的王位争夺序幕

(周平王东迁事件给中国历史带来的影响)

西周末年,周幽王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宠妾褒姒为后,以其子伯服为嗣。

公元前771年,屡受迫害的宜臼逃至申国母舅家后,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伐周,杀幽王、伯服于骊山下,西周覆灭。

申侯、鲁侯、许文公等诸侯拥立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

次年,因镐京及王畿遭战争破坏,周平王在晋、郑、秦和其他诸侯的帮助下,重建周王朝,将国都东迁于雒邑(今洛阳),以避戎寇,为东周之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平王东迁”事件。

从这件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周幽王因为烽火戏诸侯的荒唐故事,不仅将祖宗传承了275年历史的西周政权给弄没了,还让自己在这一年丢掉了性命。

按理说,周平王原本就是周幽王的儿子,原本就是那个能够名正言顺地继承王位的太子,在继位问题上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它都不可能给中国历史造成太大的影响。东周也是周,这个称呼只是后世为了区别而给的另外一个称呼而已,没有太多实质上的意义。

但是,回过头来再想,史学界之所以要将周朝以平王东迁为界而划分成两个朝代,肯定有着其深层次的含义。

公元前771年的那场大火在将西周国都镐京化成灰烬的同时,也向世人宣告着那个能让历代周天子唯我独尊时代的结束,一个全新的群雄纷争的时代,随着周平王东迁的脚步来临了,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对于周平王东迁这次事件,从它的发生到结束,有很多信息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继续探究,对我们依然有很多的启示意义,不妨我们试着分析一下,希望能给读者朋友们以启迪。

周平王为什么会东迁?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自己的一些归纳推测,我认为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从“天时”也就是当时的国内情况来看,周宣王末年,西北关中一带连年干旱,洛、泾、渭三河都干涸了,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同时,岐山一带又发生了地震和地崩灾害,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强大的自然灾害再加上周幽王这个荒唐天子做出的荒唐事,人们的第一反应这是上天对西周的惩罚,是天怒人怨的结果,于是谶言产生了,周太史伯阳父根据阴阳五行学说,推导出这是周将要灭亡的征兆,人心混乱的局面已经形成。

二是,从“地利”也就是当时西周行政中心镐京的地理位置来看,稍偏西北,靠近西戎。

当时西周王朝主要的威胁是来自于四周的少数民族,它们分别是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四面威胁中,西戎人他们自黄帝时就是炎黄族的劲敌,威慑系数最高,而西周的镐京又濒临西戎,经常遭到他们的侵扰。再加上这次的内外夹攻,西戎人在大肆抢掠了之后,又纵火将镐京烧成了一片焦土,已经无法重建。为了防止西戎入侵历史的重演,周平王决定将都城东移,迁到了西周时由周公营造的东都洛阳。

三是,从“人和”也就是周王室内部的矛盾来看,父子反目,众叛亲离。

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即位,这老大为了讨得美人一笑,都能做出了不惜动用烽火来戏弄诸侯们这么荒唐的事,那废申后而立褒姒为后,废太子宜臼而立褒姒之子伯服的事自然也不在话下,被逼无奈的申后带着儿子宜臼逃回了娘家申国。申侯一怒之下,申侯与缯国、犬戎联络,率兵进攻幽王。结果是,众叛亲离的周幽王被西戎人杀了。

周幽王死后,在镐京的附近主要有四股势力,除了西戎外,一股是秦的势力,一股是由虢公翰一伙拥立幽王子余臣为周携王的幽王残余势力,另一股就是由申侯联合鲁国、许国等其他有威望的诸侯共尊为周平王的旧太子宜臼势力。发展的前提是安全稳定,在西戎人退兵后,秦选择投靠周平王。之后,周携王与周平王这种二王并立的局面在镐京附近依然敌对僵持了十几年,这里已经成为了争夺的焦点,怎么能让人安居乐业般的生活?

平王东迁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几点影响:

一是,西周王朝在成康之治的鼎盛之后,南征荆楚的周昭王竟然不明不白的被淹死到了汉水里,周穆王时的徐国率九夷侵周,周懿王时戎狄交侵,在西周已经出现残喘的征兆的时候,胡作非为的昏君周厉王狠狠的给了它一脚,他儿子周宣王虽然有 “宣王中兴”的表现,不过那对于西周王朝来说,不过是一次回光返照罢了,宣王的荒唐儿子周幽王更将西周带进了坟墓。

后世子孙们的不精彩表现,让人们对周天子们的领导能力产生了怀疑,继而就会发出对领导权威的挑战。

再加上周平王在这次夺权中采用了借西戎少数民族之力不光彩手段,虽然夺权成功,但是却引狼入室;在诸侯国的帮助下才登上了王位,在这种君弱臣强的现状下,受窝囊气那肯定是少不了的。

王权的逐渐衰落,给地方诸侯提供了凭借自己的威望和实力站在历史中心舞台的机会,周天子也开始慢慢的变成了诸侯争战中的傀儡,东周王权已经是名不符实,空有其壳了。

二是,平王之前的周天子们,是按照传统的嫡长继承制顺理成章地坐到天子宝座上的,符合国家的文化传统,名正言顺,一般不会给那些有其他想法的臣子们提供可以利用的口实,也不会引起大的动荡。

幽王对这种秩序的破坏导致平王最终却是利用外戚和其他诸侯的势力,甚至是主要依靠了让中原人讨厌和害怕的少数民族势力,登上了天子宝座。

在周幽王被杀之后的十几年间,竟然还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局面,无意间给庶出的王室子弟们树起了一种可以通过非法的篡位走上正统的榜样,给权贵们提供了一种可以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法来挑战王位的新思路,真理的标准变了,有奶居然也能成娘;更可怕的是向普通民众传递出了造反有理、拳头就是道理、有枪就能成草头王的错误信号,变相的鼓励了蠢蠢欲动的草根民众,为草根民众通过多种手段寻求翻身解放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三是,平王东迁之前的周天子是华夏大地上名至实归的共主,实力比较强大,对封地的诸侯也很有震慑力。

而平王东迁之后,国力已衰,军力不振,经济困难,王室衰微,大片土地已分封给诸侯国,王室的土地仅仅方圆几百里,只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而已,周天子失去其天下共主的实力,再也没有能力能够约束住手下那些不安分的小兄弟们了。

按常理来看,东迁是周平王的无奈之举,是对天子权威的沉重打击,或许还是这些体面人为自己的无能找到的一个冠冕堂皇的掩饰说辞。

不过,政绩平庸的君主,不一定就是能力平庸的君主;没有做出成绩的君主,不一定就是没有远见卓识的君主;表面窝窝囊囊的君主,不一定就是昏聩无知的君主。

或许东迁,就是周平王的政治远见、隐忍功夫、灵活能力的体现,他不仅没有让祖宗的基业在自己手中完全的毁灭,还给后世的有为子孙们留下了翻盘的机会。

四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值得我们大家重视,那就是西周为什么没有像商朝那样被继起的诸侯所取代?

俗话说的好“脱了毛的凤凰不如鸡”,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虽然王权旁落,但周天子那种人神兼具的属性还没有完全的沦落,天子的任命依然是取得诸侯地位的正当途径。再加上封建宗法制度还没有完全解体,官吏世袭制还没有完全被打破,分封制造成的诸侯国泛滥,让一件原本很糟糕的事情反而出现的更多的牵制,结果是诸侯势力的相对平衡却让这个已经走到了尽头的周王朝有了残喘机会,依然又延续了几百年。

五是,在平王东迁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诸侯国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不少,襄公立国,在秦国的发展史上是个里程碑。

秦国这个长期镇守西垂,甚至被中原人鄙视为戎狄的弹丸小邦,在秦襄公这个有为领导的带领下,借助这次东迁的护送之功,也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不仅被授于了诸侯的地位,还获得了岐山以西这块当时农业最发达地区的统治权,秦人终于可以名下言顺地称呼自己的国家为秦国,秦国的历史也正式揭开,秦国图霸天下的大业正式拉开帷幕。

一个帝国的诞生绝非一时而起,想要坐拥天下又岂是儿戏之言?

秦国的崛起不是个人的崛起,而是一个民族的崛起,是一个民族从奴隶到贵族的成长过程。

大浪淘沙,万流归海。

谁又能想到,这个弹丸小秦国,经过十几代人的努力,历经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血雨腥风,承受了更多的辛酸和无奈,在公元前221年终于兼并了华夏大地,成为了大周王朝的继承人?

六是,自平王东迁后,王权的旁落,也导致了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继而也引发了诸侯权力旁落的问题,整个社会都将迎来一场“下克上”的巨变。

大动荡孕育着大变革,大变革激发着大创新,大创新促进着大发展,大发展汇集成大成果,大成果将引领到大统一。

中国历史从此将进入一个战火纷飞的大动荡时期,中国文化也即将迎来那个让世界瞩目的百家争鸣热潮,中国历史也即将进入了一个曾经令中国人血脉贲张、肆无忌惮、精彩绝伦、英雄辈出的新时代,中国也即将开始迈入从封建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过渡的伟大实践与探索时代。

【注:本文发表于2016-11-10,历史大学堂官方特邀作者:木林】

第二篇

历史上有哪些小人物改变了历史走向,然后突然消失了?

(三位在历史中没有留下名号的高人)

先问个问题,在重要历史事件中出现的那些,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都是名人吗?

我想这个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不管他们是正面还是反面,毕竟在成百上千年后进入了我们的眼里。

我想再继续问一个问题,那他们都有人名吗?

这个问题估计一时间还真不好回答,不过,也很容易找到例子。

在最普及的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里,就有有名无姓的貂婵,有姓无名的乔国老和大小乔,无名无姓的督邮。这个督邮,就是被张飞绑到柱子上用鞭子抽的那个领导,这里称呼的就是他的官名而不是人名。

我下面写的这三位历史人物,在正儿八经的史书里面是有记载的。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他们没有被历史记下名姓,只剩下了一个职业称谓!

第一个人物,一语惊醒梦中人的老樵夫。

公元前301年,齐、韩、魏三国联军入侵楚国。双方军队在水(bǐ)两岸扎营,楚军凭河死守。联军因为不知道河水的深浅,一直无法渡河,战争相持了有六个多月。两军僵持时,据说联军中有人听到山上传来一个樵夫看笑话般的吟唱,赶紧去请教。老樵夫很爽快地告诉他们,凡是没有楚军守卫的地方水就非常深,要是有楚军守卫的地方水一定非常浅。

一语道出天机,一言攻破天险。

醒悟过来的联军,趋着夜色强攻,楚军遭受重创。

这次战役因双方都在河边的沙滩上扎营列阵,史称其为“垂沙之战”。

第二个人物,化解齐国内部危机的采珠人。

大摆火牛阵的田单,因功高盖主,引起了以齐襄王为首的一些人的不舒服。一天,齐襄王在宫内自言自语的时候,无意间说出了心里话:“田单无所不用其极的收买人心,目的就是要图谋他的王位,不早一点防范,恐怕就要来不及了。”话说出口后,他就后悔了。

这时的历史记载出现的差异,有的说是在宫中,他身边当时有一个侍从,人称采珠人,他担心采珠人是田单安插在自己身边的心腹;有的说是在野外,看到山下有个人在串珠,就把他叫过来问听到他的说话没?采珠人出奇大胆的回答他,什么都听到了。

齐襄王试探性的又问采珠人,既然你什么都听到了,你认为我应该怎么做?

采珠人告诉齐襄王,要顺水推舟化解困难,一方面,要大张旗鼓的嘉奖田单,让人们认为田单做好事,那是因为齐王教导的好,他是在替齐王做好事;另一方面,大张旗鼓的惩处那些进谗中伤的人,证明齐王与田单的和睦,人们就会将对田单的感恩戴德转移到齐王身上。齐襄王不仅听从的建议,还将表彰和赈济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战国策》载,齐国百姓都说:“田单之爱人,乃王之教泽也!”

第三个人物,片言竟使被俘赵王归的厮养人。

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武臣自立为赵王后,拒绝接受陈胜节制,开始与当时的燕军争地盘。喜剧性的是这个赵王武臣在外出时,竟然被燕军俘获。

燕军想拿他胁迫赵军割让土地,赵军拒绝,官方正式谈判陷入了僵局。

这时候,赵军中的一个厮养卒跑到燕将那里,给他分析了一通赵军内部形势,说:“被你们抓住的这个赵王根本不值钱,他被抓后最高兴的是张耳、陈馀,他们俩才是赵军中真正的老大。他们俩人早都想称王了,只是因为时机不成熟。现在赵地已经降服,他们明着好像是想要回赵王,实际是想借你们的手杀了赵王后能自立为王,然后再打着给赵王复仇的旗号来攻燕,燕国很快就会灭亡了。”

燕将信服,于是释放了赵王武臣。

看完这三个人的故事之后,我心里也有了很多的迷惑。

这几个人,在历史中是不是真的存在,是确实没有呢还是当事人们不愿意要这份功劳?

也不知道这段时期的史官们是干什么的,他们在这些人干成了常人无法干成的大事后,为什么就没有记下他们的姓名?

这些事件中,为什么没有出现谋臣辩士的身影,而要用老樵夫、采珠人、伙夫来指点迷津、智言劝谏、只身求俘?

如果说他们真的是很无意的做出这些事情,那事情的结果确实无法让人想像,他们出现在了应该出现的场合,随后也像风一样的消失了,为什么就没有了后续的故事呢?

这么普通的身份,为什么就没有人来冒领他们的功劳……确实值得斟酌推敲。

一是,这三个人的身份有可能是真实的。

山外有山,人上有人。他们可能是一些普通人,但绝不是一个凡人。

从外在的身份上确实不能直接地看出个人的真实才智,谁都会有走背运的时候,绝大多数的能人异士开始时也都不是声位显赫。

从老樵夫来讲,他可能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樵夫,对当地的地形地貌情况很熟悉,尤其是对水的深浅位置很熟悉,是一个爱看热闹、爱说闲话、爱惹是非之人,一方面可能是无意识的戏说讥笑,无意中指点了联军;另一方面,可能就是故意的为了获得利益,在重金厚礼引诱之下,说出了这个情况。

从采珠人来讲,他肯定不是普通的采珠人,否则怎么能近得了齐襄王身,退一万步来讲,如果真的是普通的采珠人,那这个没有一点城府和政治敏锐性的齐襄王确实也太亲民了吧,不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难道要拿上大喇叭,在胸口的白T恤上喷上类似于“田单,老子不怕你夺权”样的图案、字母或文字,在全国搞宣示性的巡游吗?

从厮养卒来讲,他的身份我还是信赖的,能人不能及时被当做能人用的事情经常在发生,韩信不也曾经当过执戟郎,薛仁贵也当过伙头军,战神白起也是从大头兵一步步干起来的,这个伙夫他抓住了时机,通过毛遂自荐方式,让自己成就了一番功业。

二是,这三个人的出现又很值得人们怀疑。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从老樵夫来看,为什么这次两军对阵,没有显现多少机谋,就是在那一块硬拼硬打,争勇斗狠?看到的血流成河,看到的是浮尸漂橹。能看出两军对阵之焦点所在,应该不是平常人,因为这种交战的地方,平常躲还来不及呢,怎么还会去主动的凑上去看热闹,如果不是这两支军队太有绅士和职业精神,那解释就只能说明老樵夫就是一位隐士类的世外高人,借樵夫的身份,来为联军指点迷津,如《西游记》中吟唱指点孙悟空到达灵台方寸山的樵夫,既解决了问题,又保护了自己。

从采珠人来看,他可能就是一个托,或许是某位大臣或谋士教人装扮的,或许是从众多采珠人中精心挑选政审过的一个人。如果真是很随意出现在齐襄王身边的一个采珠人,那这种情况,确实让现代的人无法想像齐襄王的安危到底能不能保障,那历史中对齐襄王最后聪明仁慈的表现记载,肯定就是被美化和修改过的,他或许就是一个傀儡君王,他不这样做还能怎么样?

