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建一局塔吊基础施工方案(37P)
2022-06-09 | 阅:  转:  |  分享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编制依据 2

3.塔吊选型 3

4.塔吊基础设计及验算 3

4.1塔吊基础选型 3

4.2塔吊基础设计 3

4.3立柱桩与工程桩间距 6

4.3塔吊基础验算 6

5.施工质量注意要点: -30-

5.1钻孔灌注桩及格构柱要求 -30-

5.2钢结构焊接要求 -30-

5.3验收使用要点 -31-

6.安全文明措施 -31-

7.附图 -31-

1.工程概况

×××××××××

2.编制依据

前期招标建筑结构图、业主提供的基坑支护设计图纸。

《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621-2010)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201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66号令)

《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572-2008)

3.塔吊选型

本工程现场分三个区进行先后施工总体施工顺序为首先施工

I区土方及支撑施工阶段拟使用一台60m臂长TC6015塔吊作为工程垂直吊装工具(塔吊编号为1#),1#塔吊位于I区主塔楼东部,待I区B2层结构施工完成后,在I区主塔楼西北侧安装一台40m臂长TC6015塔吊(塔吊编号为2#),待2#塔吊安装完毕后,拆除1#塔吊,紧接着在主塔楼东南侧安装一台45m臂长TC7035塔吊(塔吊编号为3#)。

II区土方及支撑施工阶段,在辅楼西南侧安装一台45m臂长TC5613(塔吊编号为4#),同时,将I区拆除的TC6015安装至辅楼东北角,臂长改为50m,塔吊编号为5#。

4.塔吊基础设计及验算

4.1塔吊基础选型



2#、3#塔吊在结构施工阶段使用,拟采用天然基础,混凝土基础与底板连接。

4.2塔吊基础设计

1#、4#、5#塔吊基础分别为4根Φ850的中心距为2.55m×2.55m钻孔灌注桩,灌注桩上接钢格构柱,格构柱顶标高-1.1m,埋入钻孔灌注桩内3.5米。1#塔吊桩长28.9m,桩顶标高为-21.6m,格构柱长度为24米;4#塔吊桩长29m,桩顶标高为-19.6m,格构柱长度为22米;5#塔吊桩长28.9m,桩顶标高为-19.6m,格构柱长度为22米。格构柱外包尺寸504×504,采用4∟160×16等边角钢及420×200×12@600的缀板焊接而成,在中心距为2.55m×2.55m的四根格构柱的顶部各焊接一块700×700×20封口板,并将塔吊配套钢平台焊接在封口板上,塔吊的固定支脚焊接在钢平台上,支腿上、下均焊接筋板,支腿上筋板4×4=16块,支腿下筋板4×2=8块。格构柱的上口需要做水平处理,以确保钢平台的水平误差控制在1mm以内。格构柱与封口板焊接时,每个面加2块筋板,共2×4×4=32块。www.sqeca.com

格构柱在土方开挖后,每隔2.55米用[16槽钢做一道支撑,四根格构柱之间设置水平剪刀撑,将四根格构柱连成一整体,两支撑间设斜撑增加其整体刚度。最后一道支撑的高度按实际空间决定,并打入建筑物的底板内。格构柱在每次土方开挖后需及时完成焊接加固。

1#、4#、5#塔吊基础大样详后附图。

2#塔吊基础,上层筋各mm直径HRB335钢筋,筋各HRB335钢筋,256根12mm直径HPB300钢筋。塔机基础为预埋地下节形式,地下节埋入混凝土基础部分应与混凝土基础钢筋网可靠连成一体,端面露出基础高度为350mm,并保证地下节上平面的平整度不大于1/1000。



2#塔吊基础平面图

2#塔吊3#塔吊基础800080001600mm的基础,混凝土标号C40。塔机基础为预埋地下节形式,地下节埋入混凝土基础部分应与混凝土基础钢筋网可靠连成一体。



3#塔吊基础平面图



3#塔吊基础剖面图310m,后附1#、4#、5#塔吊基础立柱桩与工程桩的间距详图。

4.3塔吊基础验算

4.3.11#、4#、5#塔吊基础验算

根据本工程地质勘查报告,从⑦开始计算端阻力,故所有塔吊基础钻孔灌注桩考虑插入⑦持力层1m,以受力最大的1#塔吊为例验算如下:

一、塔吊受力计算(TC6015,按最大60m自由高度)

