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宇宙世界是空有相依关系

 蜀山正义 2022-06-09 发布于四川

​       迄今为止,我们人类基本认同这样一个理论观点:宇宙中的物质世界,是“无中生有”的、相互依存的生灭轮回关系。既是如此,宇宙中的这些物质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这是人类有始以来就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汉语中有个“无中生有”的成语,佛教的立教理论中有《起世经》“空有相依立世界”的中心思想,西方《圣经》中有“上帝之手造世界”的说法等等,都给后来人种种奇思妙想……那么,物质究竟是如何从“无中生有”中产生的呢?我们现代人需要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来进一步实证解码这些上古理论说的是真是假?

        科学家通过实验研究,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场”决定的。“场理论”诠释了场(物理场、量子场、波粒二重性场等等)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形态。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其实就是各种场的量子化的具体表现。用通俗点的话来讲,空间里到处都充满了各种形式的场,这些场之间相互交织在一起,而每种基本粒子都对应着一种场。比如说,光子,对应的就是电磁场;中微子,对应的是中微子场;电子,对应的是电子场;动植物对应的是动植物能量场,地球对应的是宇宙中的引力场,等等。在我们人类已经探索认知到的物种中林林种种,其中物质本身中就共有62种基本粒子。那么,相对应的至少就有62种场……所有这些场,科学家们按类型又将其分为三类场,即:媒介子场(规范场)、实体粒子场(费米子场)和希格斯粒子场。这说明基本粒子并不是最基本的物质形态,“场”应该是宇宙万物基本的东西。


        按物质的形态来说,科学家进一步认为,场还可以分为基态和激发态两种。当场处于基态时,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真空(无)状态,这个时候真空中没有任何实体粒子。其实,场是有能量的,而基态是最低的能量状态。所以,真空并不是没有能量的。而一旦某种场受到干扰,就会出现能量波动,这时候场的状态就会发生改变,从基态变为激发态,这时候就会产生基本粒子。而基本粒子的产生与湮灭,都意味着场的激发和退却。比如说,中子可以通过β衰变转变为电子、质子和反中微子。由此可见,所谓的真空,并不是真的“什么都没有”,真空也是有能量的。所谓的“无中生有”,只是这种物质能量转化成了具体的物质罢了。


        上述观点,或许比较容易理解,如果说宇宙也是“无中生有”而来的,那是不是有些颠覆我们人类的已有认知呢?科幻书中讲的宇宙大爆炸,其理论强调了“无中生有”。这“无中生有”的理论最初可以从中国的道家学说和佛教的“般若性空”经典中找到出处,再有就是由现代天文学家勒梅特提出来的。勒梅特提出这个观点的目的只是想用“大爆炸”来嘲笑大爆炸理论,没想到后来阴差阳错真的成为了宇宙起源理论之一了。随着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发展完善,如今也成为了科学界关于宇宙起源的主流理论。但大爆炸理论并不完美,仍然有很多的漏洞。比如说,按照大爆炸理论的诠释,大爆炸瞬间的“奇点”是无穷小的,但所谓的“无穷”只是数学概念,物理学上并不接受无穷这种概念的。

       进而言之,所谓的“奇点”理论,让所有物理定律都失效了。那么,我们人类究竟该如何去对待这个宇宙世间万物呢?是需要进一步用科学的方法,还是根据上古前人所探索到的理论去打开宇宙更为广阔的大门呢……一种把宇宙世间客观规律的探索认知与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结合起来的探索研究方法,应基于人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完善世界”的道德理论来引导,让全人类兴起觉醒智慧的力量……如此,人类方可避免“奇点概念”的再次出现,我们人类才可能完全诠释宇宙“无中生有”的究竟意义。


       或许,我们人类还真的应了中国那句老话:“不听老子言,吃亏在眼前”。古人能够预言的,正是如今我们通过科学手段,可以进一步去弄明白的。我深信:“无”是宇宙的本质和“真谛”,“有”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俗谛”。真俗二谛,诠释了宇宙世间的“苦、灭、集、道”全部意义。

(2022.06.09 于成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