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与父母同睡的利弊|心理学综述:同床和分床睡的最佳年龄总结

 飞鸟逐笼 2022-06-09 发布于辽宁

导读:孩子和父母同睡的利弊分析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中宝,尽职尽责的父母巴不得守护在可爱的小生命旁日夜呵护。孩子和父母同睡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但同睡的利弊争论也由此而生。

本期《心理学解析》将针对孩子与父母同睡的话题进行全面的利弊分析,我们将通过参考目前心理学界的相关研究,为读者们梳理出孩子与父母同睡的结果和影响。

希望仅通过这一篇心理学综述就能为读者们陈列出客观、科学的观点,让读者们在关于孩子是否需要与父母同睡的考虑中能有一个清晰且明智的选择。


在本综述中,我们将按照孩子与父母同睡的年龄段将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学研究进行梳理,由此可以清晰地发现孩子在什么年龄段与父母同睡会带来什么影响,并进行对比。因此可以帮助父母选择在孩子的哪个阶段同睡,什么时候分床睡。

月龄2个月的婴儿与母亲同睡可增强孩子在14个月的依恋安全感

荷兰鹿特丹大学(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的心理学研究人员Viara R Mileva-Seitz等人在2016年发表于期刊Infant Ment Health J.上的研究中发现:月龄2个月的婴儿与母亲同睡可降低孩子在14个月时出现依恋问题的风险,能显著增强孩子的安全感;但同睡频率与孩子安全感增强的效应没有显著相关性[1]。(文献题目及摘要截图如下图所示)

文章图片3

荷兰鹿特丹大学的心理学研究人员Viara R Mileva-Seitz等人在2016年发表于期刊Infant Ment Health J.上的研究

这项研究是首次揭示母婴同床与母婴依恋安全感的研究。研究人员在实验中通过对550名新生儿母亲分别在孩子出生后2个月和14个月时进行如下的问卷调查[1]:

  1. 评估母亲在婴儿2个月时母婴同床的频率及母亲在夜晚对婴儿的安抚措施;
  2. 评估孩子在14个月时的依恋安全感。

通过数据分析,研究人员有如下发现[1]:

  • 在2个月月龄时单独睡觉的婴儿在14个月时出现不安全型的依恋类型是与和母亲同床睡过的婴儿的1.21倍;
  • 婴儿在2个月时与母亲同睡的睡姿和次数与安全感没有显著相关性。

也就是说,单独睡觉的婴儿有更大几率成为不安全感的依恋类型,在2个月月龄时和母亲同睡能降低出现不安全感的风险。但这与同睡次数无关,频繁同睡并不能带来额外的好处。

婴儿在前6个月与父母同睡能增强孩子在12个月时的情绪调节能力

荷兰内梅亨大学(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的心理学研究人员Roseriet Beijers等人在2013年发表于期刊Stress上的研究表明:婴儿在生命前6个月中有和父母同睡经历的,有助于孩子在12个月时面对应激反应后的情绪调节能力[2]。(文献题目及摘要截图如下图所示)

文章图片5

荷兰内梅亨大学的心理学研究人员Roseriet Beijers等人在2013年发表于期刊Stress上的研究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收集193名新生儿在出生6个月内与父母同睡的频率,并在孩子12个月时对孩子进行心理压力评估。研究人员通过对比孩子在应激刺激前后唾液皮质醇的反应性和恢复能力来评估孩子的心理压力程度和情绪调节能力。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分别测试了孩子在接受应激刺激后的25分钟、40分钟和60分钟时唾液皮质醇反应性,根据统计结果发现:在出生6个月内与父母同睡周数越多的婴儿对应激反应的皮质醇反应越低;同时,母乳喂养周数越多的孩子皮质醇恢复速度越快[2]。

以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婴儿在出生6个月内与父母同睡和母乳喂养的频率高有助于提升12个月时的皮质醇调节能力,也就是能增强孩子面对心理压力时的情绪调节能力[2]。

注意: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同睡定义为孩子和父母睡在一张床上或者和父母同睡在一个房间里。

婴儿在前6个月与父母同睡能降低在9个月时的情绪过激反应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心理学研究人员Nicole Taylor等人在2008年发表于期刊Infant Ment Health J.上的研究还发现:婴儿在出生6个月内与父母同睡次数越多,婴儿在9个月时的出现情绪过激反应更少[3]。(文献题目及摘要如下图所示)

