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做点新鲜事

 微言喜语 2022-06-08 发布于江苏


徐长才

陕西韩城素称“文史之乡”, 家训文化发达。在该市的党家村,有这个村人们一致推崇和认可的共同家训,其中有一条是:“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方,能欲多,事欲鲜。”好个“事欲鲜”!是啊,一个人活在世上,是应该多做点新鲜事。


北宋文学家苏轼是喜欢做新鲜事的人。他文章写得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诗写得也好,词写得更好。在词方面,人们把他归为豪放派。他擅书法,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之一。他还能绘画。他对自然科学很感兴趣,尤其对养生学进行过很深的研究。苏轼取得了多种重要成就。如果他不喜欢做新鲜事,怎么能取得这么些成就呢?人们说他是中国古代的通才,如果他不爱做新鲜事,怎么能成为通才呢?

李岚清也是喜欢做新鲜事的人。在从政期间,工余他精心地研究过西方音乐,还出版了有关西方音乐的专著。他喜欢书法,尤其喜爱刻印。他刻过各种各样的印章,美观大方,精妙好看,颇有收藏价值,人们以得到他刻的印章为荣。退休后,李岚清更喜欢做一些新鲜事,以丰富自己的生活和人生。


    我国著名小提琴家与美食家盛中国有段至理名言,这就是:怀着不同的心情对待生活,就像从不同的窗户里去看世界一样,每天都有不同,每天都有阳光。盛中国认为,生活有秘诀,这就是:“在千篇一律的生活中,我们找到了每天都在变化的感觉:草每天都会长高-些,云朵每天都有不同的形状。有一颗'新鲜的’心,日子不会乏味。” 盛中国说:“一个人对待生活,应当永远保持一颗新鲜的心。” 每天升起的太阳,在别人眼里,跟往日没有什么不同。但在盛中国看来,每天升起的太阳都是新鲜的。在盛中国眼里,生长中的小草每天都是新鲜的,长大了的树每天也是新鲜的,每天的花香是新鲜的,每天的鸟语也是新鲜的。总之,一切都是新鲜的。正因为盛中国有颗新鲜的心,所以他的双手不仅能让小提琴奏出绕梁三日的乐声,还能拿起炒菜锅,做出美味的菜肴。正如盛中国自己说的:“我热爱生活,只要用心,只要有颗新鲜的心,平淡的生活就能变得有滋有味。”怀有一颗新鲜心的盛中国是乐于做新鲜事的。他这样做,既愉悦了自己心情,也为人民多做出了贡献。

我国著名演员潘长江是喜欢做新鲜事的。他先是演小品,很出色,还多次获奖。他后来又尝试着演电影和电视剧,他塑造了多个个性鲜明的喜剧角色,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还演过东北二人转,活泼生动,吸人眼球。他还放声歌唱,唱得也很动听悦耳。他在文艺领域不断做“新鲜事”,拓展空间,树立形象,既让自己增长了不少才干,也为自己赢得了美好的声誉,更为广大观众带来了很多快乐和教益。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除专心写作外,为了调节生活,放松心情,他还喜欢经常做些新鲜事,或去散步,或去游泳,或去钓鱼,或去旅行。通过旅游,他到过很多国家和地区,增长了见识,增加了阅历,为自己写作积累了很多素材。在他看来,一个人多做点新鲜事,有百利而无一害。

“实践出真知”。多做点新鲜事,自己就能得到锻炼,自己就能见多识广;多做点新鲜事,为了把事做好做成,自己就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思维能力就由此得到了提高;多做点新鲜事,自己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也会随之增强起来;人都有好奇心,都对新鲜事更感兴趣。一个人多做点新鲜事,他就会增强事业心和成就感,他在自己人生路上的前进动力就会更大更足;一个人多做点新鲜事,就能广结善缘,多交好友。


创造发明是人搞出来的,新鲜事是人做出来的。世界上原本没有新鲜事,一件一件的新鲜事都是由人做出来的。新鲜事一多,社会就发展了,世界就精彩了,人类就进步了。只要不违法不乱纪,我们不妨多做点新鲜事。


 作者地址与职务:231404安徽省桐城市第二中学 中学高级教师   桐城市作协会员
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爱好唯读书与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