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妻子为何主动让丈夫纳妾?她们没有嫉妒心吗?原因竟是……

 铭记心间 2022-06-08 发布于广东

古代男人三妻四妾风流成性,女人却只能独守空闺守身如玉。在现状如此不平等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少古代女人,能容忍丈夫纳妾?甚至在丈夫不想纳妾的时候,还会主动逼着他纳妾?她们难道没有嫉妒心吗?

图片

纳妾对于古代家庭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要搞明白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了解我国古代是一夫多妾制。

这代表着,中国古代法律保护的是妻子的权益,而不是妾室的。妻子和小妾的地位,根本不能放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来看待。

大家看电视剧的时候都知道,妾室所生的孩子被称为庶子。但大家可曾知道,古代法律规定,庶子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母 一个是主母,主母比生母大,庶子只能喊主母为母亲,而自己的生母却只能喊姨娘。

说得难听一点,妾室就是男主人的玩物,和女主人的代孕子宫,没有半点人权可言。

图片

至于《唐律疏议》中更是明确规定,以妻为妾,以婢为妻者,徒二年。以妾及客女为妻,以婢为妾者,徒一年半,各还正之。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即男主人若是把妻子当做小妾对待,而把小妾当妻子对待的话,要充军流放做两年苦役。你以为回来后他就能和小妾在一起了吗,太天真了。

这两年是让他在无尽的苦行中,反省自己的过错的。吃完苦头回来,妻子还是妻子,小妾还是小妾,而且 小妾作为主人家的私人物品,很可能等不到男人为爱服刑回来,便被妻子转手卖出。

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古代法律为何要如此重视保障妻子的权益呢?中国古代不是男权社会吗?

古人结婚最看重的一点就是“门当户对”,官宦人家的少爷,娶的必定是同等官宦人家的小姐。两家通过婚姻关系,来完成权力场上的资源置换,这也就是所谓的,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

再者说,古代男子娶妻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三媒六证,八抬大轿,越是有钱的人家,排场越是要显赫无比。相比之下,女方自然不能失了面子,嫁妆也是一车一车运到男方的家中。

这份丰厚的嫁妆,和背后强大的家族,正是支持妻子和男主人平起平坐的最大底气,也是妻子有资格管理妾室的先决条件。

图片

可以这么说,除了夫妻之情外,这两人还是捆绑在一块的利益共同体。但相比之下,小妾的地位就要寒酸多了。让我们来看一下妾的主要来源,首先最多的就是,男主人花钱买回家的。其次就是,亲朋好友赠送的。没错,小妾某种意义上只是主人的物件。

宋代文人墨客聚一块喝酒,都喜欢带自家的小妾出来伺候,喝高了就互相送给对方。由此可见,小妾和正妻最大的差别就是,她没有娘家作为外部势力的支持,就好比那无根的浮萍,哪怕死在这深宅大院里也无人关心。因此男女主人都是她的顶头上司,都是她所必须要讨好的对象。

晚上伺候完男主人,早上起来还得去给正妻“立规矩”。这是何意呢?就是每天早上都得给正妻请安,请完后还得站在正妻的面前,毕恭毕敬地听她给你讲作为小妾的规矩,让小妾意识到尊卑有别,不要轻易犯傻。

图片

通过前文我们知道,妾室是无论如何都威胁不到妻子的存在的,但身为女人总有嫉妒之心,为何妻子要逼丈夫纳妾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我国有个流传几千年的恶习——吃绝户

何谓吃绝户呢?在重男轻女的古代,女人是没有继承权的。

假设这个家庭中的男主人突然去世,而他又没有生下一个男孩,或者他的孩子尚在襁褓,那男主人的葬礼一过,他的兄弟叔伯等等亲属,就会像吸血的蚂蟥一般一拥而上,把女主人赶出家门,再把他家的家产分得一滴不剩。比如我们熟悉的女皇武则天,她的母亲就是因为没儿子,她的父亲一去世,母女俩就双双被赶出家门。

在这种情况下,假如你作为正妻,你和你的丈夫都三十好几了还没个儿子,家族里的叔伯亲戚又多,换你你也要急疯了,哪还有心思吃醋,巴不得丈夫多娶几个小妾,先生出个儿子才是正经事。反正不管是谁生的儿子,最终还是管你喊妈。

再者说,正妻和小妾的关系,实际上根本没有那么血雨腥风。说到底人与人之间是由利益来维系的,正妻在小妾面前的绝对优势,使得小妾很难动摇正妻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辈子都困在深宫大院中,操持家务的女人。有个乖巧懂事的小妾,每日定点请安,陪着她唠嗑解闷,帮她分担家族里的破事,总归要比自己一个人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