从厮养卒来看,他就是张耳和陈馀派去的以非官方名义表示官方意思的代表,这个厮养卒的水平不需要有多高,对形势不需要有多清,只要他能表达清楚意思就行,他仅仅就是是给燕军下最后通牒的人。这不是我的乱说,历史需要联系着看,我们看看武臣这个赵王之后的情况就很清楚了,第二年武臣就被部下李良杀了,之后张陈二人反目,紧跟着陈余拥立赵歇为赵王,再后来韩信杀陈赵,张耳被刘邦封为赵王。

三是,这三个人也不能排除被杜撰出来的可能。

有时有些话当事人自己是不能明说的,可他又很想让人知道,那就得找借口,就得借别人之口来说出自己的心事。

这种情况对于我们这些平常人来讲,当被别人问得哑口无言时,当实在找不出托词时,当自己对自己发表的意见实在不好说是自己说的时,当自己想为说这话的人打掩护时,就会很自然地说,有人说什么什么,那谁谁说什么什么,而这个有人、谁谁到底是谁,对方肯定是问不出来的。

当局者未必迷,旁观者也未必清。写到这里时,我想大胆的下个结论,如果说这些人不是主动隐世弃功的高人,不是那些很幸运的智者,那他们就可能是这段史实的记载者或传说者们,为了掩盖某种事实、推脱某种责任、出于某种动机、逃避某种不好的名声,从而给事件中杜撰了这些个原本就不存在的人物,更是假借无名无姓的樵夫、伙夫、采珠人,隐瞒了出谋划策的当事人。因为,他们还是留下了一些能引起人们疑心的蛛丝马迹!

徐志摩诗中有这样一句话:“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不管怎么说,在浩如烟海的史书记载中,像他们这样的人物虽然很少,但毕竟还是出现了,所以显得特别的稀缺,也给我们提供了可以自由遐想的空间。

如果我不写他们,忘记他们的人将会更多!

【注:本文发表于2016-11-30,历史大学堂官方特邀作者:木林】

第三篇

解读 | 攻城最有效的方式是水淹,历史上唯独对这座城无效

(奠定韩赵魏三家分晋格局的晋阳之战,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如果您看过《资治通鉴》,那就应该记得,司马光老先生给皇帝写的这本书,是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这件事开始写的,而韩、赵、魏三家就是曾经在晋国掌权的卿大夫,他们因为瓜分了晋国而立国。故此,宋末元初历史学家胡三省认为,天下大乱都是从三家分晋这儿发端的。韩、赵、魏三家分晋象征着历时258年的春秋历史的结束,而形成韩、赵、魏三家在晋国国内三足鼎立政治格局的晋阳之战,则开启了各诸侯国以武力争霸中原战争的序幕,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更被后世评说为曾经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场战争之一。

(一)我们先来简要的回顾一下发生在晋阳城的这场战争。

春秋晚期,当时的中原地区除过吴越两国在争斗外,其他诸侯国之间因为“向戌弭兵”换来了暂时的和平。

不过,各诸侯国内部的战争却接连不断,主要原因是,各诸侯国公室的衰落,导致绝大多数诸侯国国君的权力被本国国内的权臣们架空了,诸侯国之间的征伐战争也被各国内部卿大夫之间争权夺利的兼并战争暂时的取代了。

晋国也发生了国内卿大夫之间兼并这类事情,有势力的卿大夫从最初的十几个减到了六个,公元前458年,晋国以赵氏为首的智氏、韩氏、魏氏、范氏、中行氏之间发生了第一场以晋阳城为主战场的兼并战争,智韩魏赵四家消灭了范氏和中行氏,以智氏为首的晋国新一代掌权势力形成。

公元前457年,这四家竟然联合起来还将老大晋出公赶走,重新拥立了一个傀儡老大晋哀公。

欲望的无法满足必然会引发新的冲突,势力的均衡总是由强者来打破,如果用和平演变的方式能够实现的话那最好,否则那就用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战争来解决。

这四家也不是铁板一块,发生在这四家之间的争权战争在公元前455年拉开了帷幕,这次的主战场依然在晋阳城(我们应将其称为第二次晋阳之战,这就是我将要在下面重点述说的那场晋阳之战)。

实力最强大的智氏向另外三家伸出了手,韩、魏两家屈服了,赵氏拒绝了。以智氏为首的三家联军打上门来了,赵氏只能且战且退,最后死守晋阳。

在固若金汤的晋阳城下,赵军依托城防工事,坚守三月,联军始终未能攻克。智氏见强攻无效,便改用围困及水攻的战术,双方僵持了二年多。

晋阳城内虽然已经到了“沉灶产蛙,悬釜而炊,易子而食”的境地,但民无叛意。

公元前453年,赵襄子家臣张孟谈冒险出城,成功说服韩康子、魏桓子倒向赵氏。在赵氏的成功策反下,韩、魏两家掘堤反淹智氏军营,智军大败,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智氏的土地并实际掌握了晋国的军政大权。

五十年后,这三家又彻底的分了晋国,让这个曾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过重大影响的老牌霸主大国晋国,成为了历史中的一段记忆。

(二)公元前455年,这场发生在永济市境内的古晋阳城之战,依然能给我们很多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一是,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被水淹战法攻破的城池,晋阳城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固若金汤。

面对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时任晋国卿大夫的赵简子(赵鞅),想建一座城池作为自己的战略据点,于是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家臣董安于。这个董安于不简单,他不仅兼建筑家、战略家和政治家于一身,还多次挽救赵氏与危难之际。

在修建晋阳城过程中,他不惜钱财,不仅将城墙修的高大厚,还创造性地将城里宫殿的大柱用铜柱代替了木柱,其他主体部分也改用荆木搭建,对武器原材料进行了战略储备。

可惜的是,这样一个忠肝义胆的臣子,却不得不冤死在自己主人的手里;这样一个深谋远虑的贤士,却暴尸于自己精心建造、全力守护的晋阳城中。

不过,让人庆幸的是,他临死之前推荐的尹铎,忠实地执行了他的建城计划,无论多么艰难,他都只认准了固若金汤这一个终极目标,不仅建城聚集人,还减赋收民心。

这座付诸了董安于、尹铎心血的晋阳城,在赵氏存亡的关键时刻,经受住了战火和汾水的考验,他们建的城池不仅能防住冷兵器条件下的持续进攻,还防住了人为借助自然灾害能力的进攻,在近两年时间的河水浸泡下,城墙依然没有倒塌,能将城防工事的防御能力提升到这种程度,即使是今人也很难能够做到!

写到这里时,我想扩展一下,即使是那个让世人刮目相看的楚国,始终都没有修建出堪比晋国大夫赵氏晋阳城坚固的城池,国都郢都曾经就被逃亡吴国的楚臣伍子胥以及后来的秦将白起率兵攻破,楚国陪都鄢城就曾被白起用水淹的战法攻破。难怪临死前的赵鞅,叮嘱继位的赵襄子(无恤)最重要的那句话就是:若有事可退守晋阳!

二是,在人曾说过,中国历史因为晋而分,又因为晋而合。

这场战争发生的背景是,当时四家卿大夫之间的牵制局面已经形成,不论那一家再想发展壮大,唯一的途径只能是战争。

而作为执行削弱地方势力的中央代表智瑶,干的原本就是一个类似于“削藩”的事情,难度比较大,不过可供选择的方法也比较多,可以侵吞、蚕食、调整或者重新分配,也可以各个击破或者挑动三家互斗,自己最后来收拾残局,最正常的结果应该是按常规逻辑走到“四家归智”。

不知道智瑶是不是过于心急,过于自信,或者是对形势的误判,导致智氏过早的暴露了自己吞并的野心,以至于前功尽弃?

在这场战事最关键的时刻,也曾多次出现过谋臣的身影,可惜的是智瑶都没有虚心的接受,导致了他的失败。如:智瑶对家臣郄疵在其领韩康子、魏桓子欣赏水淹晋阳壮阔景观的时候发现二人有背叛端倪的诤言,不但不信,反而将他的话转告魏桓子和韩康子,导致郄疵只能借出使齐国去避祸;对于已经发现襄子家臣张孟谈在与韩魏两家私通并及时报告的智果,依然是不予理采。

应当说,智氏之亡不是因为运气差,不是因为实力弱,更不是没有人才,而是智瑶个人领导的失误,尤其是在盟友有背弃行为时没有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让个人的一错再错导致了智氏宗族的灭亡,这或许就是天意!

因此说,在这次晋阳之战中,智韩魏三家联军原本有很多次取胜的机会,但却因为统帅智瑶的个人失误,将一次可能会发生类似于田氏代齐的智氏代晋事件,演变成了一场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又连锁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大分裂、大混战,中国的战国时代来临了。

三是,处于弱势的赵氏的胜出,是利益需要重新进行分配所产生的结果。

在此次战争发生之前的几十年前,吴国的孙武曾就从民心依附的角度,对晋国未来的形势发展向吴王作过一个准确的预测,他得出了赵氏在最后终将胜出的结论。

事实也确实如他所料,从晋国卿士起家的赵氏最终能够立国,是因为推行“仁政”并采取了正确的军事外交路线,获得了人心的依附。冷兵器时代的晋阳城简直就是一个无法攻破的神话堡垒,将近三年围攻都没奏效,让双方进入持久消耗的境地,赵氏政权已经走到了即将崩溃的边缘,智氏的牺牲估计也不小,不仅自己没有了进攻能力,更可能丧失了对韩魏两家的实质威胁。

这时的智瑶已经骑虎难下了,他心里即使有一百个不愿意,也只能装糊涂,强打起精神,狐假虎威地希望通过困守来早点结束这场战争。

智赵两家的争斗,很自然的将胜利的砝码交到了善变的韩魏两家手里,当他们认为自己谁也无法一家独大的时候,肯定会去做能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事情,灭强智而存弱赵。

四是,国家之间的交往和小老百姓之间的交往有着类似相通的地方。

当韩、赵、魏三方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时,我感到,当时社会的现状,这些所谓的国家之间大事,也类似于法律缺失状态下我们常人之间的交往那样,你想占有别人家的东西,那怎么办,忍住了只是在脑子里想想表面上还是和平相处的,忍不住非要得到那就会在背后使尽坑蒙拐骗等多种手段,实在不行那就撕破脸皮明目张胆的去抢。

抢成功了,你就是英雄,人人恭维;失败了,你就是叛臣逆子,人人踏你。

对于智瑶这个失败者来讲,历代史家更多的是用成王败寇的观念来评价他,大多看到的只是他性格方面的缺陷,而对韩、魏临阵反水的行为却视为义举,对于韩赵魏瓜分晋国的逆行却赞赏有加,实在令人费解?

应当说,智瑶在当时实力并不是很强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地去削弱另外三家的势力,不知道他是不是已经预见到了晋国未来将会被他们瓜分的情况?

他自己难道不知道等自己实力超越后,再名正言顺的一挑三或者一家一家地去单挑,干吗还要急着拉上两上并不同心的帮手?

如果说智瑶这个人没有能力,那他为什么在东征西讨中能想出那么多的奇谋怪计,凭什么让韩魏这两个滑头跟着他打了赵氏将近三年?

我们为什么就没有看到智氏对晋阳城所进行的分化瓦解?如果说智瑶这个人肚量小,那他为什么还能容忍那个以更改祖宗姓氏作为实际行动来反对他上台的智果?

我不相信赵氏完全收服了晋阳城的民心,我只相信赵氏对晋阳城局面的控制。因为,民众的固守,或许就是一种无奈,投降肯定当即就会被赵氏所杀,不投降又可能会命丧智氏,只不过另一种危险不是眼前的罢了。

五是,强胜弱是规律,弱胜强那是意外,正因为意外很少,才会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在不可避免的战争中,在没有外部威胁的双方对峙情况下,强者兼并弱者的丛林法则有时并不一定有效,弱者也可能打败强者,只是这种情况比较少见,通常多发生在强者的指挥出现了问题或者强者内部的联合协调出现了问题,或者是弱弱结合使得弱者变强,更甚的还可能有超自然方面的意外配合等情况下,很多时候还是有运气方面的成份,晋阳之战就是这类情况的典型代表。

权力争夺的彻底解决方式就是战争以及战争最后的攻坚,智氏要想灭赵吞韩魏,晋阳城是他必须攻克的堡垒!

在这场晋国国内通过武力征讨来进行权力重组的兼并战争中,智瑶虽然失败了,但失败的他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结束了春秋这个时代的同时也拉开了战国的帷幕。

应当说,智瑶算得上是春秋末期晋国涌现出来的一位才干出众,智谋过人的领袖,也算得上是那个时代的一位统帅级人物,只是因为上天没有给让他继续表现的机会,才让他在即将胜利的那一刻,成为了让人唏嘘不已的一个悲剧式的英雄。

六是,作为一场曾经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战争,其军事方面的意义依然有挖潜的空间。

从这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晋阳之战中,我们不能只看到韩赵魏三家的胜出,而忽视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忽视了这场战争中也有对大城市或超大城市的地面进攻作战以及使用颠覆性的手段取得战场优势那种很超前的作战理念和战法。

未来军事科技的发展,必然引发作战样式的变化,但几千年前的作战思想依然不会过时,这场在当时条件下具有超前意识的战争,对于喜欢研究军事的朋友们来讲,无疑地还会有更多的启示意义,值得朋友们去继续探讨。

【注:本文发表于2016年12月13日,历史大学堂官方特邀作者:木林】

第四篇

探究 | 烛之武为什么能几句话就劝退秦师,这背后有何玄机?

(“弼马温”烛之武只言片语退秦师背后的玄机)

公元前630年,中国历史上记载了两件大事,一个是狄人攻齐,这在齐国北部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另一个就是秦穆公和晋文公联合讨伐郑国,虽然说这场仗没打起来,但却成就了一个老人。在秦晋郑这场大战一触即发之时,一个七十岁的郑国老人,悄悄地来到了秦穆公面前,只三言两语,就从战略高度指明了秦国向东发展受到晋国遏制的现实,剖析了秦、晋、郑三国之间的关系,指出了秦只有保全郑国,并将郑国作为秦在中原的基地,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从而拆散了秦晋联盟。这次对话,不仅让秦穆公放弃了攻打郑国,还留军帮助郑国抵抗晋国。结果是,秦晋两军的主力分别撤离,一场大战被消弭于无形,郑国的亡国危机被解除。这就是《左传》中记载的《烛之武退秦师》故事,它也被收入了高中语文课本。

看完这个故事后,掩卷而思,令人思绪万千,感叹不已。战争是实现政治目的的有效手段,而获取利益则是政治目的的更高追求。烛之武为什么能够三言两语劝退秦师,这故事背后肯定会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玄机,还是值得我们大家再来细究和推敲的。我谈几点自己不成熟的认识,抛砖引玉,还请喜欢这段历史的朋友们斧正。

一是,烛之武这个老人不简单。

七十岁,即使是在今天,也算作是高龄之人,有诗云“人生七十古来稀”。据说,盛唐时人们的平均年龄是50岁,那春秋时期呢,肯定达不到50岁。

烛之武在那个战乱纷飞、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年代能够活到七十多岁,这本身就是一种不简单。

而他作为一个终生养马的官员,在国家遇到危难之时,还能被推到外交的第一线,只身去说服秦穆公,这就是另外一种不简单了。

最让人佩服不已的是,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的他,居然凭借自己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成功地说服了秦穆公,只言片语就解除了郑国即将遭受的战争威胁,拯救郑国于危难之际,成就了一番救国救民的功业,在历史的长卷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号。

对于这个老人来讲,他绝对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不过,这个在未来将拯救郑国于危险之际的救世主,可能因为运气不够好或者郑国历代国君对他不看好的原因,只能默默无闻地活到了七十岁;在郑文公来求他的时候,各诸侯国之间的形势对他来说已经了然于胸了,他对自己的能耐很自信,否则就不会向郑文公发“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没有能力办事情了”这样的牢骚。

以三寸不烂之舌去止兵息戈,估计他想过,可他也不敢保证自己会成功,毕竟这个观点需要敌方统帅的认同。他还是努力地去做了,并且取得了成功。

能有这样的成就,估计连他自己都没有想过!