文章图片6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心理学研究人员Nicole Taylor等人在2008年发表于期刊Infant Ment Health J.上的研究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对70名新生儿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婴儿在9个月时出现情绪过激反应强度与6个月前与父母同睡的频率有关。该研究证实了同睡频率与婴儿情绪反应之间的相关性。

孩子在幼儿时期与父母同睡能缓解孩子在3-8岁的压力情绪

英国诺里奇的东英吉利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Norwich)的心理学研究人员David Waynforth在2007年发表于期刊Dev Psychobiol.上的研究指出:曾经在幼儿时期与父母同睡过的孩子与其在3-8岁时较低的压力荷尔蒙有关[4]。(文献题目及摘要如下图所示)

文章图片7

英国诺里奇的东英吉利大学的心理学研究人员David Waynforth在2007年发表于期刊Dev Psychobiol.上的研究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对32名3-8岁的英国儿童进行唾液皮质醇样本分析,评估孩子的心理压力水平。并对孩子们在幼年时期与父母同睡的经历进行了信息采集。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32名孩子与父母同睡的平均年龄为0.85岁,研究人员发现:与父母同睡的孩子的皮质醇水平较低,说明孩子的心理压力较低[4]

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那些在4岁前参加托儿所时间较少的孩子心理压力程度也较低[4]。


从以上的研究可以大体看出,孩子在幼儿时期(2岁前)有与父母同睡的经历有助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安全感形成和情绪稳定的培养。但是否意味着孩子一直跟父母同睡会带来更多的益处呢?或者,最佳分床、分房睡的时间点是什么时候呢?

接下来,就请读者们跟随我们的综述和总结,共同探讨孩子与父母分床、分房睡的最佳时间点。

孩子2岁时还与父母同睡与3岁时的焦虑情绪有关

荷兰伊拉斯谟大学鹿特丹医学中心(Erasmus Medical Center-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Rotterdam)心理学研究人员Pauline W Jansen等人在2011年发表于期刊The Generation R Study. Psychosomatic Medicine上的研究证实:孩子在24个月与父母同睡与3岁时的焦虑情绪相关[5]。(文献题目及摘要如下图所示)

文章图片8

荷兰伊拉斯谟大学鹿特丹医学中心心理学研究人员Pauline W Jansen等人在2011年发表的研究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对4782名儿童进行心理学评估,发现了2岁时与父母同睡与焦虑情绪的相关性。

同时,研究人员还指出:孩子在入睡过程中需要父母在场陪伴,哪怕没有同睡,也与孩子出现异常睡眠模式、睡眠时间短有关,而睡眠异常会导致孩子出现较多焦虑情绪[5]。

2-6岁孩子与父母同睡更易出现紧张情绪

缅因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aine)的心理学研究人员Marie J. Hayes等人在2001年发表于期刊Sleep上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与父母同睡的2.4-5.6 岁的儿童,在情绪上更容易出现紧张,并表现出较低的适应性[6]。(文献题目及摘要如下图所示)

文章图片9

缅因大学的心理学研究人员Marie J. Hayes等人在2001年发表于期刊Sleep上的心理学研究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对67名儿童、父母和孩子们的老师都进行了心理学评估,研究人员发现:在2岁后与父母同睡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入睡困难,更多夜醒,并在夜间醒来后寻找父母的不稳定睡眠现象;对于与父母同睡的孩子容易出现紧张情绪的现象只有父母有所觉察,孩子们的老师并没有这样的发现[6]。

6岁前持续与父母同睡的儿童出现心理障碍的概率增加

巴西贝洛塔斯联邦大学(Universidade Federal de Pelotas)的研究人员Iná S Santos等人在2017年发表于期刊J Affect Disord.上的研究发现:儿童在6岁前持续与父母同睡,出现心理障碍的概率增加70%,内化问题风险增加110%[7]。(文献题目及摘要如下图所示)

文章图片10

巴西贝洛塔斯联邦大学的研究人员Iná S Santos等人在2017年发表于期刊J Affect Disord.上的研究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对4231名孩子从他们出生时就开始进行跟踪调查,研究人员分别在他们3个月、1岁、2岁、4岁、6岁时进行了随访。

在持续6年的随访中,研究人员发现44.4%的孩子是独立睡觉,36.2%的孩子仅在幼年时期与父母同睡,12%的孩子在幼年后与父母同睡,7.4%的孩子在6年中持续与父母同睡。

研究人员由此确定了6岁儿童的心理障碍与同睡之间的正相关性。

与父母同房睡超过6年,与成年后的独立性和对他人的不信任相关

美国心理学研究人员C. Joanne Crawford于1994年发表于期刊Ethos,上的研究表明:与父母同睡在一个房间时间过长(超过6年)的人在成年后对他人有更高的焦虑情绪(即:对他人不信任)[8]。(文献题目及摘要如下图所示)

