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怕冷就是有寒吗

 陆大夫如是说 2022-06-08 发布于上海

在临床上,怕冷的患者非常多见,在社会广大人群中比例也非常高,特别是年轻女性,绝大多数都怕冷。

比较多见的是冬天怕冷,怕空调冷风,手脚容易冷。

有很多女性去养生馆保健养生,做按摩做灸疗之类的,有各种怕冷症状的顾客,往往被告知是体寒,或者被告知是阳虚之类的。

也有很多怕冷的患者去看中医,也被告知有寒,有阳虚。

在门诊中,这种例子碰到的非常多,可以这么说,百分之八十怕冷的患者都不是体寒,也不是阳虚。

甚至恰恰相反,很多还是内热,有火的体质。

这两天我在看罗谦甫的《卫生宝鉴》,前几天介绍过一则罗谦甫的案例,今天看到了寒热错辨的案例,对照今天的临床实际情况,又何尝不是如此。

寒热错辨,自古如是,寒证错辨为热相对少些,而热证错辨为寒,最为常见,比比皆是。

看看罗谦甫精彩的案例是否能给我们一点启发。

在元朝初期,至元丙寅年1266年)五月间,正好和当下的节气是一致的,端午节五月初五才过了没几天。

真定府,元朝真定路的治所所在,也就是今天石家庄正定县。

一位名叫赵吉夫的患者,三十多岁,因平时太过操劳,长期饮食没有规律,一直有些脾胃病,消化功能不太好。

最近一段时间,经常烦躁不适,而且口很渴,喝了很多水,没过一会儿,又要喝水,吃东西也竟挑冷的东西吃。

终于身体熬不住了,突然这一天出现了身体困倦,头痛,手脚冰冷,伴有呕吐,胃脘部有堵塞感。

家属就立刻去请了本府的医师诊治,这医生审查症状后,考虑患者四肢冰冷,呕吐,胃脘堵塞感,以为是寒证,就给用了桂末三钱匕,用热酒调匀后,一口饮下。

这钱匕是以往盛药粉的小方盒,三钱匕相当于今天6克左右。

喝完这三钱匕桂末以后,还用棉衣裹紧了身体发汗,这已经是端午以后,属于初夏季节了,气候本身也挺热的。

这波操作后,出了一大身汗。

这汗过了很久总算收住了,赵吉夫本就口渴,再经发了这许多汗,口干的更厉害了,舌头也像被砂皮磨过了一样,沙沙碎碎很涩滞的感觉。

看看赵吉夫的眼白,已经布满了红血丝,后项板滞僵硬,手脚肢体的协调能力明显下降,动作都僵硬不协调,小便量少,颜色深红浓稠,尿尿的时候,尿道口明显有涩痛感,大便也秘结不通,肚子硬,好几天不大便了。

这几天脑子也糊里糊涂,总是躺在床上,属于一种半梦半醒的状态。

躺在床上,这手还时不时的在空中乱摸,好像在寻找些什么,顺着床边床头来回触摸。

在老年病房,重症监护室,移植手术后的病房,是看到这种循衣摸床症状概率比较高一点的地方。

家属去询问他想吃什么,有什么不舒服,都是答非所问,前言不搭后语,大多数的话都听不懂在讲什么,说出来的词语似乎没有任何语言逻辑来串联。

这一家上下看到赵吉夫这种情境,知道他这次是病的不轻,怕是要提前到阎王那里去报到了。

于是赶紧去请府城里最有名的罗谦甫先生来诊治。

很快家属就把罗大夫引入内室,看着赵吉夫张着嘴巴一动一动,似乎一直在自言自语说着什么。

透过这张大的嘴巴,看到舌头红赤干裂,都没什么水分,唾液似乎都干枯了。

各种症状白天稍微减轻一点,到了傍晚以后,愈发严重,甚至突然呼号大叫,全身胡乱摆动,眼睛圆睁,去问他怎么了,又胡言乱语不知道在回答些什么。

从发病开始,到今天请罗大夫诊治,已经病了七八天了。

罗谦甫坐在床边,抬起赵吉夫的右手,用自己的右手托住他的手腕,让他的小臂靠在自己大腿上,左手布指,按寸关尺,上下浮沉悉心循查。

右脉诊毕,再诊左脉。

一息七八至,其实不诊脉仅凭症状描述,也知道是个大热证,这脉诊后只是进一步证明了疾病性质而已。

立即开了张大承气汤,苦辛大寒之剂,药用一两,汤药煎成,一顿服尽。

服完药,过了会时间,赵吉夫就拉了三次,拉出了不少硬臭粪便,之后睡得好似踏实了不少,不再胡言乱语,手足乱动了。

第二日请罗大夫复诊调方,罗谦甫用了黄连解毒汤,又是大苦寒之剂,药用二两,嘱咐家属,这药分多次缓缓服下。

这黄连解毒汤用了三天,赵吉夫的神魂似乎归位了,人有些精神了,也想喝粥吃菜觉得饿了,对答问话逻辑也清晰了。

明显病情有了起色,赵吉夫自觉症状减轻了一半了。

第四天,罗大夫给看完诊,留下了白虎加人参汤,药用半斤,嘱咐将药配制妥当后,明日服用。

服了几日白虎加人参汤泻热补气,之前的那些症状就都消除了,手脚也热了,不再冰凉。

经过罗谦甫前后多日诊治,所用的三张处方,在中医方剂中都是非常寒凉的处方,都是用来治疗大热证的。

那么明显的热证,赵家请的第一位大夫仍旧会误诊为寒证。

话说回来,我们今天临床上很多患者,症状比起这种典型案例,要隐幽的多。

比如很多患者在现在端午后的这种比较热的季节,衣服比别人稍稍会穿得多一点,有些细致的女生还会在包里放一件薄外套。

进了空调环境,时间稍长,手脚就冰冷,在空调环境中待的时间短些还能耐受,时间长了,就觉得自己人像从冰箱里出来的一样,从骨头里面一直冷到皮肤。

对于空调的冷环境而言,更怕的是空调出风口,对冷风更不耐受。

有这些症状的患者,临床非常多,即使无论是自觉症状也好,还是周围人对她们的眼光也罢,大多都觉得此类人群是体寒,是阳虚吧?

其实这类人群,仍旧百分之八十不是体寒,不是阳虚。

所以有些患者用了热药,反而影响睡眠,出现口腔溃疡,喉咙痛之类的症状,这类患者在诊断治疗中,寒热错辨是非常多的。

因为这些患者相对文章举例的赵吉夫来说,症状更不典型,辨证更难。

所以不要以为自己怕冷,手脚冷,就是体寒,或者就是阳虚。

中医并不是这样辨证的哦!

如果对这些今天常见的问题,只知道是寒的话,就很容易犯寒热错辨的错误。

最后,再敲一下黑板,怕冷大多不是体寒哦!

另外,我以前写过一篇相关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怕冷是不是因为体寒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