二是,佚之狐这个人有识人之明。

作为郑国的大夫,在国家危难之际,不拘一格地向上级推荐了这个没有一点名气,在国内一直担任“圉(yǔ )政”(类似于孙大圣的弼马温)的烛之武,这确实需要一种勇气和担当。

不过,佚之狐因为举荐了烛之武在史册上留下名声的同时,也因为这事而被后人诟病,因为有人说他将一个老人推向了危险的境地。

三是,郑文公这个人有魄力。

国家弱并不一定会灭亡,关键是要看君主有没有立国之道。在强敌环视的夹缝中,能够让这个已经衰落的国家生存,这原本就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能在国家危难之际,发现并破格使用烛之武,这也是一种魄力;能将说服的突破口选择在秦国并完全信任了没有深交的烛之武,这更能说明他的远见。

可以说,郑国正是有了郑文公的胸怀魄力、佚之狐的知人善举和烛之武的急难从权,以及郑国的天命未尽,才将郑国从危难之中解救了出来。有此类君臣,郑国当然不会亡国!

四是,只言片语也能抵百万兵。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不胡说,是有历史根据的,在我们国家春秋战国时期,这种靠言语来退兵的故事除过烛之武之外,还有一个,那就是通过给楚国昭阳讲“画蛇添足”故事的陈轸,一言止杀退楚兵,为齐楚之间换来了暂时的和平。

话有三说,巧说为妙。对于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关键看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打动别人。

烛之武本人确实有辩才,能从秦晋之间的矛盾入手,通过晋惠公背约的事情,指出了晋国贪婪的本性,将秦晋通过和亲政策建立起来的友好关系拆散,能把对郑国有利的道理说得很圆滑自然,能把没有多少关系的秦郑之间说得生死关联,能把有姻亲关系的秦晋联军说得离心离德,最终让穆公坚信,存郑就是存秦,存郑就是仁义,存郑就是制晋,从而化解了眼前的危机。

五是,风烛残年时依然能够建功立业。

影响历史进程人物的出现,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相关,乱世给了英雄登台表演的机会,给了他们成就威名的机遇!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历史上七十岁以后成名的老人,不止烛之武一个人,有那个帮助秦穆公称霸的百里奚和蹇叔,还有那个为信陵君设计了窃符救赵连环计的侯嬴,更有在八十岁时帮周武王伐纣的姜子牙。

“弼马温”烛之武最后名扬史册,这就是现实的鼓励,大家一定要有信心,要继续坚持。风烛残年的烛之武就等到了这一天,在国家出现危难的时候,在郑文公低声下气亲自来请自己的时候,以羸弱之身还能给国家做出这么大的贡献,让自己的荣誉走上了顶峰,不要说不一定会死,那怕就是去送死,烛之武可能也会愿意,更何况当时可能还有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潜规则。

看到这里时,对于还没有达到自己预期成功目的朋友们来讲,不知有没有受到鼓舞?活着就是最大的资本,坚持活着就有可能再造辉煌!

六是,秦穆公遇到了指点迷津的高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秦穆公肯定也明白,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不容易,所以他很努力的东征西讨;遇到几个知己不容易,所以他才能积极的给自己笼络到了由余、百里奚、蹇叔等人才;他也知道能遇到一个指点迷津的高人更不容易,因而他听从了烛之武的劝说。

烛之武的一席话,或许就是让秦穆公明白了要想参与中原事务管理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并不一定非得要通过战争来实现,有时虚张声势的做些动作,同样能够获得很高的收益;或许真的就给穆公上了一堂能三分天下的隆中讲课,让穆公对未来局势的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对自己功业的发展有了更加合理的定位。

不过,此时的秦穆公可能悟的还不够,否则就没有了后面的远道袭郑和崤山兵败。

七是,理不辩不明,道理不讲不清。

当秦穆公收到晋文公联合出兵郑国的请求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召集大臣们商议讨论,最终形成的一致意见是:把握时机,出兵郑国。

或许穆公本人原本就不想出兵郑国,不想用牺牲秦国士兵的方式来给晋国做嫁衣,只是因为臣子们急着建功思想的助推,晋国的邀请,或者是在没有经过考虑仓促应答后的诺言履行,他已经骑虎难下了,他得给自己找一个能让众人信服的借口,得为自己的退兵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烛之武来了,这么一个须发皆白、满脸沧桑的老者说出了他的心里话,终于找到了可以堵住大家嘴的理由。听老人劝,吃饱饭。

这个老人的一番说辞,也刚好给那些想建功的臣子们了一个交代,不是自己要退,而是复杂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是自己要退,而是烛之武舌战群儒的结果。

这一辩,在秦国的内部影响很大,结果是君臣之间、秦晋之间、秦郑之间、秦周之间、郑晋之间、郑周之间的关系慢慢的被理顺了,战与不战的利弊被认清了,与郑晋周之间未来的关系定准了,下步军事行动的思想统一了,君臣之间的异见隔阂消除了,弃晋保郑的联盟方向明确了,称霸中原的具体措施也紧跟着就被调整了。

八是,郑国是一个值得秦国冒险的潜力股。

看似柔弱的郑国,它也算是一个瘦死的骆驼。郑国与周王室的关系非同一般,从平王东迁开始,郑国君主就在周王室里面担任着要职,代表着朝廷。

在秦晋之开始嚣张之前,就曾出现过“庄公小霸”的鼎盛,更将周王室教训的服服帖帖。不过,后辈的子孙们不是很给力,让郑国不断的衰落了下来,很无奈地扮演了一个出尔反尔的小人形象,最后只能在晋楚秦这些后起之秀之间徘徊犹豫。

从郑国墙头草般的善变迎合倒向中,人们就能看出当时某一方实力的胜出。公元前636年,周王室的王子带叛乱引狄人入京事件,周襄王就曾带人逃到了郑国来避难。

这或许能说明,这时的郑国依然是受周王室信赖的,和周王室依然有着直接的接触交往。秦穆公借挑战曾经的大佬的机会与老大接近,通过郑国向周王室传递信息,向各个中原国家宣示秦国的存在,这或者就是穆公为了实现秦在中原扬名的另一步战略之棋。

由此来看,秦国驻兵郑国的宣示意义可能要重于实战意义。

九是,退兵的秦穆公重塑了秦国形象。

秦穆公确实是个有为之君,他的英明就在于为了秦国利益的最大化,他可以不计较个人声誉的得失,面对悄然而来的敌方说客,在将历史上留名的机会让给烛之武这个七十岁老人的同时,也给中原人留下了一个明事理、讲道理、听人劝的形象,毕竟那时的秦国祭祀的是东夷诸神而不是华夏始祖炎黄二帝,还是被中原人认为是野蛮、不开化、不讲仁义、不好打交道,与西方戎族一样的少数民族。

秦国虽然和邻居晋国对抗了,但却和郑国结盟了,互相之间增进了了解,留下了印象,从此秦国与周王室开始发生了更加直接的关系,引起了周王室的重视,在取得成绩后能受到周王室的及时嘉奖就是明显例子。

秦晋之间的王官之战结束后,周王室沉默着,而在秦国灭戎之战后,周襄王却派人给穆公送来了金鼓当做贺礼,这就意味着周襄王已经正式承认了秦穆公的西方霸主地位。

以至于到后来,只要秦国取得稍微重大一点的胜利,周王室都会派人前来慰问和嘉奖,这样的政治意义和影响绝非凡响。

十是,秦郑之间到底有没有幕后交易?

利益集团之间的每一次妥协,都是一次利益的重新分配,雄心勃勃有称霸梦想的秦穆公,肯定也不会干亏本的事情。

烛之武作为郑文公的特使,不知道被授予了那些可以临机处置的特权,是割地、赔款、通商、开放口岸,还是结盟、联姻、海外军事存在、进行政治引荐?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肯定存在幕后的见不得人的交易和政治妥协,从之后的秦郑结盟,秦军留守郑国帮助守城,再后来的郑国背秦,气得穆公力排众议出兵远道偷袭,不难窥见一丝踪迹。

对于烛之武退秦师幕后更深的一些事情,历史上没有记载,我们也就不再继续猜测了,只能期待未来历史考古的发现,看能不能给我们的解读再提供一些详实的资料。

【注:本文发表于2016年12月28日,历史大学堂官方特邀作者:木林,木林随笔】

第五篇

人物 | 廉颇、李牧两位超级战将,真的是毁在此小人手中吗?

(从一个人就废掉了两位超级名将的郭开说起)

历史中,有个很有趣的现象:龙逢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尺蠖因曲才得进,龙蛇也有蜇待时。将军百战未亡阵,文臣谗言轻丧生;高人常栽小人手,阴沟里面爱翻船。秀林高木必遭摧,柔弱墙草消劲风;昏佞明贤各为伴,公说婆理难辩清!

这不,当看到战国末期赵国这段历史时,有一个人物郭开,进入了我的视线。

他被史家们记载为嬖臣,溜须拍马,贪财小人,深得几届赵王的信任,虽然在个人功业方面没有建树,但在赵国几个重大人物的命运走向上,却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特别是在廉颇和李牧这两个超级名将的去留被杀上,主流说法说是他影响和左右了赵王。

开始时,我也相信他是赵奸,相信他是小人。

可是,如果再试着对相关历史记载分析琢磨一下的话,就会感到自己骂人的底气不是那么足了,我们还是从历史的记载中来探析吧。

(一)郭开与廉颇、李牧之间的恩怨记载

史载,赵孝成王时,廉颇曾在一次宴会上当面斥责过他,所以郭开对廉颇一直怀恨在心,只是找不到机会报复。赵悼襄王继位后,因为昏庸无能,好听谗言,宠信小人,宠信郭开,廉颇只能亡走他国。后来,赵悼襄王想重新起用廉颇,派宦官唐玖去考察。郭开用重金贿赂了唐玖,让他说廉颇的坏话。唐玖给赵王带回的考察报告中有“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国从此弃用廉颇。

李牧是当时赵国继廉颇之后的名将。数年间,他率兵北破燕军、南拒韩魏,且几败秦军,王翦畏之如虎。公元前229年,秦将王翦率兵攻赵,赵王派李牧、司马尚率兵迎战。见是李牧领兵迎战,秦国深感强攻无望,于是便用重金贿赂郭开,让其设法说服赵王迁召回李牧。贪婪成性的郭开收受贿赂后,诬陷李牧、司马尚等谋反,赵王迁不察真相,派赵葱和颜聚取代李牧、司马尚,并将李牧杀害。李牧被杀后,秦军乘机大败赵军,俘虏了赵王迁。

(二)究竟是不是郭开谋害了两位超级名将的主凶

每一个人做事都不是平白无故的,都是有深层次原因的。郭开因为贪恋钱财官位而被秦国拉拢,这就能说明他是一个卑鄙的小人吗?

史学家们说是郭开害了两个超级名将,值得信赖吗?

我们会不会犯主观主义的毛病,在对事情没有完全了解清楚的情况下,很轻易的就给出了结论?

一是,《商君书》中说:君好法,则端直之士在前;君好言,则毁誉之臣在侧。

奸臣和昏君总是相伴而生的,也总是搞一些自己哭敌人笑的事情。从历史中对郭开的定位来看,史书将他称为嬖(bì)臣,意指他是受宠幸的近臣,而没有直接的给他下结论为奸臣。

说实话,中国人对领导是羡慕忌妒恨,没有办法评说时,找碴的最好对象就是领导身边的红人,要么骂红颜祸水,要么骂奸佞小人,反正领导都是他们带坏的,亡国乱政的责任要算到他们头上,这公平吗?

当秦国日渐强大之时,秦王们虽然也在忙着巩固权力清除异己,但他们向外进取的精神没有受阻和减弱,正面的军事进攻,侧面的外交斡旋,再加上隐蔽的腐蚀挑拨,依然在竭尽所能地削弱着各方。

当六国日渐衰弱时,他们的君王们反而是更加昏聩、无道,不想着如何富国强兵,而是在忙着享受,忙着在窝里斗,干城复于隍的事情。

还是崇祯说的直接:朕非亡国之君,尔皆亡国之臣。唉,自古大王没不好,奸嬖之臣蒙蔽了!

二是,做君主的自以为是,身边人只能谄媚阿谀。

郭开身居高位却一不定有深谋远见,他就是赵王迁的好哥们,好基友,他不帮跟自己关系铁的哥们帮谁?

对于自己所辅佐君王的情况,郭开肯定是太清楚了,因为他是赵王迁的伴读,是现代所谓的“四铁”关系之一,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自然会以赵王迁个人的利益为核心,做事只看对不对,不管贵不贵,先渡过眼前的危机,再说将来的打算。

在谗言廉颇这件事上,“一饭三遗矢”这句话,与政治无关、与恩怨无关,到底能有多大的杀伤力?

在李牧被杀这件事上,历史记载中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说是郭开,而《战国策·秦策四》中记载的是秦谋士顿弱北游燕国,赵国杀李牧;《战国策·秦策五》则说,赵国的韩仓受贿,谋害了李牧;《列女传》则说,赵王迁的母亲杀了李牧,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赞》中说,赵王迁“其母倡也,素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等等。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郭开岂不是被冤枉了!

所以说,在廉颇和李牧这两件事上,他只能是跳出来当了个打手,替赵王背了黑锅,甚至于替其他人背了黑锅!

三是,成大功者不能谨小慎微,不能与决策者搞好关系,朝中没有可以依靠的人替他说话,再加上个人自身方面的一些硬伤,受到其他官员的谴责和议论也是很正常的。

①拿廉颇来说,虽然有过大功,却背叛君主命令,率军内部相残,最终叛逃他国,在他再用这件事上,郭开并没有一棒子把他打死,也没有明显的挑拨离间记载,他为什么还要去贿赂考察宦官唐玖,为什么不用类似于范睢给秦王讲的“秦国有王吗?只有太后和穰侯罢了”,而用这句 “一饭三遗矢”去诽谤八十多岁的廉颇,顶用不?廉颇他已经不是岳飞的“莫须有”,周亚夫的“不反地上亦反地下”,他可是真真正正的反叛了!郭开为什么就没有抓住这件事不放?史载,秦国间谍王敖问郭开:“你不怕赵国灭亡吗?”郭开答:“赵国的存亡是整个国家的事,可廉颇是我个人的仇敌。”拿这做郭开报复廉颇的证据,好像有点牵强附会?或许郭开就是唐玖的领导,派人外出时怎么也得叮咛两句,说不定还是唐玖自己提出老领导跟廉颇有仇,为什么还要起用他的疑问。

或许郭开说的就是实话,廉颇老将,究竟在安赵上还能再起多大作用,还是个未知数。

在他之后,不是还有一个名将李牧也名震江湖了吗?或许郭开也是在爱惜和照顾廉颇,避免这个老将发生阵上的亡的悲剧,谁又能说得清呢?

②拿李牧来说,虽然战功赫赫,但政治谋划欠缺,也是个拥兵自重的大将,跟几届赵王的关系搞的都不是很好。在对付匈奴那件事上,就曾经被免过职;到了对秦作战时,虽然说是受到了离间计的迫害,但他自己也是坚决的不从王命,结果是被捕被杀。在这件事上,他与功成身退的郭子仪就差的太远了。

在讲李牧坏话这件事上,谁知道郭开是怎么获得这些消息的,那万一是自己的亲信报告的呢?

赵国跟秦国之间有很多秘密关系,长平之战的临阵换将,秦国已经打通了关系,这次谁知道赵国又有哪些人都向赵王作过类似的汇报?

作为赵王的近臣,在自己都无法分析判断的情况下,自然会将自己听到的各种消息一股脑的告诉赵王,他可能也希望赵王能够兼听而明,对那些影响重大的事情能够早做预防。

四是,郭开受贿的事,史书上记载的这么清楚,可在这件事情上郭开却没有受到时任和后继赵王的追究,也没有被弹劾,没有被当成老虎打,值得大家思考!

如果不是赵国集体对这种事情都已经习以为常,来不及搞反腐斗争,那就是在郭开受贿这件事上查无实据。郭开在赵国被灭亡后到秦国为官,后世为什么就会出现那么多的贬低之词!

