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5年徐海东和许光达欲让出大将军衔,为何都提到这两人的名字?

 山空天入海 2022-06-09 发布于黑龙江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815期。1955年全军授衔,开国大将共有10位,排在第2位的是徐海东,第10位的则是许光达。有意思的是,这两位将军在评衔时都有过多次谦让之举,为此找到了总理和主席,许光达甚至还多次向中央写信说明情况,态度十分坚决。两位将军有古君子之风,主动谦让军衔的举动令人称赞。不过更有趣的是,徐海东和许光达提出的“更适合被授予大将军衔的人选”,竟然是相同的两个人,可以说是不谋而合。怎么回事呢?

徐海东的谦让,几乎是习惯性的。他为人极其温和低调,在军事生涯中曾两次让出关键职务:一次是让程子华当红25军军长,另一次则是在新四军时把职务让给资历出众的张云逸。所以1955年谦让军衔,已经是他第三次做类似的事情了。不过这次中央没有同意,主席的回复是:他不光要当大将,还必须排在第二位,徐海东是对革命有大功的人。主席指的是徐海东红军时期的功绩,而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徐海东大半时间在养伤,没有实际指挥过多少大战。

许光达不想当大将,则是自认为级别和资历不够。因为其他大将除了王树声之外,都是军委委员级别,许光达只是正兵团级。而像他这个级别的将领,十之八九都是上将军衔,另有徐立清只被评为中将。所以许光达认为自己无论如何都不可以被评为大将,对其他同志不公平。但许光达有他的特殊情况,是红二军团这一山头的最佳代表,他不评大将的话红二军团没有更合适的人,所以把他排在大将的第十位也在情理之中。虽然许光达多次谦让,主席也对他提出了公开表扬,但就是不答应降低军衔的请求,仍然评许光达为大将。

全军授衔要结合将领资历、过往贡献、现任职务以及各方面军的平衡等具体情况,当然不是个别将领想提升就提升,想降下来就能降下来的,还是要以大局为重。不过徐海东和许光达提出降衔,他们都表示更有资格当选大将的人是萧克和王震两位将军,这一点有着惊人的巧合,也能看出萧克和王震确实履历过人。至少在军内,大家心里都是有明镜的。

红军时期,萧克历任红六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抗战时担任过八路军120师副师长,解放战争中也曾做到过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职务,只不过后期略有降低,当了四野参谋长。一般来说,这些军职和过往的资历评大将足够了,他比许光达的履历高出不少。

王震也不遑多让,他曾经和萧克搭班子,出任过红六军团政委,当时两人是平级,而许光达在红军时期最高只当过师一级干部。解放战争后期,许光达才刚刚和王震成为平级将领,分别担任西北野战军(一野)的两个兵团司令。总体而言,王震的履历强过许光达,但因为前文所述的原因,许光达作为红二军团的山头代表,评衔时的地位很难撼动。大将名额只有十个,许光达必须入围,虽然他和萧克、王震一样,都是正兵团级干部。

值得一提的是,两位大将共同推荐的萧克和王震,也确确实实曾经在大将评衔名单之中。1955年1月,彭老总提交给中央审定的评衔计划中,首选评定15位大将的方案,当时萧克和王震的名字都赫然在列,只是因为缩减了5个名额,两人才最终被定为上将军衔。所以徐海东和许光达不约而同地向上级推荐这两个人,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