工况一:塔吊处于工作状态

塔吊参数:自重(包括压重)F1+F2=760.6kN,塔吊倾覆力矩M=3085kN.m,塔身宽度B=2mwww.sqeca.com

取最不利状态塔吊标准节与四根桩偏差45o时计算:

最大压力:

Nmax=1.2×(760.6+24)/4+1.4×3085×(2.4×1.414/2)/[2×(2.4×1.414/2)2]=1508.07kN

最大拔力:

Nmax=1.2×(760.6+24)/4-1.4×3085×(2.4×1.414/2)/[2×(2.4×1.414/2)2]=-1037.31kN



工况二:塔吊处于非工作状态

塔吊参数:自重(包括压重)F1+F2=680.3kN,塔吊倾覆力距M=3830kN.m,塔身宽度B=2m

取最不利状态塔吊标准节与四根桩偏差45o时计算:

最大压力:

Nmax=1.2×(680.3+24)/4+1.4×3830×(2.4×1.414/2)/[2×(2.4×1.414/2)2]=1791.33kN

最大拔力:

Nmax=1.2×(680.3+24)/4-1.4×3830×(2.4×1.414/2)/[2×(2.4×1.414/2)2]=-1368.75kN



二、塔吊钻孔灌注桩长度计算

1#塔吊,取 ZK4孔地质剖面

850桩径桩基

土层名称 厚度(m) 周长(m) fs Qski(kN) 面积(平方米) fp α Qpk(kN) 51 7.20 2.669 30 576.50 53-1 3.10 50 413.70 53-3 16.10 45 1933.69 54 1.5 55 220.19 7 1 75 200.18 0.5672 1700 964.24 合计 28.9 3344.26 964.24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标准值=3344.26+964.24=4308.5kN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2820.07+964.24)/2=2154.25kN

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标准值=3344.26kN

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3344.26/2=1672.13kN三、塔吊桩基钢筋计算

根据塔吊桩最大抗拔力N=1368.75KN;

fy=300N/mm2

根据钢筋最大承载应力As=N/σ≦fy=300N/mm2

As≦1420050/300mm2=4562.5mm2

取钢筋Φ22,N=As/π(11)2=12,取12根

取钢筋Φ25,N=As/π(12.5)2=9.3,取10根

取钢筋Φ28,N=As/π(14)2=7.4,取8根

拟选用Φ25钢筋,取10根

四、格构柱稳定性验算

本工程塔吊基础下的格构柱高度最长为20.5m,依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计算模型选取塔吊最大独立自由高度60m,塔身未采取任何附着装置状态。www.sqeca.com

1、格构柱截面的力学特性:

格构柱的截面尺寸为0.502×0.502m;

主肢选用:16号角钢b×d×r=160×16mm;

缀板选用(m×m):0.42×0.2

主肢的截面力学参数为A0=49.07cm2,Z0=4.55cm,Ix0=1175.08cm2,Iy0=1175.08cm2;





格构柱截面示意图

格构柱的y-y轴截面总惯性矩:



格构柱的x-x轴截面总惯性矩:



经过计算得到:

Ix=4×[1175.08+49.07×(50.2/2-4.55)2]=87589.85cm4;

Iy=4×[1175.08+49.07×(50.2/2-4.55)2]=87589.85cm4;

2、格构柱的长细比计算:

格构柱主肢的长细比计算公式:



其中H──格构柱的总高度,取21.7m;

I──格构柱的截面惯性矩,取,Ix=87589.85cm4,Iy=87589.85cm4;

A0──一个主肢的截面面积,取49.07cm2。

经过计算得到x=102.72,y=102.72。

格构柱分肢对最小刚度轴1-1的长细比计算公式:





其中b──缀板厚度,取b=0.5m。

h──缀板长度,取h=0.2m。

a1──格构架截面长,取a1=0.502m。

经过计算得i1=[(0.25+0.04)/48+5×0.2520/8]0.5=0.404m。

1=21.7/0.404=53.7。

换算长细比计算公式:



经过计算得到kx=115.91,ky=115.91。

3、格构柱的整体稳定性计算:

格构柱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N──轴心压力的计算值(kN);取N=1791.33kN;

A──格构柱横截面的毛截面面积,取4×49.07cm2;

──轴心受压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系数;

根据换算长细比0x=115.91,0y=115.91查《钢结构设计规范》得到x=0.520,y=0.520。

经过计算得到:X方向的强度值为175.51N/mm2,不大于设计强度215N/mm2,所以满足要求!