原因很简单,他是赵王的宠臣,他拿了秦国的银子,他间接的帮秦国进行了弱赵,他没有劝阻反甚至可能还助推了赵王杀李牧除司马尚,在赵灭亡之后又去秦国当了官,他没有知恩图报,没有以死殉国。赵国灭亡了,战死的战死了,被俘的被俘了,只剩下这些主动投降的贰臣们可以被泼脏水了,郭开当然是首当其冲。

那个曾经以死想让后世天下贰臣心愧的刺客豫让,不也先后侍奉过范氏、中行氏、智氏?

郭开在国家败亡后,到秦国再去当官,这本身并不能证明他受贿,并不能证明他卖国,因为在改朝换代时,那个政权不是在尽可能的接受和安置原政权的官员!

汉朝的萧何,在韩信谋反时,倾尽家财资助刘邦,获得了大王信任;可是到了英布谋反时,却反其道而行之,搞贪污腐败自毁名声,同样也获得了大王的信任,这其中的道理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五是,秦国的行贿是有政治目的的,出于政治利益的考虑,那肯定会想尽办法地搞栽赃陷害,最大限度的丑化各国形象,丑化领导层,丑化政府。

公元前240年,秦国的局势和晋国三家分智之时的形势很相似,英明的秦王政采纳了尉缭的建议:不爱惜财物,派人贿赂列国大臣,破坏他们本国的计谋。

从此以后,六国果然再不费一矢相助,而静待嬴政逐个解决。

由此可见,各国在对外交往中以及内部关系处理中,使用金钱贿赂的情况屡见不鲜,通过糖衣炮弹来达成革命目的事例很多,到今天也没有根绝。

君不见大韩民国好多总统都因受贿被弹劾,可见其威力之大,影响之深远这。当六国都在静待灭亡之时,这六国中的有志之士们会怎么做,又能怎么做呢?

国家会被替代,人还要活着,还得继续生活。在赵享福不会久,苦难日子是必然!

当理想信念都找不到依靠之时,当乱世即将来临之时,当谁谁都不可靠的时候,大家心里都清楚,最值得人们信赖的是什么,是真金白银!

中国老百姓最恨的是什么,是腐败和不公平;最羡慕的是什么,也是腐败和不公平。当糖衣炮弹打来的时候,对于普通人来说,根本就没有腐败的机会和资本,而身处赵国高位,说话办事有影响的郭开,机会多多。

大家都很清楚,传统文化里有许多先进优秀的东西,也有很多落后的糟粕,忠君和爱国、奸臣和忠臣、君子和小人,某人某事上的对和错,历史上很多时候是说不清的。他们之所以那么做,不排除他们确实是这么做的,这么想的;可能还有其他方面的力量在支配着他,左右着他,绑架着他;甚至于故意的将一些不好的理由、名声,强加给他们。清者不能自证其清,浊者可以自污其浊。这个时候,坏名声必须给你。

六是,秦国灭亡六国后,秦王政公开宣布了六国的罪状。

用近代历史学家张荫麟的话说:六国的罪状,除燕国外,都是制造的。

当秦国统一天下的大势已经形成之时,当那些让人胆战心寒、忧愤不已的危机信息成为一种常态时,郭开他自己也会对赵国的发展前途丧失信心。

长平的冤魂还没有得到安抚平息,邯郸就将再次让赵人泣血而哭。我们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想像和思想观念强加给别人,同样,我们也不能让别人将他们的主观想像和思想观念强加给我们。

那我们开始假设,郭开为了让赵国尽早地从战乱状态中解脱出来,尽早的让赵国人民的生活安稳下来,尽可能地避免人员再次大规模地被战争消耗,尽快地实现稳定统一的目标,放弃了作螳臂当车的无用之事,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如果说到这个层次,那他岂不是做了一件有利于国家民族的事情?

卡耐基曾说过:不公正的批评通常是一种伪装过的恭维。

我写这篇文章,不是要给小人翻案,只是想就事论事的在这件事上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朋友们共享。

【注:本文发表于2017年1月11日,历史大学堂官方特邀作者:木林】

第六篇

探究 | 在六国之中,秦国为什么首先选择灭掉韩国?

(秦国为什么最先消灭的会是韩国?)

在秦国兼并六国的统一战争中,韩国的灭亡确实比较特别,更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值得探讨的话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秦国为什么会选择将韩国作为第一个灭亡的对象?

二是,在这次灭韩之战中,为什么没有选派王翦、王贲父子为主将,他们父子二人可是后来领兵灭亡其它五国的挥刀人?

三是,秦王政为什么选择了之前并无多少战绩记载的内史腾作为主将?

四是,为秦国首开奇功的内史腾,内史究竟是不是他的姓,腾究竟是不是他的名,竟然也出现了歧义,这其中又给我们传递了一些什么意思?

下面,我将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朋友们探讨。

一是,从秦国的战略计划来讲。

秦昭襄王时,范睢制定的远交近攻策略,战略思想是,通过远交离间东方各国,使它们成不了合纵之势;近攻就是谋求中原之地,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具体操作是,先攻韩魏,再拿齐楚,如此天下尽在掌握。秦庄襄王和吕不韦时期,秦国延续执行着此项策略。到秦王政亲政的时候,因为六国各自统治阶层的腐败堕落,再加上秦与各国以及各国之间的连年混战,各国内天灾人祸不断,民心不稳,使得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内外在条件基本成熟。

当时,秦和六国之间的态势,犹如一只老虎对六头野牛,一对一有优势取胜的把握,一对六不一定会成功。虎攻牛则牛合,虎不攻则牛自斗。

此时,作为秦王政的重要谋士李斯,不仅继承了范睢“远交近攻”的策略,他更能根据形势发展,给它注入了新的内涵,具体做法就是,先交好远方的燕齐两国,稳住隔壁的魏楚两国以防它们趁机捣乱,及时消灭最弱最近的韩赵。韩赵一灭,立即进军魏楚,再一举东进,灭了燕齐;概括起来讲就是:远交燕齐、稳住楚魏、消灭韩赵;先弱后强、先近后远、分化六国、逐一击破。

后来投秦的尉缭,更进一步给这个战略计划增加了具有操作性的步骤,即建议秦王政,不要吝啬财物,派人渗透到六国内部,用财物贿赂各国的权臣,大搞反间计,利用这些权臣来扰乱六国之间的合纵想法。当然,这种扰乱分化也带来了另外一层效果,它不仅阻断了六国家彼此之间的合纵可能,同时也变相的离间腐蚀了各国家内部君臣之间的关系。

二是,从韩国的地理位置来讲。

自从三家分晋以后,韩国北临魏赵,东有齐,南有楚,西有秦,不仅四面受敌,更因为四周强国伺立,向外突破发展的空间严重受限。如果不是韩昭侯和申不害等人的变法改革,不要说跻身七雄之列,能够保国就已经是侥幸。

对于秦国来讲,韩国遏制了秦国经由函谷关东进的道路,秦国如果想向东有所突破,必须先清理掉韩国这个路障。从穆公开始,秦晋、秦韩之间战争不断。再加上韩国也曾被迫地卷入到魏齐、秦赵、秦齐之间的战事之中,因为连年战争,不仅人力耗损严重,就连疆域面积也在不断的缩小,到秦王政时,竟然只剩下了都城阳翟与其周围的十多个中小城邑,战争潜力极弱。

而韩国之所以没有尽早被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具有缓冲作用,才在其余六国的相互牵制与制衡下,得以苟延残喘。

当然,太史公也有一种说法,韩氏家族在晋国本没有什么太大的功劳,却能与赵、魏一样绵延十余代为诸侯,就是因为在赵氏孤儿这件事上积了阴德。

有德有报,恩有尽头,这会不会是韩国得以存在的另一层原因?

有可能,但不可靠。

三是,从韩国的军事实力来讲。

韩国的军事科技实力比较强,主要体现的兵器装备上,最有名的就是弩,能射800米之外,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为各国所畏惧,当时就有这种说法: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同时,韩国的剑也异常锋利,当敌则斩坚甲铁幕。武器装备上的优势,也能弥补一下人员数量及素质的不足,给蜷缩进城堡里的韩军增加了杀手锏。

写到里时,我想到了欧洲的瑞士,这个世界著名的中立国,之所以能够在各国的夹缝之间生存着,自然也少了背后的合作。

不过,再厉害的兵器,都得要人来操作,疲弱的韩国,经过不断的战争消耗,国内的人力资源逐年锐减,军力也到了即将枯竭的边缘。

秦国率先灭韩既是战略计划制定的,也可能因为此时的韩国军力太弱,打个开门红,找个彩头?

或许,这也是秦国对东方六国开始具体实施灭亡战略的一种试探行动。结果是韩国被灭,秦国有惊无险!

四是,从秦对韩的实际作战来讲。

在持续的秦韩之战中,多以韩国败北。当然,弱势的韩国,也没有坐以待毙,也曾采取过积极的疲秦阻滞办法。

长平之战后一年,公元前260年,合纵家苏代受赵韩两国的委托,成功游说范睢劝秦王罢兵,导致范睢与白起二人将相失和,拖延了秦统一天下的进程,也给其他国家制造了机会。在随后的邯郸之战中,信陵君窃符救赵,赵楚魏联军大败秦军,又拖延了秦国统一天下的进程。

公元前249年,秦军攻韩,兵败的韩国派出了水利工程师郑国到秦国游说建设郑国渠,以便消耗秦国国力。

公元前246年,在信陵君的游说下,六国联军大破秦军,逼得秦军退回函谷关。

公元前243年,春申君再率联军,将秦军逼回函谷关,但秦军最后却转败为胜,大破六国联军。公元前241年,齐、赵、楚、魏、韩五国合纵攻秦,结果被秦军分别击破。从此后,各诸侯国之间再没有出现过有实际意义的联军抗秦行动。随后,秦军攻赵,蒙骜被赵军老将庞援打败。

公元前238年,秦国发生嫪毐之乱。

公元前237年,吕不韦被罢相。

公元前233年,秦军攻韩,韩王安纳地献玺,降为秦国藩臣。同时,韩非被迫入秦。入秦后的韩非,因为阻秦护韩的行为影响到了秦国统一六国战略,最终被逼自杀。

据秦史记载,公元前231年,韩王安自己献出了南阳后,秦王政任命韩国降将内史腾为南阳守。不过,关于南阳归秦这件事,史书上还是有不同记载的,后面会再说。

公元前230年,这个内史腾率秦军攻韩,破韩都,虏韩王,灭韩国。

五是,王翦为什么没能领兵去灭韩?

对于王翦这么一个英雄了得的人物,居然在历史中没有详细的生卒年月记载,那其它的记载不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继位初年,蒙骜与王龁、麃公三人成为了当时秦国最重要的将领。虽然,老的老了,战死的战死了,但蒙氏、王氏家族的后起之秀们依然在为秦国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声明的是,历史记载中没有说王翦是王龁或王陵的后人。

公元前236年,桓齮与王翦、杨端和率兵攻打赵,王翦在攻赵的阏与之战中成名,才开始暂露头角。

公元前233年,秦国攻赵的领军大将是桓齮(有说他就是用人头助荆轲的樊於期),结果被李牧打败。

公元前232年,秦国又派军对赵作战,依然被李牧大败。一个英雄的谢幕,必然会导致另一个英雄的登台。此时的秦国,正是新旧英雄交替的时间,这也是自然规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王翦再次出现时,是在公元前229年的对赵作战中,与李牧僵持。

从这一系列的记载来看,此时的王翦应该还在对赵作战的前线做偏将,可能还没有晋升到能独挡一面领兵作战的职位。韩国灭亡时,秦军正与赵军处于胶着的对作状态,王翦他们还要防止因为韩国灭亡事件,引起赵国及其它诸侯国的反扑。

当然,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因为对作战对象的熟悉和了解,将某些人总是用在特定的作战方向上,这也是有惯例并正确符合常理的。

六是,秦为什么选派了内史腾去攻灭韩国?

秦史中记载,因为尉缭的腐蚀分化计划的实施,成功策反了时任韩国南阳郡假守腾(史称内史腾)的背叛,使得南阳地区(今河南境内太行山南、黄河以北地区)全部纳入了秦国版图,让韩国变得奄奄一息。而这个假守腾,也因献地纳降之功而被任命为南阳郡守,后晋升为内史。

秦王政在灭韩行动中,之所以选择了内史腾,首先,可能有他熟悉韩国情况的原因,因为史载腾也曾是当时韩国为数不多的能臣之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其次,也可能是因为他在韩国的声望比较高,以韩制韩,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容易达成接收目的。

这一点或许与《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在入川作战中义释严颜老将军相似,亲劝降数城。秦穆公也曾在获得由余后,攻戎之战顺利,一年内开地千里,益国十二。李左车给韩信出谋,大军压境不动,仅靠一封书信,就使诸地望风而降。

再次,此时的韩国的已经没有实力能够与秦国抗衡,因为韩国已经是秦国的藩臣,根本不需要特别选派其他大将,只要命令就近的最高军事及行政长官去接收就行了,带兵只是为了防止发生意外的民乱事件。

第四,看似弱不禁风的韩国的灭亡,却是当时历史上最重要的狼吃娃事件,对天下诸侯的惊惧不言而喻,其他大将还在用在防备上。第五,秦国是靠军功获取爵位的,会不会是秦王政给内史腾了一个博取功绩的机会?

七是,关于这个内史腾的一些推测。

因为历史对这个人的模糊记载,使得他的身份具有了更多的不确定性,综合多方观点,大概有以下几种猜测:

首先,有人说,内史腾是赢氏,嬴腾,原是王族子弟,原是咸阳将军下属的一个头目,后来出任咸阳将军,率领咸阳守军,可能在秦王政夺权整倒吕不韦和嫪毐的过程中出过大力。

公元前233年,秦韩之战后,秦王政任命腾为南阳郡守。

公元前230年,秦王政给他找了一个轻松获取军功的机会,让他得名得实惠,晋升为内史,内史是负责京都咸阳事务的官吏,但地位要比各郡郡守高。

在这一任上,内史腾一如以往,恪尽职守,直到老死任上。这种说法不是主流说法。

其次,主流说法认为,内史腾是韩国降将,曾是韩国南阳郡假守(假守,是郡守的一种兼官、试职,与正式的郡守不同,这种设置在战国时的秦、韩等国都曾有过),因献地有功,升为内史,内史与郡守职务相当。又因率兵攻韩,虏韩王安,得以重用,后出任南郡守,看管过韩王安和昌平君。

而这个南郡,有南防楚国进攻,北备韩国贵族残余势力反扑的作用。而之后再没有在秦史中被记载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公元前226年,昌平君叛乱,李信攻楚失败,作为韩人的内史腾,可能参与到了叛乱之中。

在一个讲政治的社会里,原先有过大功之人,如果后来再犯大错,在史书记载中,在公众关注中,被销声匿迹也是正常现象。

第三,关于内史腾这个名字,我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我们国家的姓氏中没有内史或腾这个姓氏,由此来看,内史可能是官名,腾可能是人名,这也是主流的观点。我的疑惑主要在以下两点:

(一)内史在当时也可能是他的姓,或许他们这一脉改以祖上的高官为姓,况且在古代被赐姓、改姓的事情也不少。

在人们熟悉的百家姓背后,还隐藏着约 4千多个不常见的姓氏和2万多个鲜为人知的姓氏。跟内史腾情况比较接近的有一个人,吴国名将太史慈,太史就是姓。

(二)在这个腾字上,不能排除它或许还是一种隐喻。因为,从本义来讲,是马快速奔跑,会不会有暗指喻义如现在的“火箭干部”?

