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送 考

 大春观察 2022-06-09 发布于江苏

送  考

作者子  钧

每年到高考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那年给儿子送考。

记得儿子高中毕业前的最后一次家长会开得特别长,班主任把高考时该注意的每一件事都仔仔细细地滤了一遍,重点环节还反复交代。其中一条就是,高考的那几天家长最好还是送考。因为“万一”孩子在路上遇到点磕磕碰碰,家长好及时处理,以保证考生能准时进场,安心考试。

回到家,我如实传达老师的“指示”,儿子居然不领情:

“老妈你千万不要送。我考了那么多年,从来没人送过,现在突然要送我去考试,这不是增加我的压力,给我制造紧张吗?这种时候你越是平平常常,我才越有可能发挥得正常。”

各有各的理!可我怎么办?

尽管我一向主张孩子的事尽量让他自己独自完成,可不管怎么说,这可是高考,是家里的头等大事啊!万一像老师说的那样路上遇到点事——可怎么办呢?

再说,这段时间儿子夜以继日的忙着复习迎考,做老妈的除了给他弄点吃的以外,什么忙也帮不上,隔岸观火干着急。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个机会,虽然谈不上“出大力,流大汗”,但也总算有机会给他助助威吧。可要真的送出个“发挥不正常”,那我不也要后悔一辈子吗?

我苦思冥想,终于“急中生智”。

历史性的7月7号到了。我一早起来,尽量表现得很“平常”。

吃完早饭,儿子收拾好该带的东西,临出门时,我一如既往地招呼他:“慢点骑”,“考试细心点”。

听着儿子的脚步声渐渐远去,我腾地跳起来,动作麻利地换衣、换鞋、拿钥匙。然后,轻轻地锁上门,下楼拿自行车。

我远远地跟在儿子后面,努力追寻着那个穿着紫色T恤的身影。眼睛眨都不敢眨一下,就生怕“大意失荆州”,眨眼之际丢掉“目标”。

正值交通高峰,街上人海茫茫,车流滚滚。可此时的我,不仅“目中无人”,也无车、无路------,只有儿子的背影远远地、时隐时现地在我的眼际晃动。

我努力和儿子之间保持着一个适当的距离,不能远,也不敢近。

又是一个路口。该死的红灯,放过了他,却拦下了我。任凭我急的跺脚,任凭我的眼睛直直地盯住越来越远的目标,还是眼睁睁地看着他在我的眼皮底下消失了。

红色的计时牌在不急不忙地倒退着读秒。我一边诅咒着这该死的红灯,该死的计时牌。一边焦急地、一秒一秒地计算着儿子和我的距离------。

好不容易熬到绿灯眨眼,我像离弦的箭蹿过马路,奋起直追。只知道脚在拼命地踩,两眼直直地望,快点儿,再快点儿------好不容易又看到了那熟悉的背影,汗已湿透了我的全身。

远远地,终于到了考场。看着儿子的自行车转进了考场大门,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随即掉转车头,直奔菜场------。

五场考试就这么过来了。虽没经过专业培训,看来我的盯梢水平还凑合,居然至今没有“案发”。我不仅圆满完成了老师交给的任务,还像儿子希望的那样在他高考的那几天表现得极为“平常”。现在想想那几天,真够刺激!

如今,儿子早已大学毕业。可每年高考,我还是会清晰地想起那年的“送考”。

作者简介

范志军(笔名子钧)江苏广电总台高级记者,已退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