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在高考后九年:人生就像下棋

 Shine的沙漏 2022-06-08 发布于广东

写在前面:

今天,是高考的第二天。去年此时,我开启了人生中的第一场高考监考,第一次从坐在台下答题的人,变成了坐在台上发卷的人,写了推送《考场群像》。

这些年来,写过很多次高考。有2016年读大三时写的:《那年夏天微凉》;有2017年大学毕业时写的:《写在考后四年:成为一枝有趣的芦苇》;有2018年研一时写的:《考后五年:人生再无易事》;有2021年工作第二年写的《人生的答案有很多种》。

今年,是我参加高考后的第九年,也迎来了我职业生涯里的第一届高三。此刻,我正在坐在摆满书本的图书馆自习室,我的学生们正在教学楼的考场里奋笔疾书答物理试卷,我戴上耳机,打开电脑,写下这些文字。


今年高考全国I卷的语文作文题,围棋是引子。我不会下围棋,只略微知道中国象棋的下法,延伸开去,人生何尝不像一个棋局。

   1. 棋局难以预料

九年前,我在湖南的小县城,握着签字笔,埋头答题。心里装着的,除了考前背得烂熟的各科知识点,还有关于未来的无限憧憬和想象。那时,我想回广州,我想作记者,拿着话筒采访形形色色的人,写下轰动一时的新闻稿。

九年后,我在深圳,依然在说话、在写字,只不过从梦想中的报社转战到了校园。九年里,我去过很多地方,先在珠海呆了本科四年,读研回了广州,毕业后终究还是选择了另一座海滨城市。

你看,人生就是充满了各种阴差阳错。就像下棋,你也许明确知道自己下一步要走什么,却永远无法预料,对方下一步会往哪里走。而棋局的走向,从来都不是你一个人可以单独决定。

人生亦如是。只不过,和你交锋的对手,是命运里沉沉浮浮的各色人等;和你斡旋的,是整个庞大的人生。

所以,往前走吧,去下棋吧,放下那些非谁不可的执念,尽人事听天命,下棋的乐趣,不正是你来我往的过程吗。

  2. 关键几步,重中之重

我自幼,随母亲走南闯北,九岁去北京,十一岁去广州,风餐露宿,四处漂泊,在同龄人还在家庭温暖的避风港湾里时,我就要学着去作母亲的船,为生活的柴米油盐、健康疾病生死而忧心,很长一段时间里,缺乏安定的生活、规律的受教育机会,老人们曾经评论,说帅颖很聪明,以后要是走歪了,就是一条虫;走正了,也能成为一条龙。

而今,我快到而立之年,没能成为一条龙,却也没有走歪道,不胜感激。

早些天读完了塔拉·韦斯特弗的自传体小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大受震撼,主人公通过自我教育和接受教育,实现了自我的救赎与解放。我想,我的人生,能够稳定到现在的正轨,最大的受益源,也是接受教育。

哪怕在陪母亲去北京求医,缺席两个月上课的情况下,母亲也没有放弃对我的教育,我的背包里,常年放着课本,她甚至要求我背成语字典,小学一年级,就要求我写日记。在没上学以前,路边的广告牌,就是我识字的课本。我们常常在图书馆坐一整天,母亲在旁边作读书摘抄,我也抄了很多很多本。

我从小县城到市区,再到广州,再回到小城,受教育是我人生的底色。回头再看,高考、大学、保研、校招,我很感激,我人生的路,越走越稳,越走越开阔,都很感谢我的母亲,她在我还是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运行法则完全陌生的时候,从未放弃过对我的教育。

下棋的时候,往往有那么关键的几步,在某个生死抉择的瞬间,走错了,很难扭转。于人生,这些关键的棋数,可能是高考、工作、结婚、生子。

也许下棋的时候,难免分心,但那些关键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棋步,要好好地下,反复斟酌、思考、权衡。

 3.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刚到中大珠海校区的时候,大学老师和我一起吃饭,我们在中珠的榕园食堂二楼,老师问起我的大学规划。

十九岁的我,仰着年轻的脸,说,三点:1. 学会学习;2. 学会做人;3. 不留遗憾。

九年过去了,如果让我再回答一次,我会去掉第三点。

人生是不可能完全不留遗憾的。

我相信,就算是下棋高手,也会有想要悔棋的时刻吧。但是,人生没有后悔药,其实很多选择,不管是怎么选,都有很大可能是会后悔的。

考后九年,当我去过的地方越多、见过的人越多、经历的事越多,我的视野就变得越开阔,心态也变得更从容。

参差百态,本是人生本原。

与其懊悔下的棋走错了,我更愿意把它解读为“绊脚石和垫脚石是同一块石头”,那些下错的棋、走错的路,都是经验,都是生活特别的馈赠,它让我们快速成长、沉淀,或者见到不一样的风景。

  4.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

下棋的时候,纵使围观的人再多,身在棋局中的,也只有你和你的对手。

亲爱的,是你在下棋,是你在布局,是你在过自己的人生。

所以,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棋局负责,你亲爱的爸爸妈妈不可能一辈子为你兜底,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棋要下——这是每一个高考生,应该要逐渐明白的道理。

读大学的时候,我读了张德芬老师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她在序里说: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地反映你的内在。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地方的旧伤又被碰触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先把自己的内在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

这段话,很温柔,很有力量。如今再读,依然很受鼓舞。


考后九年,接纳人生的不可预料性、关注人生的关键抉择、珍惜每一种人生体验、对自己负责。

——这,是我想跟九年前参加高考的自己说的四点,也是我想跟我的第一届高三学生说的。

此刻是2022年6月8日10点15分,物理交卷铃声应该已经响起了,我要起身,迎接我亲爱的学生。

他们在认真下着人生这盘大棋。

enjoy it!

Shine于学校图书馆


您还可以阅读:

考后五年:人生再无易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