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庆泰人|向《易经》学管理智慧——企业之四象:天,地,人,道——道的启示

 1001个品牌故事 2022-06-08 发布于湖南

庆泰花炮管理哲学

《庆泰人》

浏阳河
李炜 - 筝金版 纯音乐欣赏系列

学习《易经》中的管理智慧(五)

董事长:黄蔚德——管理篇

——尊道:

尊道而贵德,敬德修业

企业之四象:天,地,人,道的启示(三)

回顾:

探索到这里,核心内容的谜底解开了,企业管理者“调整”和“匹配”的工具和方法又有哪些呢?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守仁(号:阳明)

阳明先生给我们提示,欲知行合一,必先“知”。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天”,“地”,“人”,“道”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带着新的问题,继续探索……

道的启示

根据前面的探索,我们领悟到“道”,是一个“万物耐以生存繁衍生息”的载体,那么企业之“道”,即企业是一个承载经营活动的一个平台。

我们接着探索“道的启示”,尝试着更加深入了解“道”,尝试从不同维度去领悟公司这个平台。

问题:

“道”究竟给人什么“印象”?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

——《道德经》

关于“道”给人的印象,老子给我们打了个比方“犹川谷之于江海。”,又说“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尝试理解这样的场景,我们联想到天地之间的自然环境下面的生态环境,万物耐以生存,相互沟通,相互依存,生生不息。

能否更清晰,更鲜明?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道德经》

“道”既然是个载体,是个平台,说明它没有喜怒哀乐的情绪,也没有主观思想,那么它又如何“无为”和“无不为”呢?从老子给我们的启示,我们体会到“无为”和“无不为”,并不是动词,而是形容词,也就是说“道”给人的印象是——当万物置身其中之时觉得一切本该是这个样子,似乎它什么也没做。

所以,我们常常“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实则我们身处“道”中的时候,我们的一切都是依托于它而存在的,生存以及发展。这让我们联想到自然环境,尤其是“空气”给我们的印象,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常常不会注意到“空气”的存在,实则“空气”是我们耐以生存的基础,如果没有“空气”,我们没有办法独立生存,更不要谈繁衍生息发展。

我们结合管理实践理解,在公司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处理各项具体工作之时,我们经常会感受不到公司这个“平台”的存在,实则我们的一切都依托于公司这个“平台”,以及平台所具备的“品牌”,“队伍”,“机制”,“产品”,“服务”等这个综合体之上,它是我们一切商业活动得以实现的基础,同时各项商业工作活动顺利开展将给我们带来收入,收入又将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说企业这个“平台”是我们耐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

结论:企业这个平台是个具备的“品牌”,“队伍”,“机制”,“产品”,“服务”等的综合体,不是由单一一个元素组成。

问题:

“道”与万物的关系?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至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地毋已宁将恐发;神毋已灵将恐歇,谷毋已盈将恐竭……”

——《道德经》

老子说的“一”也就是“道”,天因“道”而得以清澈明亮,地因“道”而得以安宁稳定,山谷因“道”而得以丰盈茂盛,万物因“道”而得以繁衍生生不息,人因“道”而得以懂得自然的规律,获得与天地融洽共生的方式。

反之呢,如果离开了“道”,天就会失去清澈陷入混沌;地就会不得安宁稳定;山谷就会失去生机,枯竭荒芜;万物就不能自然繁衍生息,恐怕会灭绝。我们结合管理实践理解,一个产品身上附着着其身后“公司这个平台”,即公司的综合实力,技术实力,团队实力,客服实力,品质承诺,售后保障等等。

公司这个“平台”综合体的综合实力越强,那么对产品的加持力也越大,产品推出市场的匹配程度和持续度也越高,然后由产品带来的市场红利也越丰富,红利又反过来促使公司这个平台发展壮大,平台发展壮大自然又会给更多的人和物带来参与进来的机缘。

反之,没有公司“平台”综合体加持的产品,充斥在市场上,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参差不齐,就会扰乱市场,使市场需求变化无常,而市场乱象又会造成恶性竞争使各种杂乱山寨次品迭生,久而久之导致行业丧失信誉,然后行业混乱,行业低迷萎缩,最后导致大量劳动力失业丢掉饭碗。

结论是:公司这个共生的一体化平台,需要所有组成部门以及全部参与者一同团结努力维护和促进平台的稳定繁荣可持续发展。

董事长黄蔚德语录:

平实卓越:一群平凡人,通过有效的组织和科学的管理,踏踏实实做事,能够创造卓越的绩效。

接下来,我们再来回顾目标

实现“道法自然”——万物将自宾,万物将自化,万物作焉而不辞。

董事长黄蔚德语录:

公司是个平台,公司是一体化平台,公司是个共存的平台。

我们尝试逐步具体化企业这个平台的“内容”。

获得关键词:

“企业平台”,“共存世界”,“资源共享”,“超级链接”,“自动自发”

我们根据获取关键词,逐一细化让它更加清晰明确:

(1)企业平台:一切都在平台之上,组织队伍,组织架构,运营机制,产品服务,供应链……所有的模块环环相扣,所有的部门贡献都一样,所有的模块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共同为了追求同一个目标而持续相互匹配协作,为共同的一体化平台而不懈努力。

(2)共存世界:企业这个平台是个共存的世界,各个组成模块,各个参与的人事共存的世界,相互匹配协作,相互依存,相互成就。

(3)资源共享:企业这个平台为参与其中的万事万物提供繁衍生息的环境,在这个共存的生态环境中,提供各项资源和能量,使参与其中的各个组成都得以共享,从而促使各项商业活动得以顺利展开,持续拓展。

(4)超级链接:共存的世界要求企业这个平台的各个组成部分,全部参与者相互匹配以实现更融洽有效地协作,共同承担建设,维护,发展的责任,这意味着,各个组成部分所有参与者都需要抛弃狭隘的“地盘”意识,取而代之的将是“伙伴意识”以及“合作精神”,抱团加持,相互助力。超级链接带来的机会将是,每个参与个体都在做一个“项目管理”,都会产生相应的贡献。

(5)自动自发:一体化平台,给我们提供了繁衍生息,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和能量储备,而共存的世界要求我们各自都能自动自发,主动调整自己与周围相关的链接匹配,才能使彼此之间适应融合以及协作变得更加安全高效。

道启示是什么?

我们结论是什么?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

——《道德经》

结合管理实践思考,我们得到启示:平台衍生万物,“德”是匹配“道”的一种办法,也可理解成让万物匹配“道”的一种综合方案,这就是说有了公司这个平台以后,我们需要通过一体化方案使公司这个平台具备“超级链接”,“一体化”,“自动化”的特征,促使平台各个组成部门,参与者之间链接的融洽性,增加协作的默契性,彼此之间沟通的流畅性,从而形成环环相扣相互作用,相互助力的良性闭环,那么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企业这个平台里全部参与者都会因平台的赋能而获益,茁长成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然后做出贡献,贡献又会让连接者获益。

这个过程好比,土壤给予营养让树茁壮成长,树木长成时,枝叶和果实成为其他生物的食物,这些生物因大树而受益,大树的叶子根枝落在土壤上又成为肥料滋养生长的土壤,这个营养又让许多土壤中的生物受益,整个过程形成一个自然的良性的循环。因为大树的存在,周围环境受益,环境受益又给更多的生灵创造了生机,而大树消亡又会让许多耐以生存的生灵跟着消灭,因此,许多大树经历风吹雨打沧海桑田各种劫难仍然能可以屹立不倒,这就是俗话说的“上天有好生之德”。

结论:

平台中的所有参与者当以“慈悲之心”,“利他之心”,“感恩之心”去调整自己匹配促进各个与自己的连接点,实现流畅协作,相互促进,相互赋能。

董事长黄蔚德语录:

庆泰人都有三心——“慈悲之心”,“利他之心”,“感恩之心”。

探索到这里,我们体会到,道的启示:公司是个平台,是由各个组成模块以及众多参与者共同组成的一个共存世界,它为所有组成部分以及全部参与者提供共享的资源和储备能量,为一切商业活动得以实现,得以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和环境。

同时,这个共存的世界存在着无数超级链接,每个超级连接点都是一个独立的“项目管理”,每个人“项目管理”的好坏以及程度都会对相关链接点产生影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于是它要求全部参与成员都能自动自发自主调整自己与周围连接点相匹配,以实现更好地协作,达到更好地相互促进赋能的目的,这样才能实现一体化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道”之融汇成一点附着在产品上,人才上,供应链上,以及其他组成部分和参与者上,形成一个标识——品牌。

作者 | 周君君

责编 | 李思源

编辑 | 刘雨涵

//

下期

学习《易经》中的管理智慧(六

董事长:黄蔚德——管理篇

——从道:天下有道,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

企业之四象:天,地,人,道——“人”的启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