它的源头在《管子》一书中,还有这样的解释:为人臣者,变故易常,而巧官以谄上,谓之腾。大意是:为人臣子的人,通过变通传统的法制和准则,顺着老板的心思巧言以奉承上司拍马屁的这种情况,就叫做腾。说白了,他就是一个“上有政策,下有顺策”的官油子。

这类人有一个典型的代表,就是清朝的曹振镛。曹大人在中央工作长达54年,历三朝、相二帝,一路春风,福禄寿俱全。关于他的“成功之道”,有个年轻干部曾请教过他本人,当时曹老是这样回答的: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多磕头,少说话。曹大人就是巧官的典型代表!总是装出一副政治最正确、执行最坚决的样子,即使是打击政敌,也只是悄悄挖出一条沟渠,等着领导的决策像流水一样,按照他们的意图流过来,从不蛮干。更绝的是,即使酿成天大的祸事,也追究不到曹振镛这类巧官,自有一把手负责。

好处都归了奸臣,恶名都归了皇帝,这就是巧官们的高明之处,也是封建政治的吊诡之处。

如果史官们有这层意思的话,那不让他在史书中留名也是能理解的!

【注:本文发表于2017年2月18日,历史大学堂官方特邀作者:木林】

第七篇

魏国为什么能够培养出那么多牛人,却都留不住他们?

(战国时期的魏国,为什么能够培养出那么多的牛人?)

这几天追剧《大秦帝国之崛起》时,当看到从魏国来的这个范睢时,让我联想到了几个人,如:曾在秦国为相的商鞅(卫人,曾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张仪(战国史载,魏人,不能被楚用,受苏秦的资助入秦)、范睢(魏人,被魏相魏齐摧残后入秦)这三个对秦国影响特别大的人物,为什么都是从魏国来的呢?如果再向前联系到秦国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秦国的秦怀公、秦简公和秦献公,他们也都是从魏国(含晋国的魏地)被迎回来当了国君的秦公子。

这确实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公元前403年才正式建国的魏国,凭什么能出这么多的牛人?

要想谈论这几个问题,就得从魏国的源头和发展来说。昔日的晋国,作为春秋五霸之一,处于各诸侯国的中央,也曾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强国。自韩氏、赵氏、魏氏三家大夫在晋阳城下灭亡了智氏之后,这三家在晋国内就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几十年后,他们的后代瓜分了晋国,分别建立了韩国、赵国和魏国,魏国成为了晋国国力和战略资源的主要继承者之一。

在古时的专制政治下,一个国家是盛是衰,是兴是亡,与这个国家的君主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因为他是整个政治机器运转的中心。魏国的第一位国君魏文侯,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英主,在他的带领下,硬是让这个新兴国家,一跃成为了中原霸主,变成了当时最厉害的超级强国。

魏文侯的成功,得益于他自己的卓识和远见,首倡三晋国家之间要和平共处,要发展共羸,大搞平衡外交,让魏国成为了韩赵魏的盟主;得益于他的知人善任,敢于打破旧有的人才使用定势,广泛起用当时出身卑微又有真才实学的新兴士子李悝、吴起、乐羊(初为魏相国翟璜门客)、西门豹(魏国人)、子夏、翟璜、魏成等人,让国家迅速的富强了起来;得益于他能够任用李悝(也叫李克)为相,首开变法之先河,变法革新,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经济,率先进行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探索;得益于他能够任用吴起进行军事改革,创建了当时最厉害的陆军魏武卒,抑制赵国,灭掉中山,在战场上连败秦、齐、楚诸国,开拓了大片疆土;得益于他的尊师重教,最先揭开了战国时期人才争夺战的序幕,请回了“孔门十哲”之一的子夏,在西河地区进行讲学,他们不以出身贵贱作为收取学生的做法,让各国的士人都很向往,很多想谋求建功立业的士人纷纷来到西河学习,不仅为魏国吸引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更把当时全国文化的中心,从东方的鲁国等地移到了的魏国;得益于他的明君肚量和好名声,礼贤下士,奉子夏、段干木等儒家子弟为师,宽容对待能臣诤臣的劝谏,从谏如流有雅量,给魏国奠定了尊重人才的软环境,即使暂时流失掉一些人才,很快又会有一些新人成长起来。

对于任何一个开国之君来讲,他们个人的能力都是值得人们敬佩的,他们总是有其过人之处。而要想让这个国家长久的存在下去,除了有较强的军事经济实力作支撑外,更重要的是要能够为这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储存或者招揽到足够的人才,要有领先于当时各国的政治运行模式。魏文侯率先实施的变法,引领了二百多年的战国政治,成为了其它国家发展强大的样本。

俗话说,家有梧桐树,能招金凤凰。魏文侯在培养吸引人才方面,有很多的事迹,把很多简单容易的小事,坚持做到了极致,影响非常的大。如,每次路过段干木的住处,他都要站在车上很恭敬的行礼,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他礼师的样子;为了显示他的守信,在跟左右喝完酒后,即使雨天,也要履行与虞人期猎的承诺,从诚信方面全面的包装宣传自己;为了宣示自己大国宗主的气量,向国际社会展示自己的和平信念,在伙伴面前坚持中立发展,对三晋内朋友宽厚,对三晋外国家下狠手;为了显示自己对手下人的大度,在怒将当众扫自己面子任座赶出后,利用翟璜的台阶,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对于田子方批评他把精力放到音乐而不是治国理政上时,大加赞赏;在魏国相国的竞选中,几个牛人能够公平的竞争,最后的表露都是心悦诚服,最后的结果是台上台下的人都能够友好的相处,魏国的政治生态环境倒也让人羡慕……

仔细揣摩魏文侯的功绩,我个人感觉最成功的还是他在西河搞的讲学运动,这在魏国的崛起以及未来的发展中,起着奠基作用。因为,当魏国成为能人异士、文人学子聚集向住的地方时,在里不仅能够找到或培养出第二、第三等人才,更能找到和培养出第一等的人才。

公元前408年,魏文侯在占领了秦国的西河地区(今陕西洛河、黄河与渭河间的大片三角地)后,由孔子的学生子夏(魏国人,被魏文侯奉为师)亲自坐镇西河,带弟子齐人公羊高、鲁人谷梁赤、魏人段干木和子贡的弟子田子方在此进行讲学,形成了著名的西河学派。子夏是孔子的著名弟子,是继孔子之后,系统传授儒家经典的第一人,对儒家文献的流传和学术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被后世誉为传经之鼻祖。子夏在西河讲学的象征意义极其重大,不仅对秦国、楚国、赵国这些外族文化占上风的国家的怀化作用十分显著,更培育出大批经国治世的良材,成为前期法家成长的摇篮。子夏教出的学生中,最有名的,有治国强兵首倡变法的李悝(李克),有政治兼军事天才练出闻名天下魏武卒的吴起。当然,他也给魏国吸引和带来了一批名师,也给魏国吸引和培养出了一批牛人,后来的商鞅就是慕名从卫国来学习变法的,张仪、范睢是魏国培养出来的本土人才……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弟子出于师而优于师。师承子夏的李悝,是战国法家的始祖,他在魏国的变法,是中国变法之始,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引领了当时各诸侯国的变法热潮。后来的吴起在楚国变法,以及后来的商鞅在秦国变法、申不害在韩国变法等,无不受到李悝变法的影响。

在对魏国变法的学习中,最成功的学生还是秦国。这个邻国也是最先认识到魏国快速强大的真正原因。自秦简公时,就已经开始认识到了变法的重要性,秦国开始有了学习魏国变法的想法和动作,在政治和经济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但没能在军事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改革,不过不够深入。后来的秦献公,曾在魏国呆过三十年,也亲身学习和感受了三十年,那时正是魏国改革变法由弱变强的三十年。秦献公坚决的进行了改革变法,为秦国的再度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秦国的改革进入了瓶颈阶段。为了打破困境,继位的秦孝公遇到了从魏国而来的商鞅,共同对李悝变法的精髓进行了全面的继承和发扬,让秦国也迅速的发展了起来,成为了超级强国。

我们大家都清楚,在没有名气的时候,得找一些名人、名圈来提升起来,不管那些人是实名还是虚名,只要有名气,就能借势提升自己的名气,建立起自己的圈子。追风只能追一阵,当自己成名后,就得有自己的特色,就得有能够稳定自己圈子的实际举措,就得要走出清谈误事的怪圈。当然,作为一代英主的魏文侯,虽然为魏国开创了大好形势,但自他时起建立起的择人用人制度,在后续的君王中就没有得到有效的继承和创新。魏文侯甚至于后续魏国的用人观念,主要体现在魏成和翟璜争相这件事件中,魏成举荐的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都成为了魏文侯的老师,而翟璜举荐的吴起、乐羊、西门豹等人却都是魏文侯的下属,魏成的胜出,说明魏文侯本人在相国的选择上“重道德虚名,轻治理实才”。李悝对吴起的评价“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弗能过也”,影响了吴起一辈子,吴起虽然贡献很大,但在魏国自文侯到武侯,最高没有超过西河守,没能成相,没有承担起魏国继续变法改革的重任,最后还被迫逃到楚国。

后继的魏武侯,没有魏文侯的胸襟肚量,也没有了他的开拓精神,变法不积极了,对人才的尊重也没有他父亲那样诚恳了。特别能说明这个问题的故事,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了几则。武侯还是太子时,与田子方有一段对话,话中透露出,田子方虽然贵为文侯老师,依然还是被他看成是贫贱者,暴露了他深藏于内心之中的贵族骄人心态;魏武侯时与吴起在船上发出的自然地势是国家重要保护屏障的谬论,引出了后世“固国不依山河之险”的批评;吴起与田文在武侯时争相,田文的“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子乎,属之我乎?”就破解了吴起对他追问后都回答不如的问题,面对人脉比才能重要,为官规则权谋比富国强兵本领重要,魏国朝廷内的风气已经不如从前的情况,吴起默然良久地退出了竞选。继田文之后的魏相公叔,更进一步地将吴起逼出了魏国。从此,魏国牛人们外流的洪水之门被打开了。

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中,秦昭襄王嬴稷有一句经典台词:为了我秦国能进取,何人不可舍,何人不能舍。当然了,自魏武侯之后的魏王们,虽然也能说出这样的话,但却没有他这样的气魄和胸襟。

武侯去世后,魏国几乎被韩赵所灭亡,在说不清的情况下侥幸延续了下来。继位的魏惠王,面对即将病危的相国公叔痤在推荐商鞅时令人难以理解的荐人语言,还一点兴趣或好奇心都没有,更连一句去砍了他的话都不想说,真是让人无法想像!遭过大难的国君竟能如此,魏国岂能再会有救,以后他所做的任何尊师重贤的事情,都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来是在演戏。关于他对待人才的态度,在《资治通鉴》中有一段他与齐威王斗宝的对话,就表述的很透彻。孟子给他 “望之不似人君”的结论,更将他划入了昏君庸君的行列。孙皓晖老师将他称为“长生果庸主”,用外宽内忌之法用人(只敬大师名人,压制王族大才,不用布衣士子),让魏国彻底走上灭亡之路。

在魏惠王执政的五十一年间,因对吴起的变相排挤,对商鞅的视而不见,对张仪的公然蔑视,对孙膑的残酷迫害,对乐毅等人的放任出走,导致商鞅(卫人,魏国小吏)、孙膑(齐人,曾入魏任职)、乐毅(魏人,乐羊之后)、张仪(魏人)他们离开了魏国。

自他及之后的五代魏王们,在人才的任用问题上,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差,只愿聘请在外国已经出名的人,不再从本国的布衣才子中提拔任用,更将本国的王室大才弃之不用,终于将魏国的重量级人才撵得干干净净。最后的牛人们,如,信陵君酒色自毁,范睢、尉缭子们也离开祖国去外国谋求发展。

当一个国家,让自己的学子们对它不愿感恩时,这个国家就已经病入膏肓了;当一个国家,留不住它的精英人才群体时,这个国家就已经开始衰退了;当一个国家对人才问题视而不见之时,这个国家就已经衰落了。当一个国家的外流人才对这个国家敌视之时,这个国家就快要灭亡了!

在这些离开的人中,有些人不仅仅是离开了去外国谋职发展,更是带着仇恨离开的。后来,在他们回来时,不是观光探亲报恩,而是带着外人来狠狠地教训了一通魏国。

【注:本文发表于2017年3月16日,历史大学堂官方特邀作者:木林】

第八篇

【读史】廉颇:破五个记录,攻守兼备

对于廉颇的认识,在没有全面掌握这段历史之前,很多朋友和我一样,主要得益于那几个耳熟能详的成语,我们知道“负荆请罪”的那个将军叫廉颇,那时,他大概将近五十四岁;知道了被“纸上谈兵”赵括替代的那个老将军也叫廉颇,那时,他大概将近六十九岁;再就是从“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名言中又一次看到了他的名字,那时,他将近八十二岁。而关于他的其它故事,更多的是从一些口耳相传的非正式途径,让我们知道了廉颇善守,他可能是当时最擅长于防守的将军,以至于让我们不相信他竟是以进攻成名的!

当然,对廉颇将军的宣传还有一种途径,那就是《千字文》,在这篇我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最成功、流传范围最广、普及率最高的识字启蒙教材中,有这样一句话:“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其中颇,指的就是这位廉颇!当然,在热播的《大秦帝国之崛起》这部电视剧中,重头战争大戏就是长平之战,在这里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形象。

廉颇,战国末期赵国名将,公元前327年生于赵国,公元前243年在楚国去世。历史中没有他拜过什么名师的记载,可能就是从战士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将军。公元前326年赵武灵王继位。公元前317年,韩赵魏联合攻秦失败,赵被斩杀约8万人。公元前313年,秦攻赵,赵再败,丢掉了蔺城。公元前309年,武灵王开展了以提升军队战斗力为主要内容的军事改革“胡服骑射”,这个时候廉颇大概18岁左右。经过几年的改革,廉颇见证了赵军从弱变强的整个过程。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饿死沙丘宫中,赵惠文王正式掌权。

赵惠文王初期,廉颇从军。此时的赵国,与秦齐比起来,相对还是弱小些。秦国若想进取中原,首当其冲的就是三晋(韩赵魏三国),赵国更挡在了秦国东出函谷关的道路上。经过胡服骑射的赵军,作战勇敢,曾多次打败来犯的秦国,逼得秦改战为和。也正是因为此,才给苏秦、张仪等人提供了舞台。

公元前285年,秦赵在中阳(今山西中阳县西)和盟。公元前284年,秦联合韩、燕、魏、赵五国,共同讨伐并大败齐国,赵国获得了齐的河间之地。公元前283年,廉颇攻齐阳晋一战成名。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得到了和氏璧,紧接着就发生了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公元前282年,秦国派兵攻占了赵国的两座城池。公元前281年,秦国以白起为将,兵不血刃的攻占了赵国的石城,随后兵锋直指赵国都城邯郸,秦赵之间即将展开大决战。危难之时,赵国任命廉颇为将,率军抵挡秦军进攻。经过与秦军的几场战斗,赵军在损失了2万人及几座城池之后,退守长平,与秦军僵持了起来。秦军大将白起,只能徒呼:为之奈何?此时,齐韩楚会盟,准备攻打秦国,秦国将目标从赵国转向了楚国,接着就发生了秦赵的渑池之会,赵国继续执行它的既定策略“南守北攻”,在秦楚战争中保持了中立。

公元前279年,“渑池会盟”事件后,蔺相如职务排到了廉颇的前面,廉颇不服,口出怨言。蔺相如敬而远之,并将一段话传递给了廉颇。豪爽的廉颇,负荆上门请罪,两人遂成刎颈之交。随后,赵国又出一位名将赵奢。公元前277年,白起大破楚国。面对三晋国家唇齿相依的关系,秦国将进攻的重点选在了魏国,希望借此将赵国引入战争。公元前276、275年,秦国连续攻魏破魏,韩国救魏,均被秦击败,韩国转投秦国。接着,赵魏又联合攻韩(此次以魏军为主),秦国援韩,双方在华阳大战,魏军损失13万人,赵军损失2万人。率军救援的廉颇来迟,没有与白起直接交战。此后,秦国灭掉了义渠国。

公元前266年,赵孝成王继位。这时,秦国采取应侯范睢“远交近攻”的谋略,一边跟齐国、楚国交好,一边攻打临近的小国。公元前262年,秦国进攻韩地上党,韩国上党太守冯亭将上党献给了赵国,于是,秦赵之间围绕着争夺上党地区发生了战争。这时,名将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老一辈将军只有廉颇。于是,赵孝成王命廉颇统帅20万赵军,阻秦军于长平。廉颇采取了“筑垒固守,伺机攻敌”的作战方针,凭借山险,固垒坚守三年。秦国看不能速胜,便使反间计。赵孝成王认为廉颇怯战,强行用赵括替换了廉颇。长平战事的最后几个月,赵括和白起决战,结果大家都知道。