Y方向的强度值为175.51N/mm2,不大于设计强度215N/mm2,所以满足要求!

4、基础格构柱抗扭验算

1)格构柱上斜腹杆抗扭构造验算

轴心受压格构柱平行于缀材面的剪力为:



其中为按虚轴换算长细比确定的整体稳定系数。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最大剪力计算公式:



其中,A为格构柱的全截面面积,f为格构柱钢材设计强度值,为格构柱钢材屈服强度标准值(235MPa)。

将剪力V沿柱长度方向取为定值。

分配到一个缀材面上的剪力为:



斜腹杆的轴心为:N=V1/cosθ

取TC6015塔机水平力进行计算:V=112.1Kn

因塔机水平力作用于两根斜支撑上:V’=V/2=112.1/2=56.05KN

斜支撑的轴心压力为:F=V’/cos450=79.25Kn

θ为斜腹杆和水平杆的夹角(45°),斜腹杆的计算长度为3393.6mm。

斜腹杆选用槽钢【16a,其截面参数为:

A=21.96cm2,ìx=6.28cm2,ìy=1.83cm

长细比x=l/ìy=3393.6/18.3=185.4.,查表得稳定系数为:=0.214

斜腹杆的整体稳定承载力验算:

σ=N1/A=V1/(Acos45°)=79.25/(0.21421.96)=16.86MPa<215Mpa

斜缀条满足构造要求。www.sqeca.com

5、构柱之间斜支撑焊缝计算



TC6015塔机斜支撑的轴心压力为:79.25KN,焊缝高度:10mm

焊缝有效厚度He=焊缝宽度Hf×0.7=7mm

焊缝长度Lw=250+180+256=686mm,计算时取500mm

根据角焊缝的强度公式:

σf=N/(He×Lw)≦[σ]

代入数据,得:

σf=79.25/500/7=22.6MPa小于160MPa

满足受力要求。

6、斜撑贴板与格构柱焊缝校核



σ=79.25/250/7=45MPa,小于160MPa

满足受力要求

五、TC6015桩承载力验算

桩身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8.2条

根据第二步的计算方案可以得到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取其中最大值N=1780.11kN

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应满足下面的公式:



其中c──基桩成桩工艺系数,取0.750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14.300N/mm2;

Aps──桩身截面面积,Aps=0.5672m2。

经过计算得到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满足要求,受压钢筋只需构造配筋!

桩身受拉计算,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8.7条



受拉承载力计算,最大拉力N=-1385.03kN

本工程钻孔灌注桩纵向受力钢筋设计为10Φ25,经过计算得到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4908mm2。其抗拉设计值为Ny=3005672/1000=1472.4KN,大于N=1385.03KN,满足要求!www.sqeca.com

六、验算

55米,其钢平台采用H4001321的型钢外封10mm厚钢板(见下图),材质选用Q345B,塔吊支腿处加横向筋板以增加局部抗压能力。



图示箱梁计算数据如下:

截面积:;

惯性矩:;

抗弯截面系数:

TC6015钢平台主梁的验算

工作工况:





非工作工况:





按简支梁计算



建立平衡方程:





解得支反力:

工作工况:;;(正为压力,负为拉力;)

非工作工况:;;(正为压力,负为拉力;)

故,校核时,按非工作工况进行计算。

正应力:

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M=193KNm;

;(箱型截面系数)



代入计算;

故正应力满足要求。

梁腹板中性轴处剪应力:

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



代入数据:

故满足要求。

计算危险点:腹板与翼缘板交汇处

局部承压强度:

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值取1.0;



代入计算数据得:



故,梁局部承压满足要求。

剪切应力:

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



代入计算:;

故,剪切力满足要求。

折算应力:

正应力为,故折算应力为:



故,折算应力满足规范要求。

梁的稳定性:

梁长度为3450mm,宽度=400mm,

因此主整体稳定性不需计算。

综上,梁满足使用要求。

钢平台连接焊缝的验算

焊缝受竖直向拉力及水平力合力破坏。

a.竖向拉力:F=909kn;(格构柱处)

F=1030kn;(支腿处)

b.水平力:N=112.1kn;

c.扭矩:M=385KNm;

水平合力为:V=112.1+385/2.5=266.1KN。(格构柱处)

V=112.1+385/2=304.6KN。(塔吊支腿处)