文章图片11

美国心理学研究人员C. Joanne Crawford于1994年发表于期刊Ethos,上的研究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对219名研究对象进行了心理评估,并调查了他们在婴儿期、儿童期与父母同睡的情况。

研究人员还发现:与和父母同睡的人相比,从婴儿期开始就独自睡觉的人在成年后的独立性最强[8]。


总结:2岁是孩子与父母分房睡、分床睡的最佳年龄

从以上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孩子与父母同睡的利弊。

  • 利:幼儿期与父母同睡,有助于孩子的情绪稳定和亲社会行为

孩子在幼儿时期,尤其是婴儿期与父母同床或同卧室睡觉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对培养孩子的安全感、情绪稳定有益处。

并且,在婴儿期与父母同睡的孩子与父母的依恋感更强,亲社会行为更明显。

  • 弊:2岁后还与父母同睡,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发展

但当孩子2岁后,入睡或者睡眠周期间隔还需要父母在场时,孩子的睡眠质量会受到影响,并且孩子在成长中的焦虑情绪和紧张感更为明显,且会影响孩子在成年后的亲社会行为,更容易产生对他人不信任感。

因此,根据以上的利弊分析,2岁可能应该是孩子与父母分床睡、分房睡的最佳年龄。


局限性分析:对同睡概念的定义每个研究并不一致

在我们本期梳理和总结的心理学研究综述中,我们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进行分析和对比,得出了孩子与父母同睡的利弊及分开睡的最佳年龄。但我们也需要指出其中的局限性,供读者们思考。

在各项研究中,对孩子与父母同睡的概率并不统一,有些研究中认为同睡是指孩子与父母同床睡,而有些则认为是同卧室睡。我们认为同床和同卧室的睡眠模式可能存在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因此读者们在参考我们列举的文献时可以查看研究人员对于同睡的定义。

希望本期的心理学解析能为读者们带来新知和有价值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Mileva-Seitz VR, Luijk MP, van Ijzendoorn MH, Bakermans-Kranenburg MJ, Jaddoe VW, Hofman A, Verhulst FC, Tiemeier H. ASSOCIATION BETWEEN INFANT NIGHTTIME-SLEEP LOCATION AND ATTACHMENT SECURITY: NO EASY VERDICT. Infant Ment Health J. 2016 Jan-Feb;37(1):5-16. doi: 10.1002/imhj.21547.

[2] Beijers R, Riksen-Walraven JM, de Weerth C. Cortisol regulation in 12-month-old human infants: associations with the infants' early history of breastfeeding and co-sleeping. Stress. 2013 May;16(3):267-77. doi: 10.3109/10253890.2012.742057.

[3] Taylor N, Donovan W, Leavitt L. Consistency in infant sleeping arrangements and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 Infant Ment Health J. 2008 Mar;29(2):77-94. doi: 10.1002/imhj.20170. PMID: 28636197.

[4] Waynforth D. The influence of parent-infant cosleeping, nursing, and childcare on cortisol and SIgA immunity in a sample of British children. Dev Psychobiol. 2007 Sep;49(6):640-8. doi: 10.1002/dev.20248. PMID: 17680611.

[5] Jansen, P. W., Saridjan, N. S., Hofman, A., Jaddoe, V. W. V., Verhulst, F. C., & Tiemeier, H. (2011). Does Disturbed Sleeping Precede Symptoms of Anxiety or Depression in Toddlers? The Generation R Study. Psychosomatic Medicine, 73(3), 242–249.doi:10.1097/psy.0b013e31820a4abb

[6] Hayes, M. J., Parker, K. G., Sallinen, B., & Davare, A. A. (2001). Bedsharing, Temperament, and Sleep Disturbance in Early Childhood. Sleep, 24(6), 657–662.doi:10.1093/sleep/24.6.657

[7] Santos IS, Barros AJ, Barros FC, Munhoz TN, Da Silva BDP, Matijasevich A. Mother-child bed-sharing trajectories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at the age of 6 years. J Affect Disord. 2017 Jan 15;208:163-169. doi: 10.1016/j.jad.2016.08.054.

[8] Crawford, C. J. (1994). Parenting Practices in the Basque Country: Implications of Infant and Childhood Sleeping Location for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Ethos, 22(1), 42–82.doi:10.1525/eth.1994.22.1.02a000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