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前染上毒瘾,我妈喂的!”谨防这些“聪明药”

 优家教育 2022-06-09 发布于北京

文丨 优宝

6月7日,宁波市康宁医院(宁波市精神卫生中心)发布关于“聪明药”的科普提醒。

原来每年中高考临近,市面上就会出现各种所谓的“考前神药”、“聪明药”、“提分神器”等等,号称吃了马上让孩子变学霸。 

图片源自:南宁电视台采访画面 但一些家长反映孩子吃药后真的注意力提高了,人也变得精力充沛,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提高了成绩却毁了一生 有媒体报道,市内一所重点中学高三学生李明(化名),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 其母亲发现后十分着急,于是在微信群看到了“聪明药”的广告后,这位妈妈就立刻购买了,并且给孩子服用。 卖家称,这种药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国外名牌大学的学生都在服用,这也让这位妈妈彻底放下心来。 她以1粒100元的价格,直接给孩子买了一个月的量。 

图片源自:南宁电视台采访画面 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原本一学习就犯困的孩子,竟然在服用了“聪明药”之后,突然变得很精神。 

而且学习劲头十足,在月考中更是一下提升了10个名次。 这让这位妈妈觉得“聪明药”是真的有用,于是又立刻下单回购,却没想到,这竟然是悲剧的开始。

很快,这位妈妈就发现,自己儿子似乎对“聪明药”上瘾了,而且每天1粒已经满足不了他了。 

同时,孩子的情绪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如果没有及时服药,就会变得非常暴躁。 

最终,这位妈妈不放心,带着儿子去医院检查,竟然发现儿子竟然染上了毒瘾,而直接源头,就是她给孩子吃的这些“聪明药”。

原本正常发挥可以考上一所本科学校的孩子,也因此在高考前夕被送去了戒毒所,和今年的高考无缘了。

虽然警方通过这位妈妈提供的线索,抓到了售卖“聪明药”的卖家,但是药物已经毁掉了很多孩子的未来。 

其实早在2019年,各大媒体便已经揭露了一些打着“聪明药”幌子敛财的非法商家。 

图片源自:北京头条微博 那时药物中的主要成分为“利他林”,具有很强的成瘾性,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和冰毒同等级别。 如今这些非法商家改换了包装与成分,再次卷土重来。

据宁波市康宁医院药剂师称: 目前市面上的“聪明药”分为两类:一种是糖分超标的营养液,不含药物成分,只能长胖不能涨分; 另一种属于药物,主要由哌甲酯、右苯丙胺和莫达非尼构成,均属于国家严格管控的第一类精神药物。 

“这些药物原本应用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嗜睡症的治疗,盲目服用不但不能提升成绩,还会产生副作用,如失眠、头晕、心动过速等。” 

服下这类药物后,会让大脑的中枢神经处于一种短暂的兴奋状态,营造出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提高的假象。

这也是为何“聪明药”一直在暗地里售卖,不断有家长购买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在服用后,的确会立刻呈现出一个“很理想”的效果。

然而这些药物只有患有对应精神疾病的人群,才会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普通人服用后副作用非常可怕,即使只服用了很短的时间,在突然停药后,仍然会出现很严重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美国孩子能吃,我们不能吃? 让很多父母不顾风险购买这类药物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听说美国并没有禁止这种药品。 

美国孩子能吃,为什么中国孩子不能吃? 这背后还有许多我们不曾了解的真相。

2018年,网飞发布的一部纪录片《药瘾》。 

以下图片源自:《药瘾》(原片时长1小时27分,可在bilibili网站搜索《药瘾》观看) 揭露了以阿得拉、利他林为代表的神经兴奋类药物在美国高中生群体和成人间被滥用。 

曾经,美国孩子服用聪明药的比例远超中国。

有数据统计,1990在美国有60万儿童服用,而到了2011年,这一数据便极速增加至350万。 

在孩子们的眼里,这种药物无所不能,不但能提高学习成绩,还能变美变瘦。 

在片子里,甚至还出现了许多家长和老师主动逼迫孩子吃“聪明药”的情况。

比如一位校长把家长叫到办公室,告诉她:“您家孩子太皮了,如果不吃药,我们恐怕无法再教育他。”

而且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学生群中,许多在“需要高抗压能力”领域工作的成年人,也习惯性服用药物。 

