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元623年,李渊要以军礼下葬三女儿,众大臣站出来反对 李渊大怒

 Zsy20151225 2022-06-09 发布于广东
公元623年,李渊要以军礼下葬三女儿,众大臣站出来反对。李渊大怒:“没有朕的'李娘子’,你们进得了这长安城?”大臣们纷纷叹息:“可惜死得不明不白。”李渊严厉呵斥:“不得议论。”
 
众所周知,李渊公元617年,晋阳起兵,攻克长安,成就帝业。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要不是李渊的三女儿,李渊连关中都进不去。
 
李渊三女儿,原名李秀宁,嫁给了柴绍为妻,后来,二人居住在长安城鄠县(今西安市鄠邑区)。李渊称帝后封女儿为平阳公主。
 
617年,李渊准备在晋阳起兵,他召回在长安居住的三女儿平阳公主与女婿柴绍。
 
平阳公主认为李渊要攻打关中,要是没有内应,恐怕会被诸多势力耗死。
 
平阳公主对丈夫柴绍说:“你先回去与我父亲汇合,告知长安城目前的状况,我留在长安招兵买马,接应你们。”
 
柴绍走后,平阳公主只身返回鄠县的李氏庄园,她女扮男,号称李公子。
 
为此,她将此处产业全部变卖,用来购买粮食,赈济灾民,很快便组建起一支数百人的队伍。
 
这时,李渊在晋阳起兵的消息也传来了。平阳公主加速扩充势力,收编周边反隋势力,短短两个月,她的人马便达到了上万人之多。
 
到了这个时候,长安周边的反隋势力,最大的一支便只剩下胡商何潘仁的几万人马。按照人数来说,要是交战,平阳公主几乎是必败的。
 
可是平阳公主却选择出其不意的打法,劝说何潘仁投诚自己。平阳公主以其超人的胆略和才识,亲自前往游说何潘仁归降。
 
平阳公主用她激昂的演讲成功劝说,势力远远超过她的何潘仁甘愿做她的手下。
 
就这样,平阳公主的势力达到了7万多人,成为长安地区最大的一支反隋力量。
 
《新唐书》中记载:“乃申法誓众,禁剽夺,远近咸附,勒兵七万,威震关中。”
 
平阳公主壮大后,隋朝廷自然不会让眼看着她壮大,不得不派出隋将屈突通多次进攻平阳公主。
 
此时的平阳公主正式以女儿身份面对义军,亲自披挂上阵,与朝廷斗智斗勇,成功击退朝廷的每一次进攻,顺便攻取占领了户县、周至、武功等地。
 
平阳公主不仅在军事上展现出了天赋,在治军治民上更是游刃有余,她的军纪非常严明,令行禁止,整支队伍对她肃然起敬,钦佩无比。平阳公主的队伍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先开仓放粮,救治百姓。
 
在平阳公主的管理下,她在长安名声鹊起,得到百姓的拥护,不少人慕名而来,自愿投奔她。
 
后来老百姓称她为“李娘子”,将她的队伍称为“娘子军”。(这也是娘子军的由来,还有下文的娘子关。)
 
公元617年9月,李渊率领主力渡过黄河,进入潼关。
 
李渊的突然进入让隋朝廷慌了神,此时的朝廷主力还在跟“娘子军”交战呢,哪有力量去阻挡李渊的队伍。
 
不过,隋朝廷还不是坐以待毙,将隋将屈突通调了回来,阻拦李渊进入长安。
 
此时李渊进入关中地区的兵马不过3万人,被屈突通挡在潼关不能前进一步。
 
此时李渊也是非常着急,一旦中原地区的王世充反应过来,自己将功亏一篑。
 
就在李渊不知所措时,平阳公主派人送信来了。
 
李渊得知平阳公主在西北部已经打下三分之一的关中后,非常开心,让她的女儿派兵偷袭屈突通,以解潼关之围。
 
平阳公主得知后,挑选了一万名精兵顺着渭河与李渊会师。之后两人合兵一处,共计十万大军进攻长安。
 
以此时的长安兵力根本无力阻挡李渊父女的十万大军,只能开城投降。
 
李渊拿下关中后,封女儿李秀宁为平阳昭公主,后来称平阳公主。
 
此时李渊虽然已经拿下长安城,但是只占领了关中一半,还有近半的区域都是李渊的敌人。
 
李渊命令平阳公主与李世民分别领兵横扫关中。
 
关中平定后,李渊让李世民去打陇西之地,而平阳公主被派去守山西大本营。
 
平阳公主带着自己的“娘子军”选择了一个叫苇泽关的地方,守住此关,就是守住了进入山西的通道,守住了山西,也就是守住了进入关中的通道。
 
后来王世充窦建德多次进攻苇泽关,都被平阳公主打退了。
 
也正是因为平阳公主率领数万“娘子军”驻守于此地,才更名娘子关。
 
也正是平阳公主守住了娘子关才给了李渊时间,扫平关中、陇西等地。
 
后来,就再无平阳公主的记载,直到公元623年,史书上才突如其来地记了一笔她的死讯。
 
她为何而死至今还是个迷。
 
李渊得知自己女儿死后,下令以军礼下葬。
 
史书中记载下葬时的场景:“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
 
然而此举却遭到了大臣的反对,因为从古至今还没有哪位女子以军礼下葬的先例,认为女子下葬用鼓吹与古礼制不合。(鼓吹就是军乐的意思)
 
李渊大声反驳:“没有朕的'李娘子’你们怎么进得了这长安城?朕的女儿,每次都是亲临战场,身先士卒,参谋军务,自古以来哪有这么的女子?”
 
于是,平阳公主就破例的以军礼下葬,平阳昭公主也是中国古代,唯一由军 队为她举殡的女子。
 
直至今日,李娘子的雕像依旧坐镇在娘子关,镇守我华夏大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