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是“歌”的再创造吗?

 文学寻葩 2022-06-09 发布于江苏

1

近日,在《诗刊》2021年11月号下半月刊“银河栏目”中刊登的一首诗引起了小编的注意。

2

这首诗是彝族作家阿克鸠射的组诗《我以整个凉山来迎娶你》其中的一首——《大雁之歌》

阿克鸠射简历   

阿克鸠射,彝族,四川昭觉人,生于1979年12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特约记者、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员、凉山州作家协会副主席、凉山州纪实文学学会副会长。1995年开始彝汉双语文学创作,出版发行长篇小说《雾中情缘》、散文集《翻阅生活的注脚》《温暖的火塘》、纪实文学《悬崖村》、长诗《雪之语》,300余篇(幅)文章荣获各类奖项。

3

看完这首诗,大家可能会有一种熟悉之感,这不就是彝族民歌《古莫阿芝》的改编作品吗?而且改的内容也是无甚新意,仿佛像俄罗斯套娃般一层套一层。

对比如下

古莫(嫫)阿芝

雁之歌

其实不管是诗还是歌词,无非一个注重视觉,一个注重听觉,复沓叠唱的形式更能抒发情感。但是诗抄袭歌词还荣登在实名制审核的国刊上实在让人不忍直视。难道是鼓励这种形式的“再创造”吗?

作者:郑青青

图源至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策划:唠叨青年

法律顾问:李莎莎

执行:方落

排版编辑:木小果

编委:梦轩  杜志林 菁简 陈延美 郑青青  木小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