片中一名程序员就说到,只有服用药物他才能每天连续工作16个小时,而且代码能不断地从脑袋里蹦出来,凌晨1点还在奋战都不感觉累。 

怎么回事?大家都被洗脑了吗? 用片中教授的话来说就是:“以前嗑药是为了逃避现实,而现在嗑药是为了面对现实。” 

然而影片后半段也为我们揭示了,这些药物并没有真正让你变得聪明。 就像你感觉注意力集中了,只是因为药物充分“活跃”了你的大脑,而大脑在活力充沛的状态下,本来就是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但是,这种“活跃”很危险。 除了上文提到的成瘾性,另一方面它会让你的身体,跟不上你的情绪。 

比如片子里打橄榄球的球员埃本布里顿,药物帮助他获得了更好的成绩,但后来也造成了许多运动损伤。 

因为这种药会加速新陈代谢,让身体更快地丧失水分,让肌肉组织脱水。

人变得更亢奋更用力了,身体消耗却在加快,损坏自然就容易发生。 

为什么没有禁止呢?一方面是因为此药的副作用来得极慢,而且因人而异,有人可以轻松戒掉,也有人需要医生的帮助。 

而且在社会压力如此大的情况之下,“拿到优异的高考成绩”这件事,会胜过当下你的所有欲望。 另一方面,服用兴奋剂成为了美国社会半个世纪的“历史习惯”。 

数据显示,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儿童就开始服用安非他命。

而在那个年代,还没有专家和学者走出来告诉他们这种兴奋剂的危害。 

于是疗效极好的安非他命,在“高压社会”下被迅速传播并得到风靡。 最高时,甚至创造了一年要生产80亿片的产量成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无良资本的推广骗局。 在片子中,为了推广“聪明药”,那些美国商家无所不用其极,把目标对准了父母、儿童。 

而且为了让大多数人觉得自己是多动症患儿,商家还给出了一条看似很合理、其实暗藏杀机的话: “如何判定你是不是多动症患儿呢?如果你服用阿得拉有效果,那就说明你是。” 然而一些长期服药的学生产生耐药性,普通药品已经无法满足他们,于是美国青少年吸毒的比例也被大大提高。 

为了得到购买毒品的资金,他们骗家长骗老师,勒索同学。 

还有一些人因此自残、自杀,整个美国社会一度大受震荡。 

奈何“处方兴奋剂”在美国已经是价值130亿美元的产业了,不管从私人方面还是整体社会方面,美国人想要戒掉“聪明药”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事实上,人们之所以总会信奉一些所谓的“神药”,纯粹是因为它能提升患者的自信心。 然而创造奇迹的本体还是我们本身,并不是药物。 

更多你不知道的 “新型毒品” 除了“聪明药”,人民日报曾公布了许多突然出现在市面上的新型毒品,它们被伪装成各种零食,悄悄毒害着00后的孩子们。

除了父母本身要提高警惕心,学会辨别新型毒品,更要教会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学会识物:上面提到的这些新型毒品,务必牢记于心。 除此之外,多看资料学会识别毒品,做好自身防范,别误入套路。 懂得识人:交友不慎、好奇心重是染上毒瘾的主要原因。 

作为父母,要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交友情况,警惕孩子的反常现象,教导孩子远离不良的朋友圈,远离损友。 

远离娱乐场所:KTV、酒吧、网吧等娱乐场所,新型毒品使用率较高。 教育孩子远离这些场所,一旦出入这类场所务必要保持警惕心。

出门在外多留意:外出就餐时,确保食物和水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 拒绝来路不明的饮料,也不要叫陌生人帮忙看饮料。 

教育孩子守住底线,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说,无论男孩女孩底线的教育必不可缺:

1、金钱底线:要有经济独立的能力,财务自由是所有自由的基础;

2、身体底线:不要为任何事情出卖身体,以换取什么好处; 

3、生命底线:生命高于一切,任何时候不要放弃自己的生命,我们的一生一定会遇到人生的至暗时刻,你会感到无助、无力、伤心、绝望,但无论多大的事情都不能选择结束生命;

4、情感底线:不要在一个不爱你的人身上浪费时间,更不要为他无底线的牺牲自己,因为你永远无法感动一个不爱你的人。

一个缺少底线教育的孩子,容易被好奇心驱使、被坏人引诱,从而走上不归路。 我们需要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只有守住人生底线,孩子才能在正常的规则范围内肆意成长,收获灿烂人生。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