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荡四百年修订版(225)奇袭统万(附音频)

 沉映香 2022-06-09 发布于湖北
点击此处,边看边听
公元426年十月十一,拓跋焘率军从平城出发,大举讨伐夏国。抵达君子津时,正遇天气酷寒,气温急骤下降,黄河冰封。
十一月初三,拓跋焘亲率轻骑两万人踏冰渡过黄河,袭击统万。
十一月初七,适逢冬至,赫连昌正与文武群臣欢歌宴饮,得知北魏军突然出现,夏国上下不胜惊恐。
这时,拓跋焘驻军在黑水,距离统万城只有三十余里。赫连昌率兵迎战,大败而归,急向城中撤退。
城门还没来得及关闭时,北魏禁军内三郎豆代田率众乘胜攻进西宫,纵火焚烧西门,夏军关闭所有宫门,豆代田跳出宫墙撤退。
拓跋焘嘉奖豆代田的勇猛,将其擢升为勇武将军,夜晚在城北扎营。
十一月初八,拓跋焘在夏国境内四处抢掠,斩杀及俘虏夏国军民数万人,缴获牛马十余万头,然后对麾下大将道:“统万恐怕打不下来,以后再跟各位来攻取。”于是,裹胁当地居民一万余户,班师回国。
拓跋焘满载而归,我们再看另两路。
夏国弘农太守曹达听说周几将要率军来袭,连忙弃城逃走。北魏军乘胜长驱直入,迅速深入夏国的三辅地区。
不料,形势一片大好时,周几在行军途中去世,攻势暂缓。
镇守蒲阪的夏国东平公赫连乙斗听说奚斤率领的大军将要到达,立即派使节前往统万告急。使者到达统万时,刚好看到北魏军将统万包围,便回去报告赫连乙斗道:“统万已被攻陷。”
赫连乙斗惊惧不已,放弃蒲阪,逃往长安,蒲阪宣告失守。
当时,赫连昌的弟弟赫连助兴正在镇守长安,赫连乙斗前来投奔后,赫连助兴也乱了阵脚,和赫连乙斗放弃长安向西逃往安定。
十二月,奚斤率军进入长安,夏国秦州、雍州所属的氐族和羌族部落全都向他投降,北魏就此夺取了关中大片地盘。
听说夏国战败后,沮渠蒙逊和杨玄立即随风倒,毫不犹豫的背叛刘宋,派遣使臣向北魏称臣。
北魏刚占领中原时,当地百姓大多逃亡或藏匿,拓跋珪为此下诏清查这些没有纳入户籍的百姓,命他们缴纳绸缎布匹。于是,自行申报缴纳绸缎布匹的百姓非常多,不隶属任何郡县,赋役不均。
这一年,拓跋焘下诏停止一切清查,将上述百姓分配到各郡县。
公元427年正月十一,拓跋焘回到平城。从统万强行迁徙的民户在途中大量死亡,能到达平城的不过三分之二。
趁着北魏军撤退,赫连昌派弟弟平原公赫连定率军两万东出,准备收复长安。拓跋焘得知消息后,下令砍伐阴山林木,大规模的兴造攻城器械,准备再次进攻夏国,彻底灭了它。
三月初三,拓跋焘以高凉王拓跋礼镇守长安,同时下诏令执金吾桓贷在君子津建造大桥。
四月初四,拓跋焘特派员外散骑常侍步堆等回访刘宋,为攻打夏国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趁着奚斤正和赫连定在长安对峙,拓跋焘打算乘虚攻打统万。
于是,拓跋焘以司徒长孙翰等率领三万骑兵为前锋,以常山王拓跋素等率领步兵三万人为后继,南阳王拓跋伏真率领步兵三万专门运送攻城器械,将军贺多罗率骑兵三千负责搜索侦察。
五月,拓跋焘从平城出发,临行前又命龙骧将军陆俟统率北方各路兵马镇守大碛(音同气),防备柔然乘虚进犯。
陆俟出身代北豪族,从曾祖父起,一直都是部落首领。陆俟少时即以聪慧著称,富有谋略,受到拓跋嗣的重用,为人刚直不阿。
五月初九,拓跋焘一行从君子津渡过黄河西上。抵达拔邻山后,拓跋焘在那里兴筑城堡,留下辎重,然后率领轻骑三万倍道先行。
随行的文武官员都劝阻道:“统万城十分坚固,不是几天就可以攻克的。您率领轻骑去攻城,恐怕一时不能攻破,到那时想要退回来又没有粮饷和军资,不如与步兵一道,携带攻城器械再发起进攻。”
拓跋焘道:“用兵之道,攻城是最下策,不到万不得已,不可攻城。如果我们以步兵携带攻城器械一起开进,敌人见状,一定会坚守城池。若不能按时攻下,粮食吃完,士兵疲劳,城外又没什么可抢夺的,那时我们真的是进退两难。不如先用骑兵,敌人见到我们的步兵没有来,一定不太在意。我们再故意装出羸弱不堪的样子,引诱他们出战,三万轻骑攻城自然不够,但用来决战绰绰有余。”众人大悟。
六月初一,拓跋焘抵达统万,将大军埋伏在深谷之中,只派少数部队来到城下。
不久,夏国大将狄子玉投降了北魏,向拓跋焘报告道:“赫连昌听说北魏军将要到来,就派人征召赫连定回军,赫连定道:'统万城坚固险峻,不易攻破,等我生擒奚斤然后再赶赴统万,内外夹击北魏军。’所以赫连昌专心守城,等待赫连定的归来。”
听闻此言,拓跋焘深感忧虑,于是命令军队撤退,显示懦弱,又派娥清和永昌王拓跋健率领骑兵五千人向西大肆劫掠百姓。
恰巧北魏军中有人因犯罪逃走,投降了夏军,向夏国报告说北魏军粮草已尽,军中每天只吃菜,而辎重补给还在后方,步兵也尚未到达,应当乘机急攻他们。其实,我怀疑这是拓跋焘故意安排的。
六月初二,赫连昌果然沉不住气,亲率步骑三万出城迎战。
长孙翰等人道:“夏国步兵阵势难以攻破,我们应该避其锋锐。”拓跋焘怒道:“我们远道而来,就是要引诱他们出城。现在,他们既然已经出城,我们却避而不战,只能长他们士气,此非用兵之道!”