格构柱与封口板处:



如图,焊条采用E4316。焊缝长度:;计算长度:1248mm;

焊缝高度:;



其中:;;;

代入数据:www.sqeca.com



以上计算仅考虑角钢与封口板焊接,计算偏于安全。

故该处焊缝满足要求。

封口板与钢平台主梁下翼缘处:

如图:



焊条采用E50。焊缝长度:;计算长度:1172mm。

焊缝高度:;



其中:;;;

代入数据:



故该处焊缝满足要求。

钢平台主梁上翼缘与固定支腿处贴板:





焊条采用E50。;计算长度:1058.8mm。

焊缝高度:;



其中:;;;

代入数据:



故该处焊缝满足要求。

焊缝校核:www.sqeca.com

焊条采用E50。

焊缝长度:l=1058+1044=1256mm

计算时取焊缝长度为:1208mm;

焊缝采用45°坡口焊;板厚20mm



其中:;;;

代入数据:



故,该处焊缝满足要求。

4.3.22#塔吊基础验算

一.参数信息

塔吊型号:QTZ100 塔机自重标准值:Fk1=680.30kN 起重荷载标准值:Fqk=100kN 塔吊最大起重力矩:M=1250kN.m 塔吊计算高度:H=60m 塔身宽度:B=2m 非工作状态下塔身弯矩:M=3080kN.m 承台混凝土等级:C40 钢筋级别:HRB335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342.2kPa 承台宽度:Bc=6.3m 承台厚度:h=1.4m 基础埋深:D=0m 计算简图:



二.荷载计算

1.自重荷载及起重荷载

1)塔机自重标准值

Fk1=680.3kN

2)基础以及覆土自重标准值

Gk=6.3×6.3×1.4×25=1389.15kN

承台受浮力:Flk=6.3×6.3×17.10×10=6786.99kN

3)起重荷载标准值

Fqk=100kN



2.风荷载计算

1)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

a.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Wo=0.2kN/m2)



=0.8×1.77×1.95×0.99×0.2=0.55kN/m2



=1.2×0.55×0.35×2=0.46kN/m

b.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

Fvk=qsk×H=0.46×60=27.55kN

c.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

Msk=0.5Fvk×H=0.5×27.55×60=826.64kN.m



2)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

a.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本地区Wo=0.55kN/m2)



=0.8×1.86×1.95×0.99×0.55=1.58kN/m2



=1.2×1.58×0.35×2=1.33kN/m

b.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

Fvk=qsk×H=1.33×60=79.63kN

c.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

Msk=0.5Fvk×H=0.5×79.63×60=2388.84kN.m



3.塔机的倾覆力矩

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

Mk=3080+0.9×(1250+826.64)=4948.97kN.m

非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

Mk=3080+2388.84=5468.84kN.m

三.地基承载力计算

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第4.1.3条承载力计算。



塔机工作状态下:

当轴心荷载作用时:



=(680.3+100+-5397.84)/(6.3×6.3)=-116.34kN/m2

当偏心荷载作用时:



=(680.3+100+-5397.84)/(6.3×6.3)-2×(4948.97×1.414/2)/41.67

=-284.26kN/m2

由于Pkmin<0所以按下式计算Pkmax:



=(4948.97+27.55×1.4)/(680.3+100+-5397.84)=-1.08m≤0.25b=1.58m工作状态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3.15--0.76=3.91m



=(680.3+100+-5397.84)/(3×3.91×3.91)

=-100.49kN/m2

塔机非工作状态下:

当轴心荷载作用时:



=(680.3+-5397.84)/(6.3×6.3)=52.14kN/m2

当偏心荷载作用时:



=(680.3+-5397.84)/(6.3×6.3)-2×(5468.84×1.414/2)/41.67

=-304.42kN/m2

由于Pkmin<0所以按下式计算Pkmax:



=(5468.84+79.63×1.4)/(680.30+-5397.84)=-1.18m≤0.25b=1.58m非工作状态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3.15--0.84=3.99m



=(680.3+-5397.84)/(3×3.99×3.99)

=-98.96kN/m2



四.地基基础承载力验算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342.20kPa

轴心荷载作用:由于fa≥Pk=-116.34kPa,所以满足要求!

偏心荷载作用:由于1.2×fa≥Pkmax=-98.96kPa,所以满足要求!

