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浅谈如何提高科学课堂的实效性
2022-06-08 | 阅:  转:  |  分享 
  
如何提高科学课堂的实效性



一、目前课堂中存在着“高能低效”的现象

当前的科学课堂中,课前老师忙着为学生准备大量的活动材料,课中学生也积极的参与了各种探究活动,可经过四十分钟的忙碌,学生得到了多少发展呢?有很多学生只是在原地踏步,停留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造成此种现象是原因是多方面的。如:

活动的指导缺乏有效性,

学生思考缺乏有效性、

课堂探究缺乏有效性、

课后探究缺乏有效性、

……

种种现象,分析起来是我们老师进了教学的误区:

1、误区一:活动重形式轻实效

活动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尤其在科学教学中,它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课堂由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这一切确实令人惊叹万分。然而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甚至有形无实。一位网友说他听过一堂《功率》的公开课,老师设计了一个新颖的活动形式——测两位同学的功率,学生也十分喜欢。整堂课,老师领着学生在操场上爬竿,在教学楼内比赛爬楼梯,同学们喊着加油、鼓着掌,大家开开心心地结束了一堂课。透过热热闹闹的表面现象,我们来看这节课的本质,活动中学生较多的是关注的是谁爬的快,却很少体会从作功快慢的角度研究活动,更少体会如何控制变量——质量和时间来研究功率。这不由得让人疑惑这是一堂科学课还是活动课?

2、误区二:活动时缺乏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指学生学习新知识所具备的知识基础,以及学习方法与生活、学习经验。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认知的起点,才能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或者说才能给学生恰当的指导;才能为学生搭建合适的台阶、阶梯,让学生有所发展,有新的收获。但有的老师也因为事先没有考虑学生的基础,一节课轰轰烈烈下来,看起来学生很高兴,可却在原有的基础上停留。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四上《各种各样的岩石》一课,老师让学生量一量岩石的长、宽、高,称一称它的重量,说说它的形状、颜色、来自何方,试问这样的观察探究活动能让学生得到了多少的发展?在原的基础上有没得到提升?别忘了这是四年级的学生!

3、误区三:活动指导缺乏层次性。

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特征,提供因人而异的指导。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基础有好有坏,能力有高有低。在探究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的指导,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经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有些问题,有些学生无法一下子直接探究出结果,教师可以利用自已的特殊身份来调控问题间的潜在距离,减小问题坡度,把一个大问题分解为若干个一层层递进的子问题,让学生通过一个个子问题分步探究来逼近整个问题的解决。

4、误区四:活动时放任自流,缺乏指导。

本次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题,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但在课堂中却存在很多“过”了的现象。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多说、多做、多交流,大力鼓励学生,只要是学生说的、问的、做的都是好的,在探究过程中方式、伙伴、时间都是随心所欲,甚至还鼓励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是一种随意的、毫无组织的学习方式,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失缺的是教师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的神圣职责。走向另一个极端——放任自流、听其自然,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因此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出具体要求,给予必要的指导,让学生有目的、有序的进行探究活动。

5、误区五:活动指导时语言缺乏实效性

凡是学生能探索的决不能替代,凡是学生能够思考的决不暗示。”这可以说是探究性教学引导的原则。可在实际的课堂中却存在很多老师包办的现象。有的老师就怕学生不知道,在探究过程中不断的给予提示,结果看起来是学生在探究,其实都是按老师所说的做,学生的思维根本得不到发展,更不用说科学素养的提高了。

6、材料影响活动实效。

材料是探究活动开展的基础,材料的选择很重要,有结构的材料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好的材料可以帮助学生的有效思考。但好材料的还要考虑它的适时呈现,若在教学中没有思考如何呈现,一样会对探究活动造成干扰。比如有的老师在课的开始就把所有材料交给学生,结果学生一直在玩弄而导致注意里分散。因此在教学中材料要根据活动的进程适时、有序地为学生提供。

如何提高活动实效是一个广而深的问题,它牵扯到方方面面,如教师本身的素养,学生的素养,学生活动时的分工、合作,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等等诸多问题值得我们共同努力与探讨。

二、落实操作程序,避免盲从与无序

在小组探究中,教师很容易忽视两个问题,一是操作步骤的指导,二是组内分工合作的指导,这两个问题的指导落到了实处,就可以避免小组探究出于无序状态,避免学生在探究中的盲目地操作。

1、明确步骤,规范操作

科学研究有严谨的操作步骤和规范要求,科学课中的小组探究活动,学生也必须要按照步骤和要求进行,许多科学教师常因为这一步的不到位,使得学生的科学探究处于一种盲从和混乱状态。

例如《一杯水的观察》这节课,课堂引入以后,教师要求学生用多种感官来观察一杯水,除了用眼睛之外,还可用到手,鼻子,舌尖等多种感觉器官。教师的话音刚落,学生就开始观察,一个学生用眼睛观察了后,就把脏兮兮的手伸进了盛水的杯子,使得整组学生用舌尖观察就无法进行。教师的意图是要学生先把大杯里的水倒到小杯里面,每个学生先用舌尖观察,再用其他的感官观察。如果教师在学生观察之前先让学生讨论观察的步骤,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明确观察步骤,就会显得科学有序。有时也可以由教师根据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器材的使用方法,直截了当地向学生提出小组探究的操作步骤。但这些指导都必须在小组探究以前落到实处,一旦学生进入了操作环节,再来强调操作步骤已为时过晚。

2、落实分工,指导合作

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时,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个别学生几乎包揽了全部的探究任务,其他成员充当了“观众”的角色游离于小组探究之外,影响了学习的效果。这虽然与小组成员的构成有一定的联系,但问题的实质是组员之间职责不明,缺少合作意识,关键是教师的对小组合作的指导不落实缺少干预。分工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每个学生在小组内参与探究的机会均等,体验到自己在团体内的价值,并经历整个探究过程。可以让学生民主讨论确定分工,具体的方法有:

第一种,根据组员的长处分工,让组员选择自己擅长的子任务,如能写的执笔记录,善说的口头汇报等。

第二种,实行角色轮换,既不按组员的长处分工,而倡导组内互助,在互助中取长补短互相提高,使学生在互助中体现体验自身的价值。

第三种,有分有合,重视交流,倡导互助。有的探究任务可分工后分头去做,让组员承担相应的任务,完成后及时地进行汇报交流,质疑讨论,让学生在群策群力中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在集体中体会合作的快乐,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有了小组分工,并不是小组的合作就会融洽投机,有时会出现个别学生因能力低或不合群,而无法接纳等尴尬情况。这是教师就应当及时干预,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宽容、欣赏与帮助同学。在小组探究出现各种矛盾冲突时,教师首先要依靠小组自己的力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合作过程中学习合作,同时,教师还要进行具体的合作技能指导,如倾听、表达、交流观点、说服、建议、批评、社交等技能技巧,鼓励学生在合作中运用这些技巧。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