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在其中”——学习中医的方法(附语音)

 为什么73 2022-06-08 发布于北京

“乐在其中”——学习中医的方法(附语音)

原创 彭鑫医师 中医彭鑫博士工作室 2022-06-08 09:00 发表于北京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彭鑫博士讲解:“乐在其中”——学习中医的方法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四百九十一。(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是以頭痛巔疾,下虛上實,過在足少陰巨陽,甚則入腎。徇蒙招尤,目冥耳聾,下實上虛,過在足少陽厥陰,甚則入肝。腹滿䐜脹,支膈胠脅、下厥上冒,過在足太陰陽明。咳嗽上氣,厥在胸中,過在手陽明太陰。心煩頭痛,病在膈中,過在手巨陽少陰。——《黃帝內經·五藏生成篇》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我们先来看原文“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徇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腹满䐜胀,支膈胠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心烦头痛,病在膈中,过在手巨阳少阴。”这段话有点长,咱们一条一条的讲。

实际这讲的是五脏病外在的一些表现形式。第一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头疼,巅就是巅顶的意思,就是头顶也疼,有的人是头两侧疼,有的人是前额疼,有的人是后脑勺疼。在明清之后基本上就有分经治疗的理论。在汉代的时候都是认为这是巅疾,就是巅顶的这个问题。人要是站立的话,人身的巅顶不就是头吗?这个问题叫什么?叫做下虚上实。

头疼的人一般来讲都是头重脚轻,走路的时候脚下有点虚浮,头比较沉重,这是什么问题呢?叫“过在足少阴巨阳”,“过”就是过失,指的就是病变。马莳在《注证发微》里边注解:“过者,病也”,病在足少阴巨阳,足少阴就肾,巨阳就是太阳,就是膀胱,肾与膀胱相表里,所以说是病在足少阴和巨阳,其实就是肾的问题,“甚则入肾”,就是严重就进入肾脏,病情轻在经络上,就是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这时候怎么办呢?

巅顶头痛的患者给他针什么,我的经验要么就是针太冲,要么就是针太溪,要么针昆仑,总而言之就是针脚上的穴位。有时候这个头疼,比如熬夜脑子用的太多,造成肾气不足的头痛,一蹦一蹦的疼,其实就是阴虚火旺,脚还冰凉,头还发热,上热下寒,嘴里边还上火,眼睛还红,这时候怎么办?要是针灸就针太溪,针对了之后手上就有感觉,就是如鱼吞钩,就像钓鱼的时候,把鱼食放在鱼钩上,鱼正好咬了一下鱼食,顺便把钩给吞进去了,会感觉手下轻轻的颤了一下,针往里吸了一下,然后又吐出来了。这个形容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

针灸是一个非常深的学问,需要手下非常有感觉,不是单纯学会了知识,知道方直接照着开就行了,针灸是明明知道针这个穴位,但就是别人一针就灵,你一针下去之后,别人什么感觉都没有,高手一针立刻就有感觉,这一点特别有意思,这就是针灸的一个神奇的地方。

所以自古以来《黄帝内经》里边没怎么讲药方的事,几乎就没告诉你怎么开药,但是重大的篇幅都是在针灸上。《内经》是黄帝和岐伯的对答,是神人级这样一个层级的人,所以针灸能通神,能让人进入比较深层次的状态,不是流于肤浅,所以自古以来针灸都是学中医学最初也是最终的一个关口。最初学中医的时候通过针灸来学就特别的走捷径。因为通过针灸,你对人体的气脉很有感觉,同时对患者的表现也非常有感觉。你对扎针之后这个人的反应以及你手下的感知力综合在一起之后,你立刻就能了解中医所说的气是什么东西。很多人光看字面他理解不了的。

你通过扎针,练上一段时间,一年之后你立刻就知道气是怎么回事的。比如练拳站桩也能找到这气,自己找到之后也可以帮患者调整他的气。所以针灸是入中医之门的捷径或者是一个桥梁。(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进去之后就会逐渐对方剂,对于内外妇儿就逐渐建立认知,就容易学了,而且你学的比别人还要地道,这就是针灸带来的好处,但是需要悟性,悟性非常重要,要是一个榆木疙瘩学十年也入不了门,要是有悟性的人可能学上半年一年就入门了,入门很难,一入门之后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所以自古以来老师是挑徒弟的,尤其是传统的门类。无论哪一个手艺或者技艺都需要学生不仅品德好,肯吃苦,最重要的是有悟性,有了悟性之后所谓的吃苦就不苦了,就成乐趣,以苦为乐了,觉得这一个专业他又非常开心,非常高兴,他进入这状态了。

传统文化也好,古人的记载也好,经常说某某人苦读,大家注意,这个苦不是纯苦,是苦中有乐,非常有趣味,不是苦大仇深的在那学,是非常开心的,乐在其中的这样一个状态。我不是特别支持必须得头悬梁,锥刺股那样的学习状态。真正的把一门技艺练到炉火纯青或者是登峰造极绝对不是这状态,一定是乐在其中,而且非常开心,天天专注。在别人眼里这人是不是有点发疯,有点魔怔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不疯魔,不成活”,实际就是他钻进去了,专注在里边了,在外人看来,他也不在乎生活质量,也不在乎外在的东西,整天乐呵呵,这人是不是吃苦吃习惯了,这人是不是有点发疯了,这就是外人对他的一种看法,其实他自己乐在其中。

中医学也是一样的,中国传统的技艺,这些文化,三百六十行都是一样的。要是没有产生兴趣,又没尝到甜头,就很难入门,或者即使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学的不是那么到位。所以中国的文化一定要乐在其中。我们学中医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千万不能抱着几本书苦读,前几天你会觉得很枯燥,慢慢的你会觉得非常有乐趣,这就是学习的窍门,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大家记住一定要苦中作乐,乐在其中,这样才能深入,这就是我刚才讲的这段话。(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四百九十一。(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推荐阅读

关注「中医彭鑫博士工作室」公众微信号,回复数字 2022,查看热门阅读集结 .

[附语音]中医彭鑫博士讲解《艾灸养生》系列课程

[附语音]彭博士讲《二十四节气养生》

[附语音]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

[国新办]中医学博士彭鑫:中西医终极的结合点就在临床一线

[清华大学]彭鑫博士公益讲座——彭祖养生思想的现代启示

[八段锦全集]养生功法—彭博士送您一份大礼

肥胖的一个重要原因(内含解法)

“冬至”一阳生,正确的养生方法是这样的

[视频]漩涡汇聚能量:升清降浊走圈法

[养生]适用女性的两个养血药方

[精彩推荐]既然吃素这么好,为什么你的身体还这么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