长平战事结束后,秦军分两路,兵临邯郸城下。赵孝成王一面启用廉颇为将负责邯郸防务,一面派苏代入秦游说范睢。公元前259年正月,秦同意赵割地,暂时修好。接着,虞卿劝说赵王,撕毁了不平等条约。秦国扣押了前来议和的赵胜,理由是因为他收留了范睢的仇人魏齐。虞卿弃相位,和魏齐亡命魏国去投奔信陵君没有被接受,魏齐自刎。公元前259年十月,秦将王陵率10万大军进攻邯郸,三个月无进展;秦国又增兵20万,二个月又无进展。秦昭襄王命白起接替王陵为帅,白起称病推辞。秦昭襄王改令王龁接替王陵,增兵10万继续围攻邯郸,仍不能下。范睢于是举荐郑安平为将,率军5万携带大量粮草支援王龁。邯郸城内粮食耗尽,赵孝成王被迫向魏、楚两国求救,接着发生了“毛遂自荐”和“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两件大事。魏楚联军攻来,秦国40万大军败退,只剩下郑安平率领的2万秦军在邯郸城下苦战被围。公元前257年十一月,郑安平投降赵国,预示着长达三年之久的邯郸之战,以秦国失败告终。公元前257年11月,白起自杀于咸阳城外。公元前255年,范睢在秦国去世。

屋漏偏逢连阴雨,人走背运谁都欺。国家是这样,个人也是这样。

公元前251年,燕国见赵国“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60万攻赵,赵孝成王派廉颇和乐乘领兵应战。乐乘率兵5万在代城坚守,廉颇率兵20万迎击燕军主力。在廉颇的指挥下,燕军很快被打败,主将被杀副将被俘,赵军趁势扩大战果,继而兵围燕国首都蓟,在燕割让5座城邑求和后退军。在这次战争中,李牧、乐乘等人脱颖而出。战后,廉颇被封为信平君,并任相国。公元前245年,廉颇带兵攻取了魏地繁阳。

公元前245年,继位的赵悼襄王,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逃回邯郸,廉颇也离赵投魏。未被魏王重用,赵王也认为他老了,未再用。再后来,楚王将廉颇迎到了楚国,结果无功。公元前243年,廉颇在楚国去世,被葬于今安徽省寿县八公山纪家郢放牛山之西南坡。

看完有关廉颇将军的历史记载后,我们大家可能都会有同感,廉颇将军并非只会守,他更是一个攻守兼备、力挽狂澜的将军。

关于廉颇将军,我个人认为,他有好几个方面都打破了名将的纪录。这句话说的好像有些没有头没脑的,咱们都不知道名将都会有什么纪录,凭什么就说他打破了纪录?以下仅是个人观点,有待探讨。

第一个纪录,有名。这一点虽说他不是第一、二,但在二百多年的战国历史中,如果凭战绩,不管是评前四还是前十,他几乎都能入围,《千字文》中还给他定了个第三。在当时所谓的全中国排名靠前,那是什么情况?虽说这种说法有些牵强,但我们要真正找一个能被广为流传,并被夸赞超过上千年历史的将军,还得看启蒙教材《千字文》。

第二个纪录,高龄。什么才算是高龄,就是指某一层次中较高的年龄。这就告诉我们,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史载,廉颇老将军去世时大概是八十四岁。八十四岁是个什么概念呢?大家看一下这个文件,在2016年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0岁。廉颇老将军八十二岁的时候,还在外带兵打仗。说到这里时,我想再提一个晋朝老将王濬,在七十四岁的时候,率领水军跨越长江征服了吴国,结束了三国鼎立以来纷争的乱世。如果赵王继续支持廉颇坚守长平的话,中国的历史可能会被改写!

第三个纪录,善终。在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中曾对战将的结局进行了描写,大概有八种之多,如文丑在阵中被斩、吕布被俘处死、吕蒙被关羽追魂、孙坚中箭毒发身亡、周瑜被活活气死、张飞被部下暗杀、姜维自杀、赵云自然终老。善终,指人正常的死亡,不死于刑戮或意外的灾祸;多指能享天年,安详而逝。“瓦罐常在井边破,将军难免阵中亡”,在战场上死人是最常见的事情,那时的将军要带人上阵交战的,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对手打了几十年的仗还能够活下来,并得到善终的将军不是很多。曾国藩首推的是郭子仪,大概也活了八十四岁,历仕三帝;廉颇老将军也是历仕赵三主魏一主楚一主,在奔魏后等待赵国召唤,不成,被楚国请为将军,最后老死在楚国的寿春(今安徽省寿县)。

第四个纪录,战绩。一个全能的将军,应当是攻守兼备的将军。廉颇不光能守,更能攻,他成名于公元前283年的伐齐攻取阳晋之战。此战中,廉颇率赵军长驱深入齐境。经此一役,廉颇官拜上卿,赵国成为了东方首屈一指的大国,秦国也不敢贸然对赵用兵。一时之间,天下良将为之节赞叹,天下诸侯为赵有此良将而震动。公元前278年,廉颇率军攻齐,孤军深入千余里破齐军。公元前276年,再次伐齐,攻陷九城。公元前275年,廉颇率军攻魏,陷房陵、安阳城。可以说,廉颇率军征战,攻必取,守必固,几乎百战百胜,在当时威震列国。

第五个纪录,血性。在名将中,拿郭子仪来说,因为多次被罢免再用,他都能很平淡的接受,竭力地和朝中权臣搞好关系,靠自己的小心谨慎换来了善终。我给大家举个例子,《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中记载了有关他的一个故事,值得玩味。唐代宗李豫当朝时,有一个叫卢杞的官员到郭子仪家拜见他。卢杞时任御史大夫,一看就是将来的政治明星。郭子仪赶紧吩咐家里的女眷,让她们躲起来。他的夫人、小姐就问;“我们为什么要躲他呢?”郭子仪说:“你们有所不知,卢杞这人长得丑,心眼又小,他来的时候万一那个丫鬟婢女没忍住一笑,他就会记恨在心。等他以后掌了权,我们郭家子孙一个都活不下来。”这么位高权重的一个人,从他晚年时做的这件小事中,我们不难看出,或许这就是他能够福及子孙的原因。倒霉的岳飞,得了个“莫须有”罪名;可怜的是周亚夫,得了一个“不反地上,亦反地下”罪名。

而廉颇就不一样,一是,在赵惠文王准备参加渑池会盟前,曾对他说:“大王这次行期不过三十天,若三十天不还,请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希望。”二是,针对逞口舌之能高过自己的蔺相如,明显的表现出不满,敢爱敢恨敢说,已经明确的放话准备当众羞辱蔺相如,最后又能以自己负荆请罪的方式圆满的解决了此事,二人没有结怨,反而成了过命的朋友。三是,在赵悼襄王派乐乘代替自己这件事上,不高兴的廉颇就拿起武器跟国家干,怒攻乐乘,自己也离赵投魏,没有受到追究,还在史书上留下了忠心赵国的传说。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评价廉颇:“廉颇一生用与不用,实为赵国存亡所系。此真可以为后代用人殷鉴矣。

【注:本文发表于2017年3月日,公众号共产党员,历史百家争鸣,作者:木林】

第九篇

解读 | 没刀没枪的陈胜吴广为什么能够在大泽乡起义成功?

(陈胜为什么能够在大泽乡起义成功?)

公元前209年七月,在今安徽省宿州市南蕲县的大泽乡,这个远离秦帝都咸阳的偏远小山村,因为几个名不经传小人物的搅和,让一个举世瞩目的大秦帝国瞬间陷入了动荡之中。这次起义不仅沉重的打击了秦朝政权,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强大的帝国,按理说,这个有着六百多年历史,在后世七代君王连续努力下才华丽现身的大帝国,不应该仅仅十五年就寿终正寝?可是,历史事实就是,这个强大帝国瞬间就土崩瓦解了,很快从人们的视野中就消失了,消失的那么快,在人们都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汉朝。它留给人们的除了疑惑,还是疑惑!贾谊在《过秦论》中曾提出了这样一个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在贾老先生提出的这个问题中,一夫作难指的就是以陈胜为首的农民起义。而这次农民起义为什么能够成功,则是我在这篇文章中需要和大家探讨的内容。

(一)陈胜起义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李源澄教授认为秦朝失败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没有出现一种能够将人们凝聚起来的大一统学说,山东六国旧人还念恋故国,对这个新一统国家不认可,随时都在搞复辟行动;二是,秦之前,下级只听命于自己的直接上级,而到了秦时,却要求所有人都要听命于皇帝一人,而这中间的道理短时间内又不能讲清和讲透,导致尊君理论不接地气;三是,秦统一后,没有及时在均富安民策略上实施积极的应对措施,导致阶级矛盾非常突出;四是,国家废分封行郡县后,对那些所谓的社会精英们没有给予合适的安抚,导致他们率先发难;五是,废德教而任刑法,结果是爵赏无以劝善,刑罚不能止奸;六是,因为没有令人信服的一统思想,却使用了低级的钳制手段,引发思想混乱。这些失败的原因,也正是当时秦朝存在的主要问题。

陈胜起义时,距始皇帝去世也就是一年时间,在这一年内,秦朝内部大事不断。

一是,从胡亥本人来讲,他自己心里也很慌乱,不仅有“年少,黔首未集附”的担心,更有“大臣不服,官吏尚强,及诸公子必与我争,为这奈何?”方面的担忧,只能选择先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二是,从领导集团来讲,新皇帝仓促登基,没有组成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没有取得全国人民的认可,对朝廷内外的实际情况掌握的不准,对国家的形势研判失误,导致国家的管控能力变弱。

三是,从国家大政方针来讲,自从胡亥接手后,始皇帝制定的不合时宜的政策措施,没有一件得到纠正和改进,反倒是更加变本加厉,不仅没有做“干父之蛊”的事情,反而在“裕父之蛊”中越走越远。

四是,从官僚集团来讲,领导更换,权力更迭,政治清洗,公子扶苏自杀,紧接着的就是胡亥兄弟姊妹们的被屠戮,既让嬴氏血脉元气大伤,也让政府官员们人人自危,不要说开拓进取,能够保证一方平安已经算是尽职了。

五是,从军事威慑力量来讲,蒙氏兄弟的遇难,让朝中的一批能臣干吏、功臣勋旧受到牵连,蒙恬军团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削弱,南越军团拥兵自重,最后只能依靠章邯临时武装起来的刑徒和奴隶来拯救危局。

六是,从平民百姓来讲,刚经历过统一战争,不仅身处穷苦之境,而且思想、生活都不安定,怨声载道。始皇帝在时,虽然远征、刑罚、劳役、税赋等负担过重,导致民穷财尽,有张良暗杀、刘邦造反等复辟骚乱事件,但他还能震慑得住天下人们骚动不已的乱心。现在,政权更迭,流言四起,吏治腐败,“ 刑者相半于道,死人日成积于市”,官逼民反,人心思变,成就了引发动乱的最好时机。

(二)陈胜为什么要起义?

我们有时会有一种思维惯性,就是喜欢将事情想复杂,或许,有时有些真相真的很简单。从各类历史的记载来看,记载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陈胜他们这九百名戍卒,因为暴雨耽误行程,结果被逼上绝路,他们陷入了无论怎么做都会一死的绝境,天下人的痛苦跟他们无关,最要命的是他们需要渡过眼的危机。

从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竹简(简称为《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来看,秦律原文规定“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水雨,除兴。”(也就是:迟到三天到五天,斥责;六天到十天,罚一盾;超过十天,罚一甲。如果降雨不能动工,可免除本次征发)并没有“失期法当斩”这样的规定。在秦朝,大家是以官吏为师的,那就有一种可能是,对于国家的法令,大家获得的途径少,多半是从官吏领导那听来的,为了严肃纪律,可能会以讹传讹的出现“凡所征戍边兵丁,不按时到达指定地点者,一律处斩”这种吓唬的说法。

我们不知道陈胜吴广对当时秦朝律法的知晓程度是多少,如果他们是按照这种方式知道国家法令的话,那就说明,他们的起义不是蓄谋已久的反叛,也不是在某种理想或主义的指导之下的政权颠覆,更不是复国复仇的报复行动,只是一种为了延续活命而进行的抗争,是一种迫不得已的率性反抗。他们起义的理由可能很简单,就是为了活命,先解决眼前的困难,再做以后的打算;他们采取的手段,只有先处理掉两个押解官吏,才能解决他们对戍卒们随时可能直接进行处罚的现实威胁,才能让大家暂时的脱离政权监控。

如果陈胜他们知道法令的具体内容,那这个陈胜可真是敢为天下先,野心真的很大!那历史记载中,显然是对他们的造反行为进行了有意识的美化,让汉朝取代秦朝具有了正当性,那就说明他们的这次造反是故意的,是一次借机而起的蓄谋行动。刘邦称帝时,曾将陈胜追赠为“隐王”,正式确认了他的地位和功绩,那史马迁将他的功绩和灭夏的商汤、灭商的武王相提并论,并在《史记》中将他记入世家并加以盛赞这件事情,就很容易理解了,那也是为了配合美化高祖的需要。

对于农民出身的陈胜来讲,他可能真的就是糊里糊涂因为一时的意气用事举兵造反了,只是他很侥幸的踩到了秦朝即将崩溃的节点上,因为从他的后续表现来看,他就是一个很率性且没有多少远见的人,仓促的起义将他推到了权势的巅峰,在一年之后又跌入了权势的谷底。不过,他很聪明,很懂得营造并利用形势,也很大胆和无畏,因为强烈的反抗精神,名留史册。

(三)陈胜他们采取了哪些超常手段?

造反,那是要掉脑袋的事情,轻则自己身死,重则家族受累,肯定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干的事情!虽然说大家都是戍卒,虽然都要面对死亡,但因人的个性差异,导致他们对待死亡的方式会有所不同,有的人会选择进行鱼死网破的反抗,有的人会默默的承受和等待,而绝大多数的人则会在彷徨无奈中显得焦躁和不知所措。这个时候,就需要陈胜这种敢站出来振臂一呼的领导者。

一是,在信息不是一般闭塞的年代,想反抗挣扎的这个陈胜,绝对是精英。精英不是文化程度高、出身高贵人的专利,农民陈胜“苟富贵,莫相忘”及“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两句话的意境就很深远,否则他怎么对国家的大事知道的那么多,那么关心?怎么会知道旧楚国抗秦的大将项燕?他怎么不自己偷跑而想着要带那九百人造反?这一切都说明,他对现实不满意,随时都有那种企图通过投机来谋取富贵的想法。

二是,他成功地将另一位委派加民意负责人吴广,收服成了自己的亡命铁杆。这个吴广在戍卒中的声望也很高,当所谓的好人被醉酒的权贵欺负这场戏上演时,对围观的那些不明真相人的影响很大,很多重大的骚乱事件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三是,他拉着吴广去找了一个算命先生,不仅从内心对吴广进行了强化,更谋划出了通过鬼神之道来慑服众人的思路。在吴广的协助下,于是出现了“鱼腹丹书”、“鬼火狐鸣”类的灵异事件,让陈胜成为了戍卒心中默认的天授领袖,更一步步地操作出了能让绝大多数人响应起义的借口,为自己的拔剑而起赢得了心理认同。

四是,采取杀死押解官吏,达成谋反既定事实的办法,断绝了其他人回归正当生活的退路。在那种血腥的场合下,杀人不仅能立威,更能断退路。

五是,发表了蛊惑人心的动员讲话。内容很丰富,不仅有诉苦拉家常,有向人们发出将会面对现实死亡的威胁,更有造反后可能会获取更大利益的引诱,特别是这句话: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拨动了人们心底最敏感的那根神经,让每个在场的男人都会热血沸腾:看眼下,生死未卜;想将来,富贵招人!