五.承台配筋计算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8.2条。

1.抗弯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a1──截面I-I至基底边缘的距离,取a1=2.15m;

a''──截面I-I在基底的投影长度,取a''=2.00m。

P──截面I-I处的基底反力;



工作状态下:

P=-100.49×(33.91-2.15)/(3×3.91)=-82.09kN/m2;

M=2.152×[(2×6.3+2)×(1.35×-100.49+1.35×-82.09-2×1.35×-5397.84/6.32)+(1.35×-100.49-1.35×-82.09)×6.3]/12

=618.64kN.m

非工作状态下:

P=-98.96×(33.99-2.15)/(3×3.98630161199488)=-81.17kN/m2;

M=2.152×[(2×6.3+2)×(1.35×-98.96+1.35×-81.17-2×1.35×-5397.84/6.32)+(1.35×-98.96-1.35×-81.17)×6.3]/12

=642.28kN.m

2.配筋面积计算,公式如下: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式中α1──系数,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α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

α1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h0──承台的计算高度。

经过计算得:

αs=642.28×106/(1.00×19.10×6.30×103×13502)=0.003

ξ=1-(1-2×0.003)0.5=0.003

γs=1-0.003/2=0.999

As=642.28×106/(0.999×1350×300.00)=1588.20mm2。



六.地基变形计算

规范规定:当地基主要受力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k)不小于130kPa或小于130kPa但有地区经验,且黏性土的状态不低于可塑(液性指数IL不大于0.75)、砂土的密实度不低于稍密时,可不进行塔机基础的天然地基变形验算,其他塔机基础的天然地基均应进行变形验算。

塔吊计算满足要求!

4.3.33#塔吊基础

一.参数信息

塔吊型号:QTZ200 塔机自重标准值:Fk1=1141.00kN 起重荷载标准值:Fqk=184kN 塔吊最大起重力矩:M=3840kN.m 塔吊计算高度:H=61.5m 塔身宽度:B=2.2m 非工作状态下塔身弯矩:M=6184kN.m 承台混凝土等级:C40 钢筋级别:HRB335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342.2kPa 承台宽度:Bc=8.00m 承台厚度:h=1.6m 基础埋深:D=0.00m 计算简图:



二.荷载计算

1.自重荷载及起重荷载

1)塔机自重标准值

Fk1=1141kN

2)基础以及覆土自重标准值

Gk=8×8×1.6×25=2560kN

承台受浮力:Flk=8×8×17.30×10=11072kN

3)起重荷载标准值

Fqk=184kN



2.风荷载计算

1)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

a.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Wo=0.2kN/m2)



=0.8×1.77×1.95×0.99×0.2=0.55kN/m2



=1.2×0.55×0.35×2.2=0.51kN/m

b.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

Fvk=qsk×H=0.51×61.5=31.07kN

c.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

Msk=0.5Fvk×H=0.5×31.07×61.5=955.33kN.m



2)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

a.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本地区Wo=0.55kN/m2)



=0.8×1.86×1.95×0.99×0.55=1.58kN/m2



=1.2×1.58×0.35×2.2=1.46kN/m

b.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

Fvk=qsk×H=1.46×61.5=89.78kN

c.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

Msk=0.5Fvk×H=0.5×89.78×61.5=2760.75kN.m



3.塔机的倾覆力矩

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

Mk=6184+0.9×(3840+955.33)=10499.80kN.m

非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

Mk=6184+2760.75=8944.75kN.m

三.地基承载力计算

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第4.1.3条承载力计算。



塔机工作状态下:

当轴心荷载作用时:



=(1141+184+-8512)/(8×8)=-112.30kN/m2

当偏心荷载作用时:



=(1141+184+-8512)/(8×8)-2×(10499.80×1.414/2)/85.33

=-286.28kN/m2

由于Pkmin<0所以按下式计算Pkmax:



=(10499.80+31.07×1.6)/(1141+184+-8512.00)=-1.47m≤0.25b=2.00m工作状态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4--1.04=5.04m



=(1141+184+-8512.00)/(3×5.04×5.04)

=-94.39kN/m2

塔机非工作状态下:

当轴心荷载作用时:



=(1141+-8512)/(8×8)=57.83kN/m2

当偏心荷载作用时:



=(1141+-8512)/(8×8)-2×(8944.75×1.414/2)/85.33

=-263.39kN/m2

由于Pkmin<0所以按下式计算Pkmax:



=(8944.75+89.78×1.6)/(1141.00+-8512.00)=-1.23m≤0.25b=2.00m非工作状态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4--0.87=4.87m



=(1141+-8512.00)/(3×4.87×4.87)

=-103.52kN/m2



四.地基基础承载力验算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342.20kPa

轴心荷载作用:由于fa≥Pk=-112.30kPa,所以满足要求!

