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乡的味道

 新鲜杂谈 2022-06-08 发布于广东

家乡,是一个综合的印象,对于家乡的映射来自于各种各样的载体。我们的亲人、朋友、成长、回忆都是载体,我们对于家乡的思念和感情就维系在这些具体的载体上。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清明节前回家刚下车时,望着湛蓝的天空,深吸一口气,便沉浸在熟悉的空气味道里。

人的嗅觉很灵敏,嗅觉由两感觉系统参与,即嗅神经系统和鼻三叉神经系统。嗅觉和味觉会整合和互相作用。嗅觉是一种远感,通过长距离感受化学刺激的感觉,相比味觉就是一种近感。长期以来,嗅觉一直是我们所有的感觉中最为神秘的东西,我们还不知道识别和记忆约1 万种不同的气味的基本原理。嗅觉是很古老的感官,很有可能是生命诞生最初产生的感觉。

对于家乡的思念,感情、回忆和味道基本就能把所有包含。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家乡味觉记忆,一旦被唤醒就会强烈的表达,以至于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对于我这样一个来自四川盆地东侧平行山脉小县的普通人,同样如此。

川渝人民喜爱辣椒,从称谓上就能看出来:“海椒”。一方面辣椒来自于美洲,是以海外,另一方面辣就要海了去的辣。曾经出省求学被不辣的椒给震惊了,不禁感叹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刚回家落定,晚上大姑安排,便整上火锅,全家围上两桌,推杯至盏,好不热烈!

上青时漫山遍野的雾气,氤氲环绕。重庆是雾都,源于四川盆地潮湿,清晨总会有雾气腾起,到九点前后才能退去。雾气的味道和泥土的味道混合在一起,深层记忆一不小心就被唤醒。

生长于路边、田坎的绿紫色小草,是侧耳根。这种植物与香菜一样,在不同的人眼里是天使与恶魔的分别。曾经刚到广东时,见一个菜叫鱼腥草,便点之,结果上菜时才发现原是故友,只是广东吃法为拌糖极不适应。垫江喜吃根,而周边某些地方却吃叶,很早之前就禁不住想,做好分拣针对性消费,两边都能好卖。由于惠州极少售卖,在露台种有少许,十天半月挖来十数棵,凉拌一小碗以解嘴馋。

而中午时,洁白滑嫩的豆花,与自助调制的蘸料上演了一场冰与火之歌。由于场面之火爆远超我意料,好不容易才抢到了四碗豆花。再配上香椿炒蛋、辣椒地米,一边朵颐,一边回忆就又忍不住冒了出来。饭饱之后,舀上一大碗点豆花的窖水,熟悉的味道又再次弥漫上心头。我不禁想起了坪山的豆花、垫中的豆花和县城里四下分布的豆花,一幕幕场景清晰再现。

当然,我们对于调料的热爱远远不止于辣椒,在我的心中,青花椒、干花椒、胡椒、山胡椒(木姜子)通通都不能少,特别是山胡椒的味道,少许炒菜或制汤,浓烈的香气就直击大脑。而杂海椒炒肉或者蒸排骨更是让人口水直流。和强哥曾在惠州给我们做过一高压锅的蒸肥肠,味道简直一模一样,果然是开店的老板。

各色咸菜、泡菜就是饭桌上的点睛之笔。四川泡菜早已全国闻名,而垫江独特的干咸菜、浸藠头等在佐餐时,让我们的味觉在激烈的品尝中又能恢复如初。

热气腾腾、杯觥交错、热烈如初、家乡依旧。

遍历千山万水,却向九九归一,这是家乡的味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