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不同不相为谋,勉强为之,自遗其咎

 dymhoo 2022-06-09 发布于陕西

隋末争霸的主角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最主要的角色还是李渊、李密、窦建德和王世充。但在南方,也有一部分霸主在这个乱世占据一部分地盘。荆楚一带的萧铣、江淮一带的杜伏威也算是一时人杰。


相比于一心复国的萧铣,同在南方地区的霸主杜伏威却没有那么大的志向。出身贫寒之家的杜伏威更容易满足,他在乱世中争霸不过是为了护住自身周全,待得势力壮大后,他想得更多的是保全自己的手下,让他们和自己一生富贵罢了。

所以,在武德二年时,李渊派人招降杜伏威,杜伏威很干脆的就降了李渊。或许杜伏威的志向不大,但能够将江淮军壮大到一定地步,他的能力和眼光还是有的。李唐的建立到壮大的过程,杜伏威看在眼中,认为占据关中的李唐终将问鼎中原。


杜伏威

不过,此时的杜伏威在归降李唐也不过是在名义上的而已。北方的战事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王世充、窦建德、刘武周都在加速蚕食李唐的势力。此时,李唐的危机还未解除。

一直到武德四年,秦王李世民攻克下洛阳,王世充势力覆灭之后,唐朝有了真正问鼎天下的实力,杜伏威才真正投降了李渊。可见,杜伏威并没有想过争霸天下。


武德五年,刘黑闼、徐圆朗等人的复叛让杜伏威的一颗心猛地提起。这两个人都是曾经的反王或反王的二把手,杜伏威自己也是啊,这两人的反叛会不会让李渊也认为杜伏威也同样会反叛呢?正式因为这样的想法,杜伏威想到了入朝,以此表明自己对李唐的忠心,示意李渊自己没有反叛的意图。

对于杜伏威此举,李渊倍感欣慰,很快就召他入朝,封太子太保,领宰相之职。当时,杜伏威在朝会的时候,都站在齐王李元吉之前,只在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后,可见李渊对他的信任和荣宠。


如果那一切都没有发生,杜伏威必定能够在长安安享晚年,后代也能继承他的余荫。可惜的是,杜伏威误交损友,还是发小的那一种。他们一起长大,一同创业,在创业的过程相濡以沫、惺惺相惜。这人叫做辅公祏,是杜伏威从小到大唯一的至交。可能杜伏威从未想到,就是自己的这个至交好友会在最后捅了他一刀,直接将他一波带走。

杜伏威和辅公祏都是贫苦出生,为了应对乱世,二人共同举义造反,创建了江淮军。随着势力的壮大和时间的流逝,他们二人在权力的诱惑下迷失了双眼。杜伏威会更加理智一些,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可辅公祏却有着侵吞天下的志向,看着压在自己头上有些小家子气的杜伏威,辅公祏是既羡慕又嫉妒。


辅公祏

相比于坦荡的杜伏威,辅公祏的城府就深了。所以,将一切看在眼里的杜伏威渐渐远离了自己的这个发小,怕的是有一天自己会被他害死。这也是杜伏威入朝的其中一个原因。

辅公祏知道了杜伏威对自己的猜忌后,就开始表现得对权力满不在乎,最后甚至开始追求长生之术,以此来打消杜伏威的猜疑之心。但老练的杜伏威可能比辅公祏还要了解他自己,杜伏威没有放下对辅公祏的戒心。


在入朝前,杜伏威特地将兵权留给了自己的义子王雄,让他成为江淮军实际上的一把手,辅公祏依旧在二把手坐着。这样一来,杜伏威以为自己就能在长安安安稳稳地享受了。

可是,王雄虽然是位猛将,但他的智商却被城府极深的辅公祏给碾压了。辅公祏放出消息,说他接到了杜伏威的密信,信中怀疑王雄的忠心。对杜伏威无比忠心的王雄立即中计,为表明自己没有反叛之心,王雄将兵权交给了辅公祏,自己在府中闭门不出。


等到辅公祏做好了反叛的准备后,王雄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但此时为时已晚。王雄不愿与辅公祏同流合污,以免害死了远在长安的杜伏威,随即被辅公祏所杀。

当杜伏威在长安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懵了,同时他也知道自己完了。在李唐讨伐辅公祏期间,杜伏威是如坐针毡。


辅公祏的一记被刺让杜伏威的一只脚迈入了地狱,李渊不再信任杜伏威,将其软禁在府中。等到武德七年,辅公祏兵败被捕后,为了将杜伏威拖下水,他对李孝恭谎称自己反叛的主谋是杜伏威。这绝对是最佳好友,死了都要将杜伏威带走,这两人说不定还结拜了,真是要同年同月同日死了。

这则消息被李孝恭从前线带来后,杜伏威整个人已经傻了,他知道此时喊冤已经无用。杜伏威心中的懊悔放出来可以淹没整个大唐,“和自己一起长大的好友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杜伏威在狱中死亡。


一直到贞观元年,李世民为杜伏威平反,这才将他的冤屈大白天下。

杜伏威和辅公祏虽然是好友,但终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杜伏威小富即安,辅公祏志在天下,三观不合,志向不合。如果在势力壮大之初,杜伏威能够割舍了辅公祏,在两人离心之初能够分掉整个江淮军的话,或许杜伏威就不会被辅公祏连累。

但没有如果,杜伏威和辅公祏明知道两人不能好好共事的时候,还是勉强维持了一个平衡。就像现在的两个好兄弟创业,一个激进,一个保守一般,合也不是,分也不是。最后意见不同,矛盾丛生,导致了公司破产。


杜伏威和辅公祏就是这样,他们道不同,却要共谋,最后这能自遗其咎,都没得到好下场。杜伏威死得何其冤枉,误交了辅公祏这个损友。但他也死有余辜,好死不死的不会用人,将江淮军的兵权交给了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王雄,让辅公祏利用了王雄的忠心,夺走了他的兵权。

如果杜伏威能够将权力交给一个稍微有点智商的人,也不会让辅公祏害成这样。如果杜伏威能让辅公祏一起入朝,辅公祏想要背刺也做不到。更彻底的,如果杜伏威能够不认识辅公祏,他想要安稳度过一生的愿望有非常大可能实现。

但世上没有如果,杜伏威不想要发生的事情全都发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