六是,陈胜自立为将军,封吴广为都尉,以人头为祭,袒露右臂作为标志(这种现象,诛吕安刘的周勃也搞过),筑坛盟誓,按事先谋划,诈以公子扶苏、楚将项燕之名,打出楚的旗号,造反起义。

七是,陈胜他们在楚地的大泽乡起兵,这里不仅偏僻,国家管控能力弱,更重要的是,这正好又应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谶言,上应天意。

八是,陈胜他们就是莽撞的造反者,幸运的弄潮儿,他们无意中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结果是从大泽乡到蕲县,势如破竹之势,接连攻克安徽和河南的铚、酂、谯、苦、柘诸县。在陈县,陈胜自立为王,国号张楚。一石激起千层浪,陈胜的胜利,鼓舞了楚地的造反领袖们,秦嘉、董緤、朱鸡石于淮北,项梁、项羽于吴县,刘邦于沛县,楚地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从此,天下开始大乱。

(四)陈胜起义留给我们哪些启示?

秦虽灭六国一统天下,但它规划的政治制度却最终由汉朝进行了全面落实,后世很多学者多将秦汉放在一起进行评说,说它们共同营建和奠定了未来的大一统时代,陈胜就是联结这两个朝代的桥梁。

纵观我国历史,农民起义往往有两种结果,一种是革命成果被贵族篡夺,一种是自己提升进化成贵族。从陈胜他们刚开始起义时打出的旗号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原本就没有明确统一的指导思想,也不管扶苏和项梁是不是属于一个阵营的,只是感觉到这两个人都有号召力。在起义稍微取得一些成功时,就有些飘飘然了,拒绝了张耳陈馀缓称王的建议,导致这次起义和辛亥的武昌起义结果相似。

陈胜虽然有先发优势,但他,威不足以慑部下,恩不足结左右,在对军队没有完全取得掌控权的情况下,分兵三路攻秦(有说是七路:武臣攻赵地,周文西进攻秦,吴广攻荥阳,邓宗攻九江郡,宋留攻南阳,周市攻魏地,召平攻广陵),让自己了光杆司令。在起义一年后,两个领袖先后遇难,吴广被自己手下的大将杀死,陈胜也被自己司机杀死了,反秦军事指挥权最后也被其它势力所取代。

再平和安定的天下,都会有一些蠢蠢欲动的投机分子,更有像陈胜这样觊觎富贵人的存在,这本不足以为怪,怪就怪在陈胜没有商汤周武那样的贤能,没有王侯将相那样的尊贵,却能振臂一呼而天下响应,主要是因为“处于安定状态的人民可以共同行仁义,处于危难之中的人民容易一起做坏事”,如何让人民安定,这才是国家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有人说,一个颇具雄心的亡命之徒,为了王侯将相的远大理想,率领一群乌合之众,铤而走险,通过暴力方法进行革命,使原本就不受正统思想赞成的造反,在他的身后,却罕见的获得了历代主流历史学家的认可,司马迁将他列入世家,司马光更称其部队为兵而不是贼寇,在精神上变成了儒家学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实践代表,值得人们思考。

【注:本文发表于2017年3月22日,历史大学堂官方特邀作者:木林】

第十篇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背后埋过一场刀兵!

(“画蛇添足”这个故事曾阻止过一场刀兵,你信吗?)

《战国策·齐策》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大家一看,就知道这就是”画蛇添足”那个故事,现在还演变成了一句公众知晓率极高的成语,意思是劝诫人们做事不要多此一举,否则会弄巧成拙。

写到这里时,朋友们可能疑惑了,咱们这是一个学习历史知识的平台,这个故事跟历史有什么关系?

如果我再紧接着问以下问题,这个故事是谁讲的,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在什么场合下讲的,它在历史上曾发挥过什么样的作用?

平常我们总是以批评的态度来看待这个故事,有没有正解过这个故事?

在这一连串问题下,估计有人会要发懵了。

这个故事是有历史来源的。公元前323年,韩、魏、赵、燕、中山五国互相称王,史称“五国相王”事件,是由魏国公孙衍发起的,以魏国为首的五国进行合纵联盟,这件事令秦、齐、楚三国非常不安。齐国用外交方法,打压中山国的计谋没有取得成效。楚国的大将昭阳带兵进攻魏国,连破八城,准备再乘势进攻齐国。此时,说客陈轸奉齐威王的使令,去会见昭阳。二人一见面,陈轸先是对楚军取得的胜利进行了一番祝贺。然后,从楚国的法令说起,问道:“按照楚国的法令,歼灭敌军杀死敌将,可得何等官爵的封赏?”“官为上柱国,爵为执珪。”昭阳回答说。“比这更尊贵的还有什么呢?”陈轸问。“只有令尹啦!”昭阳回答。“令尹确实尊贵,但是楚王却不曾设置两个令尹呀!”陈轸随后讲了这个“画蛇添足”的故事,紧接着又说:“现在将军帮助楚国攻魏,消灭了敌军,杀了敌将,占领了八座城池,楚国的军队还没有疲惫,将军还想攻打齐国。齐国很怕将军,将军显显威风也够了,将军的英明已经到达顶峰了。要知道,战无不胜的人,要是不懂得适可而止,将招来杀身之祸,官爵将归属后来的人,就像'画蛇添足’的人一样。”昭阳于是停止攻齐,收兵回国。

这次带着任务出行的陈轸,讲了一个故事,避免了楚齐两国间的一场流血冲突,为齐楚之间换来了暂时的和平。

看到这里时,我们可能又会产生疑惑,楚昭阳这个人是不是昏聩智商低,让陈轸给骗了?还是陈轸这些话背后的道理太厉害了,吓得昭阳不得不退兵?要不,咱们先试着对这两个人分析一下。

(一)陈轸这个人,说客中的顶尖高手。他以齐国人侍奉秦惠文王,后因和张仪争宠失败,转事齐、楚,曾在秦齐楚三国当国谋士,均很受信任,最终还被楚怀王拜相封侯。他在说客这个群体里面也有立足之地,不仅在本职工作上忠勇有谋、尽心尽力,又对楚、秦、齐、魏均有贡献;他可以朝秦暮楚,在秦楚两国之间来回的跳槽,却依然能够被投靠君王所信任,不像那个历仕四朝十君的官场不倒翁冯道,被后世骂为贰臣;他曾位极人臣,虽然没有身佩多国相印,但也被楚怀王拜相封侯;他虽然没有领兵上阵,却凭口舌之利,帮助齐国退楚军,让齐韩魏赵取得联合攻秦的胜利;在秦韩大战中,给楚王献缓兵之计,坐山观虎斗;帮公孙衍出了一个大造声势之计,让其因名得利,轻佩魏燕赵齐四国相印;他为君王所出的主意也算是顶级的,宋明学者也多认为其谋略绝不逊色苏秦张仪;对于张仪割地六百里的政治欺骗,他能像屈原那样尽忠楚怀王,敢逆龙鳞直言劝谏;对于楚王盲目兴兵攻秦,他能奋勇直谏。在劝谏中,他多通过讲故事来劝说的方法,显得更委婉、更理性、更浅显、更容易让人接受,不仅能够化险解谗言,还能阻兵止刀戈;虽然立下不世之功,但却能功成身退,没有像苏秦那样被裂,张仪那样被逐,终得善终。公元前299年楚怀王入武关被秦昭襄王扣留,陈轸于公元前298年再次出山,促成了齐、韩、魏、赵联合抗秦,历时三年,攻入函谷关,危及咸阳,迫使秦国归还所侵韩魏之地。

(二)楚昭阳这个人,楚国将领,楚昭王后裔,当时的楚国牛人。公元前334年,曾俘获并杀死了越国国君无疆,越国从此衰败不起,并向楚国朝贡。楚威王曾将“和氏璧”赐给了他,名闻天下的张仪最初也是他家的门客。公元前323年,率兵攻魏,连破八城,因战功,从军队的最高长官上柱国官升楚国军队和政府的最高长官令尹,在楚国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昭阳退兵不久后,在封地病死。由此,我们能看出楚昭阳绝非平庸之辈。

(三)“画蛇添足”这个故事背后,还有一些没有明说的道理。战国时期的说客,多借用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将那些事关着个人兴衰荣辱、国家命运前途的高深道理,转化成浅显易懂的小故事,以平和、容易接受的方式劝说君王将相们作出明智的选择,如通过自己与徐公比美,来讽谏齐王的邹忌;通过忠心却遭毒打的侍妾,来向燕王表达自己的忠心苏秦;甘茂用曾参杀人故事,与秦武王订立了息壤之盟;郭槐给燕昭王讲了一个千金市马骨的故事,建黄金台,招来了乐毅、苏秦和邹衍三个强人;冯谖以集市为比喻,向孟尝君解释攀贵附富乃人之本性……这些故事的生命力很强大,不仅在今天的史书记载能找到踪迹,更甚的已经变成普通老百姓的口头禅,就像这个“画蛇添足”的故事,它表面上是从昭阳的个人前途开始说起,好像抓住了个人利益得失这一问题的关键,给楚昭阳出了一道选择题:攻齐,不但不会增加个人利益,反而可能会损害个人利益;退兵,对个人利益绝对没有任何损害。楚昭阳为了个人的利益,选择了退兵罢战。

如果我们再联系其他历史事件来进行分析的话,我们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认识,主要体现在:

一是,劝楚昭阳通过自污来自保。当个人功业达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时,如果还想获取功业,那下一步的目标会是什么呢?你懂的!楚昭阳他也担心,如果有人在楚王面前再说一句“世人只知楚国有昭阳,而不知楚王”时,那杀伤力可想而知。退兵,就是向世人宣示,自己很看重目前的位置,甘愿为臣,是个官迷,不是权力迷,没有要当老大的非分之想。

二是,对陈轸这个人有所顾虑。陈轸不仅是辩才强,更是见识超群,作为秦、齐、楚国君的座上宾,身份特殊,对楚国国君甚至于国内外的总体局势看得都很清楚,谁知道这次作为齐使的陈轸到底是那种身份?到底是奉了楚王还是齐王的命令?最简单的方法,听人劝,吃饱饭;兼听明,没坏处;取中庸,保长久!

三是,楚昭阳不仅是一个能领兵打仗的将军,还是一个治国理政的政客,他肯定也清楚,无论仗应该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除非有本事灭国,否则都得回到谈判桌前。双方能在友好的气氛中达成一致,形成共识,不战而屈人之兵,那岂不是最好?况且,当时这几个大的诸侯国之间,谁都还没有能力能够吃掉对方,战略态势属于僵持阶段,还真不一定能打赢齐国。

四是,楚昭阳手下肯定也有能人,张仪不就曾在他门下混过吗?在外领兵的大将被部下逼迫篡权的事情层出不穷,后世赵宋在陈桥搞的黄袍加身,汉高祖时的赵王敖被废就是因为臣子贯高他们背后私自搞谋反,楚昭阳也担心自己的手下们做出一些让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他只想做一个受人尊敬的功臣,不愿意在楚国搞夺权内斗,不愿意将楚国带入混乱!

五是,陈轸的一席话惊醒了梦中人,书面上记载的是一个故事,背后不知道陈轸都给昭阳说了什么?当商鞅为避祸远走他国不被接受后,各国的权贵们可能就会重新考虑自己在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方式,会想办法给自己留条后路。

六是,“画蛇添足”这个故事,正是因为画快的没喝成酒才更有启发意义。他能不知道蛇没足吗?不可能,他只是装傻掩心机,君不见现在经常会看见打假拳、踢假球、真人秀。一壶酒值得争吗?不值得,在实惠面前采取忍让放弃的态度,这叫小事糊涂大事明白,他已经看到了周围那一双双恶狠的睁得很大的眼睛在看着他,他才不愿意搞那种“一家富贵百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的事情。那他为什么还要进行一次装傻表演呢?我们只要从他是主动参赛主动让酒、主动参赛被动让酒、被动参赛主动让酒、被动参赛被动让酒这四个方面想一下,大概心里就会有一些自己的判断。快而没喝,不留痕迹;貌似很傻,实则圆滑。这是大智慧,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想得出来的!

小故事,大道理;知道前提,才能想通。

楚昭阳是明白人,陈轸也是明白人,他们用了一个故事,打了一个哑谜,换来了一团和气,最终皆大欢喜!

【注:本文发表于2017年3月29日,历史大学堂官方特邀作者:木林】

第十一篇

从战国四大超级名将想到……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550年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此时的历史,好像变成了一个大戏台,生旦净末丑,黑白红花脸,各色人等,你方唱罢我登场,轮番地登台表演着。既有英君明主的求贤若渴,更有武将政客的纵横捭阖;既有忠臣义士的知恩图报,更有奸佞小人的谗言诋毁;既有凭三寸不烂之舌搅动天下的说客,更有凭搏命拼杀换取功名勋爵的武将……说到武将,不由自主就的想到了名将,想到了那四位备受后世推崇的战国超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

(一)简要的回顾一下这四位超级名将的概况。

(1)白起,战国末期秦国名将,为秦攻下六国城池大小约九十余座,扩地数千里,几无败绩,从最低级武官一直拼到武安君,斩杀韩赵魏楚等国军队一百多万人(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战死人数的一半,都与白起屠杀有关),成就了秦国的帝王事业。最终因将相失和,君臣猜忌,被迫自杀。他还有一个令人胆寒的别称“人屠”。

(2)王翦,白起之后的秦国名将,起身于行伍之间,征战无数,战必胜、攻必取,智而不暴、勇而多谋。在平定六国中,多次率兵攻赵并亡赵,荆轲刺秦后率军攻下燕都,随后又攻楚亡楚,南下平定百越国,功绩卓著。在功成名就之后能够保全自己,得善终。

(3)廉颇,战国末期赵国名将,身历三世赵王,曾带兵伐齐,一战扬名天下。长平之战中曾率兵与秦军对峙三年,赵括兵败后又领军大败入侵的燕军。因不满继任的赵悼襄王派乐乘接替自己,怒攻乐乘,投奔魏国,最后老死楚国。因“负荆请罪”故事,至今仍时常被人们提及。

(4)李牧,廉颇之后的赵国名将,曾在雁门长期驻守防备匈奴,一战安定边疆,匈奴十年无力再犯赵境。廉颇出逃魏国后,成为赵军主将,率军攻燕抗秦,战功卓著,成为了当时东方六国中唯一能与秦军抗衡的将领。在王翦率军攻赵前,被赵王迁杀害。

(二)如果将这四位超级名将对照着来评说,其中有很多有趣的巧合。

一是,从这四人的出身来看,都没有拜过名师,都是从军中最基层士兵干起,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悟性,通过一刀一枪的拼杀,逐步成长为秦、赵两国各自最为倚重的大将,是从士兵成长为将军的典型,代表了战国时期作战指挥的最高水准。

二是,从国家区分来看,白起、王翦是秦国,廉颇、李牧是赵国,其它五雄中竟然没有一个,这显然是一件怪事。其实这也不怪,名将是要靠战绩来说话的,这也说明了几个问题,①秦军和赵军战斗力在当时是最强的,发生秦赵两国之间的战争,多是硬碰硬的战争,打得很悲壮,战死人员多,血流成河,浮尸漂橹。②进入战国后期,参战的人数规模动辄都在十几万人以上,大兵团作战次数增多,作战指挥和控制难度很大,对将领的指挥能力和水平要求非常高,其它国家将领们的水平在这些超级名将们面前几乎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战绩。

三是,从战场对阵来看,白起对阵廉颇,王翦对阵李牧,应当说攻守双方还能算得上是势均力敌,呈僵持状态。秦军二将都是因为不能速胜,于是在战场之外,又都采取了反间计,让时任的赵王,用赵括替换了廉颇,用赵葱替换了李牧。结果是,赵括战死,长平兵败,四十万降卒被杀;赵葱战死,邯郸兵败,赵王迁被俘。而这两对曾经对过阵的名将,几乎是没有分出胜负,将领的水平就是矛和盾之间的关系,没有在战场上分出高低来,相互之间也没有征服了对方。

四是,从战略态势来看,以白起、王翦为首的秦军是主动进攻的一方,采取的都是速战速决的攻势,以廉颇、李牧为首的赵军,是被动迎战的一方,采取的都是拖延阻滞的守势。当时的秦国,因为扩张,向外主要采取的就是进攻态势,而赵国主要守势,这就是秦赵两国的军事实力以及对外政策的区别。

五是,从最终结局来看,王翦因为知战知守,通过自污自保,最终获取了秦王嬴政的信任,在功成名就后,能够获得善养终老。白起因为与范睢失和,再加上军人集团的不听招呼,导致因谗言而被罢免,之后被迫自杀。在赵军中,骄横跋扈,对上级不尊重甚至倒戈的现象特别多,如:廉颇对赵王命令不满,率兵袭击了骑劫;李牧对赵王的命令不满,坚决不从王令,结果是,廉颇和李牧都被历史记载成受郭开一人谗言所害,李牧被杀,廉颇抑郁而终。在这两对人中,因战功而被君王封为武安君的白起、李牧,却是死得最惨的两个人。他们这四人的结局,在后世名将的结局方面,有很高的概括性、代表性。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中曾对战将的结局进行了描写,大概有八种之多,如文丑在阵中被斩、吕布被俘处死、吕蒙被关羽追魂、孙坚中箭毒发身亡、周瑜被活活气死、张飞被部下暗杀、姜维自杀、赵云自然终老,这四人自然也可能跳出这个范围。个人认为,作为超级名将,只能是类似于他们这四个人的这四种死法,不能有其他死法,否则就会被取消评选超级的资格,从而退出名将的行列。

(三)为什么超级名将只出现在了战国末期,而春秋时期却没有呢?

