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作文」曹公看了都流泪的全国甲卷作文,立意其实没那么难

 小窗悦读图书馆 2022-06-08 发布于广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天是2022高考开考的第一天,上午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其中全国甲卷作文以《红楼梦》情节作为材料,引发热议。不少人网友调侃如果曹雪芹来考也要复读,哈哈,那全国甲卷作文真有那么难吗?下面呢,是小编对全国甲卷的点评分析。

(采用全国甲卷的省份:四川、云南、广西、贵州、西藏)

「高考聚焦」曹公看了都流泪的全国甲卷作文,立意其实没那么难

【原题再现】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聚焦」曹公看了都流泪的全国甲卷作文,立意其实没那么难

【小窗语文解析】

这是一篇思辨启发型材料作文。材料着眼于《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众人给匾额题名的情节,要求考生结合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作文体现自己的思考。这篇作文不由得想起今年汕头一模的作文题,其写作要求部分跟全国甲卷有类似的表述。大家感受一下:

“徐先生对绘画的要求既在艺术领域给我们带来启发,也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给我们以启示”

(当然,汕头所在的广东考的是新高考I卷,所以只能说明“小切口,大智慧”是当下作文命题的一个趋势)

这篇作文的材料看着很吓唬人,让人无所适从,且不论好好翻过《红楼梦》的同学很少,对这个情节还有深刻印象的,更是凤毛麟角了。但事实上,材料中关于《红楼梦》情节的描述只是这篇作文的一个引子,关键还是要看到引导语部分的三个语词——直接移用,借鉴化用和情境独创。既然这篇作文要写启发,要拓展到其他领域,我们就来转译一下三个语词。

「高考聚焦」曹公看了都流泪的全国甲卷作文,立意其实没那么难

直接移用,我们可以转译成:照搬照用。它可以是鲁迅笔下的“拿来主义”、也可以是传统智慧中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这个时代呼唤独创,但从命题语境来看,“直接移用”在这里不是一个贬义词。

借鉴化用,我们可以转译成:学习或者借鉴参考。相比“直接移用”,“借鉴化用”多了吸收理解,为我所用的环节,比“照搬照抄”更进了一层。

情景独创,这个最简单,我们可以理解为:创新创造、独一无二、或者是个性化。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一种状态和境界,相信也是同学们下笔的重点。

考生要从这三个关键词出发。写作时可以有所偏重——在比较中,指出哪个词是更为重要的,对人生的启发性是最强的。当然,考生也可以挖掘出“直接移用、借鉴化用和独创”三者之间内在的联系,得出综合性的立意。

「高考聚焦」曹公看了都流泪的全国甲卷作文,立意其实没那么难

【深入探讨】

不过,这篇作文想写出高分,还是要写出独创性思考。下面姑且论之。

不知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三个语词,很像我们个人成长、企业做大最强乃至国家发展的三个阶段。很多人都推崇独创,这没有错。但如果为了独创而藐视借鉴和模仿,那就是只有结果思维,而缺乏过程思维的体现。

大家扪心自问:如果没有当初的模仿,没有当初“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学习和不断精进,何来厚积薄发的独创与灵感?我们都渴求成长,渴望做那个唯一,这没有错。但真正的成长,往往是三步走的:第一阶段是模仿——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能够改变自己的,不妨先“拿来主义”。第二阶段是吸收与化用,这个时候因为有了前期的积累带来的认知的成长,所以即便模仿借鉴也会有选择性,能够看到一些以前看不到的东西;第三阶段是创新与蜕变,蜕变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正所谓成长的时间可以缩短,但过程不可跨越。这是人生的方法论,也是中国的方法论。

「高考聚焦」曹公看了都流泪的全国甲卷作文,立意其实没那么难

这个时候再回到材料中的语境,如果贾宝玉没有那三五年的诗文熏陶,不落俗套、蕴藉含蓄的“沁芳”二字如何脱口而出,如何得到贾政点头默许?

「高考聚焦」曹公看了都流泪的全国甲卷作文,立意其实没那么难

【说在最后的话】

最后说下作文选材问题。

如果全国甲卷今年不以《红楼梦》切入,而是以更贴合生活的、大家更熟悉的名人轶事、企业故事作为切入,写作逻辑会不会有根本不同?愚以为不会。那为什么要选《红楼梦》?想必这和《红楼梦》能代表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其政治、经济、社会、人生哲学无所不包,并素有“百科全书”之喻分不开。从这个角度,我们其实不难看到出题人重视传统、以文育人的命题导向。如果要给今年作文题排个名,甲卷进前二,我觉得没毛病!(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高考聚焦」曹公看了都流泪的全国甲卷作文,立意其实没那么难

最后,祝2022的考生都能取得理想成绩,锦鲤附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