于是,拓跋焘命令部队假装逃走,引诱赫连昌追赶。
年轻气盛的赫连昌兵分两路,左右追击包抄,鼓声震天,追了五六里路。这时,暴风雨忽然从东南而来,漫漫尘沙,遮天蔽日。
宦官赵倪通晓方术,对拓跋焘道:“风雨是从敌人那边袭来的,我们逆风,敌人顺风,表明天不助我。更何况,我们的将士饥渴交加,愿陛下暂避锋芒,等以后择机再战。”
太常崔浩厉声喝止道:“这是什么话!我们千里而来,自有制胜之策,怎可说变就变?敌人贪图胜利,不会停止追击,也根本没有后继。我们应该把精兵藏起来,发起突袭。刮风下雨,要看怎么利用,怎可硬套常规而认定对我们不利?”
拓跋焘对崔浩道:“你说得极对!”将骑兵分作两队,牵制敌军。
两军交战时,拓跋焘的坐骑忽然失蹄摔倒,掉下马来,差点被抓获。关键时刻,拓跋齐用身体护住了他,拼死力战,击退夏军。
拓跋齐是拓跋翳槐的玄孙,拓跋焘的堂兄,身材魁梧,骁勇善战,拓跋焘将其安排在身边担任侍卫。
拓跋焘趁此机会翻身跳上马背,直刺夏国尚书斛黎文,当场斩杀,随后又杀死敌兵十多人,自己也被流箭射中,但他仍然奋力杀敌,苦战不休。在拓跋焘的强势反击下,夏军终于完全崩溃。
形势逆转后,北魏军乘胜把夏国残兵追到统万城北,杀死赫连昌的弟弟阿南公赫连满和侄子赫连蒙逊以及士卒一万多人。
赫连昌来不及跑进统万城,便逃奔上邽,拓跋焘换上士兵的服装追击,并进入统万城。拓跋齐苦苦劝阻,拓跋焘不听。
后来,夏国人发觉了拓跋焘,将城门全部关闭,想要瓮中捉鳖。
拓跋焘与拓跋齐等人混进内宫,弄到几条女人穿的裙子,把它当做绳索绑在铁槊上,拓跋焘借此爬上城墙,逃出城外,才免于被擒。
黄昏时,夏国尚书仆射问至护着赫连昌的母亲逃出统万。长孙翰率领八百骑兵追赶赫连昌,一直追到高平,终究没有追上。
六月初三,拓跋焘进入统万城,俘虏夏国的王、公、卿、将、校以及赫连昌诸母、后妃、姊妹、宫人等数以万计,缴获马匹三十余万匹,牛羊几千万头,国库中的珍宝、车辆、旌旗等各种精美器物不可胜数,拓跋焘将它们按等级分赐给将士。
统万城墙高十仞,墙基厚达三十步,上宽十步,宫墙高约五仞,坚硬得可以用来磨砺刀斧,亭台楼阁、水榭也都雄伟壮丽,无以复加。
拓跋焘看到这些后,回头对左右侍从道:“一个小国,却把百姓奴役到这种地步,怎能不亡国呢?”
可叹赫连勃勃穷尽心力将统万城修得固若金汤,赫连昌不仅没有派上用场,还拱手送给了北魏。若泉下有知,他估计能喷出一口老血。
征服统万城后,拓跋焘并没有大开杀戒,而是人尽其才,让夏国太史令张渊和徐辩继续担任太史令,还将被俘的西秦将领库洛干送归。因毛修之擅长烹调,拓跋焘将其任为太官令,也就是宫廷厨师长。
想当年,毛修之是叱咤一方的大将,如今却沦为厨子。不过,他并没有因此气馁,而是借着经常接近拓跋焘的机会展露出了军政之才,然后一路逆袭,被封为南郡公,加冠军将军,并重新走上战场。
拓跋焘无意中看到一篇夏国著作郎赵逸写的文章,极力吹捧赫连昌,忍不住大怒道:“赫连昌是个无道君主,这谁写的?快查出来问罪!”
崔浩劝阻道:“文人写文章,无论是赞颂还是抨击,大多言过其实,不一定发自内心,是不得不写,用不着惩罚。”拓跋焘这才作罢。
最后,拓跋焘将赫连勃勃的三个女儿收入后宫充作嫔妃,彻底满足了征服者的欲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