一是,春秋战国在时间上跨度五百多年,曾出现过很多名将,在他们领导指挥的作战行动中,虽然也有灭国类的战争,有影响至今名扬世界的军事思想理论,也有很多堪称经典的战法战例,可惜的是,除过少数人外,很多人都不在同一时期,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直接对阵疆场的机会,没有了同等竞技的平台,比较起来就会有困难,自然会出现到底是关公厉害还是秦琼厉害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评定起来肯定会参杂进更多人为因素,不好准确定位。记得有一则网络故事,讲佛祖让悟空从一个谷地里一次性经过时,挑选出一个最大的谷穗。说实话,能挑出最大谷穗的可能性会有多大?评说原本就有戏说的味道,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意义,当不得真!如果真的没有被评上,也不会将他们从那段历史中抹掉,更不会影响他们的功绩,因为他们都是让后人敬仰的名将。

二是,春秋时期的战争,军队规模多在几千人至几万人,相对来说比较小;战争持续时间也比较短,兵士多是战时为兵闲时为农,专职打仗的人员少。春秋时期的名将,不仅在战场上能够扬名称雄,他们在治国理政方面也多也是政治家、改革家,在作战中也常用到一些政治权谋,像吴起就曾在魏国分别与田文、公叔竞争过国相,燕国的乐毅攻齐就曾用过很多的政治权谋。或许说,他们已经超越了纯粹的武将,如果仅给他们一个名将身份,可能对他们的功绩评定也不全面。况且,春秋时期的战事多由驾战车的贵族所支配,他们根据骑兵的规则交战,对他们来说,威信和“面子”重于实际所得,重在表象上的臣服;战国时期的战事多由职业的将领所支配,他们为雇佣他们的国家拼死作战,重在争夺领土和资源,歼灭对方有生力量。再加上战国末期的战争相对来说,更加血腥,更加残酷,更加地让人感到恐怖,多了杀伐权谋,少了仁义谦让,给人们的印象更深刻,所以他们中的主角自然也会受到人们更多的青睐和重视。

三是,作为超级名将,最重要的一条是实践能力,看重其在战争中的实际表现,在对战场态势的实际掌控,实实在在的战绩,在于没有败绩,在于那种能力挽狂澜的能力,在于那种高超的实战指挥能力,而不是看出了多少书,创造出了影响多大的理论。注重更多的是战绩,而不是个人道德修养水平;不仅要有成名之战,更要能在对不同国家、不同类型军队作战时,均有遇鬼杀鬼、逢神杀神的本事;既要能够以谋略见长,更要能打硬仗大仗血仗,表现出很强的军事专业素质。通过对春秋时期的战争与战国末期的战争进行比较,无论从指挥作战的次数、参战人员数量以及直接死伤亡的人数、作战规模及持续时间、战场态势变化的复杂程度,还是从战争对各种资源的调配程度、战场地域的广阔程度、战场内外军事与政治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军事科技发展对战争产生的新影响、决战结果对当时局势以及后世的影响等方面综合比较来看,春秋时期的战争相对于战国末期的战争来说,各方面都要小的多,将领的综合影响能力自然也会有所差别。

四是,他们四人之所以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超级名将,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他们被隆重的记载到了《千字文》中。南朝梁武帝时期,周兴嗣奉皇命编撰的用于皇子学习的《千字文》中,有“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这句话,意思是说:秦将白起、王翦,赵将廉颇、李牧,用兵作战最为精通。他们的声威远扬到北方的沙漠,美名和肖像永远流传在千古史册之中。大家不要小看这部《千字文》,他的影响力绝对是超一级的,在它成文之后,逐渐地成为了我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最成功的启蒙教材,不仅是儿童识字的最基本课本,也被社会上各行各业所采用,已经影响深入到了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文化启蒙教育的影响力真大,后世很多人就是因为它的说法,才认为起翦颇牧他们四人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将军,因为他们是自《千字文》普及之后,被中国最广大老百姓从心里默认并接受了的超级英雄!

战国名人张仪就曾说过一句话: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假如,谁要是被获了诺奖的莫大师以反面形象写进小说的话,估计也会被未来的人们所耻笑,就像那被摸黑的隋炀帝、白脸的奸贼曹操、受人唾骂的陈世美、害死杨家将的潘美……即使有人翻案,也改变不了大众口口相传强加给他形象。

写到此时,我想到了一句跟他们功绩无关的话:宁可得罪小人,也千万不要招惹文人。

历史中很多人都是因为文学作品的记载,留下了或好或坏的名声。

看来,对于那些有名望,还想留下好名声的人来说,这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大问题。

第十二篇

张孟谈:功成身退那是传说,能得善终才是本事

在那场奠定韩赵魏三家分晋格局的晋阳之战中,有一个人特别突出,他就那个冒险出城,成功策反了联军阵营中的韩魏两家临阵倒戈,不仅扭转了战场态势,让实力最强的智氏灭亡,改变了未来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甚至是中国历史的走向,更救赵氏于危难之际的赵氏家臣,张孟谈。

探究张孟谈的故事,肯定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另类的启示。

因为,每一起事件的背后,都会有一些值得人们琢磨的道理;每一个看似随意出现的戏剧性场景,背后都有“人性”这个导演在操纵着!

从有关他的历史记载开始,让我们一起来解读这个让人琢磨不透的人物。

公元前458年,赵无恤继承了赵简子的位置,成为了赵襄子,他的家臣张孟谈也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公元前455年,晋阳之战发生前,张孟谈建议赵军退守晋阳城。到了晋阳之后,张孟谈建议挖出董安于建城时储备的铜和荆条,用来造箭,解决了燃眉之急。被围困了将近三年的晋阳城内,已经到了“沉灶产蛙,悬釜而炊,易子而食,士卒疲弱,襄子动摇,有心投降”的危急关头,张孟谈先劝赵襄子要坚持抵抗,再冒险出城,成功地说服韩魏两家弃智。

《淮南鸿烈解·人间训》中载到:“晋阳之存,张孟谈之功也。”

晋阳之战胜利后,赵襄子大赏功臣,时刻跟随在他身边恭敬侍奉、平奇无功的家臣高共却被列为了第一功臣!

赵襄子的解释是:方晋阳急,群臣皆懈,惟共不敢失人臣礼,是以先之。战后,张孟谈在帮助赵襄子巩固了政权、开拓了疆土之后,向赵襄子主动提出了“纳地释事以去权尊,而耕于负亲之丘”(回家种地)的要求。他们之间的对话,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战国策·赵策·张孟谈既固赵宗》中记载,张孟谈对赵襄子说:“从前,先君简主治理赵国,有遗训说:'五霸能够统帅诸侯,其原因概括起来有两条:一、国君的权势足以控制群臣;二、不能让群臣的权势控制国君。所以,到了列侯这样地位的人,不能让他身居宰相之位;将军以上的人,不能让他们亲近文官大夫。因为上述两种人,挟权势,恃功劳,容易控制国君。现在,我的声誉已很显赫,地位也很尊贵,权力很大,大家都很服从。我希望放弃功名,丢掉权势,成为一个普通的人。”赵襄子很不高兴地说:“这是为什么?我听说,辅助国君的人,应该有显赫的美名;为国立大功的人,应该有尊贵的地位;领导国家的人,应该有重大的权力。自己心怀忠信,大家都会服从他。这是先圣之所以使国家安定的原因啊!您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张孟谈说:“您所说的,是成功之美;我所说的,是治国之理。根据当前以及古往今来的事实,我认为,天下一切美好都是相同的。可是,大臣与国君的权力如果完全相等,却还能美好,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汲取过去的教训,可以做为今后做事的借鉴。您如果不考虑这方面的问题,重蹈历史的覆辙,我将无能为力。”诀别之意明显。三天后,赵襄子派人对张孟谈说:“国家的政务,臣下不听分派,怎么办?”张孟谈回答说:“处以死刑。”有人劝赵襄子说:“左司马为了国家的利益和安定,不顾个人生命的安危,竭尽忠心,您就让他走吧!” 于是,赵襄子同意了张孟谈归隐到肙丘去种地请求。

这个时候,书上记载了一句话:只有英明的国君当政,才会有贤能的大臣。

张孟谈在肙丘耕种时,韩氏、魏氏、齐国、楚国四方背弃了与赵氏原来的盟约,准备出兵攻赵。赵襄子去见张孟谈,告诉他说:"从前瓜分知伯的领地,我们多分了十座城,现在诸侯又来打我们的主意,这怎么办?"张孟谈说:“您就为我背着剑,驾着车,让我到国都去,让我住在宫内前殿中,给我大夫的官职,我去试试看。”赵襄子同意。张孟谈于是派他的妻子出使楚,派他的长子出使韩,派他的次子出使魏,派他的幼子出使齐,四方联合进攻赵氏的图谋被破坏。

在看完有关张孟谈的主要故事之后,不知大家有什么感想?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还请朋友们指正。

(一)禽鸟尽,良弓藏;狡兔死,猎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这是几千年中国历史对功臣宿将结局的精确描述,除少数人外,绝大多数人都没能摆脱这个诅咒。

例外的是,范蠡在辅佐越王成功后远走他乡当起了富翁,张良在辅佐高祖成功后随赤松子云游天下……不过,自从他们相忘于江湖之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再也没有回来过。

而这个张孟谈,不光给我们留下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个成语典故,能在功成名就后激流勇退,更能在赵氏危难之际重出江湖,力挽狂澜,将个人的功业成就和保家善终兼顾到了极致!

此时,我想到了那个被史官评价为“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上不疑,侈穷人欲而议者不之贬”、更被曾国藩推崇为“享大名立大功而又善收晚场的千古第一人”的郭子仪。

不知道能不能用后面这句话来评价他:名将家臣本相似,功成身退第二人?

(二)张孟谈为什么会那么坚决的要求归隐?

主流说法是:主动归隐,但是如果结合历史的相关记载,我们不难看出,张孟谈的归隐也是自己无奈的选择, 其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是,当张孟谈策反了韩魏,解了晋阳之围后,他的功业、声望已经超越了赵襄子,已经有可能影响到了赵氏的地位,这时,肯定已经有人在赵襄子面前用简主遗言开始诋毁他了,他听到了一些风声,正因为赵襄子相对来说比较开明,才能让他将这些话说明说透,免得以后再被别人从背后暗算。

二是,即使别人没有说过此类话,作为一个有为的宗主,赵襄子当然清楚赵氏宗亲是怎么发家的,他们家目前就是晋国国君约束不了的家臣,他们家就是靠挖晋国的墙角发的家,所以在防止自己家臣挖自己家的墙角方面,自然打算的比较多。

三是,晋阳之战后的评功评奖,就很明确的向大家传递了一个信号,能力再强、功劳再大都没有用,最主要的是臣子们的忠心能让主子放心,其实这已经变相的给能力派们制造出了保皇派这个制约的力量。

四是,史书上没有记录他们谈话时的场合、人物、动作和表情,不知道这时的赵襄子和张孟谈是两个人,还是很多人在一起谈这件事;是正襟危坐专心致志地坐在办公室里,还是两个人坐在茶秀咖啡屋里;是两个人都坐着呢,还是一个坐着一个跪着;边上那个人是倒茶扇风呢,还是在恭恭敬敬地做记录……确实不敢往下乱想,再差一点就会想到用“流放”这个词!

五是,我们中国语言的奥妙在于,同样的话,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的意义不一样;同样的话,在不同的场合说出来的意义也不一样;同样的话,由不同的人说出来的意义也不一样。只要试着用不同的语气配上不同的动作表情,再来试着将上面那段对话场景模仿一下,可能大家会找到不同的感受。

六是,信任不信任,从一些细小的动作中就能看得出来。如果他是真心的想为赵氏考虑,认真的执行赵简子遗言,自觉主动地放弃了地位权势,那在赵氏遭受新的危险之时,他肯定也会不请自来的、主动的为存赵做力所能及的工作,而不是等着赵襄子去请他,还给赵襄子提出了要为他背剑驾车、在官方场合平反、风风光光的进京等要求。

他想挽回什么,想掩盖什么?

由此,我认为他在三年前的回家种地不是他自己主动要求的,是被逼的。

(三)张孟谈为什么能够善终?

一是,形势所迫。

当有人向曹操建议趁机除掉投靠自己的刘备时,郭嘉劝阻的这句话“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不可不察也”就很有启发意义。当时的赵襄子只是一个卿大夫,还不是诸侯,虽然也不听君主的话语,但他还没有强大到可以不顾国际影响的胡为,除非不想将事业做强做大,给韩魏甚至是其他诸侯国的人留下忘恩负义、屠戮功臣、不可交往的口实,这可能也是很多企业在初创阶段老板之所以能够容忍那些容易犯上下属的原因。

二是,能够控制。

对于功臣来讲,只要把他的放在可控的范围内,能掌握住他,肯定比弄死他的效果要好,人民内部矛盾怎么说都是内部矛盾,面对外敌时仍然会结成统一战线,至少可以狐假虎威地借助这个威慑力量来震慑那些不明真相的敌对势力。

三是,政治妥协。

不知道张孟谈和韩魏两家有没有什么私下的政治交换,毕竟是心腹家臣,自然掌握着不少的内部机密。活则秘密永远是秘密,死则秘密变成公开!而这一点来自于最后他的作为,在面对四国进攻面前,他凭什么仅派出了自己的老婆、儿子分别奔赴四国,就让能四国互相猜疑,导致联合行动破产?说张孟谈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我信;如果说连他的老婆孩子都有经天纬地之才,你信不信,我不知道,反正我是信了!

四是,力能自保。

赵氏势力内保护张孟谈的隐形力量已经很强大了,制约着赵襄子不敢对他下死手,张氏会不会像姜维的屯田,只是远离避祸?我不愿意将张孟谈的善终看成是赵襄子的诚心对待,因为我在前面已经几乎快要得出他是因为被逼无奈才归隐的结论,至于还会有什么原因,我说不出来了,只能留给读者们自己去琢磨了。

不知道是我把人们想的太坏,还是这个世界原本就充满了狡诈?

写到这里时,我自己的心情也不是很好,毕竟把一件很让人们羡慕向往的事情分析的那么让人不堪入目。

算了,还是用刘墉先生的这句话来结尾:我不是教你诈,是要你认清这个世界!

后记:

这几年间,文章虽然写的不好,但依然写了上百篇的原创文章。

总体来说,木林的历史随笔要比普法文章写的好看,只是大众阅读量都不太好!

这里的所有文章,在木林随笔中都能查找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