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游即景 | 十方普觉寺

 新用户8926AVU2 2022-06-08 发布于北京

2021年9月,北京海淀,十方普觉寺

一、十方普觉寺

十方普觉寺,位于北京海淀的寿牛山南麓。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原名“兜率寺”,又名“寿安寺”;此后,历代有废有建,寺名也多次变更。

元代自英宗起,连续四代皇帝对其进行扩建,是该寺发展史上的转折点。明代曾历经五次翻修、六次接驾,该寺达到全盛时期。明末清初,社会动荡,寺庙日渐没落;直至清雍正年间重修,并更名“普觉寺”,此寺方得以复兴。

因唐代建寺之初,寺内原有檀木雕卧佛;及至元代,寺内铸造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涅槃铜像。由此,民间又称其为“卧佛寺”。而“卧佛”与“offer”谐音,此寺也被即将毕业的莘莘学子笑称为“offer寺”。

2001年6月,十方普觉寺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保碑(国五)

文章图片1

清代乾隆皇帝有普觉寺杂咏诗二首,诗云:

其一

山翠迎人望里佳,偶来兰若一开怀。
云归别岫松当户,风入疏棂客到斋。
僧指苔碑题古迹,鸟传佛偈噪秋槐。
徘徨讵肯耽幽静,行漏丁丁报午牌。

其二

石门古树自相扶,信是仙区别有区。
藓匝庭前留鹤篆,泉流阶下到僧厨。
经台法雨飘莲社,静室禅心息苾刍。
鹫岭祗园谁得至,人间此地料应无。

二、建筑格局

十方普觉寺坐北朝南,分中、东、西共三路布局。其中,中路包括琉璃牌坊、功德池、钟鼓楼、山门殿、天王殿、三世佛殿、卧佛殿、藏经楼(未开放),及东西配殿。东路院为寺僧起居处,有六进院落,西路则包括三座行宫院,故东西两路又有'三宫六院'之称。

(一)牌楼门与琉璃牌坊

牌楼门“智光重朗”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琉璃牌坊(正面)

文章图片4

乾隆御书“同参密藏”

文章图片5

琉璃牌坊(背面)

文章图片6

乾隆御书“具足精严”

文章图片7

琉璃牌坊(细部)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二)第一进院落:山门殿

雕栏桥

文章图片11

鼓楼与放生池

文章图片12

山门殿

文章图片13

山门殿匾额(原为雍正题,现为已故赵朴初先生题)

文章图片14

山门殿内哼哈二将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三)第二进院落:天王殿

天王殿

文章图片17

天王殿内弥勒佛

文章图片18

天王殿内四大天王

文章图片19
文章图片20
文章图片21
文章图片22

(四)第三进院落:三世佛殿

三世佛殿(亦称“大雄宝殿”)

文章图片23

三世佛殿匾额:雍正御笔“双林遂境”

文章图片24

三世佛殿的银杏时节

文章图片25

三世佛殿楹联:乾隆御题“翠竹黄花禅林空色相,宝幢珠珞梵宇妙庄严”

文章图片26

三世佛殿正中的释迦牟尼佛

文章图片27
文章图片28

三世佛后殿的海岛观音

文章图片29

三世佛殿(细部)

文章图片30
文章图片31
文章图片32

东配殿:伽蓝殿

文章图片33

西配殿:祖师殿

文章图片34

法器石鱼

文章图片35

卧佛古钟(乾隆元年)

文章图片36

(五)第四进院落:卧佛殿

卧佛殿

文章图片37

卧佛殿匾额:慈禧御笔“性月恒明”

文章图片38

卧佛殿(殿内一瞥)

文章图片39
文章图片40
文章图片41

卧佛殿(外观细部)

文章图片42
文章图片43

卧佛殿前东侧石碑

文章图片44

卧佛殿后红墙翠竹

文章图片45

三、山野光影

文章图片46
文章图片47
文章图片48
文章图片49
文章图片50
文章图片5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