偏心荷载作用:由于1.2×fa≥Pkmax=-94.39kPa,所以满足要求!

五.承台配筋计算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8.2条。

1.抗弯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a1──截面I-I至基底边缘的距离,取a1=2.90m;

a''──截面I-I在基底的投影长度,取a''=2.20m。

P──截面I-I处的基底反力;



工作状态下:

P=-94.39×(35.04-2.90)/(3×5.04)=-76.28kN/m2;

M=2.902×[(2×8+2.2)×(1.35×-94.39+1.35×-76.28-2×1.35×-8512.00/82)+(1.35×-94.39-1.35×-76.28)×8]/12

=1504.32kN.m

非工作状态下:

P=-103.52×(34.87-2.90)/(3×4.87172711330297)=-82.98kN/m2;

M=2.902×[(2×8+2.2)×(1.35×-103.52+1.35×-82.98-2×1.35×-8512/82)+(1.35×-103.52-1.35×-82.98)×8]/12

=1162.66kN.m

2.配筋面积计算,公式如下: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式中α1──系数,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α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

α1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h0──承台的计算高度。

经过计算得:

αs=1504.32×106/(1.00×19.10×8.00×103×15502)=0.004

ξ=1-(1-2×0.004)0.5=0.004

γs=1-0.004/2=0.998

As=1504.32×106/(0.998×1550×300.00)=3241.75mm2。



六.地基变形计算

规范规定:当地基主要受力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k)不小于130kPa或小于130kPa但有地区经验,且黏性土的状态不低于可塑(液性指数IL不大于0.75)、砂土的密实度不低于稍密时,可不进行塔机基础的天然地基变形验算,其他塔机基础的天然地基均应进行变形验算。

塔吊计算满足要求!

5.施工质量注意要点:

5.1钻孔灌注桩及格构柱要求

(1)钻孔灌注桩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水下C30,主筋保护层位50毫米,箍筋采用HPB300钢筋,主筋采用HRB335钢筋。

(2)钢格构钢材除注明外,均采用Q235b,焊条采用E43型

(3)除注明外,焊缝均为通长满焊,钢格构柱焊缝厚度≥12mm

(4)钢格构柱各边应垂直或平行相对应的塔吊方位。

5.2钢结构焊接要求

(1)工艺要求

1)预热

预热有利于减低中碳钢热影响区的最高硬度,防止产生冷裂纹,这是焊接中碳钢的主要工艺措施,预热还能改善接头塑性,减小焊后残余应力。通常,35和45钢的预热温度为150~250℃含碳量再高或者因厚度和刚度很大,裂纹倾向大时,可将预热温度提高至250~400℃。

若焊件太大,整体预热有困难时,可进行局部预热,局部预热的加热范围为焊口两侧各150~200mm。

焊条条件

许可时优先选用碱性焊条。

坡口形式

将焊件尽量开成U形坡口式进行焊接。如果是铸件缺陷,铲挖出的坡口外形应圆滑,其目的是减少母材熔入焊缝金属中的比例,以降低焊缝中的含碳量,防止裂纹产生。

焊接工艺参数

由于母材熔化到第一层焊缝金属中的比例最高达30%左右,所以第一层焊缝焊接时,应尽量采用小电流、慢焊接速度,以减小母材的熔深。

焊后热处理

焊后最好对焊件立即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特别是对于大厚度焊件、高刚性结构件以及严厉条件下(动载荷或冲击载荷)工作的焊件更应如此。消除应力的回火温度为600~650℃。

若焊后不能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应立即进行后热处理。

内探伤外第一先看是否有咬边,焊道成型是否规整,有无过度打磨伤及母材现象,焊脚高度是否符合标准,飞溅是否清理干净。热变形是否纠正

6.安全文明措施

(1)全体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2)施工人员均穿戴好安全用具。

(3)施工现场设红白带警戒线,并有专人监督。

(4)各类器具使用前均应严格检查,以防不测。

(5)全体施工人员必须遵循文明施工原则,做好手清工作。

7.附图

























































-1-



2



-8-







献花(0)
+1
(本文系四川建力源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