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颜唐诗三百首之三十七:《子夜吴歌 秋歌》(2)

 松颜客 2022-06-09 发布于贵州

子夜吴歌·秋歌

李白 〔唐代〕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四、入乎其里求其法

    

1、长安一片月——为何是“一片月”?

(1)一片之下已是万户捣衣,整个月光之下又是多少?呼应合句“良人罢远征”

(2)递进之法

一片——万户——不尽——玉门关,“玉门关”情“不尽”也

2、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该不该有李白增加的这两句?

明末清初王夫之《唐诗评选》:“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

清代田同之《西圃诗说》:“余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

松颜客曰:《子夜歌》原本四句,李白仿其体制而加以创造,改为六句。愚以为:引用——化用,传承之道尽此矣。化用有袭化、有暗化、有借化、有反化、有点化……其中“反化”虽难,惜烟火太重;“点化”最佳,兼顾“承、创”,可谓“携手古人与时俱进”也。太白“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将一地一时之离妇(离臣),拔高为历时历任之离妇(离臣),视野大开。此经典拟古之必须,岂独太白?坡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亦拔高于太白“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乎?

五、出得其中吟趣斜

    

此图为“松颜唐诗三百首”学员成之所制

(二)声线分析:

松颜客曰:诗歌如何,归根结底须从声音上来。后两句明显的声调变化(尤其是“情”字到“胡”字,继而“良人”之高走),即是太白加两句的原因。前人有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然,太白何须含蓄?子夜不能高声乎(前文已述,以太白才情,未必拘泥“子夜”之说)?子夜万户都在捣衣,高上两声又何妨?况此高声,却又以“齐齿呼”内敛。此处附两种吟诵,观者且听,明末两句拔高之感,乃悟太白高明之处,情、景、声交融转高,真高也。

吟诵抛砖,随意拍砖:

六、意逆由君无不可

    

松颜客曰:此作拔高处固在“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而内涵句子当为“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什么是秋风?何物秋风竟然吹不尽?——秋风肃杀,秋为刀兵之象,金风所到之处,万物无不凋零,然玉关情居然能不尽?——为何能不尽?——玉门关总是刀兵,秋风亦无非刀兵,岂止不尽,更添其情矣!如此千古难题,无怪乎太白高声“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七、环肥燕瘦比三家

    

子夜吴歌四首

  春歌(开口呼一先,前、初也)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夏歌(开口呼六麻,多、滋也)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秋歌(八庚齐齿呼,音、曲也)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冬歌(开口呼四豪,杰、出也)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松颜唐诗三百首 之一》链接如下(《松颜庄子》每周四更新,《松颜唐诗三百首》不定时更新。):

一首诗该怎么来读,才扎实?才过瘾?——《松颜诗话》之古诗鉴赏抛砖

 吁!余何人斯,敢妄正先贤之训?言之未竟,知必有阚余之谬而随议其后者。其是其非,此不在余,而在乎后之明哲矣。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岂非幸中又幸?而相成之德,谓孰非后进之吾师云。——明 张介宾

邀点赞,求在看,

清浊惭向沧浪叹!

忍把浮生算,

迎风付一扇!

——松颜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