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炳初将军 龙炳初将军,1914年(一说为1915年)出生于江西省莲花县坪里桃岭村一户贫苦家庭。因为生活所迫,9岁时就给人家放牛。 1928年6月,红军来到龙炳初的家乡,他参加了革命,担任儿童团团长。后来,又担任苏维埃政府交通员,区政府肃反委员会副主任。1933年10月,龙炳初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红六军团政治保卫局侦察科任侦察员。在此期间,被选送到湘赣红军学校第四分校学习,毕业后,任红四分校特派员,红六军团第四十九团政治处干事。参加了长征。1936年5月2日,红六军团渡过金沙江,为爬玉龙大雪山作准备。红四分校为保证学员安全翻越大雪山,从机关抽调一批年轻力壮的干部战士和医务人员组成收容队,由龙炳初任队长。他带领收容队将掉队学员一批一批送到山顶,自己却在5200米高处昏倒在雪地上,经过及时抢救才脱离危险。在过草地时,他看到学员肖洪德光着脚一拐一拐地行走,立即脱下自己脚上的草鞋送去,帮助肖洪德顺利走出了草地。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红六军团改编为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龙炳初担任特务连第四班班长,开赴山西抗日前线,一面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一面做扩兵工作。1938年1月初,龙炳初调七一八团任特派员。从2月至6月中旬,他参加过数次大小战斗,表现十分出色。同年12月,龙炳初任第三五九旅四支队政治部主任。1941年,任第一二0师暨晋西北新军总指挥部第三五九旅补充团政委、第四支队政委。这一年,为了粉碎胡宗南对边区的封锁阴谋,毛泽东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第三五九旅开赴南泥湾“屯田”。龙炳初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受到上级领导和同志们的赞誉。生产中途,受王震旅长和全体官兵委托,带车去延安迎接毛主席到南泥湾视察。1944年10月,第三五九旅组成南下支队,龙炳初先后任第五大队政委、第三大队副政委、第九团政委。 ![]() 第三五九旅召开干部会议时合影。中排左三为龙炳初。 抗日战争胜利后,龙炳初任八路军新四军中原军区第二纵队三五九旅七一九团政委,西北野战军第五师第十五团政委。参加中原突围战,延安保卫战,青化砭、羊马河、潘龙、合水、围攻榆林、沙家庄、西府、山西运城、瓦子街、荔北、扶眉等战役和战斗。 1949年12月,龙炳初任由新疆起义国民党军整编的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第二十二兵团九军二十七师政委。后任天水步兵学校政委、党委书记。在50年代反右派运动中,龙炳初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稳妥掌握政策,广泛团结和教育大多数同志,争取和挽救一些有错误的干部和战士,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指战员工作积极性,有效加强了天水步校的组织建设。1962年,龙炳初任甘肃省军区第二政委。任职期间,他走遍了全省每一个县武装部,行程几万公里,其中有海拔4000多米的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山大沟深的边远贫困地区。有一天来到武威县何寨公社和平大队,看到社员因为没有牲畜,用人拉犁,他立即脱掉上衣,从一位老农手中接过犁绳拉起犁来。群众看到这种情景,无不深受感动,将军拉犁的佳话,很快传遍陇原。1967年3月,按中共中央指示,龙炳初负责组织全省生产和日常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