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场物语│不敢辞职的一代人

 作家楚夫 2022-06-09 发布于广东

2015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裸辞信引爆网络。

2015年,一封10字裸辞信引爆网络,惜字如金的河南省实验中学女教师顾少强,写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留下一个说走就走的背影,引来不少人效仿。

不得不说,顾少强面对的是一个职场任性的年代,这是一代人的幸运。

然而,将时针倒转,回到20世纪90年代,追溯当年职场,发现绝大多数人不敢辞职。

说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吧。

1995年3月,到珠海巨人集团入职不到半个月,东莞机关通知我去办理干部调动,是离开东莞前投递简历的单位。

趁周末赶去东莞,取了《干部调动登记表》,接收单位要求原单位出具同意调动函。

随后向原内陆机关申请调动,原单位同意我调走,却不同意先签意见,要求按照程序先由接收单位出具商调函。还责怪广东“太自高自大”。

我知道,必须回一趟原单位,当面沟通,争取原单位帮助。但在巨人迟迟请不到假,提前买好的返乡票不得不退掉。

收到调动通知一个半月后,终于迎来五一假期,赶在五一前回到家乡,好不容易说服原单位出具同意调动函。

东莞方面收到同意接收函,已是通知办理调动两个月后。最后的结果是,接收单位告知,东莞市人事局刚刚冻结了当年机关调动。这次调动就此夭折。

这是刻录在27年前心灵档案里的人生印记,今天的年轻人可能理解不了,当年干部调动意味着什么。比较之下,当年干部调动也许不亚于今天考上公务员。

我清楚地知道,那次调动是被自己耽误的,原因是当年在巨人初来乍到,一个半月里请不到假,又不敢辞职,等来了夜长梦多。

那是一个骑着马找马的年月,辞去一份工作,下一份工作不知道在哪里,行囊不知道安放在哪里,那种家在行囊的日子,深刻地理解了,找工作的人像无根的浮萍。

一个细节记录在当年日记里,五一期间,借着假期返乡办理调动。返乡前,见了同在珠海工作的前东莞同事韦驰,他在《珠江晚报》工作,跟我一样,正在为调动发愁。当晚送走韦驰,我退了位于“珠海第一村”山场村的租屋,请同事张中定去我的宿舍,帮我搬行李到他住处寄放。

我做好了两种准备,若调动顺利,就当自动辞职,工资不要了;若调动不顺,就回来继续上班,重新租房。

返乡归来,带着挫折感回到巨人,当天晚上寄居同事租屋,跟同事共挤一床,次日通过同事找到新的租屋,重新安家。

几个月后,珠江晚报合并到珠海特区报,许多员工获准调入,老同事韦驰在列。听到喜讯,打心底里为他高兴。不料,不久之后听到回音,韦驰重复了我的调动命运,只是版本有所不同,他被广西河池原单位拒绝提供档案。

而今跟人说不敢辞职,许多人可能当作笑话听,在他们看来,在哪里都是工作,东家不打打西家,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他们不知道,当年职场僧多粥少,无数找工者终日奔波,耗尽盘缠,最终无功而返。

南下广东的最初几年,试过同时接待几个找工作的亲友和乡亲,找到工作的寥寥无几,最终结果多是,给他们送上返乡盘缠,带着歉疚送他们返乡。

也许,正是不敢辞职的职场氛围,塑造了那个时代的职业忠诚,让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敢轻言辞职。

回溯不敢辞职的那一代人,多是60后70后,当年正青春。而今,同样是这一代人,成了职场嫌弃的一代,他们中的许多人缺少了辞职的勇气和底气。

他们的后代成了职场新生代,习惯了挑选老板,颠覆了职场逻辑。试着跟经营企业的朋友谈起年轻员工,他们摇摇头:我们为员工打工。

2022-06-0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